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功能,上肢,反馈,针刺,脑卒中,界标。
生物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燕玲,吴美玲,胡莹,王旭景,陈卓[1](2019)在《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讨龙葵抗肺腺癌功能基因模块及生物标记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法探讨龙葵抗肺腺癌的潜在生物靶标。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及文献检索,以口服利用度(OB)、类药性(DL)构建龙葵活性成分数据库,采用DRAR-CPI服务器反向模拟分子-靶蛋白对接龙葵预测成分可能的作用靶标,并结合WGCNA挖掘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O数据库中的GSE10072数据集得到共表达基因模块,并与龙葵预测靶标匹配映射,得到龙葵潜在抗肺腺癌靶点。将预测靶标与抗肺腺癌基因分别利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Metascape)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可视化龙葵潜在抗肺腺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同时构建龙葵活性成分-抗癌靶点-通路网络,探讨龙葵抗癌作用的机制。并通过UALCAN及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通过KM plotter分析关键基因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收集龙葵活性成分9个,包括皮树脂醇、谷甾醇、薯蓣皂苷元、辣茄碱、槲皮素、α-茄碱、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澳洲茄胺,预测成分作用靶标271个,筛选龙葵潜在抗癌靶点41个,其潜在调控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化学物致癌作用、癌症的中心碳代谢等通路。由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可得关键基因为EGFR、CASP8、HPGDS、FYN,且证实高表达的EGFR和CASP8、低表达的HPGDS及FYN与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紧密相关。结论龙葵抗肺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的特点,为其抗癌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4期)
吴建辉,刘健,陈锦辉,戴小杰,陈巍博[2](2019)在《水生生物保护区浮标式多功能界标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界标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管护设施,但目前水生生物保护区界标还未有明确规范。集合航标、在线监测浮标和界标的特点,探索性地制作了3座浮标式多功能界标,并投放于上海市长江口自然保护区南边界。经实际应用,浮标式多功能界标起到了助航、确界、告示、警示和在线环境监测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能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3期)
段星阳,田晶晶,张园,商颖,黄昆仑[3](2019)在《转基因成分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转基因成分,尤其是转基因作物,关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并且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对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极其重要。本文从"功能核酸"与"生物传感器"的概念出发,重新认知、归纳、总结了基于分子扩增技术的转基因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基于不同信号输出方式的转基因成分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和基于纳米材料的转基因成分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最后,对转基因成分检测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趋势做出了展望。本文有助于推动转基因检测技术与功能核酸传感学科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余敏,姜嘟嘟,王丽晶,詹青[4](2019)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清肌肉生成抑制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清肌肉生成抑制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干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干预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血清肌肉生成抑制素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40.41±13.22)分、(24.81±8.19)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2.72±10.09)分、(21.26±6.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肌肉生成抑制素水平分别为(7.55±1.25)μg/L、(9.02±1.46)μg/L,较干预前的(11.33±2.63)μg/L、(11.29±2.58)μg/L明显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肌肉生成抑制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3.84±1.13)分、(8.76±1.55)分,较干预前的(20.42±3.22)分、(20.33±3.16)分明显减小,ADL评分分别为(68.13±17.68)分、(53.45±14.26)分,较干预前的(30.22±9.97)分、(30.28±10.02)分明显增大,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可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促进血肿吸收。(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黄金容,张峰,温芳芳,陈福建,易彩英[5](2019)在《以任务导向的生物反馈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以任务导向的生物反馈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障碍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任务导向的生物反馈刺激,对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上肢关节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任务导向的生物反馈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良好,可有效改善其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和上肢关节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4期)
