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物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沉积物,水合物,强度,渤海湾,下落,底质,东亚。
沉积物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谢一璇,杨小强,张伙带,陈琼,李冠华[1](2019)在《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80 ka以来风尘物质输入与东亚冬季风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沉积物中的风尘记录良好地揭示了风尘源区干旱化过程和季风强度变化。以位于西太平洋采薇海山附近的柱状沉积物(MABC19孔)为研究对象,在基于地磁场相对古强度对比获取年代框架的基础上,从沉积物粒度组分和磁学参数中提取研究区~80 ka以来风尘物质的记录。沉积物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参数结果指示,研究区风尘输入量自~80 ka以来总体呈逐渐增加趋势,在MIS3/MIS2转换阶段风尘输入量增加明显,揭示了风尘源区古气候条件的转变。通过碎屑沉积物粒径—标准偏差方法提取代表风尘输入的敏感组分,其平均粒径记录了东亚冬季风强度在MIS3/MIS2转换阶段显着增大,该记录与黄土地区风尘记录指示的东亚冬季风强度变化在MIS3阶段高度一致,在其余时段存在着差异,初步推测这是由于高空风尘输送机制的海、陆差异所致。(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韦,程和琴,黄知,郑树伟,陈钢[2](2019)在《基于多波束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的海底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类研究——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海海底地形探测与沉积物精确分类对涉海工程建设、生物栖息地反演以及海底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获取了该海湾约880 km~2水域的水深数据与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结合同步采集的54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随机决策树模型对该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随机决策树模型分析该海域沉积物类型与背向散射强度的关系时,当模型内部参数设置:树的总数为200,最小分裂节点为2,每棵树的最大分裂级数为5时,可提高预测准确率;(2)该参数设置下,利用13°和37°入射角的背向散射强度预测该海域沉积物类型时,准确率最高,其值为83.3%,且在研究海域,砂质砾和砾质砂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强的深槽或海沟等地区,而砾质泥质砂和含砾泥质砂主要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弱的浅水海域。分析还发现,当水深数据作为预测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的特征变量时,有可能降低最终预测结果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准,刘乐乐,刘昌岭,宁伏龙,刘志超[3](2018)在《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行为特征、机理及强度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会削弱水合物储层的力学性能,可能会引发井壁和储层失稳乃至滑坡等地质灾害,深入研究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特征是评价水合物安全开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自主研发的联合X-CT技术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实验装置上,利用天然海砂制备含水合物沉积物样品,开展不同围压、水合物饱和度条件下的叁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含水合物沉积物在应力峰值后出现明显的剪切带,剪切带的宽度随着有效围压与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剪切带周围水合物胶结能力减弱,明显发生转动和滑移,在高饱和度的情况下过渡到悬浮状态。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立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强度与水合物饱和度及微观分布模式的函数关系,可计算不同水合物饱和度及赋存状态下的沉积物内聚力,用于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储层抗压强度,从而为我国水合物安全开采规程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杨吉龙,胥勤勉,胡云壮,袁海帆,王福[4](2018)在《渤海湾西岸钻孔记录的沉积演化过程和沉积物风化强度、物源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沉积记录研究对于认识华北平原形成过程及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渤海湾G4孔~5.2 Ma以来的沉积物开展了粒度、色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CIA、Al/Si、Al/Na、Al/K、Ba/Sr及(La/Sm)N、(La/Yb)N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揭示钻孔底部5.2 Ma至1.6 Ma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由中等风化向弱风化转变,反映晚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和东亚冬季风对华北平原产生同步影响. 1.60 Ma以来G4孔沉积物出现(La/Sm)N、(La/Yb)N明显增大, CIA、Al/Si、Al/Na、Al/K、Ba/Sr变化趋势与同期深海氧同位素、黄土CIA及87Sr/86Sr缓慢降低特征不相符的情况,指示发生了一次物源变化,可能与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有关.渤海湾钻孔剖面显示自1.60 Ma开始至0.78 Ma,黄骅坳陷被快速填平补齐,可能揭示黄河带来的大量物质对华北平原形成贡献巨大.(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S1期)
