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

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

一、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郭瑞[2](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陈凌[3](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提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崔风翔[5](2020)在《《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现状研究 ——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报道为例》文中提出2014年中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确立,传统媒体纷纷加入媒体融合的大潮。《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指出2017-2018年是我国媒体融合由“相加”迈向“融合”的转折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互联网快速发展,手机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微一端”高频使用,2018年省级党报在微博、微信、自建APP的覆盖达到了100%。2019年军运会在武汉成功举办,对军运会的赛事报道成为《湖北日报》“两微一端”传播考验,《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对军运会的报道情况如何,“两微一端”该如何发展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军运会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以拉斯韦尔传播过程模式为理论依据,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湖北日报》“两微一端”传播展开分析和研究。同时,运用SWOT分析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阐述,旨在探究《湖北日报》“两微一端”传播现状,以期为其发展提出参考建议。结论如下:结论一:《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军运会的报道现状:在传播主体方面,发挥其母报权威性,设置议程,对受众关注进行导向;在传播内容方面,进行了快速及时、高质量、有深度的全层次报道;在传播渠道方面,对第三方社交软件与自建APP结合,多平台联动、全方位覆盖;在传播受众方面,受众实现了跨年龄层、跨区域的涵盖;在传播效果方面,发挥平台社交性特点,但受众互动参与度不高,粘性较低。结论二:《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的优势为新闻资源丰富,人才队伍突出;赛事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且及时;“两微一端”多次改版,进行功能升级;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使用需求。劣势为集团地域限制,技术研发实力不足;赛事报道平台原创性不足,与受众互动较少;“两微”发展受平台限制。机会有网民规模扩大,潜在受众较多;国家推动融合,信息监管力度加大;5G技术发展。威胁有信息甄别难度加大,传媒行业竞争激烈。结论三:《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在进行发展时,应发挥集团优势,保证新闻质量;深耕大型活动报道,提高传播力;引进技术人才,挖掘潜在受众;加强平台管理,增加受众互动;抓住政策机遇,坚守行业准则;顺应5G发展,完善传播平台;加强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叶长安[6](2019)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身余[7](2019)在《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信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时,西方世界在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所谓的“政府信用赤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每况愈下,一再创下历史新低,并演化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政府信任问题由此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到20世纪后期,对于政府信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政府再造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暴露以及由此导致的地方政府信任困境的出现,国内的政府信任研究也随之展开。国内外的政府信任研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普遍注重对政府信任概念的界定,从各个学科角度对政府信任的形成基础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政府信任下降的成因及其影响保持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政府信任下降会导致消极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问题是,如何防范和解决这一问题?此前学者们大多从危机应对的角度对“政府信任危机”加以研究,而忽略了处于危机管理前端的政府信任风险的识别与预防研究。基于“预防胜于治疗”的古训以及地方政府在政府信任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本文选择以“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识别与预防”为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文章主要观点如下:与人们习惯性地把信任风险视为信任主体在做出信任托付之后所面临的被信任客体背信,从而期待落空、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不同,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特指地方政府作为信任客体或受托人所面临的丧失公众信任的风险。它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风险配置的倒置性(风险后果从通常的由信任主体承担变成由信任客体承担)、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不只是失去公众的信任与合作,而且可能导致政府信任危机、政治信任危机乃至整个政府系统的合法性危机)和风险成因的复杂性(既涉及到作为信任关系双方的公众与地方政府自身,也涉及到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作为中介因素的媒体传播)。地方政府信任风险根据生成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内生性风险、外生性风险和交互性风险三大类;根据信任风险涉及的范围宽窄和人数多寡,则可以区分为个体性风险、群体性风险和社会性风险三个层面。在实践中,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地方政府信任风险常常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一般而言,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生成与演变过程可以区分为六个阶段,即作为初始源头的公众需要生成阶段,具有博弈性质的公众认知抉择阶段,带有实质意义的公众诉求表达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政府回应阶段,具有决定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价阶段和充满各种变数的公众信任决策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生成与演变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传导效应和激化效应,非常容易导致政府信任风险在不同主体、客体和信任领域的蔓延、扩散和放大。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客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主体的多层性和多元性。其构成通常涉及三大类九种类型,即作为一线主体的基层干部、基层机构和基层政府,作为职能部门的信访部门、网信部门和统计部门,以及作为外协系统的新型智库、民调系统和社会组织。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指标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3类一级指标、6类二级指标、22类三级指标和若干类四级指标。与风险识别和评估要素的多样性相适应,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也具有多样性,既涉及到人员访谈、专题调研等定性方法,也涉及到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大数据处理等定量手段。在预防方面,则需要根据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三大源头,从政府角度、公众角度和媒体传播角度系统性地采取相应策略和措施。

