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次谐波混频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频器,谐波,毫米波,肖特基,滤波器,增益,四次。
次谐波混频器论文文献综述
纪广玉,张德海,孟进[1](2019)在《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 GHz四次谐波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温固态太赫兹谐波混频器是太赫兹系统应用中的关键器件。介绍了一款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GHz四次谐波混频器的仿真与设计。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中对准垂直结构肖特基势垒变阻二极管进行叁维结构建模,采用基于谐波平衡算法的整体综合仿真方法对混频器进行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在功率为10 mW的167 GHz本振信号驱动下,混频器单边带变频损耗在637~697 GHz射频频率范围内小于13.8 dB,3dB变频损耗带宽为60 GHz;最优单边带变频损耗在679 GHz为10.6 dB。(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海帆,赵自然,马旭明,姜寿禄[2](2019)在《GaAs肖特基二极管的250 GHz二次谐波混频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Hammer-Head型滤波器结构,以及叁维电磁软件所构建的肖特基二极管叁维模型及电气模型,分别设计了250 GHz悬置微带线和普通微带线的二次谐波混频器。通过仿真设计与实物测试,对比分析两种结构混频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悬置微带线混频器在射频输入230~270 GHz范围内时,单边带变频损耗为8.6~12.7 dB,而普通微带线混频器在射频输入220~260 GHz范围内时,单边带变频损耗为8.4~11.4 dB。通过结果对比可见,悬置微带线混频器带宽较大,而普通微带线混频器的变频损耗更为平滑。此外,考虑微组装工艺中的不良因素,对仿真模型进行部分修正,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拟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徐雷钧,孙春风,李芹,白雪[3](2019)在《一种300 GHz CMOS高增益谐波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TSMC 6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工作在300 GHz的高增益、3阶谐波混频器。在谐波混频器中,提出将射频电感与接收天线设计为一体的新思路,不仅避免了二者之间的匹配,还减小了芯片尺寸。该谐波混频器包括片上天线、混频模块、IF放大器等。仿真结果表明,片上环形天线的谐振频率点在300 GHz附近,射频电感在300 GHz附近为21.9 pH,混频模块的转换增益为-5.4 dB,IF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为23.5 dB,谐波混频器的最大转换增益为14.9 dB。当谐波混频器的转换增益大于0 dB时,输出频率带宽为0.05~12.47 GHz。(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9年04期)
潘柳澄,张勇[4](2019)在《采用全局优化法设计的220GHz次谐波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全局电路优化仿真方法的平面肖特基势垒二极管220GHz次谐波混频器。采用全局优化法,将电路分解成独立的传输线单元,与二极管物理结构的叁维电磁模型一起建立完整的等效电路,最终以混频器的整体性能为优化目标获得最佳的设计结果。经测试,220GHz次谐波混频器在本振108GHz,功率4mW条件下,射频205GHz-230GHz范围内,单边带变频损耗优于9d B,最佳变频损耗7.1d B。(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5-19)
钱志宇,梅亮,钱骏[5](2019)在《330 GHz高性能二次谐波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向并联肖特基二极管对设计了一种330 GHz二次谐波混频器。混频器电路采用微带结构,使用波导-微带探针耦合的形式进行过渡;采用50μm厚的石英作为基板,有效减小了电路体积;采用HFSS和ADS对电路进行仿真和谐波平衡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混频器在310~350 GHz范围内的变频损耗优于9.5 dB,所需本振(LO)功率为3 dBm,有效降低了对本振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何荣,缪旻,崔小乐[6](2018)在《用于毫米波谐波混频器本振端口的带通滤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毫米波接收系统设计中,由于高频率的本振源获取难度大且成本高,因此毫米波频段的接收信号主要与本振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而非本振信号进行混频,来获得基带信号。为保证本振信号及其谐波信号的质量,必须在混频器的本振端口加入滤波器,对其基本要求是通带宽、频率选择性好、变频损耗低。首先基于先进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s,ADS)软件设计了一个用于Ka波段四次谐波混频器本振端的平行耦合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8. 5 GHz,通带宽2 GHz。然后用高频结构仿真(high frequency structures simulator,HFSS)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基板厚度、铜箔厚度、介电常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滤波器进行了加工与测试,将实际测试结果和HFSS仿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滤波器性能符合通带带宽、插入损耗和带外抑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35期)