宿晓峰[5](2018)在《可抛弃式深海表层沉积物抗剪强度测定装置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逐渐重视,海洋中蕴藏的资源正在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由于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争端,加重了领海区域的冲突。深海采矿设备的海底安装、潜水器和潜艇等在深海着陆、深海鱼雷的埋放等都需要提前了解深海表层沉积物的抗剪强度,加强我国对领海区域的控制权等都需要对深海沉积物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了解。本文研究的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可以实现对深海表层沉积物力学性能的粗略测定,为后续详细数据测量提供前提保证。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深海表层沉积物力学性能中各物理量测定设备的研究和发展情况,综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深海表层沉积物抗剪强度测定的工作原理和深海海底实际的工作环境,提出一种新型的测量抗剪强度的方法,设计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检测迅速的测量设备——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使之完成对深海表层沉积物力学性能中抗剪强度的测量。根据设备测量时的工作原理选择相应的电子元件模块,根据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将各模块进行组合,使其具有特定的测试功能,将设计的模块进行焊接,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传感器。设计制作完成后,传感器可以进行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测定工作、定位信号的发射工作、蓝牙模块的信息交互工作以及电磁铁模块吸附、释放等工作。根据传感器的尺寸完成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的浮力块系统以及主体设备零部件整体的叁维建模,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相应的密封方式进而进行密封槽的尺寸设计,根据耐压元件的计算校核公式对设计的耐压件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的工作原理及运动过程,对所设计的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进行相应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设备的浮力块系统和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主体设备进行叁维建模,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完成O型圈安装和工作时的受力分析,并根据O型密封圈的选择对密封槽尺寸进行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对设备主体和浮力块系统的耐压分析,以确保设备主体壳体和浮力块系统可以在水深7000米的深海环境下的正常工作的要求且密封效果良好。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下的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和数据处理软件Matlab对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主体设备的触探头进行优化设计。将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主体下部分的撞击头尺寸设计为一系列梯度的尺寸,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尺寸触探头对应的设备进行流体动力学分析,求解不同尺寸的设备对应的海水阻力值,将得到的阻力值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叁次样条插值法将数据处理成平滑曲线并求解出阻力值最小处对应的设备的尺寸值,并求解该尺寸值触探头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值,将求得的阻力值与之前求解的阻力数值相比较,以确保该尺寸值为阻力最小点。对设计的电器元件和机械结构加工后,进行实验。首先对电器元件和机械设备模拟深海工况进行耐压分析,耐压分析完成后进行室内实验。选择不同类型的土体模拟深海表层沉积物,利用可抛弃式海底贯入仪测量待测土体的抗剪强度,再利用十字板剪切试验方法测量待测土体的抗剪强度,将得到的两组数据相比较,得到一个系数范围,该系数范围就是两种测量方法的转化系数范围。(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8-04-20)
陈佳艺[6](2017)在《含水合物沉积物屈服强度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水合物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面临着水合物由固相向气相和液相的转化和产出过程,可能导致储层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屈服强度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室内合成的砂质含水合物沉积物样品,进行叁轴剪切实验,获取了不同应力条件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应力-应变规律及屈服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物的有效围压和饱和度对屈服强度有显着的影响,在有效围压一定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抗剪强度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样品处于应变硬化的前提下,水合物饱和度一定时,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抗剪强度随有效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21期)
朱超祁,张民生,贾永刚,王振豪,魏志明[7](2017)在《深海浅层沉积物强度贯入式原位测试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下落式CPT测试技术(FF-CPT)是一种重要的海上沉积物强度原位测试方法。本文在FF-CPT室内试验原型样机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改进,研制了深海浅层沉积物强度贯入式原位测试装置。FF-CPT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贯入探杆、配重、耐压控制舱及释放器等组成,设备总长度约6m,贯入深度约5m,极限工作水深1 500m。FF-CPT采用自容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与存储,可同时测量深海表层沉积物的侧摩阻力、锥尖阻力、孔隙水压力等参数。目前已将该FF-CPT原位测试装置初步应用于渤海、南海等海域的表层沉积物强度测量,FF-CPT工作状态良好。