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洛拉曲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盐酸,细胞,大肠,纳米,肿瘤,苷酸,粒径。
洛拉曲克论文文献综述
林建光,张为民,郑积华,周娟,王津京[1](2013)在《洛拉曲克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洛拉曲克联合顺铂方案(LP)与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方案(FP)治疗转移性鼻咽癌(NP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转移性NPC患者33例,按1∶1随机分为LP组(n=16)和FP组(n=17)。LP组:洛拉曲克740mg/m2持续静滴120h,d1~d5;顺铂25mg/m2静滴,d2~d4。FP组:5-FU 600mg/m2持续静滴120h,d1~d5;顺铂25mg/m2静滴,d2~d4。两组均21天为1周期,治疗2~6个周期。结果 LP组和FP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3%和35.3%、68.8%和76.5%、3.4个月和3.8个月、9.5个月和10.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1~2级,LP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低于FP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均无显着差异。结论 LP方案治疗转移性NPC与FP方案疗效相当,口腔不良反应较FP方案低,有望成为晚期NPC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田树波[2](2012)在《RNA干扰和洛拉曲克对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成酶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化疗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对化疗药的耐药性成为肿瘤治疗的难题。洛拉曲克是一种新型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抑制剂,脂溶性且不含谷氨酸侧链,有利于细胞摄取,从而提高肿瘤细胞的洛拉曲克的浓度。其进入细胞后,可以干扰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增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洛拉曲克作为新型抗肿瘤化学合成药在临床试验中己证实其对肝癌、头颈癌等实体癌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表明,应用针对TS的化疗药时,TS的表达水平和化疗的疗效直接相关。RNA干扰(RNAi)技术是最有效的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基因表达的手段,而大肠癌的发生亦是癌基因的激活和失活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还表明,肿瘤组织细胞中TS表达水平越高,化疗效果越差。本文的目的旨在探索洛拉曲克、化学合成的siRNA以及二者联合体外实验作用于LoVo细胞后对TS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更好的提高化疗药的疗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靶向人胸苷酸合酶TS基因的si RAN转染至人LoVo细胞中,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沉默TS基因后对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洛拉曲克体外作用于LoVo细胞,Western Blot观察对其TS水平动态变化,MTT实验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另联合siRNA与洛拉曲克共同作用于LoVo细胞,观察其对细胞TS蛋白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洛拉曲克对LoV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so值约为6.31μmol/L。其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相同剂量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RT-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TS/GAPDH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但是只有48h和60h相对于未处理组有统计学意义。3.相同剂量的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TS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4.TS siRNA可以显着的下调LoVo细胞中T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抑制细胞生长。5.TS siRNA联合洛拉曲克作用于细胞相比于单独作用组,可使ICso明显降低,并且更明显的促进了细胞的凋亡。1.洛拉曲克可以明显的促进细胞凋亡并可以产生TS诱导现象。2.TS siRNA可以下调人LoVo细胞中T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细胞生长减慢,凋亡增加。3.TS siRNA可以增强洛拉曲克的药物敏感性。联合应用TS siRNA和洛拉曲克可以可以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5-22)
田树波,李乐平,靖昌庆[3](2012)在《洛拉曲克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洛拉曲克体外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TS)水平动态变化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洛拉曲克对LoVo细胞抑制率的影响,RT-PCR和Wes tern blot法检测T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洛拉曲克对LoV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约为6.31μmol/L;并可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T-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相同剂量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TS/GAPDH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但是只有48 h和60 h相对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剂量的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TS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洛拉曲克可以明显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并可产生TS诱导现象,术后以此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期刊2012年04期)
姚哲,孙平华,陈卫民[4](2011)在《洛拉曲克的合成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洛拉曲克是一种新型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本研究以4-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经溴代、硝基还原、再与水合氯醛和盐酸羟胺反应,浓硫酸作用下环合得4-溴-5-甲基靛红;再在双氧水作用下氧化开环得2-氨基-6-溴-5-甲基苯甲酸,经与双氰胺得关键中间产物2-胍基-5-溴-6-甲基-3H-喹唑啉-4-酮,强碱条件下以4-巯基吡啶作为保护剂脱脒基成2-氨基-5-溴-6-甲基-3H-喹唑啉-4-酮,最后与4-巯基吡啶经Ullmann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总收率9.3%。改进后的方法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适合工业生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1年12期)
