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年金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年金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年金,长寿,风险,精算,转换率,模型,资产。

年金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单戈,王晓军[1](2018)在《养老资产年金化谜题:风险决策下的年金化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份额呈下降趋势,职业养老金计划呈转向缴费确定型(DC)计划的趋势,养老保障中的长寿风险、投资风险、通胀风险等将更多地由个人承担。虽然相关研究表明,养老资产年金化是退休者的最优选择,但在实践中退休者自愿年金化的比率很低,使人们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中。那么,是哪些因素通过怎样的渠道影响着人们的年金化决策?如何评价年金化的价值?这些问题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将行为经济学中的"累积前景理论"引入传统的精算模型,从个人风险决策的角度衡量年金的价值,并进一步将遗赠动机纳入终身福利价值模型,从风险决策角度测算遗赠动机对年金化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保险成本和投资机会成本等现实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决策视角下,年金的累积前景价值低于年金精算中性价值,养老年金不再是个人的最优选择。同时遗赠动机越强的个人越倾向于自我养老,保险成本和投资机会成本也会显着影响个人的年金决策。这些结论使年金需求不足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解释。(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王晓军,单戈[2](2017)在《养老资产年金化:基于消费、遗产和长寿保护的精算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由政府主办的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份额呈下降趋势,由雇主主办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呈转向缴费确定型(DC)计划的趋势,DC计划在缴费期间积累的资产以及个人和家庭通过其他途径为养老积累的资产,都面临如何转化为终身养老保障的问题。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养老资产年金化是退休者的最优选择,但在实践中养老年金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从养老年金需求着手,通过构建精算财务模型,探索养老资产年金化的福利与损失,并基于实际数据,通过测算分析,评估个人选择养老资产年金化的意愿,探索养老资产年金化的发展道路。研究发现:在消费、遗产和长寿保护叁者之间,存在一个"叁元悖论"。在没有遗产动机的情况下,养老资产年金化既能规避长寿风险又能实现终身福利的最大化。而如果将消费和遗产动机同时纳入终身福利框架,养老资产年金化会增大终身福利的波动性,年金化就成为一种次优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保险研究》期刊2017年12期)

丁允[3](2017)在《“资产年金化”或成未来主流资产配置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协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不仅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生态和竞争格局,也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方式。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买房+理财”这一投资组合可能是(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7-11-27)

沈杉[4](2017)在《资产年金化:养老危机终结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是人生中最可预期的危机。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结构变化,让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负责的人,一个懂得善始善终的人,会前瞻性地认真对待养老,用心规划。很多人都觉得"我有养老金",但并未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很可能不是真实的养老金。正如《不上班也能月领万元》一书所述,在考虑养老时,要区分两个概念:退休收入和养老资产。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但实际上,拥有养老资产并不等于有真实的养老金。真实的养老金指的是退休收入。这里需要进一(本文来源于《大众理财顾问》期刊2017年08期)

张琳,杨起军[5](2017)在《群体自助年金化的给付模型及逆选择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改进年金精算现值的计算方式,推导出更为合理的群体自助年金化给付递推模型;随后,以成员的资金分配额度及其主观意愿的生存率的一阶偏导数来刻画逆选择风险,比较了群体自助年金化和普通养老年金的逆选择风险的大小。(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2期)

王云多[6](2016)在《整合资产收益策略与年金化最优退休决策:异质性风险偏好与规避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退休支付策略中阶段提取计划备受老年人青睐。为深入研究阶段提取计划的价值,本文在含有资本市场随机性和寿命不确定性的效用函数中研究不同退休支付计划,基于不同风险规避程度评价这些退休支付计划,在此基础上,整合资产收益和年金化退休决策。研究显示,与选择退休时全部年金化作比较,整合策略能提高中低风险规避退休者25%~50%的福利。如果考虑个人在退休后最优时点转向购买固定年金引起的福利改变,这提供给退休者年轻时从股票溢价受益的机会,也可使退休者开发死亡率信用。研究表明,对于适中的风险规避者而言,最优转换年龄介于75—80岁之间。(本文来源于《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万晴瑶,卓志,成德义[7](2014)在《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本文来源于《保险研究》期刊2014年10期)

陈纯[8](2013)在《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人口长寿风险逐渐显现的背景下,养老金个人账户纳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养老责任在个人与政府之间进行重新分配,标志着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然而,养老金个人账户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难以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给付模式。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给付阶段的政策制定不合理将会导致政府背上沉重的养老负担,也将导致参保者的退休生活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本文通过考察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梳理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发展现状,分析长寿风险的形成及其管理方式,对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养老金给付模式进行比较,对我国当前养老金个人账户年金化的制约因素进行剖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探讨建立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与商业年金保险相结合发展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将养老金个人账户现行制度与养老金个人账户年金化在应对长寿风险长寿风险方面进行对比,证实了养老金个人账户年金化的优势。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年金化的一些措施,指出目前企业年金给付应实行多元化。(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期刊2013-12-19)

万晴瑶,熊海帆,陈玲[9](2013)在《养老金年金化的国际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养老金年金化是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并轨过程中可以借鉴的重要措施之一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金给付方式,能够有效应对长寿风险,而且能带来投资回报。养老金年金化是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3年18期)

李志生,胡凯[10](2011)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最优年金化时间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寿风险是退休计划中易被低估的风险因素,这类风险因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而快速增大。养老年金具有规避长寿风险和提高消费者效用的双重价值,在养老保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考虑退休计划中消费者的寿命风险和遗赠需求,讨论年金投资中的最优年金化时间决策,通过构建单周期的最优年金化时间选择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在整个退休计划中如何进行年金投资这一多期决策问题。本文最后展示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计算结果,以说明消费者的遗赠需求强度与风险厌恶特征、年金管理费率、年金收益与风险水平等因素对最优年金化时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1年S1期)

年金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由政府主办的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份额呈下降趋势,由雇主主办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呈转向缴费确定型(DC)计划的趋势,DC计划在缴费期间积累的资产以及个人和家庭通过其他途径为养老积累的资产,都面临如何转化为终身养老保障的问题。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养老资产年金化是退休者的最优选择,但在实践中养老年金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从养老年金需求着手,通过构建精算财务模型,探索养老资产年金化的福利与损失,并基于实际数据,通过测算分析,评估个人选择养老资产年金化的意愿,探索养老资产年金化的发展道路。研究发现:在消费、遗产和长寿保护叁者之间,存在一个"叁元悖论"。在没有遗产动机的情况下,养老资产年金化既能规避长寿风险又能实现终身福利的最大化。而如果将消费和遗产动机同时纳入终身福利框架,养老资产年金化会增大终身福利的波动性,年金化就成为一种次优的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金化论文参考文献

[1].单戈,王晓军.养老资产年金化谜题:风险决策下的年金化价值比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

[2].王晓军,单戈.养老资产年金化:基于消费、遗产和长寿保护的精算建模分析[J].保险研究.2017

[3].丁允.“资产年金化”或成未来主流资产配置方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

[4].沈杉.资产年金化:养老危机终结者[J].大众理财顾问.2017

[5].张琳,杨起军.群体自助年金化的给付模型及逆选择风险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

[6].王云多.整合资产收益策略与年金化最优退休决策:异质性风险偏好与规避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

[7].万晴瑶,卓志,成德义.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保险研究.2014

[8].陈纯.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年金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3

[9].万晴瑶,熊海帆,陈玲.养老金年金化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3

[10].李志生,胡凯.多因素影响下的最优年金化时间决策[J].经济研究.2011

标签:;  ;  ;  ;  ;  ;  ;  

年金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