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座诱变论文_白露露,贺卫军,龙青山,王业民,邓子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座诱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座子,喹啉,芽孢,色氨酸,吡咯,营养,菌种。

转座诱变论文文献综述

白露露,贺卫军,龙青山,王业民,邓子新[1](2019)在《糖多孢菌属菌株的体内转座诱变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糖多孢菌的体内转座诱变,采用刺糖多孢菌的强启动子促进Tn5转座酶基因tnp(5)的表达,优化链霉菌高效转座质粒pHL734,构建了转座质粒pJTn1、pJTn2、pJTn3、pJTn4、pJTn5、pJTn6。结果显示:pJTn1~pJTn6系列转座质粒均可在红色糖多孢菌中高效转座;pJTn1和pJTn5可在刺糖多孢菌中进行转座,获得31个刺糖多孢菌转座突变株;其中30个菌株的基因组中检测到标准的Tn5转座,8个突变株的多杀菌素产量显着降低。表明pJTn系列转座质粒可作为糖多孢菌的体内转座诱变工具,为抗生素的产量调控研究和高产育种靶标基因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韩月梅,葛欣,王鹤,熊向华,汪建华[2](2014)在《通过转座诱变筛选甲基营养菌吡咯喹啉醌合成缺陷突变株》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电转化等Tn5转座诱变条件进行优化,获得大量甲基营养菌MP688突变株,筛选吡咯喹啉醌(PQQ)合成缺陷突变株,并对失活基因进行鉴定。方法:通过电击方法对MP688株进行Tn5转座诱变;通过检测PQQ产量,选择不产或几乎不产PQQ的突变株,用质粒拯救的方法鉴定突变基因。结果和结论:确定了MP688株电击转化的最优条件,优化了质粒拯救法鉴定突变基因的实验方案,得到了1株PQQ合成明显降低的突变株RM16,并确定了转座子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4年05期)

徐钟[3](2011)在《利用转座诱变研究天蓝色链霉菌A3(2)的功能基因组》一文中研究指出链霉菌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后者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畜牧业。天蓝色链霉菌是次级代谢调控研究的模式菌,本论文通过优化转座诱变载体开发链霉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实验工具,并应用于天蓝色链霉菌全基因组水平的功能基因挖掘。首先,针对现有载体转座诱变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定点诱变、密码子优化、采取链霉菌高效表达启动子的方法,提高Tn5转座酶的转座活性及其在链霉菌中的表达量,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最优转座子边界序列,构建出多个mini-Tn5转座子载体。其中pHL724和pHL734能在天蓝色链霉菌中高效转座,效率可达到10-6/cfu,每个接合转移平皿约300突变子。两个高效转座载体大部分序列相同,不同点是pHL724的大肠杆菌质粒复制子位于mini-Tn5外部,pHL734的大肠杆菌质粒复制子位于mini-Tn5内部。对随机选取的突变体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每个突变子仅含有一个转座插入序列。突变子转座插入位点的拯救克隆、测序分析显示,转座插入后19 bp转座子边界序列完整,同时靶位点产生9 bp正向重复序列,属于典型的Tn5转座。为分析天蓝色链霉菌的功能基因组,利用pHL724构建出含有60,000突变子的天蓝色链霉菌A(3)2突变体库,挑选表型明显变化的突变体127株。其中38株经过拯救克隆、测序定位出转座插入位点,其中13株突变体分别在4个基因序列内有重复插入,而且同一基因插入的突变体表型相同。pHL724转座诱变得到的突变子,因转座序列中不含有ori基因,其转座插入位点的拯救克隆困难。所以,利用pHL734构建出含有50,000突变子的天蓝色链霉菌A(3)2突变体库,挑取有突变表型的突变子。共1478株表型特异突变子被挑取,全部通过拯救克隆、测序定位出转座插入位点。靶位点序列统计分析表明,Tn5转座插入具有轻微的19 bp靶位点偏爱性。1478株突变子中,725株的插入基因重复,重复插入基因240个。1478株突变体中白突变(whi)表型184株,光秃(bld)表型392株,actinorhodin(ACT)产量升高440株,ACT产量降低或不产的有579株。选取38株ACT高产且产孢正常菌株进行多亲本基因组重排,研究GS高产育种技术的可能理论基础。38株突变体的原生质体经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融合,融合产物稀释涂布到R5培养基上再生,对再生的克隆子进行两方面研究。一方面,研究细胞融合子遗传标签的重组率,挑取96个融合再生单菌落进行PCR检测,得到1株融合6个标签的融合子,1株5个标签的融合子,4株4个标签的融合子,15株3个标签的融合子,对这21株融合子的子代各20株PCR检测,均无重组个体,暗示虽然发生了原生质体融合,但融合子中遗传重组率很低。另一方面,从多亲本融合实验筛选出8株ACT最高产的融合子子代,PCR结果显示全部只含有单标签插入,表明GS实验获得的高产后代并不是由于重组所导致。(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李姣清,夏枫耿,王彦,杜少平,张玲华[4](2009)在《荧光假单胞菌Tn5转座诱变及对青枯病生防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Tn5转座诱变荧光假单胞菌PF20001,研究所获得的突变株对青枯病的生防效果。方法:利用叁亲本杂交方式,将带有转座子Tn5的Tn5-102(含luxAB)的质粒pTR102成功地转入PF20001,利用平板相互拮抗法分析突变株对青枯病致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通过诱导Tn5转座,得到荧光假单胞菌PF20001的Tn5插入突变库。经平板相互拮抗实验发现,菌株PF20001-lux-48拮抗圈明显大于野生型(半径达0.35cm)。用Tn5-lux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只有以该突变株的DNA为模板才能得到300bp的扩增产物,证实该菌株基因组中有Tn5插入。结论:Tn5的插入使菌株PF20001对青枯病生物防治能力增强。(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09年06期)

