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散热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数,盐水,散热器,混凝土,惯量,水轮发电机,包络。
散热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吴学红,马西锋,王于曹,王燕令[1](2019)在《环境温度与对流换热系数对电池散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动力电池散热能力,优化工作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环境温度、对流换热系数对填充相变材料动力电池散热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导热系数为0. 21 W/(m·℃)的纯石蜡和导热系数为16. 6 W/(m·℃)的复合相变材料散热性能。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电池温升速率加快,相变材料相变时间点提前,相变时间缩短,电池冷却效果变差;对流换热系数增加5 W/m~2,相变材料相变时间延长2 000 s,电池温升推迟,但当电池持续工作、相变材料完全融化时,电池温度不再受控制,这说明单一的相变冷却已不能满足电池散热要求,须外加空气冷却、液体冷却辅助散热。(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6期)
于莉莉,胡涛平,喻孜[2](2018)在《强制对流条件下侧面散热对导热系数测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打开风扇因此侧面散热是平板法测量材料导热系数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这种强制对流条件,根据传热理论得到合理的强制换热系数,研究了系统的侧面散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加热盘的侧面散热,样品盘和散热盘侧面的散热对实验结果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并不敏感。如果采用自然对流条件进行模拟,散热盘的稳定温度值比实验值高出约17℃。虽然这种偏差会随着室温的升高而减小,但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8年03期)
孙磊[3](2018)在《通风式制动盘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研究及散热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四大系统(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以及驻车。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驱动机构和制动器组成。汽车制动过程中,汽车动能主要通过制动器中的制动盘与摩擦衬片间的摩擦作用转换成内能,使制动盘与摩擦衬片的温度急剧升高,而过高的温度会使制动器产生热衰退现象,甚至会导致制动失效。因此,提升制动盘的散热性能至关重要。通风式制动盘带有通风槽结构,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能使空气产生离心力,加快其与空气的对流换热,较实心盘有更好的散热性、抗热衰退性能,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某车型的前通风式制动盘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实际尺寸与结构,建立叁维模型。首先,针对通风式制动盘与空气的对流换热问题,分析了其各主要散热面的对流换热特点,基于受迫对流换热原理及准则方程,分别建立通风式制动盘侧面、通风槽、帽部面、边缘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试验方法验证了所建立的通风式制动盘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建立制动盘与空气的流固耦合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制动盘各主要散热面在不同车速下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与数学模型对比,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采用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设定热载荷及速度边界条件,将建立的通风式制动盘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作为散热边界条件,计算在15次循环制动工况下制动盘的温度变化情况。利用制动器电惯量试验台架对制动器进行15次循环制动实验,测量制动盘的温度变化。将仿真值与实验值对比,间接验证对流换热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不同速度下通风式制动盘通风槽内空气流场进行分析,优化通风流道结构。在制动盘各主要散热面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通风流道的宽度、数目对制动盘冷却率影响的数学模型,找到最优的流道设计方案。对优化后的制动盘在15次循环制动过程中的温度进行计算,其在制动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明显降低,对通风式制动盘的散热性能优化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王超,赵小明[4](2018)在《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工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热系数的确定是利用简化公式法计算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平均温升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已有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并基于CFD数值仿真结果拟合了转子线圈新的散热系数关联式,进而利用获得的关联式计算了一些类似结构转子线圈平均温升,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获得的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关联式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东方电气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周骏锋[5](2017)在《金属球的散热系数及其与金属的其他参量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散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等因素都会对导热系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具体测定。