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地源热泵论文_杨欣钰

导读:本文包含了套管式地源热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换热器,源热泵,管式,模型,热地,传热学,地下。

套管式地源热泵论文文献综述

杨欣钰[1](2019)在《地源热泵套管式换热器传热及其分布式热响应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源热泵作为最重要的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运行稳定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分析其与地层间的传热性能是热泵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此外地层热物性(热导率、比热容)是影响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关键因素,通常作为埋管换热器以及系统负荷设计的重要输入参数。因此,研究埋管换热器传热及地层热物性高精度测试方法,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地埋换热模型和热物性获得方法还有待优化。本文首先对埋管换热器的传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套管式换热器,通过对目前地埋换热器换热模型进行优化,建立了新型的埋管换热器瞬态传热模型。该模型引入了包含换热器比热容的热响应方程式,并联立了钻井内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利用数值求解方法,得到钻井内部流体温度的瞬态分布。对比本文模型预测温度、其他模型预测温度以及实验测量温度,发现本文模型在2h时,与实验数据吻合程度较其他模型高,相对误差仅3.6%;在56h时,系统达到稳态,各模型模拟结果相近。基于获得的模型,定量研究了换热器比热容、地层热导率、循环流体流量和换热器内管热导率等参数,对换热器单位长度换热功率以及出口温度的影响。其次,在建立的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基础上,对地层热物性的高精度测试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别采用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和sperman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了换热器换热功率以及出口流体温度对地层热物性参数的敏感性,发现地层热导率的敏感性强于地层比热容。在此基础上,将建立的换热器传热模型和分布式热响应测试相结合,采用蒙特卡洛算法,对地层热导率和比热容进行分级反演,得到地层比热容和地层热导率分别为3.65 W·K~(-1)·m~(-1)和2.89×10~6 J·K~(-1)?m~(-3),与参考值接近。将该结果回代入传热模型中计算流体温度分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进一步证明了该热物性预测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胡志高,王彦芳,康杰,任晓辉[2](2018)在《套管式地源热泵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湘潭某酒店项目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研究,详细介绍套管式地源热泵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现状。希望通过对该项目的阐述,为后续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工艺提供示范借鉴,同时为此类系统在工程案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套管式地源热泵技术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通过钻入岩土的深孔,将水引入孔的最深处,水在岩孔(或传热波纹管,其中SUS304不锈钢,K=16.3 W/m·℃)(本文来源于《供热制冷》期刊2018年08期)

胡志高,王彦芳,康杰,任晓辉,胡平放[3](2016)在《套管式地源热泵技术在酒店建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湘潭某酒店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为依托,通过在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总结出一套适用的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流程,并通过分析运行数据得出夏季、冬季套管式地下换热装置实际单位延米换热量分别可高达270 W/m和105 W/m,换热性能较优。(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6年08期)

王欣,俞亚南,高庆丰[4](2005)在《地源热泵垂直套管式换热器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特性及其发展前景,分析了现有传热模型的局限性。在V.C.Mei传热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能量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了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对埋管周围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该传热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真实的传热过程和传热机理。(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05年06期)

赵军,袁伟峰,朱强,周倩,龚宇烈[5](2002)在《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能量平衡 ,建立了地下浅埋套管式换热器传热模型 ,求解并分析了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强化换热的措施 ,给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图(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陈建萍[6](2001)在《套管式地源热泵全年运行试验研究与传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源热泵因其显着的节能和环保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国、德国及瑞典等西方国家的地源热泵技术尤其是供暖方面的应用日趋成熟。由于受初投资大、本地地理气候影响大等限制,我国地源热泵尚处初级开发阶段。本文综述了地源热泵(GSHP)在国外和国内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并概要介绍了神经网络及其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现状。本文介绍了地源水-水热泵全年冬夏暖冷联供的实验结果以及过渡季地温的恢复情况,分析了系统流量对热泵性能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运行流量为1000(L/h)。并实测得到单位管深换热率及埋管的有关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了冬季吸热曲线和夏季放热曲线。本文采用系统能量平衡结合热传导方程,在浅埋套管式换热器短期传热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长期传热模型,并考虑了管群热干扰对模型的影响。并运用有限单元法软件编程进行离散和计算机分析,得出模拟温度场,其模拟值与实测的均值基本相符,两者最大误差小于5.13%,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意义。本文还介绍了主要从系统性、整体性和非线性上来描述地下埋管传热系统的神经网络,并针对不同输入和输出变量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埋管换热进行模拟计算和预测,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神经网络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相当一致,计算精度高。可加以推广和指导工程实践。(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1-11-14)