吴慧玲,焦睿,章家长,李召虎[5](2009)在《Tn5转座诱变选育冠菌素耐高温生产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亲接合的方法将含有Tn5转座子的质粒pRL1063 a导入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 onas syingaepv.glycinea)PG4180中,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的MG平板上筛选抗性接合子。通过诱变,从874个突变株中筛选得到2株高温下产生冠菌素的突变株MFB132和MFB141。进而对菌株MFB141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发酵条件为:2%葡萄糖为碳源,0.1%氯化铵为氮源,培养基初始pH为6.8,装液量为50 mL/500mL,接种量为2%,发酵温度由原来的18℃上升到28℃,而发酵时间由原来的168 h缩短到108 h。在最优化条件下,出发菌株28℃下冠菌素产量仅为1.8 mg/L,而突变株MFB141在28℃下的产量达到37.66 mg/L,大约是出发菌株的21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09年01期)

齐勇,黄玉杰,李茹美,谢晨,丁爱云[6](2008)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301的转座诱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原生质体法、电击法和转座诱导方法,建立了携带转座子Tn917的质粒pTV1对野生巨大芽孢杆菌B1301菌株的转化体系与转座子突变技术,获得1000多个转座插入突变子。通过细胞分裂素生物测试法对这些突变子进行测定,筛选到2个突变子B1301-6与B1301-22。B1301-22突变子分泌的细胞分裂素比B1301有显着提高,而B1301-6突变子分必和细胞分裂比1301有显着降低。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这2个细胞分裂素产量发生改变的突变子抑制率显着低于野生菌株,说明转座子Tn917的插入不仅使野生B1301菌株编码控制细胞分裂素产量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与编码抑菌功能相关的基因也受到了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杜秉海,李小红,林榕姗,王磊,杨苏声[7](2004)在《利用Tn5-1063转座诱变法分离苜蓿中华根瘤菌042BM noeB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亲本杂交方法将带有Tn5 10 6 3(含luxAB)的质粒pRL10 6 3a导入苜蓿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meliloti) 0 4 2BM ,进行转座子插入诱变 ,在含有氯霉素、卡那霉素的TY平板上筛选接合子。通过结瘤试验 ,从 10 0 0个突变株中 ,筛选到 3个结瘤突变株 0 4 2BMR5、0 4 2BMR11和 0 4 2BRM2 9。它们都表现出发光酶活性 ,表明转座子正向插入到基因组中的某个启动子下游。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 ,转座子均为单一位点插入。对 0 4 2BMR5突变株基因组进行反向PCR ,扩增位于Tn5 10 6 3两端的侧翼序列。测序结果表明 ,转座子插入到苜蓿中华根瘤菌的共生质粒pSymAnoeB基因内。根据基因组中noeB上游和下游序列扩增出 0 4 2BMnoeB ,其与苜蓿中华根瘤菌 10 2 1noeB的同源性为 98% ,而与NoeB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 95 %。疏水性分析发现 ,NoeB是一个跨膜蛋白 ,在N末端有 4个跨膜区 ,其中包含 3个初级螺旋和 1个次级螺旋。