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基因,水稻,除草剂,杂草,基因,鉴定,表型。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论文文献综述
黄芊,蒋显斌,凌炎,蒋婷,符诚强[1](2019)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 Stal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6℃±2℃,70%~80%RH,L:D=12:12)条件下将中华淡翅盲蝽饲养于带有褐飞虱卵块的转基因水稻上,以非转基因亲本水稻D68作为对照,分别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①在生长发育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卵和若虫各龄发育历期及雌、雄虫寿命与在非转基因亲本水稻上均无显着差异;②在繁殖力方面:中华淡翅盲蝽产卵前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之间差异不显着;③在存活率方面:中华淡翅盲蝽在转基因水稻和非转基因水稻上的存活率曲线均能与Weibull模型较好拟合,转基因水稻并未对中华淡翅盲蝽的存活率有不利影响;④生命表参数方面:在转基因水稻上,中华淡翅盲蝽的净增值率(R_0)为22.48,平均世代周期(T)为29.85,内禀增长率(r_m)为0.1043,周限增长率(λ)为1.1099,以上生命表参数与在非转基因水稻上饲养的种群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及繁殖无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温莉娴,周菲,邹玉兰[2](2018)在《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概述了稻田的主要杂草及防除方法,简述了稻田常用的几种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全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现状,着重阐述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发进展、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任少鹏,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3](2018)在《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转基因水稻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取食行为的影响,分析转基因水稻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玉米蚜对苗期水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利用EPG技术对玉米蚜的取食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转基因水稻和对照之间,玉米蚜选择非转基因水稻较多,但是差异不显着;反应时间则是非转基因水稻大于转基因水稻。而在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KMD1和KMD2)之间,玉米蚜极显着地选择KMD1。E1波累计持续时间的百分比反映了蚜虫花费在将唾液分泌到韧皮部筛管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在KMD2和XS11之间存在显着差异(KMD2>XS11);而np波累计持续时间的百分比则反映了蚜虫花费在移动和寻找取食位点上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在223F-S21和XS134之间存在显着差异(223F-S21<XS134);玉米蚜在G8-7和XS110上的取食行为没有显着的差异。【结论】2个供试转基因水稻材料(KMD2和223F-S21)有利于玉米蚜的取食。(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拓,陈社员,王勇乾,邢蔓,李祯[4](2018)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系统研究Ⅲ-油菜施用草铵膦残留及对后茬作物水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草铵膦在油菜植株、土壤中的消解情况及其残留对下茬作物水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施用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后叶片和土壤中草铵膦的消解动态及对后茬作物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施用1%草铵膦,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3 d和3 d,喷药后21 d,转基因油菜叶片中测不出草铵膦存在;在田间条件下夏季土壤和秋季土壤中草铵膦的半衰期分别为2.5 d和6.6 d,夏季土壤和秋季土壤分别在中第14天和第28天检测不到草铵膦;室内恒温4℃和25℃情况下,草铵膦降解速率较田间环境中缓慢,半衰期分别为21 d和14.4 d。水稻播种前15 d,土壤喷施1%和10%浓度草铵膦,水稻出苗率明显低于不施处理,10%处理叶片SPAD值在播种后30 d内一直最低,肉眼可见偏黄绿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理出苗数与叶片SPAD值接近,处理间根长、农艺性状、产量等因素差异不明显,说明油菜田施用草铵膦对后茬作物水稻安全。本研究为草铵膦在油菜和水稻轮作体系中的使用提供合理指导。(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5期)
