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辐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碳纤维,温度,测温,有限元,单晶硅。
激光辐照论文文献综述
侯建辉,刘崇,景春元[1](2019)在《连续激光辐照金属靶材温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连续激光辐照金属材料的峰值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建立了连续激光辐照材料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连续激光照射铝合金圆板的峰值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光束抖动、光斑扩散、空气对流、材料表面氧化等不同条件仿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各种因素对激光辐照材料峰值温度变化情况的影响,并利用等效材料比热容的方法开展了相变潜热对温升情况的影响分析。最后综合各种条件给出了在连续激光辐照铝合金材料的峰值温度变化情况,对材料的损伤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光电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蔡鹏程,李霜,蔡红星,谭勇,石晶[2](2019)在《脉冲激光辐照氮化硅陶瓷损伤阈值的光谱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等优异性能,可应用于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难以胜任的极端工作环境。但具备这些优良特性的同时也给其加工带来了不便,传统的磨削加工方法效率低,设备损耗严重,激光辅助加工为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将等离子体光谱法和显微成像法相结合,对脉冲激光辐照氮化硅陶瓷的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损伤机理。实验选用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为靶材,参考ISO21254国际损伤阈值测试标准搭建试验系统,采用1-on-1法利用Nd~(3+)∶YAG固体脉冲激光分别在纳秒和微秒脉宽下辐照氮化硅陶瓷,两种脉宽分别选取10个能量密度梯度进行激光辐照,每个能量密度辐照10个点。利用光纤光谱仪采集光谱信息,利用金相显微镜获取显微图像信息,将光谱结果与显微成像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纳秒脉宽下材料一旦损伤光谱上就会出现等离子体峰,通过分析光谱中等离子体峰,元素指认是否含有材料中特征元素即可判断损伤,为了区别空气电离击穿同时测量了空气等离子体光谱对比分析剔除干扰。微秒脉宽下显微图像观察到刚开始损伤时,光谱中只出现较强热辐射谱线并未出现等离子体谱线,进一步增加激光能量密度,光谱中会出现少量等离子体峰,因此不能直接以等离子体峰判断材料损伤阈值。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损伤形貌,纳秒脉宽下在损伤区域内部观察到明显的烧蚀冲击状损伤,光谱呈现出大量等离子体谱线,说明纳秒激光辐照氮化硅损伤机制主要为等离子体冲击波引起的力学损伤效应。微秒脉宽在辐照区域边缘发现热烧蚀痕迹,损伤区内观察到大量熔融物,出现明显热辐射光谱,说明微秒激光辐照氮化硅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于长脉宽热积累引起的热损伤效应,随着能量密度增加热辐射谱上迭加有等离子体峰,等离子体峰值强度与损伤程度一致。利用零几率损伤阈值法对两种方法测得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发现等离子体光谱法更适用于纳秒脉宽下损伤阈值测量,得到结果为0.256 J·cm~(-2);显微成像法适用于微秒脉宽下损伤阈值测量,得到结果为6.84 J·cm~(-2)。(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苏成志,晏春,王菲,张承双,包艳玲[3](2019)在《激光辐照下红外测温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激光辐照下加热点处红外测温精度,建立了多变量测温补偿模型,研究了测量距离、测量角度与测量精度的关系。采用单一变量与正交变量结合的方法,建立关于测量距离与测量角度的二元变量补偿模型,并进行误差补偿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补偿模型与实际测量结果可以较好地匹配,补偿后测量误差为±1.25%,与补偿之前相比测量精度提高64.25%,验证了补偿模型的正确性,为激光辐照下加热点温度红外测量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6期)
黄灿,杨卫民,程礼盛,高晓东,谭晶[4](2019)在《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的径向均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激光石墨化技术对PAN基碳纤维的作用特点,采用有限元法,构建高斯移动热源模型,求解激光辐照移动碳纤维丝束在石墨化反应体系中的温度分布,以分析激光对碳纤维石墨化作用的径向非均匀性规律。结果表明,碳纤维丝束横截面内的温度分布主要取决于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和走丝速度,增大激光功率、减小光斑直径和走丝速度,都能提高碳纤维温度。采用单侧激光加热时,丝束截面内存在较大的温差,而采用两个互为180°激光器同时照射时,温度分布差异减小,碳纤维石墨化程度在截面内分布更为均匀。(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钱秋冬,汪庆桃,钱浩勇[5](2019)在《激光辐照过程中材料吸收率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激光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激光对材料的辐照过程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该过程中激光吸收机理、材料吸收率的计算以及吸收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9-10-18)