(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李法峰,平淑珍,苏宝林,林敏[8](2000)在《粪产碱菌的Tn5转座诱变及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粪产碱菌 (Alcaligenesfaecalis)A1 50 1的吲哚乙酸 (IAA)合成需要外源色氨酸参与。在不含色氨酸的限制性培养基中 ,A1 50 1能良好生长 ,但不能合成IAA ,表明在A1 50 1中存在一条依赖于色氨酸的IAA合成途径。A1 50 1的IAA合成具有菌体密度依赖特性。采用Tn5转座诱变技术构建A1 50 1的突变库 ,从 350 0多株Tn5转染子中分离到一株色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AT63。该Tn5突变株在不含色氨酸的限制性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但仍能进行IAA的生物合成 ,每毫升菌体密度等于 1 0的突变株菌体的IAA合成量为 2 2 4 μg。对突变株AT63的研究表明在A1 50 1中至少存在两条IAA合成途径 :一条以色氨酸为合成前体 ,另一条以吲哚 - 3-磷酸甘油为前体。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突变株中Tn5插入位点可能位于编码色氨酸合成酶基因上。(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转座诱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电转化等Tn5转座诱变条件进行优化,获得大量甲基营养菌MP688突变株,筛选吡咯喹啉醌(PQQ)合成缺陷突变株,并对失活基因进行鉴定。方法:通过电击方法对MP688株进行Tn5转座诱变;通过检测PQQ产量,选择不产或几乎不产PQQ的突变株,用质粒拯救的方法鉴定突变基因。结果和结论:确定了MP688株电击转化的最优条件,优化了质粒拯救法鉴定突变基因的实验方案,得到了1株PQQ合成明显降低的突变株RM16,并确定了转座子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座诱变论文参考文献

[1].白露露,贺卫军,龙青山,王业民,邓子新.糖多孢菌属菌株的体内转座诱变系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2].韩月梅,葛欣,王鹤,熊向华,汪建华.通过转座诱变筛选甲基营养菌吡咯喹啉醌合成缺陷突变株[J].生物技术通讯.2014

[3].徐钟.利用转座诱变研究天蓝色链霉菌A3(2)的功能基因组[D].华中农业大学.2011

[4].李姣清,夏枫耿,王彦,杜少平,张玲华.荧光假单胞菌Tn5转座诱变及对青枯病生防特性[J].生物技术.2009

[5].吴慧玲,焦睿,章家长,李召虎.Tn5转座诱变选育冠菌素耐高温生产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

[6].齐勇,黄玉杰,李茹美,谢晨,丁爱云.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1301的转座诱变[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杜秉海,李小红,林榕姗,王磊,杨苏声.利用Tn5-1063转座诱变法分离苜蓿中华根瘤菌042BMnoeB基因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4

[8].李法峰,平淑珍,苏宝林,林敏.粪产碱菌的Tn5转座诱变及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特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0

论文知识图

转座诱变子PF20001-lux遗传稳定...培养18h检测的PF20001-lux发光菌落情...青枯雷尔氏菌平板菌落图PCR验证Tn5-102的插入K6突变工程菌的Tn5 PCR电泳图谱TnK6的PCR电泳图谱

标签:;  ;  ;  ;  ;  ;  ;  

转座诱变论文_白露露,贺卫军,龙青山,王业民,邓子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