崔莹[5](2016)在《新型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危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有效防治杂草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而且可以推动新型水稻生产技术发展。草甘膦和草铵膦是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广谱型除草剂,然而难以直接应用于水稻生产。培育转基因抗草甘膦水稻及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可以提高化学除草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促进直播水稻生产技术发展。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的抗除草剂基因是制约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发展的主要原因,挖掘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型抗除草剂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华中农业大学刘子铎教授课题组分离克隆的新型抗草铵膦基因RePAT、新型抗草甘膦基因aroAJsp以及新型抗草甘膦基因I.variabilis-EPSPS为研究基础,对新型抗草甘膦和抗草铵膦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和人工合成,转入粳稻品种中花11及籼稻品种明恢86,一方面验证这些基因的农业应用潜力,另一方面培育具有商品化潜力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新材料,以期为中国转基因水稻生产储备优良的品种资源。在研究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方面,对新型抗草铵膦基因RePAT进行进行密码子优化和人工合成(命名为RePAT*),并构建到植物转化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RePAT*转入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了 130个阳性转化植株。用1000 mg/L草铵膦喷施T0代转化植株,结果显示80%的转化植株正常生长。在To代和T2代,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及农艺性状考查,筛选出2个RePAT*以单拷贝整合在基因间区且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变化的转基因株系(PAT7和PAT11)。对T4代PAT7和PAT11纯合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及3' RACE检测,结果显示RePAT*在转基因水稻中能稳定遗传及表达,但是RePAT*在PAT7中转录本异常。同时在田间考查PAT7和PAT11对草铵膦抗性,结果显示在受到5000 g/ha草铵膦处理时(相当于农业推荐使用剂量的10倍),PAT7和PAT11的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显着改变。根据转基因整合分子特征及草铵膦抗性检测结果最终选择转基因家系PAT11为目标株系。在T6代,PAT11在受到5000 g/ha草铵膦处理时主要农艺性状不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说明新克隆的RePAT*在抗草铵膦作物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培育的转RePAT*水稻有很好的商业应用潜力。在培育抗草甘膦水稻方面,将新型抗草甘膦基因aroAJ.sp及新型抗草甘膦基因I.variabilis-EPSPS,通过密码子优化(分别命名为aroAJ.sp*和I.variabilis-EPSPS*)、人工合成、载体构建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等步骤导入粳稻品种中花11。在3次独立的转化实验中,以aroAJ.sp*和I.variabilis-EPSPS*作为筛选标记基因,抗性愈伤组织形成率接近50%,获得的转化植株阳性率为100%,说明aroAJsp*和I.variabilis-EPSPS*可以作为水稻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基因。考查T1代含单拷贝aroAJ.sp*或者单拷贝I.variabilis-EPSPS*的中花11草甘膦抗性,结果显示转I.variabilis-EPSPS*中花11相比转aroAJ.sp*中花11对草甘膦具有更高的抗性,I.variabilis-EPSPS*更适合转基因抗草甘膦水稻培育,因此选择用I.variabilis-EPSPS*培育转基因抗草甘膦水稻。将I.variabilis-EPSPS*转入中花11,获得了1 115个阳性的转化植株,利用Southern blot及反向PCR技术确定在3个转基因株系(ZY21、ZY25和Z Y29)中I.variabilis-EPSPS 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在基因间区。在T3代,通过Northern blot 和 Western blot 证明 I.variabilis-EPSPS*在 ZY21、ZY25 和 ZY29 中可以表达;对ZY21、ZY25和ZY29纯合家系在叁叶期和分蘖期用不同剂量的草甘膦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即使被8400 g/ha(相当于农业推荐使用剂量的10倍)草甘膦处理,ZY21、ZY25和ZY29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根据转基因整合分子特征、农艺性状考查结果及草甘膦抗性检测结果最终选择转基因家系ZY21为目标株系。在T5代,ZY21在受到8400g/ha草甘膦处理时主要农艺性状不发生改变,说明ZY21具有产业化潜力。同时将新型抗草甘膦基因I.variabilis-EPSPS*转入优良籼稻品种明恢86,获得了 60株阳性转化植株。