侯力铭,张喜和,蔡红星,石晶,蔡鹏程[6](2019)在《激光辐照六方氮化硼陶瓷等离子体光谱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气环境中利用Nd:YAG脉冲激光器(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15 ns、重复频率为1 Hz)的脉冲激光能量密度为16.6 J/cm~2辐照六方氮化硼材料,通过测量得到大气环境中的六方氮化硼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证明在该实验条件下,激光能量足够使氮化硼靶材电离。在进行等离子体光谱对比分析中,去除了大气等离子体发射谱线的干扰,分离出了六条六方氮化硼发射光谱特征谱线,并对其特征峰进行了指认。实验结果表明:N II 393.55 nm和N II 423.29 nm两条特征峰为六方氮化硼材料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谱线。在局部热平衡条件下,选择B I 208.17 nm和B I 250.49 nm两条谱线,利用上述所选择特征谱线的相对强度,通过玻尔兹曼双谱线法计算得到电子温度为19 202 K。利用测得的B I 250.49 nm谱线附近的曲线进行Lorentz曲线拟合,得到拟合后谱线的半高全宽(FWHM)为3.089 33 nm,根据斯塔克展宽法推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为2.4×10~(17)cm~(-3)。(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胡元鑫,蒋刚[7](2019)在《飞秒激光辐照CuZr非晶合金损伤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考虑了电子压强梯度的双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CuZr非晶合金薄膜在脉宽为100 fs,能量密度为0.08~0.16 J/cm~2的飞秒激光辐照下的烧蚀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低能量密度下,电子压强梯度对靶材的结构损伤过程影响很小.高能量密度下,电子压强梯度对靶材内部的电子温度和晶格温度演化场产生了显着的影响,CuZr非晶合金薄膜的结构存在皮秒量级的由电子压强梯度诱导的非热烧蚀过程,并且随着能流密度的增大,这一超快的非热烧蚀过程在时间尺度上会得到提前.(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永祥,郭明[8](2019)在《毫秒激光辐照单晶硅产生燃烧波仿真及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毫秒脉冲激光作用单晶硅产生燃烧波的动力学行为,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和气体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毫秒脉冲激光辐照单晶硅燃烧波模型对燃烧波的产生及扩展运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燃烧波扩展速度幅值的最大值出现在燃烧波前端附近,主要扩展方向为逆激光入射方向的径向,激光能量密度和脉冲宽度是燃烧波扩展运动行为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毫秒脉冲激光作用单晶硅产生燃烧波的膨胀速度会出现二次增加现象,激光损伤效果得到增强.(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钱秋冬,汪庆桃,钱浩勇[9](2019)在《激光辐照作用下金属/炸药复合结构爆炸可能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未爆弹(UXO),是指在武装冲突或者演习训练结束后仍遗留在某一地区的各种未能按预期设计运作(未爆炸或被弃置)的爆炸性弹药等武器,具有极不稳定的特点,极易因人员触碰或轻微振动发生爆炸,其排除工作存在着极大风险。而以定向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激光排除法,具有快速、安全、间接破坏低、成本低、无噪声和操作隐蔽等特点,能够以引燃内部炸药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排弹任务,十分符合人们的要求和预期。本论文以圆柱形金属/炸药复合结构代表通用未爆弹药结构,对激光辐照作用下圆柱形金属/炸药复合结构的热学响应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复合结构温度场分布以及温升过程的一般规律;从炸药爆发点和燃烧转爆轰(DDT)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金属/炸药复合结构发生爆炸现象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密度为1kW/cm2的情况下,复合结构不会发生炸药热起爆以及燃烧转爆轰现象,此时激光排除法是安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朱文凯,还大军,肖军,王武强[10](2019)在《激光辐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学行为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激光辐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学行为,采用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作为试验样品,通过积分球实验测量样品随波长和入射角变化的反射率;进行了激光束反射实验,观察宏观反射图案随光线入射角和样品偏角的变化行为;对激光与样品间的微观行为进行分析,并通过光学设计软件对反射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积分球实验表明,样品反射率随波长的增加而变大,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变小。