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延迟满足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我,能力,幼儿,母亲,偏科,图画书,范式。
延迟满足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19)在《运用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研究表明,由于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我国一些幼儿呈现出任性无助、依赖性强和自我延迟满足水平较低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在学前阶段应该重视自我延迟满足水平的培养。5-6岁的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趋于稳定,而且能灵活运用一些延迟策略。因此,可以利用一定的培养手段促进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升。规则游戏是幼儿游戏发展的高级形式,符合大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勇敢、灵敏、和应变的能力,为大班幼儿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机会,并且可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认知水平。因此,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某幼儿园两个大班作为被试,每个班各24名幼儿,男孩和女孩各12名。探讨规则游戏是否能够促进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升。结果表明,通过运用规则游戏培养之后,实验班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明显高于控制班的,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规则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2.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持久性;3.规则游戏对大班不同性别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升作用无显着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重视规则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2.尝试运用规则游戏促进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提高;3.培养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规则游戏应持续进行。(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1)
李优[2](2019)在《图画书主题活动促进中班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一种为了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目标,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放弃眼前的、较小诱惑。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作为一种积极地人格变量,对其今后与同伴、教师的交往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并且这种能力将伴随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协作,提高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重视度。图画书作为幼儿喜爱的阅读材料,其主题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本研究围绕图画书开展一系列丰富、有价值主题活动,以求促进中班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实验将天津市某公立幼儿园的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两个具有同质性的中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人数都为32人。实验组开展图画书主题活动,对照组只投放图画书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为期六周的图画书主题活动后,对照组幼儿无显着变化,实验组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有明显提高,说明图画书主题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中班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本研究提出以下教育建议:图画书主题活动的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案细致化,并积极创作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图画书主题活动;幼儿园可多开展图画书主题活动,形成自己的主题活动教案库,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9)
彭璇[3](2019)在《延迟满足能力是预测成功的水晶球吗?》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5月,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Tyler Watts)、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Grey Duncan)和权浩南(Haonan Quan)在美国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再论棉花糖实验:对早期的延迟满足和后期成就的联系的概念性复制调查》(Revisiting the Marshmallow(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周莹[4](2018)在《不同延迟满足能力的小班幼儿其区域游戏行为的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延迟满足能力的幼儿为观察对象,对其在区域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比较,寻找其是否存在不同之处为研究目的,采用实验法、观察法,以本幼儿园30名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延迟满足时间的测定以及不同延迟满足能力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自控行为表现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关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96期)
李泉,宋武,廉彬,冯廷勇[5](2018)在《语言影响4~6岁彝、白、纳西族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延迟满足范式,考察了彝、白、纳西族272名4~6岁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结果发现:(1)在延迟满足的"选择"阶段,叁个民族95%儿童选择"延迟满足",表现出一致选择倾向;(2)在延迟满足的"维持"阶段,4、5岁年龄组白族、纳西族儿童等待时间显着长于彝族儿童,而6岁年龄组叁个民族在等待时间上未表现出显着差异;(3)加入协变量语言后,民族和年龄间主效应、民族与年龄间交互作用均不显着。研究表明, 4~6岁彝、白、纳西族儿童表现出相当的价值评估能力, 4~5岁的儿童延迟满足能力表现出民族差异性,而这种差异主要与其独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生活历史策略等有关。(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胡宝翠[6](2018)在《农村母亲的教养方式和依恋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6名农村母亲及其3-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范式,研究母亲的依恋和教养方式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母亲在教养方式中的溺爱性得分越高,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就越弱;(2)母亲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越高,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越弱;母亲的依恋回避维度和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相关不显着;(3)相对于依恋焦虑维度,母亲的溺爱性对幼儿延迟满足的预测能力更强。(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邹胜菊,雷丽莎[7](2017)在《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城乡差异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人员通过对曲靖市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城乡幼儿在自我延迟满足的时间及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市幼儿延迟满足的时间比农村幼儿长;城市幼儿的延迟满足策略主要集中在自我规避及游戏行为上,农村部分幼儿的延迟满足策略使用主要集中在1-2分钟后触碰食物上。(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下半月)》期刊2017年12期)
刘倩茹,桑文宁,刘妍君[8](2017)在《从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看小学生偏科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生的偏科现象一直是基础教育中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小学生偏科现象绝非偶然。根据2011年的数据调查显示,小学叁年级的偏科达到了50%以上。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教育,打地基的重要时刻,偏科就好像楼层的倾斜,其发展空间将大打折扣。毕竟比萨斜塔全世界只有那么一个。一种现象的出现绝非空穴来潮,背后直接的或间接的原因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小学生自身来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能不能够主动的克服困难,耐心的等待延迟期的度过,做出意志努力,放弃眼下的小满足获得更具有意义的大利益,则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高低的问题。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自我控制的核心因素,亦是这个时代极为重要的一种个体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7年47期)
冯国艳,史可可[9](2017)在《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延迟满足概念和研究范式进行梳理,通过文献法搜集和阐述延迟满足能力研究的现状,尤其对当代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现状做整理和分析。通过分析现有文献,从研究形式、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本土化等方面提出未来当代中国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20期)
周立萍[10](2016)在《探讨如何培养3~6岁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3~6岁儿童期需要家庭中父母双方注重培养的一种能力,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笔者从自我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入手,然后提出3~6岁儿童自我延迟能力的培养方法,总结全文并强调儿童自我延迟能力的重要性,以期对以后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6年32期)
延迟满足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一种为了获取更加长远的利益目标,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放弃眼前的、较小诱惑。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作为一种积极地人格变量,对其今后与同伴、教师的交往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并且这种能力将伴随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协作,提高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重视度。图画书作为幼儿喜爱的阅读材料,其主题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本研究围绕图画书开展一系列丰富、有价值主题活动,以求促进中班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实验将天津市某公立幼儿园的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两个具有同质性的中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人数都为32人。实验组开展图画书主题活动,对照组只投放图画书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为期六周的图画书主题活动后,对照组幼儿无显着变化,实验组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有明显提高,说明图画书主题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中班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本研究提出以下教育建议:图画书主题活动的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案细致化,并积极创作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图画书主题活动;幼儿园可多开展图画书主题活动,形成自己的主题活动教案库,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迟满足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雪.运用规则游戏对大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2].李优.图画书主题活动促进中班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彭璇.延迟满足能力是预测成功的水晶球吗?[J].上海教育.2019
[4].周莹.不同延迟满足能力的小班幼儿其区域游戏行为的观察研究[J].考试周刊.2018
[5].李泉,宋武,廉彬,冯廷勇.语言影响4~6岁彝、白、纳西族儿童延迟满足能力发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6].胡宝翠.农村母亲的教养方式和依恋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7].邹胜菊,雷丽莎.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城乡差异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
[8].刘倩茹,桑文宁,刘妍君.从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看小学生偏科现象[J].教育现代化.2017
[9].冯国艳,史可可.大学生延迟满足能力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7
[10].周立萍.探讨如何培养3~6岁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J].中华少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