吴单,莫晓枫[6](2019)在《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上肢功能、甲襞微循环指标(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及生物力学指标(肘屈曲及肘伸展总做功量、肘屈曲及肘伸展60。峰力矩)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及6个疗程,观察组上肢功能、甲襞微循环指标及生物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促进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胡赛,黄瑞雪,周平坤,黄波[7](2019)在《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p53相关的放射诱导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鉴定和生物功能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p53相关的γ射线诱导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分子,为研究与p53关联的lncRNA分子在放射损伤反应如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信息。方法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p53敲除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p53-/-)),Western印迹法检测P53表达水平,lncRNA芯片杂交分析lncRNA表达谱的改变,实时定量RT-PCR分析验证部分lncRNA分子的表达变化,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差异变化lncRNA的生物学功能。结果与野生型HBE细胞相比,HBEp53-/-细胞在照射后有239条lncRNA出现上调表达,287条出现下调表达。上调和下调表达前5位lnc RNA的差异表达变化经PCR得到验证。生物信息学GO分析表明,前10位差异表达的lncRNA的靶基因主要涉及β3肾上腺素受体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蛋白、DNA结合蛋白、锌离子跨膜转运体蛋白、突触融合蛋白结合蛋白和泛素结合蛋白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lnc RNA的靶基因功能的生物体系统主要涉及感知、神经、免疫、内分泌、环境适应、发育和循环系统等。结论鉴定了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与p53相关的放射诱导lncRNA分子;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这些lncRNA分子在细胞照射应答过程中,涉及多种生理功能,参与多个功能信号通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希良,任荣,崔俊芳,崔国良,唐新辉[8](2019)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调查和参照组,各30例进行效果观察,参照组和调查组都应用常规治疗方式,并同时进行康复练习,调查组患者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两组患者恢复结果、运动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数据显示,调查组患者康复后运动能力强于参照组,调查组康复效果有效率为86.67%,参照组康复率为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脑卒中上患者的进行上肢功能恢复过程中,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22期)
梁鹏晨,李路易,常庆,史俊峰[9](2019)在《微弧氧化技术在骨科钛植入体生物功能改性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弧氧化是用于增强钛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的有效表面处理技术。在钛植入体表面制备生物活性元素组成的多孔涂层,是微弧氧化技术最具吸引力的特征。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微弧氧化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该方法的技术优势,并总结了几种微弧氧化涂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含钙磷、银、铜、锌、硅的微弧氧化涂层,重点关注了对该类型涂层的骨整合性、抗菌性以及毒性的研究报道,旨在为研究者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评估微弧氧化在骨科钛植入体上的应用进展,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桂平[10](2019)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0月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自愿接受康复和调查的产后6~8周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锻炼,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比较两组肌力改善情况、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68.09±5.88)分、躯体功能(75.04±6.28)分、社会功能(76.29±6.16)分、心理功能(75.38±7.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4.29±6.33)、(60.27±7.09)、(63.38±5.98)、(65.27±6.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盆底肌肉锻炼相比,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明显提升产妇盆底功能,有效帮助产妇恢复盆底功能,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生物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界标是自然保护区重要的管护设施,但目前水生生物保护区界标还未有明确规范。集合航标、在线监测浮标和界标的特点,探索性地制作了3座浮标式多功能界标,并投放于上海市长江口自然保护区南边界。经实际应用,浮标式多功能界标起到了助航、确界、告示、警示和在线环境监测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燕玲,吴美玲,胡莹,王旭景,陈卓.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讨龙葵抗肺腺癌功能基因模块及生物标记识别研究[J].中草药.2019
[2].吴建辉,刘健,陈锦辉,戴小杰,陈巍博.水生生物保护区浮标式多功能界标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
[3].段星阳,田晶晶,张园,商颖,黄昆仑.转基因成分功能核酸生物传感检测技术[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4].余敏,姜嘟嘟,王丽晶,詹青.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血清肌肉生成抑制素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5].黄金容,张峰,温芳芳,陈福建,易彩英.以任务导向的生物反馈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研究[J].当代医学.2019
[6].吴单,莫晓枫.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局部血供及生物力学状态的影响[J].新中医.2019
[7].胡赛,黄瑞雪,周平坤,黄波.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中p53相关的放射诱导表达长链非编码RNA的鉴定和生物功能预测分析[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8].刘希良,任荣,崔俊芳,崔国良,唐新辉.“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
[9].梁鹏晨,李路易,常庆,史俊峰.微弧氧化技术在骨科钛植入体生物功能改性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10].张桂平.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锻炼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