靖昌庆,田树波,李乐平[5](2011)在《RNA干扰技术和洛拉曲克对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调胸苷酸合酶(TS)基因以及化疗药洛拉曲克对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表达水平抑制效应,以及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人胸苷酸合酶TS基因的SiRNA,然后转染至人大肠癌LoVo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技术观察沉默TS基因后对其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另联合(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期刊2011-11-25)
陈斯泽,陈雪梅,汪森明,张积仁[6](2011)在《盐酸洛拉曲克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盐酸洛拉曲克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特性。方法:采用薄膜挤压-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洛拉曲克脂质体,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别观察和检测其粒径大小及分布,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及评估体外释药试验。结果:制备的盐酸洛拉曲克脂质体包封率达83.6%±2.37%,粒径103.5±26nm且分布均匀。24h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提示约有66.5%的盐酸洛拉曲克从脂质体释放出来。结论:新制备的盐酸洛拉曲克脂质体粒径大小均匀,包封率尚有提高空间,具有体外缓慢释药的特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1年09期)
李晶,汪森明,胡丽娟,胡喜钢,曹漫明[7](2011)在《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盐酸洛拉曲克为模型药物,优化实验条件,制备较为理想的壳聚糖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特性及体外抑瘤效应。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洛拉曲克的壳聚糖纳米粒(NLTX-CSNPs),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大小及分布,在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中对NLTX-CSNPs进行体外缓释研究,通过MTT法测定NLTX-CSNPs对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结果:壳聚糖/盐酸洛拉曲克的质量比为6∶1的载药纳米粒为类圆形,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232nm,载药率为(19.17±0.35)%,包封率为(63.56±0.25)%,体外对CNE-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NLTX-CSNPs制备工艺简单,在体外显示了其较好的缓释性能,可以弥补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内半衰期较短的缺点。(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李晶[8](2011)在《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恶性肿瘤在发达国家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为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口老龄化及吸烟、运动量减少、饮食西方化等与癌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日益普遍,导致肿瘤发病率不断增长。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GLOBOCAN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新发癌症病例达127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达到760万,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超过1100万。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化学治疗是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降低术前的肿瘤负荷、及早控制远处转移灶、降低肿瘤分期,使手术切除成为可能,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抗肿瘤药物通过体内给药,经过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后,只有少量的药物到达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因此,提高肿瘤部位药物的浓度就必须增加给药剂量,相应也增大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和细胞产生毒副作用。从而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化疗反应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利用纳米粒在肿瘤部位的增强渗透和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PR)效应,以纳米粒为载体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显示出若干奇异的特性,诸如低熔点、高比热容、高膨胀系数、高反应活性、高扩散率、高强度、高韧性、表面反应活性高、表面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吸附能力强等。纳米技术在对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生物传感器诊断以及生物芯片诊断等方面迅速发展,使患者得到更为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在治疗方面,利用纳米粒子作为新的药物传递和控释的载体,是由于其比血红细胞还小许多,可在血液中自由运行,具有穿过靶组织内皮细胞的能力,进入细胞内,将所包含的药物在细胞和/或亚细胞水平释放,大大提高药物疗效。还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增加药物与胃肠道液体有效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药物利用率,提高疗效。此外,纳米粒可以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遭核酸酶的降解,可以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将DNA和RNA等基因治疗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或在纳米粒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单克隆抗体等,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从而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性基因治疗。因而纳米载药体系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壳聚糖(Chitosan, C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聚阳离子多糖衍生物。又称可溶性甲壳质、甲壳胺、几丁聚糖等,是N-乙酰-D-葡糖胺和D-糖胺的共聚物,由甲壳素碱化脱乙酰基所得,其结构类似于纤维素。壳聚糖含有游离氨基,呈弱碱性,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溶于酸性溶液。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其氨基基团发生质子化,带有大量正电荷,可与带负电荷的聚合物、大分子甚至一些聚阴离子相互作用,由此发生的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则可方便地用于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在药物载体研究中,壳聚糖因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无毒性而备受关注。