利用Southern blot和反向PCR对转基因株系进行鉴定,筛选到3个I.variabilis-EPSPS*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在基因间区的转基因明恢86株系(MY28、MY50和MY51)。在T3代通过Northern blot、3'RACE和Western blot证明I.variabilis-EPSPS*在MY28、MY50和MY51中转录本完整,且在根和叶片中稳定表达;通过田间草甘膦抗性试验证明在受到8400 g/ha草甘膦处理时MY28、MY50和MY51主要农艺性状不发生改变。将MY28、MY50和MY51与非转基因不育系Ⅱ-32A进行杂交,其杂种F1代在受到8400 g/ha草甘膦处理时主要农艺性状仍然不发生改变,说明MY28、MY50和MY51可以用于杂交稻生产。根据农业性状考查结果、分子检测结果及草甘膦抗性检测结果确定1个转基因家系MY28为候选转基因株系用于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培育。本研究证明新型抗草铵膦基因RePAT*和新型抗草甘膦基因I.variabilis-EPSPS*在抗除草剂作物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新型抗除草剂水稻PAT11、ZY21和MY28有较好的商业应用潜力,对中国转基因水稻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6-12-01)
王木月[6](2016)在《籼型抗病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新品系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产安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受病虫草害侵袭最为严重。理想的水稻品种不仅要求高产优质而且还要多抗。因此,培育出可供生产上利用综合性状优良的多抗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系),可以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由于传统育种的种种限制因素使水稻抗病虫育种工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转基因技术的日渐成熟可以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本研究在前期已获得的多种类型粳稻多抗转基因水稻的基础上,通过回交转育的手段,把抗病基因AP1、抗虫基因Bt和GNA及抗除草剂基因Bar导入到多个籼稻品种中,并选育出不同基因组合的籼型转基因水稻株系。对选育出的转基因水稻株系进行白叶枯病、纹枯病、除草剂和螟虫的抗性鉴定试验,所得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回交转育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水稻:本实验室在前期已经获得粳稻背景的多种类型(AP1、Bt、GNA、Br)的转基因水稻,本研究利用已有的转基因株系与籼稻品种杂交,再通过回交转育的途径将多个抗性基因导入到籼稻品种中:将GNA和Bar基因导入到9311中,将AP1基因导入到9311中,将Bt基因导入Ⅱ-32中,将AP1、Bt、GNA、Bar四个基因聚合到中恢8006中,得到4种籼型水稻转基因株系,经过多代的回交再自交,在自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出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基本一致的籼型转基因水稻株系。2、RT-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籼型转基因株系中成功表达:以籼型转基因株系反转录后的cDNA为模板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都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证明了目的基因都已导入受体亲本中且成功表达了。3、转基因水稻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性均有提升: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选育出的转基因水稻与未转化对照相比抗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含有AP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等级与对照相比有明显提升,达到抗病级别,而亲本的抗病等级表现为中感;对纹枯病的抗性等级虽然同对照一样都是中抗,但亲本9311和中恢8006的病情分级分别是4.25和4.51,而9311(AP1)转基因株系和中恢8006(GNA+Bar、Bt、AP1)转基因株系的病级分别是3.78和4.04,转基因株系与亲本之间的病级有极显着性差异。可推断转基因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有所提高。4、在田间不施农药条件下的抗虫鉴定实验中含有Bt基因转基因水稻株系对螟虫的综合抗性方面表现良好:亲本Ⅱ-32和中恢8006的卷叶率都达到100%,枯心率分别为1.7%和1%;Ⅱ-32(Bt)转基因水稻株系和中恢8006(AP1、Bt、GNA+ Bar)转基因株系的卷叶率分别是3.7%和2.3%,枯心率都为0。可以明显看出Bt基因的转入提高了水稻对稻纵卷叶螟和叁化螟的抗性。对除草剂的抗性鉴定试验中含有Bar基因的转基因株系也表现出对Basta的良好抗性。5、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与未转化对照相似:对转基因水稻和未转化对照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回交育种结合农艺性状定向选择选育出的9311(AP1)、9311(GNA、Bar)、Ⅱ-32(Bt)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与其对应亲本9311和Ⅱ-32没有显着差异,中恢8006(AP1、Bt、GNA、Bar)多抗转基因水稻除了结实率比对照中恢8006升高外其他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也没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12-01)
