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化后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后缀,词干,论文。
儿化后缀论文文献综述
彭攻关[1](2003)在《普通话儿化后缀诱发的词干交替的优选论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优选论理论框架下解释汉语普通话儿化后缀诱发的词干交替现象。优选论(McCarthy & Prince 1993a,Prince & Smolensky 1993)是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理论,认为具体语法是由具有普遍意义并且是可以违反的制约条件构成的制约条件层级系统。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儿化后缀诱发的词干交替以及交替产生的各种形式是层级系统内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 儿化后缀诱发的词干交替研究涉及音段结构和音节结构两个板块理论和相关分析。从分析角度看,普通话音段结构和音节结构是依靠制约条件推导符合语法的交替形式的音系结构基础;从理论板块的相关性看,音段结构、音节结构的非线性表达方式和以表层形式为作用对象的制约条件本身以及制约条件系统之间存在着理论兼容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论文首先对普通话元音系统和儿化后缀的音段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底层元音系统有六个单元音的假设。此外,传统定义的双元音可以分析为VC的组合。在音段结构方面,儿化后缀被定义为一个具有辅音性质的且含有两个主动发音器官节点复杂音段。 在音节结构方面,本论文采用了音节首音和韵部为音节直接成分的偶分表达模型。在音段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普通话中可能的和不可能的音节形式的对比,提出音节尾音位置上最多出现一个辅音音段的假设。这一假设为建立推导由儿化后缀所诱发的、符合语法的词干交替形式的制约条件系统奠定了基础。 从优选论的角度看,儿化后缀之所以能够诱发词干交替,其根本原因在于:(一)音节尾音位置上禁止出现标记性较强的辅音丛;(二)词域和音节域右边界必须同界。音段脱落和特征扩散等音系过程的发生均与这两个原因有关。作为对输出项形式和相关条件的概括,导致词干交替的成因和导致交替发生的各种音系过程可以用制约条件这一形式化方式加以表述。符合语法的词干形式是这些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与词干交替相关的制约条件系统是 *CC』。,ALIGN一R >>MAX【dor』&MAX【+nasal],MAX一10 >>AGR(back) >>*认MAx一IO(F) >>M从[eor]&MAx[+nasall 为了避免违反处于最高层级排列的标记类制约条件和同界类制约条件,符合语法的词干形式不同程度地违反了层级排列较低的忠实类制约条件和对音系条件敏感的标记类制约条件。在制约条件系统中,涉及不同结构层次和范畴的制约条件交互作用,形式化地反映了不同结构层次和结构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符合语法的词干交替形式正是这些不同结构层次和结构范畴的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种音系现象,“共谋”在传统生成音系学(包括线性理论和非线性理论)中没有得到充分解释。本论文研究表明,普通话中儿化后缀诱发的词干交替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共谋”现象;但是,正如本文提出的优选论分析所表明,参与“共谋”的各种音系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避免出现标记性较强的和避免违反同界制约条件的词干形式。这就是说,同以规则为基础的理论相比,优选论对音系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表面上似乎没有联系的音系现象存在某种内在逻辑关系,而且这种内在逻辑关系在制约条件系统中通过层级排列得以形式化的体现。 本论文研究还表明,虽然制约条件作用的对象是输出项形式,但是,输出项的内部结构(本论文涉及的音段结构和音节结构)仍然在制约条件体系对输出项的评估和筛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结构假设和制约条件假设是相关的。这一观点的理论意义在于,要实现结构表达理论和优选论理论的兼容,音系学研究不仅需要对表层形式做出有普遍意义的概括,同时还要继续探讨音系成分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制约条件对表层形式的作用具有自然的结构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儿化后缀论文开题报告
儿化后缀论文参考文献
[1].彭攻关.普通话儿化后缀诱发的词干交替的优选论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