孟婷[8](2017)在《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事件,反映的是政治与社会文化现状,传递的则是价值观、习俗与信仰。体育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电视尚未发展和普及,体育纪录片兼具新闻报道功能,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大量信息通过体育纪录片传达给民众。进入电视时代,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转向人文视角,注重对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观念的传播。如今新媒体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平台,体育纪录片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本文在媒介社会学视角之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地区体育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的导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在梳理体育纪录片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传播受到了哪些社会力量的作用,受何种因素支配?同时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市场逻辑之下,政治传播方式的转变,以及政治的隐形制约作用,进而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发展契机在哪里?诸如此类问题。媒介社会学视角下的媒介研究,能够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在这个研究视角下,能够看到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生产背后的社会因素,不同美学特征呈现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功能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背后的国家话语与市场力量控制。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文本分析以及个案研究等。第一章论述了 1949年到1965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片的起步和探索阶段。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以后,体育纪录电影迎来了第一个发展小高潮。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在国家主导之下,选题面比较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选题分布较为均衡;其次,体育纪录片的新闻报道功能突出。接下来,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美学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以《征服世界最高峰》为个案,研究了国家主导下的体育纪录片何以完成巩固政权合法性和社会动员任务?本章小结部分对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问题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停滞阶段论述了 1966年到1976年间体育纪录片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十年“文革”时期。本章分析了“乒乓外交”过程中体育纪录片突出的新闻报道功能,以及体育纪录片对“超阶级友谊”的政治言说。另外,本章对《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两部影片进行了再解读,研究了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和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那个年代的特殊性。第三章论述了 1977年到1992年间体育纪录片的发展情况,这是体育纪录电影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体育纪录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体育纪录电影的数量显着增加,体育纪录片在艺术探索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纪实美学风格确立。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逐渐剥离新闻报道功能,开始由新闻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同时体育纪录片摒弃了先前的革命话语转而用现代化话语言说。接下来,本章重点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体育纪录片通过空间上“自我-他者”关系建构、时间上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两条路径实现民族主义建构。最后,本章结合上世纪80年代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的言说,对体育纪录片思辨性的缺失进行了探讨。第四章研究了多元化发展时期体育纪录片的情况,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6年。这一阶段,体育纪录片迎来了两个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为电视体育纪录片的创作和播出提供了稳定的平台;第二个机遇期是新媒体平台崛起,并成为体育纪录片越来越重要的播出平台,这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本章首先对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的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研究。接下来,分析了市场逻辑对体育纪录片传播方式的影响,主要是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研究。随后,本章分析了体育纪录片中政治的隐形规训,市场化时代体育纪录片几乎不再直面来自上层的政治要求,但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结早已内化于制作者的认知体系中,另外,当局的播出监管也具有隐形的制约作用,不能越轨是底线。最后,在小结部分探讨了这一时期体育纪录片太过于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运动美学展示的问题,毕竟体育纪录片的运动美学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类题材纪录片的根本特征。第五章从宏观上分析了体育纪录片当前的生态环境,并探讨了体育纪录片所面临的边缘化危机及发展契机。不同时期体育纪录片的选题、美学特征、功能以及政治传播方式等,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宣传政策、体育现代化进程、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与深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创作者主体的能动意识等等。各种力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到每一部体育纪录片,其支配性的因素是不尽相同。