张晶旭[7](2015)在《杂交水稻参与杂草稻起源的证据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稻是与栽培稻同种的杂草生物型,广布于世界各水稻产区,已经成为一些热带国家和地区导致水稻减产的首要杂草因素。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在近年来有愈发严重的趋势,虽已经有众多杂草稻起源假说但尚无定论。由于杂草稻和水稻对除草剂的反应一致,还没有对杂草稻有效但对栽培稻安全的化学防除方法。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一度被认为是有效解决杂草稻防除难问题的钥匙。但对其商业化种植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进行防范的。首先,杂草稻与转基因水稻之间的基因交流存在抗性基因逃逸的生态风险,由此产生的抗除草剂杂草稻会具有更大的防除难度。其次,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势必会加重对应用最为广泛的非选择性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的依赖,继而出现对单一类型除草剂长期使用的情况。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某些可以逃过除草剂伤害的杂草可能迅速发展为优势群落。抗/耐除草剂杂草问题也可能会因为在单一除草剂长期选择压下加重,从而为稻田杂草的防除带来新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分别从杂草稻的起源、抗除草剂基因的逃逸、长期单一除草剂的使用叁个方面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工作。1.栽培水稻来源是杂草稻的起源假说之一,对我国杂草稻基于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也支持这一假说,但是缺乏直接证据。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进行制种的叁系杂交水稻是于上世纪70年代初培育而成的,之后被迅速推广种植并一直占在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由于利用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自身是杂种,其后代如果存留田间会产生各种生物型的性状分离,由此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与近年来杂草稻大量爆发联系起来。根据细胞质基因主要是通过母系遗传的特点,叁系杂交水稻人为引入的不育细胞质基因可以成为研究栽培稻和杂草稻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独特的标记。我们首先从我国杂草稻发生最严重的辽宁、江苏和广东省选取了 36份杂草稻,利用传统的遗传学手段通过杂草稻和不育系及保持系间的杂交试验进行了野败型和BT型细胞质不育基因的检测,结果在来自广东的4份杂草稻材料中检测到了野败型不育细胞质基因,但没有检测到含有BT型细胞质不育基因。进一步,通过分子标记方法又对取自广泛种植籼型杂交稻的12个省份的共322份杂草稻材料进行野败不育细胞质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12份杂草稻中检测到了该基因。之后,利用经典的遗传学杂交的方法验证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明确共有16份杂草稻含有野败型不育细胞质基因。基于母系遗传的理论,可以推断它们最初的母系亲本应该是含有相同细胞质基因的杂交水稻。在演化过程中,杂交水稻后代的性状分离及与其它稻类间的基因交流可能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的这一结果首次为栽培稻参与到了杂草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当中提供了直接证据。说明了杂草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是伴随着水稻的栽培不断进行的。由于所有被检测的358份杂草稻中仅有16份材料与杂交水稻有直系亲缘关系,仅占不到5%的比例,说明中国近年来杂草稻的爆发与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进一步可以推断我国的杂草稻起源和演化历史要早于杂交稻培育和种植历史。2.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间基因漂移的发生会导致抗性基因逃逸的生态风险。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转基因水稻作为花粉供体向杂草稻发生基因漂移会导致基因逃逸,其风险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水稻和杂草稻间的基因漂移是双向的,转基因水稻可以作为花粉受体接受来自杂草稻的花粉。杂草稻中杂草化基因的渗入可能使转基因水稻自身发生向抗性杂草稻的快速演化,导致基因逃逸。但对转基因水稻因反向基因漂移造成的潜在基因逃逸问题却缺乏足够重视。杂草稻中检测出野败不育细胞质基因的证据,明确了栽培水稻作为起始直系母本的自身杂草化的起源和演化途径存在。为了评价杂草稻向转基因水稻发生反向基因漂移的风险,我们选择了没有杂草稻发生的田块进行转基因水稻材料的种植,而在试验田周边稻田种植杂草稻材料作为潜在的杂草稻花粉供体。考虑到水稻材料间遗传背景和表型的差异可能影响到基因逃逸的频率,我们选择了多个转基因水稻材料进行试验。两种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86B和Bar68-1,以及分别以他们为恢复系育成的抗草铵膦转基因杂交水稻Ⅱ优86B、香125s/Bar68-1和各自的F2代被用于首年的种植。每年收获的水稻材料用于次年在对应小区的种植,试验在草铵膦选择压下连续进行叁年。