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包括底座和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侧壁通过转动杆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转动杆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柱,所述起重机构包括支撑柱、转动柱、起重臂、吊绳、绳筒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压升降柱,可以对起重设备进行升降,使得底座与地面分离,通过设置行走机构、转动杆和锁紧螺母,便于起重机构的移动,同时在液压升降柱对装置进行升降时,将行走机构收起,避免装置工作时行走机构与地面直接接触,延长了行走机构的使用寿命,方便装置的移动和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包括底座(1)和起重机构(2),所述起重机构(2)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通过转动杆(3)连接有行走机构(4),所述转动杆(3)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柱(6),所述起重机构(2)包括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支撑柱(7)、设置于支撑柱(7)顶端的转动柱(8)、与转动柱(8)活动连接的起重臂(9)、设置于起重臂(9)一侧的吊绳(10)、用于缠绕吊绳的绳筒(11)、控制绳筒(11)转动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包括底座(1)和起重机构(2),所述起重机构(2)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壁通过转动杆(3)连接有行走机构(4),所述转动杆(3)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5),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柱(6),所述起重机构(2)包括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支撑柱(7)、设置于支撑柱(7)顶端的转动柱(8)、与转动柱(8)活动连接的起重臂(9)、设置于起重臂(9)一侧的吊绳(10)、用于缠绕吊绳的绳筒(11)、控制绳筒(11)转动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8)的外壁固定有固定板(13),所述电机(12)和绳筒(11)均位于固定板(1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绳筒(11)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根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所述固定杆(1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7)的外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与转动杆(3)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件(15)、与连接件转动连接的行走轮(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5)包括固定块(17),设置于固定块(17)内腔的弹性件,与弹性件连接的伸缩杆(18),固定于伸缩杆(18)底部的连接座(19),所述固定块(17)与转动杆(3)固定,所述连接座(19)与行走轮(16)转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起重机械亦可称为起重设备,是工业、交通、建筑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在我国已拥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起重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根据其构造和性能的不同,一般可分起重机械分类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类型起重机械和臂架类型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四大类。
现有的小型起重设备,大部分放置于基面,且没有设置移动机构用于起重设备的移动,不便于起重设备的转移和使用,或者设置有用于起重设备移动的机构,但该移动机构在起重设备工作时不能收起,使得起重设备吊起重物时,移动机构仍与地面直接接触,会对移动机构造成很大的损害,使得移动机构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新的元件,浪费资源,不利于节约环保。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小型起重设备中,现有的小型起重设备没有设置移动机构用于起重设备的移动,或者设置有用于起重设备移动的机构,但该移动机构在起重设备工作时不能收起,使得起重设备吊起重物时,移动机构仍与地面直接接触,影响移动机构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包括底座和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侧壁通过转动杆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转动杆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柱,所述起重机构包括位于底座上表面的支撑柱、设置于支撑柱顶端的转动柱、与转动柱活动连接的起重臂、设置于起重臂一侧的吊绳、用于缠绕吊绳的绳筒、控制绳筒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电机和绳筒均位于固定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绳筒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底座固定,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柱的外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转动连接的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块,设置于固定块内腔的弹性件,与弹性件连接的伸缩杆,固定于伸缩杆底部的连接座,所述固定块与转动杆固定,所述连接座与行走轮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压升降柱,可以对起重设备进行升降,使得底座与地面分离,通过设置行走机构、转动杆和锁紧螺母,便于起重机构的移动,同时在液压升降柱对装置进行升降时,将行走机构收起,避免装置工作时行走机构与地面直接接触,延长了行走机构的使用寿命,方便装置的移动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起重机构,3-转动杆,4-行走机构,5-锁紧螺母,6-液压升降柱,7-支撑柱,8-转动柱,9-起重臂,10-吊绳,11-绳筒,12-电机,13-固定板,14-固定杆,15-连接件,16-行走轮,17-固定块,18-伸缩杆,19-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动的小型起重设备,包括底座1和起重机构2,所述起重机构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侧壁通过转动杆3连接有行走机构4,行走机构4用于装置的移动,所述转动杆3外壁连接有锁紧螺母5,转动杆3可以带动行走机构4转动,在需要将转动杆3固定时,使用锁紧螺母5将转动杆3固定,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液压升降柱6,液压升降柱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起重机构2包括位于底座1上表面的支撑柱7、设置于支撑柱7顶端的转动柱8、与转动柱8活动连接的起重臂9、设置于起重臂9一侧的吊绳10、用于缠绕吊绳的绳筒11、控制绳筒11转动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转动柱8的外壁固定有固定板13,所述电机12和绳筒11均位于固定板13的上表面,固定板13用于放置电机12,使得电机设有一定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绳筒11的侧壁连接,电机12工作时带动绳筒11转动,使得吊绳10一端吊钩的位置发生改变,对重物进行起重,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根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所述固定杆1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7的外壁固定,固定杆14用于提高装置的稳固性,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与转动杆3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件15、与连接件转动连接的行走轮16,所述连接件15包括固定块17,设置于固定块17内腔的弹性件,与弹性件连接的伸缩杆18,伸缩杆18可以在固定块17的内腔滑动,弹性件用于行走机构4的减震,延长行走机构4各元件的使用寿命,固定于伸缩杆18底部的连接座19,所述固定块17与转动杆3固定,所述连接座19与行走轮16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打开与液压升降柱6连接的外部电源,使得液压升降柱6工作对装置进行举升,当底座1升高至合适的高度时,转动转动柱8,使得转动柱8带动行走机构4转动至背离地面的一侧,使用锁紧螺母5将转动杆3固定,防止转动杆3自由转动,调节液压升降柱6的高度,使得底座1与地面接触,调节起重臂9至合适的方向和角度,打开与电机12连接的外部电源进行起重工作,在需要移动时,使用液压升降柱6对装置进行举升,拧松锁紧螺母5,使得行走机构4中的行走轮16转动至与地面距离最近的位置,降低液压升降柱6的高度,使得行走轮16与地面接触,可以推动装置移动,方便了装置的转移和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165.3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481079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66C 23/62
专利分类号:B66C23/62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陈亮
第一申请人:陈亮
申请人地址: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大连路45号
发明人:陈亮;陈征;王康
第一发明人:陈亮
当前权利人:陈亮
代理人:唐棉棉
代理机构:34136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