期望本研究可为国内海上FF-CPT自主研制与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经验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盖聪聪,刘青松[8](2017)在《北太平洋NP02孔沉积物260kyr以来的相对古强度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沉积物具有连续性好、扰动小的特点,通过海洋沉积物高分辨率相对古强度的重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磁场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特征。目前,已有一系列高质量的相对古强度重建记录,如sint-200(Guyodo and Valet,1996),sint-800(Guyodo and Valet,1999),NAPIS-75(Laj et al.,2000)以及PISO-1500(Channell et al.,2009)等。然而,这些记录主要从南大洋北部沉积物中获得,由于地磁场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所以在其他区域重建相对古强度记录十分重(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7-10-15)
张民生,朱超祁,王振豪,王秀海,崔凯[9](2018)在《砂质沉积物强度动力贯入室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下落式CPT测试技术(FF-CPT)是新兴的海上沉积物强度测试方法。本文构建了海上FF-CPT原型样机,并以海洋干砂质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FF-CPT的贯入特征、速度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装置触底速度与最终贯入沉积物的深度受装置释放高度影响,释放高度越大,则触底速度与贯入沉积物深度越大。贯入过程的阻力分布规律是影响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FF-CPT初始贯入阶段,沉积物贯入阻力随深度线性增加,但增幅不明显,这导致贯入速度变化不大,几乎可视作匀速,该段行程超过总贯入深度的2/3。后段行程贯入阻力骤增,导致贯入速度迅速降低至0。对于干砂质沉积物,FF-CPT贯入阻力与贯入速度不存在正相关关系。FF-CPT贯入阻力的速度相关性与装置质量、沉积物密实度关系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任翌劼[10](2017)在《不同强度蜡沉积物的清管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原油管道的机械清管作业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严重依赖经验操作,导致清管成本较高且安全系数较低,存在管道发生蜡堵和卡球的事故风险,已成为现役管道安全经济运行的隐患。为进一步加深对管道清蜡机理及清管器运动规律的认识,本文重点研究不同强度蜡沉积物的清管力学行为。基于课题组蜡沉积环道实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环道实验蜡沉积物的析蜡特性及其敏感性因素影响进行研究,确定蜡沉积物析蜡特性与环道流动条件的关系式。系统研究不同强度蜡沉积物的清管力学行为,重点进行低强度蜡沉积物的制备与室内模拟清蜡实验。对模拟蜡沉积物的析蜡特性、屈服特性、胶凝特性和蜡晶显微特性展开实验研究,结合其微观特性与宏观特性综合表征实验蜡层的结构强度。通过不同强度蜡沉积物的室内模拟清蜡实验,研究原油管道通球清蜡的实验规律,验证已有蜡层剥离模型的适用范围,从而完善不同强度蜡层剥离模型,该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1.57%。(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沉积物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海海底地形探测与沉积物精确分类对涉海工程建设、生物栖息地反演以及海底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获取了该海湾约880 km~2水域的水深数据与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结合同步采集的54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随机决策树模型对该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随机决策树模型分析该海域沉积物类型与背向散射强度的关系时,当模型内部参数设置:树的总数为200,最小分裂节点为2,每棵树的最大分裂级数为5时,可提高预测准确率;(2)该参数设置下,利用13°和37°入射角的背向散射强度预测该海域沉积物类型时,准确率最高,其值为83.3%,且在研究海域,砂质砾和砾质砂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强的深槽或海沟等地区,而砾质泥质砂和含砾泥质砂主要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弱的浅水海域。分析还发现,当水深数据作为预测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的特征变量时,有可能降低最终预测结果的准确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物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谢一璇,杨小强,张伙带,陈琼,李冠华.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80ka以来风尘物质输入与东亚冬季风强度[J].古地理学报.2019
[2].徐韦,程和琴,黄知,郑树伟,陈钢.基于多波束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的海底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类研究——以澳洲JosephBonaparte湾为例[J].海洋学报.2019
[3].张准,刘乐乐,刘昌岭,宁伏龙,刘志超.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行为特征、机理及强度关系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4].杨吉龙,胥勤勉,胡云壮,袁海帆,王福.渤海湾西岸钻孔记录的沉积演化过程和沉积物风化强度、物源重建[J].地球科学.2018
[5].宿晓峰.可抛弃式深海表层沉积物抗剪强度测定装置的研发[D].青岛科技大学.2018
[6].陈佳艺.含水合物沉积物屈服强度变化规律[J].山东化工.2017
[7].朱超祁,张民生,贾永刚,王振豪,魏志明.深海浅层沉积物强度贯入式原位测试装置研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盖聪聪,刘青松.北太平洋NP02孔沉积物260kyr以来的相对古强度记录[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7
[9].张民生,朱超祁,王振豪,王秀海,崔凯.砂质沉积物强度动力贯入室内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任翌劼.不同强度蜡沉积物的清管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