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于洋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于洋

(国网固安县供电公司河北固安065500)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发展,我国对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企业部门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有效利用资源设备。从近几年发展趋势来看,电力企业配网的电能损耗越来越大,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技术人员要树立安全保护意识,将配网线损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定期检测电力能源设备,能够确保电力配网线损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引言

配网线损是电网系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不断发展,电网用户数量逐年递增,用电规模逐渐扩大,解决配电线损问题就变得非常紧迫。只有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进一步细化配网线损的管理工作,提升配网线损的管理效率,才能有效控制配电线损问题。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条件下,供电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想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要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因此,本文从配网线损的原因入手,指出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考核机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式,以供参考。

1配网线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1.1电阻的影响

在配网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像导线、电动机、变压器等都有电阻,对电流传输会造成一定阻碍,如果电能传输过程中需要克服这些电阻,那么必然会产生一些消耗和损耗,最终造成线损,这种线损就是电气设备电阻的影响。

1.2磁场的影响

变电设备在电压改变的过程中需要交变磁场,而这个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运转必定会产生做功生热的情况,最终给电能带来损耗。

1.3其他问题

第一,就是严重的窃电问题。各行业对电能量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在生活和各种生产中,用电成本越来越高,占有更大的比例。所以有些不法商贩妄图绕过电能表来接线,对以前接线的方式进行私自的变更,导致电力的计量装置无法准确的计量所用电能,这种非法窃电的行为大大增加了电能损耗的量。第二,配电网线路和设备存在的缺陷加大了损耗。有些电气设备由于质量问题,在用电量增大的情况下会发生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加上线路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最终导致线路损耗加大。第三,缺乏合理的管理。我国用电量大,所以需要铺设很多电线设备,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在电网维护方面也没有合理的管理,从而造成了线路极大的损耗。

2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意识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管理工作是一个总结与完善的发展过程。当前由于管理人员对线损管理工作缺乏管理意识和认知,导致大量的隐患因素凸显出来,部分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为了应付工作任务,并且认为线损管理制度与自身的关系不大,没有以电力企业综合利息为前提,在开展线损管理过程中,配网线损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再加上管理工作不够严谨,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2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造成配网线损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多种多样,相关线损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执行,电力企业在线路管理时没有严格遵循各项标准要求,不能对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正确引导,缺乏严格监督考核,使得整个配网线损系统逐渐损坏。电力企业依然沿用传统单一的配网线损管理理念,施工技术老化,仅仅以处罚的形式对于问题进行解决,很难解决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弊端问题,阻碍了电力营销系统的安全运行。

2.3监管考核目标不明确

当前电力配网线损缺乏有效管理,缺乏客观性,影响了电力营销系统的正常开展。在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较多的电力企业监管考核目标不够明确,没有提前进行安全防范,导致不同的隐患问题凸显出来。如果台区线损高时,监控系统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就会影响电网系统问题延期处理,大多数供电企业难以引入考核机制,不能及时了解配网线损管理情况,领导人员缺乏正确指导,导致配网线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3.1优化数据采集模式

配网采集系统能够进一步优化数据采集的模式,提高数据的采集标准,提供更多有效的数据支持。以蕴含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变电站或K型电站为媒介,适当引入微机保护设备,科学采集配网线损的有效数据信息,如电流信息和电压信息,在内部积分作用下,对实时电能量进行核算,再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前置机和后台工作站等,将所收集到的电能量直接传送至主机系统中,以供备用。例如,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延伸性,可以以三相数字式电能表中的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为基础,在通道中进行传播,并最终将数据传送至主站接收器。

3.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要完善管理制度,构建一个合理的营销管理系统。借助营销管理的手段,对线损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并在营销的系统平台上,收集配网线损的信息资源,包括线损量、线损异常统计、单元内考核数据等,为线损管理提供可靠性依据。这个步骤能够提高线损管理的过程中的准确度,使参考数据更有效,并推动线损精细化管理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次,营销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媒介,能够帮助更科学、合理的搜集和使用数据。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数据必须始终坚持准确、适时、更新的基本原则,要求相关人员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记录数据,记录过程中要以实际情况为标准,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正,尽可能多的获取数据,提高数据的覆盖面积,为系统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内容。最后,供电企业还要联合专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营销系统维护制度,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形成对数据的双重保护,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工作平台。

3.3加大对员工的监察力度

电力营销走向信息化,带来的是新型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整个配网线损问题进行监控,及时记录、分析相关的线损信息,进一步优化线损指标,使之更有效。该指标的形成能够指导新一轮的线损管理工作。此外,在开展电力销售工作时也可以借助稽查监控系统,掌握线损耗损的第一手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解决问题,使得配网工作更有保障。而且,稽查监控系统还有助于规范抄核收流程。对抄表人员起到一个约束作用,一旦发现有不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的人员,就可以进行惩罚,保证电费的真实性。

3.4完善考核制度

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够帮助供电企业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线损工作的进行状况。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线损管理监督力度还不够。无法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利润。因此,相关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提起重视,构建新的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供电企业实现稳步发展。首先,只有供电企业自身认识到配网线损的危害,才能引导员工进行了解,要从思想上进行更正,大力支持网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让员工在过程中有所收获。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营销信息化的背景下,配网线损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出现亟待解决的很多问题。只有正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致力于提升管理效率和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水平,才能推动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代红梅.电力营销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探索[J].低碳世界,2017(34):185.

[2]徐祖强.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低碳世界,2017(32):149-150.

[3]池卫湖.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益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133-134.

[4]施彬.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4):180.

[5]杨成.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大众用电,2012,28(05):9-11.

标签:;  ;  ;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