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200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新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输液患者发生抗生素药物不良的原因,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200例抗生素药物急诊输液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人,将实行抗生素药物输液治疗以及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抗生素药物输液治疗以及针对性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不良反应以及治愈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不良反应发生率3%、静脉输液治疗时间(8.45±0.56)h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92%、不良反应发生率11%、静脉输液治疗时间(15.45±1.32)h,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性比较显著,P均小于0.05,统计学均存在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抗生素药物输液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升用药安全率,缩短治愈时间,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急诊输液;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护理

临床疾病治疗中抗生素静脉给药是一种关键方式,又因为临床上广泛应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抗生素药物急诊输液患者护理效果进行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参与研究的200例样本资料均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抗生素药物急诊输液患者选取中,且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是急诊输液患者,所有患者在了解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流程等内容之后均表示知情同意,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n=100)与实验组(n=100),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7岁,中位年龄为(54.56±5.46)岁,发病到接受治疗间隔最长时间13d,发病到接受治疗间隔最短时间1d,平均间隔时间(4.98±1.11)d;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53.78±5.89)岁,发病到接受治疗间隔最长时间15d,发病到接受治疗间隔最短时间2d,平均间隔时间(5.11±1.34)d。利用统计学软件研究两组急诊输液患者性别、间隔时间、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不存在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药物输液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抗生素药物输液治疗以及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于满足抗菌药物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人员要主动询问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等。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过敏试验准则以及方法,并且全面落实过敏史责任到每个护理人员身上,在急诊室中实行过敏试验,并且为患者准备好一些急救用品和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第二,急诊护理。对患者面色情况以及生理指标等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感应该及时汇报给护理人员,并由护理人员通知主治值班医师,立即停止药物注射,保留静脉通路,采取患者平卧位,并为患者立即注射一定定量盐酸肾上腺素,给予患者低流量氧气治疗。评估与判断患者病情,若一旦患者发生严重的心脏骤停等问题,需要心肺复苏干预患者,在谨遵医嘱的情况合理应用强心剂以及呼吸兴奋剂等急救药物[1]。第三,监测病情。对患者不良反应、生理指标变化水平等进行观察,防止损伤患者机体器官与组织。第四,心理护理。在急诊静脉注射抗菌药物过程中突然出现不良反应,此时患者往往形成很多负面情绪以及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分析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患者详细讲述成功案例,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尽快安抚患者不良心理。第五,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名称,提习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再次应用易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此外,及时为患者详细讲述药物相关知识,提醒患者药物可能的危害,显著改善患者用药安全意识[2]。

1.3观察指标

依据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统计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满意度以及静脉输液治疗时间等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我院此次收集的200例急诊输液患者所有临床资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及满意度比较采取率(%)形式表示,实施卡方检验,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间对比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当P<0.05且差异显著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人数为100例,护理满意度是100%,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人数为92例,护理满意度是92%,出现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1%,经检验X2=8.3333、4.9155,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输液治疗时间

实验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间(8.45±0.56)h,参照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间(15.45±1.32)h,经统计学检验t值为48.8187,P<0.05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

3讨论

抗生素是因微生物形成的抑制其他类微生物生存以及生长的次级代谢产物,依据化学干预方式半合成或者合成的抗菌药物[3]。在临床上抗生素一般被用来治疗致病微生物感染或者各种细菌感染疾病。但是在挽救患者生命以及治疗疾病中会出现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造血系统。现今尤其是在急诊科临床工作中医疗纠纷发生概率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其中占据最大比例的就是因急诊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最终形成临床医疗纠纷事件[4]。由此可以发现静脉注射急诊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不仅严重影响患者以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医患及护患纠纷事件。在统计分析因静脉输液抗菌药物治疗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来建立有针对性、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不良反应引反引发的各种症状,尽可能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事件,显著提升急诊患者静脉输液期间护理满意度,值得急诊护理中广泛应用[5]。

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静脉注射治愈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在急诊输液患中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会存在一定不良反应,现对治疗后患者予以有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输液患者不良表现,依据有效措施来进行护理,如停药或者换药,同时在谨遵医嘱下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如利用抗过敏性休克类药物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来处理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从而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6]。

参考文献:

[1]许小萍.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8):116.

[2]闫燕.150例急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7):236-237.

[3]夏海兰.106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4):529-530.

[4]王爱丽.178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J].海南医学,2011,22(16):138-140.

[5]李玉玲.门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北方药学,2015,12(12):193-193.

[6]赖春娟,李季妮.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应急护理措施探讨[J].海南医学,2014(20):3119-3120.

标签:;  ;  ;  

200例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