魏唐棣[7](2001)在《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源热泵技术是建筑节能的重要节能技术——热泵技术的分支,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及过度耗能对环境的压力,地源热泵技术因其良好的节能预期,日益成为建筑节能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候具有夏热冬冷特性,是地源热泵技术最具应用前景的地区。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在于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准确把握,以便为系统设计提供设计依据。本文在综述有关地源热泵的地下埋管换热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确定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地下埋管换热器参数优化及传热性能数学模拟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相应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建立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的二维传热模型,并借助计算机对分析结果进行解析,弄清了影响埋管换热器性能的管径、管长、管径比、通过流量、进水温度、进出水方式以及管材等参数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指标,对研究界悬而未决的“热短路”问题也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了有关结论。本文通过对试验模型热过程的深入分析,建立了与实际地下埋管换热器结构参数相吻合的叁维传热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单元法和向前差分法求解相应微分方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关联耦合,详细分析了埋管换热器的短期和长期运行特性,对地源热泵套管式埋管换热器连续运行、间断运行规律进行了解析,进一步弄清了埋管换热器的传热规律。对换热器周围岩土温度的计算结果证明,地源热泵经历叁个月开机运行和叁个月停机过渡季后,换热器周围岩土一定程度实现了冬冷夏用、夏热冬用的目标。通过实验测试与分析,证明了地下埋管换热器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一环能够为热泵提供良好的热源,使地源热泵的性能参数优于风冷热泵,发现了埋管换热器匹配热泵运行时独特的自平衡规律,为设计和运行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经验。本文对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研究较为深入,研究方法对其他地下蓄能系统的研究有借鉴意义,研究成果对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具有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1-04-01)

袁伟峰,赵军,朱强[8](2001)在《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源热泵是一种节能、对环境无害的绿色空调设备 ,可成为下个世纪冷暖技术的核心 ,采用能量平衡 ,建立了地下浅埋套管式换热器传热平衡式 ,进行求解 ,并分析了影响传热的各关联因子 ,提出了需研究的强化地下换热的措施 ,根据求解结果 ,给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图。对实验设计和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能源》期刊2001年01期)

王勇,付祥钊[9](1997)在《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取暖降温技术,可能成为下一世纪冷暖技术的核心,在线热源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传热评价标准平均传热系数的概念,理论上对比分析了套管式和U型管式地下换热器的传热热阻,然后通过二者的对比实验研究,推荐使用套管式换热器。并进一步对套管式地下换热器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了影响传热系数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需研究的强化地下换热的措施,拟合出了套管式地下换热器的平均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5期)

套管式地源热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湘潭某酒店项目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研究,详细介绍套管式地源热泵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现状。希望通过对该项目的阐述,为后续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工艺提供示范借鉴,同时为此类系统在工程案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套管式地源热泵技术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通过钻入岩土的深孔,将水引入孔的最深处,水在岩孔(或传热波纹管,其中SUS304不锈钢,K=16.3 W/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套管式地源热泵论文参考文献

[1].杨欣钰.地源热泵套管式换热器传热及其分布式热响应测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2].胡志高,王彦芳,康杰,任晓辉.套管式地源热泵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供热制冷.2018

[3].胡志高,王彦芳,康杰,任晓辉,胡平放.套管式地源热泵技术在酒店建筑中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16

[4].王欣,俞亚南,高庆丰.地源热泵垂直套管式换热器传热研究[J].暖通空调.2005

[5].赵军,袁伟峰,朱强,周倩,龚宇烈.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2

[6].陈建萍.套管式地源热泵全年运行试验研究与传热模型[D].重庆大学.2001

[7].魏唐棣.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1

[8].袁伟峰,赵军,朱强.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J].江西能源.2001

[9].王勇,付祥钊.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热电阻测温系统示意图垂直埋管形式冬季六管管群-3m处温度场普通高效管同轴式套管换热器同多头螺...六管水平截面单元划分运行1天时Figu...

标签:;  ;  ;  ;  ;  ;  ;  

套管式地源热泵论文_杨欣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