宏观反射实验表明,光线入射角和样品偏角对反射图案均有较大影响,反射行为主要受表层纤维的镜面反射支配,而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基于菲涅尔方程,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样品有效折射率为n=2. 26。(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激光辐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氮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等优异性能,可应用于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难以胜任的极端工作环境。但具备这些优良特性的同时也给其加工带来了不便,传统的磨削加工方法效率低,设备损耗严重,激光辅助加工为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将等离子体光谱法和显微成像法相结合,对脉冲激光辐照氮化硅陶瓷的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损伤机理。实验选用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为靶材,参考ISO21254国际损伤阈值测试标准搭建试验系统,采用1-on-1法利用Nd~(3+)∶YAG固体脉冲激光分别在纳秒和微秒脉宽下辐照氮化硅陶瓷,两种脉宽分别选取10个能量密度梯度进行激光辐照,每个能量密度辐照10个点。利用光纤光谱仪采集光谱信息,利用金相显微镜获取显微图像信息,将光谱结果与显微成像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纳秒脉宽下材料一旦损伤光谱上就会出现等离子体峰,通过分析光谱中等离子体峰,元素指认是否含有材料中特征元素即可判断损伤,为了区别空气电离击穿同时测量了空气等离子体光谱对比分析剔除干扰。微秒脉宽下显微图像观察到刚开始损伤时,光谱中只出现较强热辐射谱线并未出现等离子体谱线,进一步增加激光能量密度,光谱中会出现少量等离子体峰,因此不能直接以等离子体峰判断材料损伤阈值。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损伤形貌,纳秒脉宽下在损伤区域内部观察到明显的烧蚀冲击状损伤,光谱呈现出大量等离子体谱线,说明纳秒激光辐照氮化硅损伤机制主要为等离子体冲击波引起的力学损伤效应。微秒脉宽在辐照区域边缘发现热烧蚀痕迹,损伤区内观察到大量熔融物,出现明显热辐射光谱,说明微秒激光辐照氮化硅损伤机制主要是由于长脉宽热积累引起的热损伤效应,随着能量密度增加热辐射谱上迭加有等离子体峰,等离子体峰值强度与损伤程度一致。利用零几率损伤阈值法对两种方法测得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发现等离子体光谱法更适用于纳秒脉宽下损伤阈值测量,得到结果为0.256 J·cm~(-2);显微成像法适用于微秒脉宽下损伤阈值测量,得到结果为6.84 J·c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辐照论文参考文献
[1].侯建辉,刘崇,景春元.连续激光辐照金属靶材温升分析[J].光电工程.2019
[2].蔡鹏程,李霜,蔡红星,谭勇,石晶.脉冲激光辐照氮化硅陶瓷损伤阈值的光谱测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苏成志,晏春,王菲,张承双,包艳玲.激光辐照下红外测温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J].应用光学.2019
[4].黄灿,杨卫民,程礼盛,高晓东,谭晶.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的径向均匀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5].钱秋冬,汪庆桃,钱浩勇.激光辐照过程中材料吸收率的理论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9
[6].侯力铭,张喜和,蔡红星,石晶,蔡鹏程.激光辐照六方氮化硼陶瓷等离子体光谱特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胡元鑫,蒋刚.飞秒激光辐照CuZr非晶合金损伤动力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张永祥,郭明.毫秒激光辐照单晶硅产生燃烧波仿真及实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
[9].钱秋冬,汪庆桃,钱浩勇.激光辐照作用下金属/炸药复合结构爆炸可能性分析[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10].朱文凯,还大军,肖军,王武强.激光辐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学行为与仿真[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