体育纪录片的危机即来自外部也来自体育纪录片本身,但是在国家扶持纪录片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体育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更何况传媒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体育纪录片发展有三个显性的驱动因素:政治驱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商业性体育纪录片的娱乐化发展路径和宣传性体育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不管是作为宣传作品,还是文化产品,这几百部体育纪录片影像既记录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轨迹,既记录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也参与了体育现代化进程,体育纪录片记录的是体育,折射出的是中国大社会的整体形态与变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于晗[9](2017)在《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传媒产业晋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具有很强发展势头和增长空间的朝阳产业。电视媒体是传媒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在我国,电视媒体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初是非盈利的事业单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经过产业化改革转型成"事业单位、企业运营"的双轨制模式;本世纪的前十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受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迎来了媒介融合的大潮,整个发展过程跌宕起伏。电视媒体产业组织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是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该产业的行业特征和运行规律,以便提升市场绩效,适应产业发展环境,适时做大做强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本文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演化经济思想和产业组织理论。演化经济学注重经济力量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动态演变。虽然该理论没有成熟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经济分析的全新时空观。本文将演化经济思想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相结合,提出了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在产业内部SCP的相互关系上,忽视了产业外界技术环境和规制背景对产业组织形态的影响作用。同时,没有将产业组织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它的演化变迁。本文构建了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演化机制来分析电视媒体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自组织演化机制的动力是电视媒体本身的创新能力,由此带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的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他组织演化机制的动力是系统外部的创新,体现在整个社会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介融合,以及规制制度创新带来的规制变迁。这两个外部动力也推动了电视媒体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演化。内外部演化动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演化机制,同时作用于电视媒体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在研究了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变的影响因素、演变的方向和发展规律之后,本文重新审视了电视媒体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自组织演化层面,提出了电视媒体要依托完善的创新机制来实现切实可行的内容创新策略,提升产业绩效,迎来发展的第二次高峰;他组织演化层面要首先利用技术催生的多屏共享、网台互动以及大数据平台来弥补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局限性,通过品牌打造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迁移到新媒体等领域,主导未来传媒产业的融合变迁。另外,从规制政策方面,提出政府部门要给予客观的制度保障来推动电视媒体的产业组织演化升级:应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体制创新,优化电视媒体的市场结构;从供给侧入手,引导精神文化精品的产出;加快媒介融合的发展速度,实现整个传媒产业的产业升级。通过上述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划分为实证结论和规范结论两个部分。电视媒体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在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化机制双重作用下的演化规律和演化方向属于实证分析的结论,阐释了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在规范研究部分,针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媒体策略层面给出了应对的建议;针对规制对电视媒体产业组织的约束和促进,从产业政策的视角给规制部门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翟丽华[10](2016)在《中央电视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央视广告招标的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百花齐放,万象争春,用来形容当下的媒体环境再合适不过。随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媒体格局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网络新媒体、移动自媒体蓬勃发展、日益普及,电视作为传统主流核心媒体的地位受到冲击,话语权被分割,平台价值被削弱,生存挑战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的媒体营销策略,对于当下传统媒体开拓市场,校准营销思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目前针对这一课题的专题专着数量较少,系统性的学术研究也存在欠缺。本文尝试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体系21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统计分析,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特征,并借助传播的仪式观理论剖析其象征意义和媒介价值,以期对中央电视台的媒体营销策略有更深入系统地把控。通过研究,现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20余年的发展演进,中央电视台已经搭建出了独具个体特色的"众星拱月"营销体系,即以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为核心,其他周边策略为辅助的模式,形成了围绕广告招标这一主线的发展合力;(2)过去央视一家独大的"坐商"时代已经结束,提高平台服务意识,创新优质节目资源,升级招标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推进三网融合是未来电视营销的必经之路;(3)充分发挥央视广告招标的"仪式化"建构功能,积极引导招标流程,促进媒体和企业双方对"利益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有助于招标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2)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三、核心概念