试验第二年在种植两种转基因杂交水稻的F3代群体的小区中发现了具有草铵膦抗性且果皮为红色的类杂草稻植株;第叁年在另外两个种植转基因杂交水稻的F3代群体的小区中也发现了类杂草稻植株;而种植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小区在试验期间始终没有类杂草植株被发现;说明转基因杂交水稻后代可能较转基因水稻有更高的基因逃逸风险。通过分子标记的检测证明类杂草稻植株是杂草稻向水稻发生基因漂移而产生的杂交后代。同质园条件下类杂草稻材料的后代表现出普遍高于其各自起始母系亲本(转基因杂交水稻)和潜在的起始杂草稻父本的相对适合度,说明它们有演化为新型抗草铵膦杂草稻的潜力。试验中类杂草稻植株是在转基因杂交水稻的F3代群体中首先发现,说明反向基因漂移事件是发生在杂交水稻的F2代。进一步我们设计了单独的基因漂移试验用于探索不同类型转基因水稻出现不同基因逃逸风险的原因。两种杂交水稻6两优9368、Ⅱ优98以及各自的F2代被作为花粉受体,叁种转基因水稻Bar68-1、T1C-19和86B被作为花粉供体。结果显示无论与哪个花粉供体相组合,两种杂交水稻发生基因漂移的频率(0.07-0.98%)都要显着的低于其各自的F2代(0.96-1.65%)。通过这一系列的试验证明,由杂草稻向转基因水稻的反向基因漂移可以使后者快速杂草化为抗除草剂杂草稻,从而发生基因逃逸。即便通过草铵膦的使用使稻田中杂草稻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周边田中存在的杂草稻产生的花粉源也会具有威胁。由于性状分离的杂交水稻后代有更高的异交率,转基因杂交水稻表现出高于转基因常规水稻的基因逃逸生态风险。因此,对转基因杂交水稻应该执行更严格的生态安全评估标准,并在制种和种植过程中配合更有保障的安全管理措施。3.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技术使非选择性的广谱除草剂也得以用于稻田杂草防除。但随之带来的单一目标除草剂的长期使用会对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并且可能加重抗除草剂杂草的问题。为了揭示由于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而使用单一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我们选择了转基因抗草铵膦水稻Bar68-1进行连续3年的水直播种植,使用非选择性除草剂草铵膦进行杂草防控,同时设置了稻田常用选择性除草剂丙草胺-苄嘧磺隆对照以及不采取除草措施的空白对照。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两种除草剂处理下的杂草密度和杂草物种丰富度都有显着的下降。但非选择性除草剂草铵膦的长期使用表现出较选择性除草剂丙草胺-苄嘧磺隆更好的杂草防控效果。其中非选择性除草剂草铵膦始终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总杂草密度持续降低而显示出除草效果逐年变好的趋势。而选择性除草剂丙草胺-苄嘧磺隆处理下的杂草密度确(?)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水稻产量自试验第二年开始便显着低于草铵膦处理。对丙草胺-苄嘧磺隆不敏感的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双穗雀稗成为绝对优势杂草物种是引起总杂草密度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对草铵膦具有抗性的杂草出现。综合试验结果可知,至少在抗性杂草出现之前,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的种植不会由于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的单一长期使用而使稻田杂草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12-01)
朱欢欢,陈洋,沈新兰,赖凤香,傅强[8](2015)在《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已经成为转基因作物的新方向,其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14年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27%。目前复合性状应用最多的即抗除草剂性状和抗虫性状。转基因水稻虽然没有商业化生产,但其研究在我国颇受重视。目前已有不少复合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品系研发成功,因此,本研究以转bar基因和cry2A基因水稻W1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人工接虫的方法对其进行靶标害虫的抗虫性鉴定,同时对其Cry2A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以期评价该转基因水稻对靶标螟虫的抗虫性。研究结果如下。①室内抗虫效果:分蘖期,二化螟的平均死亡率为50.9%,体重抑制率为81.4%;抽穗期,二化螟的平均死亡率为31.3%,体重抑制率为80.6%;黄熟期,二化螟的平均死亡率6.4%,体重抑制率为45.2%。W1分蘖期对二化螟的抗性相对较强。②田间抗虫效果:分蘖期,W1的枯心率为0;抽穗期,W1平均白穗率为4.6%。W1对二化螟田间抗性效果亦以分蘖期为好。③C ry2A蛋白表达量:分蘖期,Cry2A蛋白含量的波动范围为1 655.0~23 933.4ng/g鲜重;抽穗期,Cry2A蛋白含量的波动范围为12 319.8~26 221.8ng/g鲜重。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具有一定的抗性,且以分蘖期抗性相对较高,但其Bt蛋白的表达波动幅度大,可能是影响其抗性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09)