何荣,韩波,缪旻,李振松,崔小乐[7](2018)在《8 mm波段四次谐波混频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毫米波接收机直接采用同频段本振源所带来的高成本、难获得的问题,对毫米波谐波混频器降低本振信号频率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款8 mm波段的四次谐波混频器。选用型号为MA4E2039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对作为核心混频器件,在管对两边加入了匹配电路和滤波器以提高混频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混频器在射频频率34~36 GHz,本振频率7.5~9.5 GHz时的变频损耗约为9 dB,端口隔离度大于20 dB,不仅将混频器的本振频率降为原来所需本振频率的1/4,同时保证了器件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杨大宝,王俊龙,张立森,梁士雄,冯志红[8](2019)在《330 GHz单片集成分谐波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反向并联二极管的外围结构和材料构成,以四端口S参数包的形式建立了二极管结外围无源结构的叁维电磁模型,与非线性仿真软件中的肖特基结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太赫兹二极管对的完整模型,这样的处理方法提高了计算机仿真的准确性。分谐波混频电路制作在12μm厚度的砷化镓基片上,单片电路悬置安装在本振和射频中间剖开的减高波导腔体内。在本振5 mW功率注入时混频单片在330 GHz的频带范围内最小插损为10 dB。因为单片集成电路以四个梁式引线与波导外壁柔性连接,一端固定在波导壁上,混频单片电路能够释放腔体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机械应力。(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崔建行,刘晓宇,黎雨坤,夏德娇,张勇[9](2018)在《一种新型220GHz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款基于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和改进型CSMRs滤波器结构的新型220GHz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射频端采用基片打孔并镀金的方式实现直流接地。本振低通滤波器和中频低通滤波器均采用不同的改进型CSMRs滤波器结构,与常用的高低阻抗滤波器相比,明显减少了滤波器的尺寸,具有更宽的阻带。整个混频器电路采用50um厚的石英基片,本振部分采用悬置微带形式,中频部分采用微带形式。经过仿真优化设计,本振驱动功率3.5mW,射频功率0.1mW,固定本振频率120GHz,仿真结果表明:在射频频段201GHz—239GHz范围内,变频损耗优于8dB,最小变频损耗是7dB@219GHz。其中,射频频段210GHz—230 GHz内,变频损耗优于7.3dB。在射频频段189GHz—242GHz范围内,回波损耗优于10dB。本论文的工作对于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等器件的集成化和小型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夏德娇,张勇[10](2018)在《330 GHz太赫兹次谐波混频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缓解微波频段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对太赫兹频段进行探索,介绍了一款基于GaAs肖特基二极管的330 GHz次谐波混频器。设计采用了整体综合设计的方法,进行高频结构模拟器(HFSS)与先进设计系统(ADS)联合仿真。优化过程中,电路不连续性通过HFSS仿真结果表征,电路传输特性和二极管非线性特性由ADS仿真结果表征,通过优化传输线参数,实现优化电路的目的。此方法增大了仿真优化空间,降低了设计难度。仿真结果显示,在300~350 GHz频段内,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小于8 dB。(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次谐波混频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Hammer-Head型滤波器结构,以及叁维电磁软件所构建的肖特基二极管叁维模型及电气模型,分别设计了250 GHz悬置微带线和普通微带线的二次谐波混频器。通过仿真设计与实物测试,对比分析两种结构混频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悬置微带线混频器在射频输入230~270 GHz范围内时,单边带变频损耗为8.6~12.7 dB,而普通微带线混频器在射频输入220~260 GHz范围内时,单边带变频损耗为8.4~11.4 dB。通过结果对比可见,悬置微带线混频器带宽较大,而普通微带线混频器的变频损耗更为平滑。此外,考虑微组装工艺中的不良因素,对仿真模型进行部分修正,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拟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谐波混频器论文参考文献
[1].纪广玉,张德海,孟进.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670GHz四次谐波混频器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2].胡海帆,赵自然,马旭明,姜寿禄.GaAs肖特基二极管的250GHz二次谐波混频器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3].徐雷钧,孙春风,李芹,白雪.一种300GHzCMOS高增益谐波混频器[J].微电子学.2019
[4].潘柳澄,张勇.采用全局优化法设计的220GHz次谐波混频器[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
[5].钱志宇,梅亮,钱骏.330GHz高性能二次谐波混频器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6].何荣,缪旻,崔小乐.用于毫米波谐波混频器本振端口的带通滤波器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7].何荣,韩波,缪旻,李振松,崔小乐.8mm波段四次谐波混频器的设计[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杨大宝,王俊龙,张立森,梁士雄,冯志红.330GHz单片集成分谐波混频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9].崔建行,刘晓宇,黎雨坤,夏德娇,张勇.一种新型220GHz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设计[J].微波学报.2018
[10].夏德娇,张勇.330GHz太赫兹次谐波混频器设计[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