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包括框架、塑化器、乳化器和搅拌室,所述框架下端所有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框架内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设置有搅拌室,所述框架上端左部设置有塑化器,所述塑化器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框架内上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是固定板上端左侧设置有乳化器,所述乳化器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塑化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加热板对搅拌室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加快原料的反应,便于防水涂料的快速成型,有利于提高防水涂料的生产效率;料加热时,产生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尾气处理装置内,并且经处理后排放,有利于维护生产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包括框架(1)、塑化器(4)、乳化器(6)和搅拌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端所有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框架(1)内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上端设置有搅拌室(13),所述框架(1)上端左部设置有塑化器(4),所述塑化器(4)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框架(1)内上部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端左侧设置有乳化器(6),所述乳化器(6)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塑化器(4)连通;所述固定板(11)上端右侧设置有辅料器(7),所述辅料器(7)上端设置有加料口(8),所述固定板(11)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端框架(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塑化器(4)下端通过进料管一(9)与搅拌室(13)上端左部连通,所述辅料器(7)下端通过进料管二(10)与搅拌室(13)上端右部连通,所述搅拌室(13)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下端贯穿搅拌室(13)设置有搅拌电机(18),所述搅拌电机(18)下端与框架(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13)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管(22),所述出料管(22)右端设置在框架(1)外侧且设置有阀门。
设计方案
1.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包括框架(1)、塑化器(4)、乳化器(6)和搅拌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端所有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框架(1)内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上端设置有搅拌室(13),所述框架(1)上端左部设置有塑化器(4),所述塑化器(4)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框架(1)内上部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端左侧设置有乳化器(6),所述乳化器(6)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塑化器(4)连通;
所述固定板(11)上端右侧设置有辅料器(7),所述辅料器(7)上端设置有加料口(8),所述固定板(11)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端框架(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塑化器(4)下端通过进料管一(9)与搅拌室(13)上端左部连通,所述辅料器(7)下端通过进料管二(10)与搅拌室(13)上端右部连通,所述搅拌室(13)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下端贯穿搅拌室(13)设置有搅拌电机(18),所述搅拌电机(18)下端与框架(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13)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管(22),所述出料管(22)右端设置在框架(1)外侧且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9)上端通过轴承与搅拌室(13)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9)上安装有多个搅拌叶(20),所述搅拌室(13)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加热板(21)上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固定板(11)下端右侧设置有温控开关(14),所述加热板(21)和温度传感器(15)均与温控开关(1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底端右侧设置有气泵(23),所述气泵(23)左端设置有进气管(24),所述进气管(24)上设置有分流管(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5)上端与搅拌室(13)底端连通,且分流管(25)上端设置有防护罩(26),所述防护罩(2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左端壁下部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16),所述尾气处理装置(16)上端通过排气管(17)与搅拌室(13)上端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涂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涂料是在常温下呈无固定形状的粘稠状液态高分子合成材料,经涂布后,通过溶剂的挥发或水分的蒸发或反应固化后在基层表面可形成坚韧的防水涂膜的材料的总称。常见防水涂料的种类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沥青类防水涂料等。
在现有的技术中,常使用橡胶沥青来制造加工为反水涂料,现有的加工装置虽然可以实现防水料的加工,但是其整体性较差,不利于生产,同时没有加热保护装置,不利于原料稳定的加热,尾气处理不够完善,影响生产环境,不利于工人的健康。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包括框架、塑化器、乳化器和搅拌室,所述框架下端所有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框架内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设置有搅拌室,所述框架上端左部设置有塑化器,所述塑化器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框架内上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左侧设置有乳化器,所述乳化器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塑化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塑化器对原料的初步塑化,通过乳化器原料进行乳化加工,有利于涂料混合,将多种加工器材的组合到一起,有利装置的整体性。