        (一) 高校智库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四、理论分析工具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创新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一、调研方案设计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二、数据分析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一) 系统原则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三) 简明性原则
        (四) 可操作性原则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一) 因子分析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一) 评估表的制定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一) 样本容量
        (二) 样本选取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结束语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后记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现状研究 ——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湖北日报》在传统媒体“两微一端”转向下迎来发展契机
        二、军运会赛事报道成《湖北日报》“两微一端”传播考验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二、两微一端
        三、媒介融合
    第二节 理论
        一、拉斯韦尔模式
        二、SWOT分析
        三、把关人理论
        四、议程设置理论
        五、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传统媒体传播现状的研究
        二、湖北日报传播现状的研究
        三、两微一端传播现状的研究
        四、体育赛事在两微一端中的传播现状研究
        五、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内容分析法
        三、数理统计法
        四、案例分析法
第四章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
    第一节 湖北日报改革发展
    第二节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发展
    第三节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展
    第四节 《湖北日报》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
第五章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军运会报道现状分析
    第一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主体
        一、传播主体地位分析
        二、传播主体功能分析
        三、传播主体偏好性分析
    第二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内容
        一、推送频率
        二、信息来源
        三、主题分类
        四、传播形式
    第三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渠道
        一、裂变式传播、用户搜索自主
        二、多平台联动
    第四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受众
        一、受众特性与需求
        二、潜在受众
    第五节《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对军运会的传播效果
        一、传播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的SWOT分析
    第一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优势(Strengths)
        一、新闻资源丰富,人才队伍突出
        二、赛事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且及时
        三、“两微一端”多次改版,进行功能升级
        四、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使用需求
    第二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劣势(Weaknesses)
        一、集团地域限制,技术研发实力不足
        二、赛事报道平台原创性不足,与受众互动较少
        三、“两微”发展受平台限制
    第三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机会(Opportunities)
        一、网民规模较大,潜在受众较多
        二、国家推动融合,信息监管力度加大
        三、5G技术发展
    第四节 《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威胁(Threats)
        一、信息甄别难度加大
        二、传媒行业竞争激烈
    第五节 对《湖北日报》“两微一端”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集团优势,保证新闻质量
        二、深耕大型活动报道,提高传播力
        三、引进技术人才,挖掘潜在受众
        四、加强平台管理,增加受众互动
        五、抓住政策机遇,坚守行业准则
        六、顺应5G发展,完善传播平台
        七、加强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简要评价
        1.2.1 信任问题的一般研究
        1.2.2 国内外政府信任研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来源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难点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概念与类型
    2.1 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2.1.1 风险的概念内涵
        2.1.2 现代风险概念的特征
    2.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2.2.1 信任风险的四种理解和应用
        2.2.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概念
        2.2.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特征
    2.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类型与结构
        2.3.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类型
        2.3.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的结构
第三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
    3.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分析的前提设定
    3.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分析的初步框架
    3.3 六大节点: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的过程分析
        3.3.1 公众需要: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初始源头
        3.3.2 公众认知: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博弈性质
        3.3.3 诉求表达: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实质迈进
        3.3.4 政府回应: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关键阶段
        3.3.5 绩效评价: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决定步骤
        3.3.6 信任决策: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最后变数
    3.4 三大效应:地方政府信任风险演变的规律呈现