由壳聚糖形成的载药纳米粒不仅提高了疏水性药物的溶解度、控制药物释放、延长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还可以大大加强制剂的肿瘤靶向给药能力。因此,利用壳聚糖纳米粒作为高血压药物、化疗药物、胰岛素、疫苗、抗生素等药物的缓释、控释载体得到了广泛研究。盐酸洛拉曲克(nolatrexed dihydrochloride, NLTX)是非经典型结构叶酸类胸苷酸合成酶(TS)抑制剂,通过干扰DNA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增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临床实验已证实其对头颈癌、结直肠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有较好临床疗效。但其在细胞内的半衰期短(仅173分钟),需持续静脉给药维持稳定血药浓度,但同时引起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黏膜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这种剂量限制性毒性影响其临床应用。本研究我们选用壳聚糖(CS)作为原材料,采用阴离子凝聚法制备出包裹有盐酸洛拉曲克的载药纳米粒,优化实验条件,制备较为理想的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理化特性,通过体外细胞毒试验和体内抑瘤试验,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优化实验条件,制备较为理想的壳聚糖纳米粒(CS NPs),并负载盐酸洛拉曲克(NLTX),检测其表征。2.研究不同实验条件对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外释药性能、载药量及包封率的影响。3.观察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外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证明壳聚糖载药纳米粒与游离药物同样具有抗肿瘤效应,进一步证明壳聚糖纳米粒能够给对药物起到缓释作用,可以弥补盐酸洛拉曲克半衰期较短的缺点。4.对移植瘤小鼠进行体内抑瘤试验,证明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较游离洛拉曲克具有更好的体内抑瘤作用,可以成为盐酸洛拉曲克的理想药物载体。方法:1.应用壳聚糖上带正电的氨基与TPP的阴离子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壳聚糖纳米粒(CS NPs),反应过程中同时将盐酸洛拉曲克(NLTX)包裹其中而制成载药纳米粒(NLTX-CS NPs),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及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在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中运用动态透析法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2.体外培养CNE-1鼻咽癌细胞,通过MTT法测定和研究不同浓度的载药纳米粒、空白纳米粒和游离药物与肿瘤细胞共培养24h、48h、72h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推算当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0%时的所需药物浓度,即IC50值。3.制备4T1乳腺癌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载药纳米粒、游离药物和生理盐水叁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给药,给药后每叁天测量小鼠肿瘤长径及短径,第15天处死小鼠,剥离瘤体,计算肿瘤体积(V= Dmax×Dmin2/2),并计算各组抑瘤率。4.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盐酸洛拉曲克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曲线拟合分析;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采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体内抑瘤实验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后,组间多重比较采用采用LSD法或Dunnett's法;游离药物组与载药纳米粒组抑瘤率的比较采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结果:1.制备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溶液pH为5.1,CTS/TPP质量比为6:1,CTS/NLTX质量比为6:1。制备的载药纳米粒呈类圆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232nm,多分散系数(PDI)为0.37,Zeta电位24.4mv,载药率为(19.38±0.52)%,包封率为(63.934±0.74)%,7d内累积释药量达到(68.38±3.90)%。2.载药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外对CNE-1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提高;药物作用72h,游离药物组与载药纳米粒组的IC50值无显着性差异(P=0.506)。而空白纳米粒仅在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第15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显着高于载药纳米粒组、游离药物组(P=0.000);载药纳米粒组的抑瘤率为41.63%,与游离药物组比较,显着提高了药物的抗肿瘤作用(P=0.001)。结论:1.采用阴离子凝聚法制备的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形状规则、粒度分布均匀、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较好缓释性能。2.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内外均显示了长效抗肿瘤作用,壳聚糖纳米粒剂型有望成为盐酸洛拉曲克的理想载体,弥补其半衰期较短的缺点。(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1-04-01)
王广发,陈清霞,刘伟忠,张嘉杰[9](2010)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洛拉曲克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洛拉曲克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C18反相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 mol.L-1醋酸铵-甲醇(40:60);流速:0.8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33 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洛拉曲克的高、中、低(50.0,10.0,1.0μ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2%,97.86%,101.27%,日内、日间差RSD均<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1.0μg.mL-1;线性范围为1.0~50.0μg.mL-1。标准曲线方程:Y=1.73X-5.29,r=0.999 8(n=8)。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0年05期)