所述固定板上端右侧设置有辅料器,所述辅料器上端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固定板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框架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塑化器下端通过进料管一与搅拌室上端左部连通,所述辅料器下端通过进料管二与搅拌室上端右部连通,所述搅拌室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贯穿搅拌室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下端与框架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右端设置在框架外侧且设置有阀门。使用时,通过加料口向辅料器加辅料,辅料器通过进料管二进入搅拌室内,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对原料搅拌加工,加工完成后,通过放料管将涂料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上端通过轴承与搅拌室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室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使用时,搅拌轴带动多个搅拌叶转动对涂料加工搅拌,同时加热板对搅拌室内的涂料加热,便于涂料快速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右侧所述加热板上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板下端右侧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开关电性连接。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搅拌室内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控制加热的的开关,从而使搅拌室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了涂料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内底端右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左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端与搅拌室底端连通,且分流管上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气孔。使用时,气泵通过进气管向搅拌室内吹气,进气管进两分流管向防护罩吹气,气流和搅拌叶形成启动搅拌,使沥青原料的充分混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左端壁下部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尾气处理装置上端通过排气管与搅拌室上端连通。使用时,搅拌室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尾气处理装置内,并且经处理后排放,有利于生产环境,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加热板对搅拌室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加快原料的反应,便于防水涂料的快速成型,有利于提高防水涂料的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原料加热时,产生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尾气处理装置内,并且经处理后排放,有利于维护生产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
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搅拌室内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控制加热板的开与关,从而使搅拌室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了涂料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中搅拌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的外观图。
图中:1-框架、2-支撑脚、3-支撑块、4-塑化器、5-进料口、6-乳化器、7-辅料器、8-加料口、9-进料管一、10-进料管二、11-固定板、12-连接板、13-搅拌室、14-温控开关、15-温度传感器、16-排气风机、17-排气管、18-搅拌电机、19-搅拌轴、20-搅拌叶、21-加热板、22-出料口、23-气泵、24-进气管、25-分流管、26-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包括框架1、塑化器4、乳化器6和搅拌室13,所述框架1下端所有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框架1内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上端设置有搅拌室13,所述框架1上端左部设置有塑化器4,所述塑化器4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框架1内上部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端左侧设置有乳化器6,所述乳化器6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塑化器4连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塑化器4对原料的初步塑化,通过乳化器6原料进行乳化加工,有利于涂料混合,将多种加工器材的组合到一起,有利装置的整体性。
所述固定板11上端右侧设置有辅料器7,所述辅料器7上端设置有加料口8,所述固定板11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端框架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塑化器4下端通过进料管一9与搅拌室13上端左部连通,所述辅料器7下端通过进料管二10与搅拌室13上端右部连通,所述搅拌室13内底端中部设置有搅拌轴19,所述搅拌轴19下端贯穿搅拌室13设置有搅拌电机18,所述搅拌电机18下端与框架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室13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管22,所述出料管22右端设置在框架1外侧且设置有阀门。
使用时,通过加料口8向辅料器7加辅料,辅料器7通过进料管二10进入搅拌室13内,通过搅拌电机18带动搅拌轴19对原料搅拌加工,加工完成后,通过放料管将涂料收集。
所述搅拌轴19上端通过轴承与搅拌室13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 19上安装有多个搅拌叶20,所述搅拌室13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板21。
使用时,搅拌轴19带动多个搅拌叶20转动对涂料加工搅拌,同时加热板21对搅拌室13内的涂料加热,便于涂料快速成型。
右侧所述加热板21上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固定板11下端右侧设置有温控开关14,所述加热板21和温度传感器15均与温控开关14电性连接。
使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5,监控搅拌室13内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温控开关14,温控开关14控制加热的的开关,从而使搅拌室13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了涂料的质量。
所述框架1内底端右侧设置有气泵23,所述气泵23左端设置有进气管24,所述进气管24上设置有分流管25;所述分流管25上端与搅拌室13底端连通,且分流管25上端设置有防护罩26,所述防护罩2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气孔。
使用时,气泵23通过进气管24向搅拌室13内吹气,进气管24进两分流管25向防护罩26吹气,气流和搅拌叶20形成启动搅拌,使沥青原料的充分混合。
所述框架1左端壁下部设置有尾气处理装置16,所述尾气处理装置16上端通过排气管17与搅拌室13上端连通。
使用时,搅拌室13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17进入尾气处理装置16内,并且经处理后排放,有利于生产环境,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原料从进料口5加入到塑化器4内部,紧塑化器4塑化后进入乳化器6中乳化,乳化后的原料顺着进料管一9进入搅拌室13内,辅助加料器进行辅助架料,有利于原料的添加混合,搅拌室13内,搅拌电机18带动搅拌轴19和搅拌叶20一起转动,对搅拌室13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原料混合均匀,同时加热板21对搅拌室13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加快原料的反应,便于防水涂料的快速成型;加热时,通过温度传感器15,监控搅拌室13内的温度,将信号传递给温控开关14,温控开关14控制加热的的开关,从而使搅拌室13维持在恒定的温度,有利于涂料的加工;使用时,气泵23通过进气管24向搅拌室13内吹气,和搅拌叶20形成启动搅拌,方便沥青原料的充分混合;同时原料加热时,产生有害气体通过排气管17进入尾气处理装置16内,并且经处理后排放,有利于生产环境,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2254.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584081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C09D 195/00
专利分类号:C09D195/00;C09D121/00
范畴分类:21B;
申请人:寿光市防协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寿光市防协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2735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台头镇三号路路北
发明人:郑家玉
第一发明人:郑家玉
当前权利人:寿光市防协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昀
代理机构:1143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温控开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