        3.4.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累积效应
        3.4.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传导效应
        3.4.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生成与演变的激化效应
第四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
    4.1 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4.1.1 风险识别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4.1.2 风险评估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4.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框架构建
    4.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主体界定
    4.4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指标设计
    4.5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选择
第五章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5.1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的指导思想
    5.2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的基本思路
    5.3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的主要举措
        5.3.1 基于政府角度的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5.3.2 基于公众角度的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5.3.3 基于传播角度的信任风险预防与控制
第六章 案例与讨论
    6.1 案例选择:理论与实践的权衡
    6.2 杭州限牌令:背景与经过
        6.2.1 事件背景
        6.2.2 事件经过
    6.3 杭州限牌令:影响与后果
        6.3.1 事件影响
        6.3.2 事件后果
    6.4 杭州限牌令:分析与讨论
        6.4.1 事件分析
        6.4.2 简要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B: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调查问卷
附录C: 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访谈提纲

(8)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体育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体育史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体育纪录片的界定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视野
    一、国内外体育纪录片研究综述
    二、媒介社会学——一种研究视角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探索发展时期:1949-1965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产制的宏观环境
    一、体育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二、体育纪录片生产的国家主导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选题多样,以“成绩”汇报为主
    二、新闻报道功能突出
    三、原因分析:国家主导、计划生产的体制使然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艺术分析
    一、现实主义美学取向
    二、浪漫主义美学取向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胜利叙事
小结 起步阶段体育纪录片的泛政治化 第二章 停滞时期:1966-1976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工具论”登峰造极的十年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作品及其新闻报道功能
    一、体育外交活动报道
    二、再现登山运动的辉煌
    三、“体育简报”与着墨不多的群众体育纪录片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阶级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与《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再解读
    一、阶级斗争话语呈现:《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话语的军事化
    二、性别从属于阶级:女性形象的嵌入
第四节 超阶级的“友谊”:体育纪录片中的国家外交
小结 体育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探讨 第三章 黄金时期:1977-1992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重启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纪录电影
    一、竞技体育“霸屏”
    二、从宣传报道向文化传播过渡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艺术性的回归
    一、纪实美学风格的确立及运用
    二、体育运动美学展示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主导话语:革命话语向现代化话语的转变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中的民族主义叙事
    一、“自我—他者”关系构建
    二、民族“自我”今昔对比:“东亚病夫”集体记忆构建
小结 体育纪录片与竞技体育之殇 第四章 多元化时期:1993-2016年的体育纪录片
第一节 体育纪录片制作主体多元化
    一、体制内体育纪录片及其宣传性和人文性
    二、体制外体育纪录片锋芒初露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创作多样化
    一、纪实手法大量运用
    二、体育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
    三、电影创作手法的借鉴使用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生产方式多样化
    一、生产流程模块化
    二、故事结构标准化
    三、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第四节 体育纪录片的“去政治化”传播策略及其市场逻辑
    一、传播实践:《筑梦2008》的“强国梦”叙事和《中国体育再出发》的文化叙事转向
    二、“去政治化”背后的市场逻辑
第五节 市场化时代政治的隐形规训
    一、生产主体民族主义情结的内化
    二、体育纪录片传播过程监管
小结 过度人文化与运动美学缺失 第五章 体育纪录片发展前瞻
第一节 当前体育纪录片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体育纪录片的边缘化危机与发展契机
第三节 体育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访谈实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件

(9)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研究情况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
        1.2.3 小结
    1.3 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逻辑
    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
        2.1.1 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与研究核心
        2.1.2 芝加哥学派对SCP框架的争论及观点
        2.1.3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2 演化经济理论的思想精髓