张雪琛[10](2009)在《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外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盐酸洛拉曲克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观察盐酸洛拉曲克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影响。结果:1、实验前HepG-2细胞为贴壁的梭形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生长增殖速度快,每2~3天需传一代;在加入化疗药物盐酸洛拉曲克12h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为圆形,体积变小,细胞密度增加和细胞固缩,细胞膜和核膜完整,线粒体发生超浓缩和染色质进行性固缩,并向核周“崩溃”形成一个或多个块状结构、“致密球体”或向外“发芽”形成葡萄串样小球体。24后观察镜下视野模糊,细胞膜损伤﹑肿胀﹑裂解。2、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即MTT法,试验设立叁组药物即(ADM组、DDP组、盐酸洛拉曲克组)每组药物设立四个浓度梯度,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盐酸洛拉曲克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高浓度组的生长抑制率可达80.15%,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高浓度给药组的抑瘤率最高,其次是中浓度组,对每个瘤株均重复实验3次,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比较好。当各组药物浓度达到最大时盐酸洛拉曲克组与阳性对照组(ADM组和DDP组)比较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为80.15%、48.12%、5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x2检验)。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不同浓度盐酸洛拉曲克作用的肝癌HepG-2细胞Bcl-2的表达进行检测,未用药物干预组(对照组)阳性细胞呈棕黄色,染色较深,颗粒分布密集,低浓度组(2μg/ml)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区别,中浓度组(20μg/ml)与高浓度组(200μg/ml)较对照组阳性细胞呈淡染,其中高浓度组尤为明显,颗粒分布疏松。随着盐酸洛拉曲克浓度的递增,凋亡指数逐渐增加,即肿瘤细胞迅速减少,而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逐渐下降。当药物浓度达到最大时(200μg/ml),凋亡指数最大达48.95±3.32,而Bcl-2的阳性表达率最低为10.62±1.21,同时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盐酸洛拉曲克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具有显着地抑制作用,其单药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ADM组和DDP组,且高剂量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其它剂量组,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2、盐酸洛拉曲克能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洛拉曲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化疗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对化疗药的耐药性成为肿瘤治疗的难题。洛拉曲克是一种新型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抑制剂,脂溶性且不含谷氨酸侧链,有利于细胞摄取,从而提高肿瘤细胞的洛拉曲克的浓度。其进入细胞后,可以干扰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增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洛拉曲克作为新型抗肿瘤化学合成药在临床试验中己证实其对肝癌、头颈癌等实体癌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表明,应用针对TS的化疗药时,TS的表达水平和化疗的疗效直接相关。RNA干扰(RNAi)技术是最有效的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基因表达的手段,而大肠癌的发生亦是癌基因的激活和失活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还表明,肿瘤组织细胞中TS表达水平越高,化疗效果越差。本文的目的旨在探索洛拉曲克、化学合成的siRNA以及二者联合体外实验作用于LoVo细胞后对TS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更好的提高化疗药的疗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靶向人胸苷酸合酶TS基因的si RAN转染至人LoVo细胞中,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沉默TS基因后对其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洛拉曲克体外作用于LoVo细胞,Western Blot观察对其TS水平动态变化,MTT实验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另联合siRNA与洛拉曲克共同作用于LoVo细胞,观察其对细胞TS蛋白及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洛拉曲克对LoV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so值约为6.31μmol/L。其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相同剂量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RT-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TS/GAPDH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但是只有48h和60h相对于未处理组有统计学意义。3.相同剂量的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TS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4.TS siRNA可以显着的下调LoVo细胞中T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抑制细胞生长。5.TS siRNA联合洛拉曲克作用于细胞相比于单独作用组,可使ICso明显降低,并且更明显的促进了细胞的凋亡。1.洛拉曲克可以明显的促进细胞凋亡并可以产生TS诱导现象。2.TS siRNA可以下调人LoVo细胞中T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细胞生长减慢,凋亡增加。3.TS siRNA可以增强洛拉曲克的药物敏感性。联合应用TS siRNA和洛拉曲克可以可以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洛拉曲克论文参考文献
[1].林建光,张为民,郑积华,周娟,王津京.洛拉曲克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
[2].田树波.RNA干扰和洛拉曲克对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成酶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
[3].田树波,李乐平,靖昌庆.洛拉曲克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
[4].姚哲,孙平华,陈卫民.洛拉曲克的合成工艺改进[J].化学试剂.2011
[5].靖昌庆,田树波,李乐平.RNA干扰技术和洛拉曲克对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2011
[6].陈斯泽,陈雪梅,汪森明,张积仁.盐酸洛拉曲克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考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
[7].李晶,汪森明,胡丽娟,胡喜钢,曹漫明.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
[8].李晶.盐酸洛拉曲克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检测[D].南方医科大学.2011
[9].王广发,陈清霞,刘伟忠,张嘉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洛拉曲克浓度[J].医药导报.2010
[10].张雪琛.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外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