蒋显斌,陈玉冲,邓力华,陈芬,凌炎[9](2015)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的遗传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因的稳定遗传和稳定表达是转基因水稻的必备特性,也是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重要科目。采用PCR、Southern杂交、RT-PCR、ELISA和除草剂抗性鉴定技术,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ar基因已整合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基因组中并可稳定遗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稳定表达,在表型上检测出Bar68-1对草铵膦除草剂具有抗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黄鹞[10](2015)在《两种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的杂草化潜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化是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之一。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杂草化,即转基因作物自身演变为杂草;二是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漂移把抗性基因转移到杂草中,导致抗性杂草的产生。单一性状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已有较多报道,但针对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杂草化的报道很少。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是在一种受体中同时含有2个或2个以上抗性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由于多基因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杂草化风险的可能性增强。因此在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之前务必对其杂草化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第一种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2A68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培育,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人工优化合成的抗虫基因Cry2Aa#和抗草铵膦基因Bar连接后转入受体水稻D68中获得,该水稻对除草剂草铵膦和水稻靶标害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另一种转基因水稻T1c-19由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试验室培育,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人工优化合成的抗虫基因Cry1C*和抗除草剂基因Bar连接后转入受体水稻明恢63中而获得,田间试验表明T1c-19对草铵膦和靶标害虫(二化螟、叁化螟、稻种卷叶螟)具有良好的抗性。这两种转基因水稻都具有较大的商业化可能性。本试验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在南京地区研究了上述两种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自身杂草化的可能性;于2014研究了以T1c-19及其受体水稻明恢63为父本,杂草稻(茂名MM,泰州TZ,益阳YY)为母本获得的F1在多种条件下的适合度。上述研究结果能为这两种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的杂草化风险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也能为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杂草化安全性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B2A68演化为杂草的可能性:在农田生态环境下比较了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B2A68、抗除草剂单一性状转基因水稻Bar-68和常规稻宁粳4号的生存竞争能力、繁育能力、落粒性、萌发能力、种子活力保存能力。结果表明,无论在适宜期还是非适宜期,直播和移栽条件下的B2A68与Bar-68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繁育能力均无显着差异;而与常规稻相比,B2A68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B2A68与Bar-68的落粒性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常规稻,3种水稻的落粒性处于中等水平。田间自生苗调查结果显示,3种水稻均无自生苗出现。对收获的水稻种子进行了萌发和埋藏试验,结果显示,3种水稻的萌发率无显着差异,7d时的萌发率均在90%以上;在浅埋和深埋处理下,种子活力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但2种转基因水稻种子活力显着低于常规稻。以上结果表明,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在自然农田环境下演化为杂草的可能性不大。(2)T1c-19演化为杂草的可能性:在农田环境下比较了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与其非转基因受体水稻明恢63(MH63)和常规稻丰两优香1号(CR)的生存竞争能力、繁育能力、落粒性、休眠性和种子活力保存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适宜期还是非适宜期,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T1c-19与其受体水稻MH63在生存竞争能力、繁育能力方面均无显着差异,并且显着弱于常规稻。T1c-19和MH63的落粒率低于3%,显着低于常规稻。