        2.2.1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2.2.2 演化经济思想与新古典经济思想的分野
        2.2.3 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2.3 产业组织理论与演化经济思想相结合
        2.3.1 产业组织理论融合演化经济思想
        2.3.2 产业组织的演化机制——自组织与他组织
    2.4 产业组织演化分析的逻辑框架
        2.4.1 创新是产业组织演化的核心动力
        2.4.2 企业内部创新与自组织演化
        2.4.3 系统外部创新与他组织演化
        2.4.4 理论分析的逻辑框架
3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分析
    3.1 我国电视媒体产业概述
        3.1.1 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的构成
        3.1.2 电视媒体的双边市场属性
        3.1.3 我国电视媒体市场环境的演变
    3.2 电视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
        3.2.1 电视媒体的市场集中度
        3.2.2 电视媒体的产品差异化程度
        3.2.3 电视媒体产业的进入壁垒
    3.3 电视媒体的市场行为
        3.3.1 市场行为的分类
        3.3.2 电视媒体的定价行为
        3.3.3 电视媒体的产品行为
        3.3.4 电视媒体组织边界调整行为
    3.4 电视媒体的市场绩效
        3.4.1 市场绩效的定义与评价
        3.4.2 电视媒体市场绩效的衡量
4 电视媒体产业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4.1 我国电视媒体创新机制的发展阶段
    4.2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的双向互动
        4.2.1 垄断势力与价格行为
        4.2.2 垄断竞争与产品选择行为
        4.2.3 市场势力与纵向控制
    4.3 电视媒体市场绩效的自组织演化
        4.3.1 市场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4.3.2 产品行为与收视份额的影响
        4.3.3 电视媒体盈利能力的自组织演化
5 媒介融合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5.1 技术变革催生传媒产业的融合
        5.1.1 产业融合与媒介融合
        5.1.2 电视媒体实现媒介融合的方式
        5.1.3 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中的资源优势
    5.2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产业组织的演化
        5.2.1 媒介融合对电视媒体市场结构的影响
        5.2.2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市场行为的演化
        5.2.3 媒介融合对电视媒体市场绩效的提升
6 规制变迁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6.1 电视媒体的规制与制度安排
        6.1.1 经济性规制及制度安排
        6.1.2 社会性规制及制度安排
    6.2 我国电视媒体的规制变迁
        6.2.1 电视媒体经济性规制的演化变迁
        6.2.2 电视媒体社会性规制的演化变迁
        6.2.3 电视媒体规制制度变迁的评价
    6.3 规制变迁对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
        6.3.1 电视媒体市场结构受到规制制度的多重限制
        6.3.2 电视媒体的市场行为受到规制政策的约束
        6.3.3 规制政策对电视媒体市场绩效的影响
7 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的瓶颈与发展对策
    7.1 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瓶颈
        7.1.1 盈利模式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7.1.2 关注度下降,收视时间下滑
        7.1.3 媒介融合中发展的不确定性
    7.2 依托创新,提升电视媒体自组织演化绩效
        7.2.1 建立电视媒体的创新机制及管理流程
        7.2.2 内容创新打造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7.3 利用技术,在跨媒体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7.3.1 多屏共享,将电视品牌附加值延伸到新媒体
        7.3.2 台网互动,提升电视媒体的受众参与度
        7.3.3 利用大数据,实现广告购买的信息对称
    7.4 调整政策,推动电视媒体的产业演化升级
        7.4.1 政策激励电视媒体的跨媒体演化融合
        7.4.2 体制创新,优化电视媒体的市场结构
        7.4.3 落实供给侧改革,促进内容精品的生产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8.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8.1.2 论文的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央电视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央视广告招标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由来及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营销与电视媒体营销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主体营销——央视广告招标21年统计分析
    2.1 中央电视台的媒介定位
        2.1.1 国家电视媒体的央视
        2.1.2 第一品牌的央视
        2.1.3 多元化价值平台的央视
        2.1.4 招标"服务生"的央视
    2.2 相关概念释义
    2.3 政策背景分析
        2.3.1 关于广告时段的规定
        2.3.2 关于广告内容的规定
        2.3.3 关于广告投放形式的规定
    2.4 央视广告招标二十一年策略统计分析
        2.4.1 招标金额的攀升与保密
        2.4.2 标的物的演进
        2.4.3 主题口号的更迭
        2.4.4 招标模式与招标方式的升级
        2.4.5 招标现场的调控
第三章 辅助营销——央视广告招标外围策略分析
    3.1 组织机构的变动
    3.2 "无孔不入"的前期推介
    3.3 外围舆论造势
        3.3.1 学界
        3.3.2 传媒界
        3.3.3 业界
第四章 央视广告招标的"仪式化"解读
    4.1 仪式空间的建构:个体事件进入公共空间
    4.2 仪式事件的选择:直面优质媒体资源的供需矛盾
    4.3 仪式主办方的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4.4 仪式结果的意义:"利益共同体"的认同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湖北日报》“两微一端”的传播现状研究 ——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报道为例[D]. 崔风翔.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叶长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
  • [7]地方政府信任风险识别与预防研究[D]. 王身余. 湘潭大学, 2019(12)
  • [8]中国大陆体育纪录片发展史研究(1949-2016) ——基于媒介社会学视角的考察[D]. 孟婷. 山东大学, 2017(03)
  • [9]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 于晗.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9)
  • [10]中央电视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央视广告招标的统计分析[D]. 翟丽华. 山西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央视招标——揭示市场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