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蜂鸣器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由底座板,及设置在底座板四角的内的底座板定位孔,及设置在底座板一面内的凹槽,及设置在凹槽两端内的第一竖定位板、第二竖定位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定位板、第二竖定位板内的第一内螺纹调节孔、第二内螺纹调节孔,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调节孔、第二内螺纹调节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调节组件、第二定位调节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对待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且底座板定位孔与检测器械内的限位杆卡入即可,同时上、下安装卸料便捷,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作业的安全性,实用性强,且整体便于组装维护。
主设计要求
1.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由底座板(1),及设置在底座板(1)四角的内的底座板定位孔(2),及设置在底座板(1)一面内的凹槽(3),及设置在凹槽(3)两端内的第一竖定位板(4)、第二竖定位板(1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定位板(4)、第二竖定位板(12)内的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调节组件、第二定位调节组件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的第一调节螺杆(10),及与第一调节螺杆(10)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一面内的第一限位槽(7),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另一面的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其中,第一调节螺杆(10)位于第一限位槽(7)内;所述第二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的第二调节螺杆(16),及与第二调节螺杆(16)相配合使用的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一面内的第二限位槽(15),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另一面的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其中,第二调节螺杆(16)位于第二限位槽(15)内。
设计方案
1.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由底座板(1),及设置在底座板(1)四角的内的底座板定位孔(2),及设置在底座板(1)一面内的凹槽(3),及设置在凹槽(3)两端内的第一竖定位板(4)、第二竖定位板(1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定位板(4)、第二竖定位板(12)内的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调节组件、第二定位调节组件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的第一调节螺杆(10),及与第一调节螺杆(10)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一面内的第一限位槽(7),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另一面的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其中,第一调节螺杆(10)位于第一限位槽(7)内;所述第二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的第二调节螺杆(16),及与第二调节螺杆(16)相配合使用的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一面内的第二限位槽(15),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另一面的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其中,第二调节螺杆(16)位于第二限位槽(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错位设置,且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分别设置为弧形板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杆(10)一端的第一定位圈(11),及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杆(16)一端的第二定位圈(19)。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圈(11)上的第一柔性圈垫(9),及设置在第二定位圈(19)上的第二柔性圈垫(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蜂鸣器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一体化结构的电子讯响器,采用直流电压供电,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主要分为压电式蜂鸣器和电磁式蜂鸣器两种类型。蜂鸣器在电路中用字母“H”或“HA”(旧标准用“FM”、“ZZG”、“LB”、“JD”等)表示。
由于蜂鸣器的使用场合比较复杂、多样性比如潮湿环境、高温环境等,所以蜂鸣器在出厂前需要利用检测器械进行潮湿、高温、耐腐蚀等环境的模拟测试,以保证成品蜂鸣器的品质符合组装产品的使用标准。在检测时,需要将待检测的蜂鸣器成品进行牢靠的固定并安装在所采用的检测器械内,而蜂鸣器成品固定结构,要满足定位安装快速、稳定等的要求,以提高蜂鸣器检测的精准性等。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对待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且底座板定位孔与检测器械内的限位杆卡入即可,同时上、下安装卸料便捷,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由底座板,及设置在底座板四角的内的底座板定位孔,及设置在底座板一面内的凹槽,及设置在凹槽两端内的第一竖定位板、第二竖定位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定位板、第二竖定位板内的第一内螺纹调节孔、第二内螺纹调节孔,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调节孔、第二内螺纹调节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调节组件、第二定位调节组件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一内螺纹调节孔的第一调节螺杆,及与第一调节螺杆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蜂鸣器定位圈,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一面内的第一限位槽,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另一面的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其中,第一调节螺杆位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二内螺纹调节孔的第二调节螺杆,及与第二调节螺杆相配合使用的第二蜂鸣器定位圈,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一面内的第二限位槽,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另一面的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其中,第二调节螺杆位于第二限位槽内。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错位设置,且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分别设置为弧形板式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杆一端的第一定位圈,及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杆一端的第二定位圈。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圈上的第一柔性圈垫,及设置在第二定位圈上的第二柔性圈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对待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且底座板定位孔与检测器械内的限位杆卡入即可,同时上、下安装卸料便捷,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作业的安全性,实用性强,且整体便于组装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的第一竖定位板、第一内螺纹调节孔的左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的第二竖定位板、第二内螺纹调节孔的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的第一蜂鸣器定位圈、第一蜂鸣器限位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的第二蜂鸣器定位圈、第二蜂鸣器限位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由底座板1,及设置在底座板1四角的内的底座板定位孔2,及设置在底座板1一面内的凹槽3,及设置在凹槽3两端内的第一竖定位板4、第二竖定位板12,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定位板4、第二竖定位板12内的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调节组件、第二定位调节组件组成;所述第一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一内螺纹调节孔5的第一调节螺杆10,及与第一调节螺杆10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一面内的第一限位槽7,及设置在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另一面的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其中,第一调节螺杆10位于第一限位槽7内;所述第二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贯穿第二内螺纹调节孔13的第二调节螺杆16,及与第二调节螺杆16相配合使用的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一面内的第二限位槽15,及设置在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另一面的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其中,第二调节螺杆16位于第二限位槽15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错位设置,且一组第一蜂鸣器限位板8、一组第二蜂鸣器限位板18分别设置为弧形板式结构,实现蜂鸣器成品的精准定位,且不影响潮湿试验时与水接触;
本结构的所述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调节螺杆10一端的第一定位圈11,及设置在第二调节螺杆16一端的第二定位圈19,及设置在第一定位圈11上的第一柔性圈垫9,及设置在第二定位圈19上的第二柔性圈垫17,分别完成对第一蜂鸣器定位圈6、第二蜂鸣器定位圈14的快速、稳定的相对紧固调整。
本结构的可调节蜂鸣器高效率检测工装,一方面其设计合理,能实现对待的蜂鸣器成品进行快速、稳定的安装,且底座板定位孔与检测器械内的限位杆卡入即可,另一方面上、下安装卸料便捷,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作业的安全性,实用性强,且整体便于组装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8083.1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85949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F16M 11/04
专利分类号:F16M11/04;G10K9/12
范畴分类:27H;
申请人:江苏华能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华能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5714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陈堡镇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张长华
第一发明人:张长华
当前权利人:江苏华能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贺翔
代理机构:32237
代理机构编号: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