3种水稻的休眠性都很弱。埋藏试验表明,不论深埋还是浅埋,埋藏2月后,种子活力从90%左右迅速降低到不足40%,埋藏6个月后基本检测不到有活力的种子,表明3种水稻的种子活力保存能力均不强。田间自生苗调查结果显示,3种水稻都无无自生苗出现。以上结果表明,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在自然农田下演化为杂草的可能性不大。(3)T1c-19与杂草稻杂交F1适合度表现:a杂交亲和性:试验以T1c-19及其受体栽培稻MH63为父本,3种杂草稻(茂名MM,泰州TZ,益阳YY)为母本,经过人工杂交获得6种F1。人工杂交的结实率在41.7%-88.7%,转基因水稻和受体水稻与同种杂草稻的杂交结实率相差不大,说明,转基因水稻、受体栽培稻与杂草稻有着较高的亲和性,且转基因对受体水稻和杂草稻的亲和性无显着影响。b复合基因对杂草稻适合度的影响:以T1c-19为父本杂交的3种抗性F1(F1+)的与以受体水稻MH63为父本的受体F1(F1-)相比。在单种自然虫压下(虫压指数18.4%),F1+与F1-相比表现出一定的适合度利益,主要表现在单穗饱粒数和单株产量上。在总适合度上,F1MM+和F1TZ+显着高于F1MM-和F1TZ-,F1YY+与F1YY-相比差异不显着。在单种无虫压下(虫压指数0%),F1MM+的株高、剑叶面积、穗长、单穗饱粒数、单株产量以及最后的总适合度都显着低于F1MM-,表现出显着的适合度成本。F1TZ+和F1YY+的总适合度与各自受体的F1相比差异不显着。在混种自然虫压下(13.3%),F1TZ+与F1TZ-相比表现出明显的适合度利益,而F1MM+和F1YY+与F1MM-和F1YY-无显着差异;在混种无虫压下(0%),F1MM+的适合度显着低于F1MM-,F1TZ+和F1YY+的适合度与F1TZ-和F1YY-无显着差异。以上结果也表明,复合基因是否给杂草稻带来适合度效应受到选择压和杂草稻基因型的影响。抗性F1与各自相应的杂草稻相比。在单种或混种的自然虫压下,3种F1+的总适合度显着大于相应的母本杂草稻,均表现出显着的适合度利益。在单种或混种的无虫压条件下,因杂草稻基因型的不同,3种F1+的适合度显着高于杂草稻或与母本杂草稻相等。c复合基因对栽培稻适合度的影响:自然虫压或无虫压下T1c-19与其受体栽培稻相比适合度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复合基因对栽培稻的影响比较小。d选择压对携带复合基因T1c-19和抗性F1的适合度影响:草按膦选择压给T1c-19和3种F1+的适合度影响不是很明显。有虫压下,仅F1TZ+与无虫压下的F1TZ+相比表现出显着的适合度利益,对T1c-19和另外2种F1+的适合度影响不显着。双重选择压(草铵膦选择压+虫压)对携带复合基因的F1+和T1c-19的适合度影响不显着。综合上所述,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B2A68和T1c-19在田间条件下生存竞争能力与相应的受体水稻无显着性差异,演化为杂草的可能性不大。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及其受体水稻MH63与杂草稻杂交F1的适合度表现因杂草稻基因型的不同而不同。在自然虫压下,抗性F1的适合度大于或与相应的受体F1无显着差异。无虫压下,抗性F1的适合度小于受体F1或与受体F1无显着差异。与杂草稻相比,在自然虫压,抗性F1均表现出较为显着的适合度利益;但在无虫压下,F1+的适合度显着高于或与母本杂草稻相近。环境选择压对抗性F1的适合度无显着性影响。复合基因对栽培稻适合度影响较小,在自然虫压和无虫压下,T1c-19与受体水稻MH63适合度相比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概述了稻田的主要杂草及防除方法,简述了稻田常用的几种除草剂及其作用机理,介绍了全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现状,着重阐述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发进展、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论文参考文献
[1].黄芊,蒋显斌,凌炎,蒋婷,符诚强.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对中华淡翅盲蝽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温莉娴,周菲,邹玉兰.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18
[3].任少鹏,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J].应用昆虫学报.2018
[4].陈拓,陈社员,王勇乾,邢蔓,李祯.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系统研究Ⅲ-油菜施用草铵膦残留及对后茬作物水稻的影响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8
[5].崔莹.新型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培育[D].华中农业大学.2016
[6].王木月.籼型抗病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新品系的培育[D].扬州大学.2016
[7].张晶旭.杂交水稻参与杂草稻起源的证据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8].朱欢欢,陈洋,沈新兰,赖凤香,傅强.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抗虫性评价[C].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9].蒋显斌,陈玉冲,邓力华,陈芬,凌炎.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的遗传稳定性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5
[10].黄鹞.两种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的杂草化潜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