本文先进行金属球散热系数公式的推导,再根据推导公式由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拟合分析,最后根据散热系数拟合结果进行散热系数与金属球其他参量如密度、比热容、热膨胀系数及体积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金属球的散热系数与金属的其他参量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余志林,赵顺安,王晓宇[6](2016)在《双流程空冷散热器不同布置方式对散热系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散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温度分布计算公式,并计算分析了初始温差、顺逆流程及散热器高度对散热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温差(ITD)不会影响顺、逆流程的综合散热系数;逆流程散热系数总是大于顺流程;顺流程的散热系数随着散热器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但散热器高度对逆流程的散热系数影响很小。此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刘毅强,刘松,谌超,邓华伟,孔维[7](2015)在《散热系数及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模拟了散热系数、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的影响,实际工程中根据模拟结果采取合理的防裂措施。结果表明:随着对流系数的增大,温升降低,应力增大,现场采取覆盖土工布、使用聚苯乙烯或木模板的方法来使混凝土的散热系数保持在20~40k J/(m·h·℃),开裂有所减小;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温升增大,应力增大,每减小40kg/m~3水泥,温度下降2~3℃,实际工程中通过掺加矿物掺和料来替代水泥来实现;早期拉应力存在于混凝土表面,后期存在于混凝土内部,实际工程中应注重早期混凝土表面保温。(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5年24期)
刘晓敏[8](2015)在《白垩系地层冻结管散热系数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海则煤矿3个井筒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白垩系地层冻结管散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白垩系地层中冻结管散热系数要大于东部地区;在冻结初期,单孔盐水流量对冻结管散热系数影响较大,可以适当增大单孔盐水流量,以实现地层与冻结管之间的快速热交换。(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强晟,娄二召,侯光普,刘连建[9](2015)在《一种基于实测混凝土温度梯度获取表面散热系数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计算的准确与否,会对温度仿真计算的可靠性产生很大影响。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温凝土表面附近点温度和温度梯度随距临空面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现场温度实测值对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进行反演分析,得到不同边界下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的反演值。然后通过混凝土第叁类边界条件下表面散热系数与温度梯度的关系,发现可以选取混凝土表面0.03 m~0.09 m范围内的中点温度和温度梯度计算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几种不同表面覆盖条件下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不同的边界具有普适性和较好的准确性,可供科研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徐炳丰,张凌玲[10](2015)在《表面综合散热系数对电厂温排水敏感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面综合散热系数是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决定因素之一,往往受到当地的水温、气温、压强、湿度、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也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以国内某火电厂工程为例,对海域的水面综合散热系数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升4℃的全潮最大包络面积随水温的变化趋势接近线性变化,而低温升0.5℃的变化趋势则更接近指数分布;同时,各种温升(4℃、2℃、0.5℃)的全潮最大包络面积随着水温的降低,最后面积分别趋近于一个稳定的值,也就是说极端低水温的情况对温排水的影响不会太严重。(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散热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打开风扇因此侧面散热是平板法测量材料导热系数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这种强制对流条件,根据传热理论得到合理的强制换热系数,研究了系统的侧面散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加热盘的侧面散热,样品盘和散热盘侧面的散热对实验结果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并不敏感。如果采用自然对流条件进行模拟,散热盘的稳定温度值比实验值高出约17℃。虽然这种偏差会随着室温的升高而减小,但不可忽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散热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吴学红,马西锋,王于曹,王燕令.环境温度与对流换热系数对电池散热性能的影响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9
[2].于莉莉,胡涛平,喻孜.强制对流条件下侧面散热对导热系数测量的影响[J].大学物理实验.2018
[3].孙磊.通风式制动盘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研究及散热性能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8
[4].王超,赵小明.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线圈散热系数工程应用研究[J].东方电气评论.2018
[5].周骏锋.金属球的散热系数及其与金属的其他参量间的关系[J].山东工业技术.2017
[6].余志林,赵顺安,王晓宇.双流程空冷散热器不同布置方式对散热系数影响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
[7].刘毅强,刘松,谌超,邓华伟,孔维.散热系数及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温度及应力的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5
[8].刘晓敏.白垩系地层冻结管散热系数初步探讨[J].煤炭技术.2015
[9].强晟,娄二召,侯光普,刘连建.一种基于实测混凝土温度梯度获取表面散热系数的新方法[J].水利学报.2015
[10].徐炳丰,张凌玲.表面综合散热系数对电厂温排水敏感性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