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论文和设计-陈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属于立体停车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随动支撑机构、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推动旋转机构、箱式拱形载车板、充电机和地面轨道,所述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设在箱式拱形载车板内和随动支撑机构上,用于驱动箱式拱形载车板在随动支撑机构支撑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旋转机构装在随动支撑机构上,用于推动随动支撑机构和箱式拱形载车板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旋转,所述充电机设置于所述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上部,所述地面轨道固定于地面,所述随动支撑机构一侧滑动连接于地面轨道上方,达到了停车安全稳定,不易发生意外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支撑机构(1)、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推动旋转机构(3)、箱式拱形载车板(4)、充电机(5)和地面轨道(6),所述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设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内和随动支撑机构(1)上,用于驱动箱式拱形载车板(4)在随动支撑机构(1)支撑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旋转机构(3)装在随动支撑机构(1)上,用于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和箱式拱形载车板(4)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旋转,所述充电机(5)设置于所述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上部,所述地面轨道(6)固定于地面,所述随动支撑机构(1)一侧滑动连接于地面轨道(6)上方。

设计方案

1.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随动支撑机构(1)、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推动旋转机构(3)、箱式拱形载车板(4)、充电机(5)和地面轨道(6),所述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设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内和随动支撑机构(1)上,用于驱动箱式拱形载车板(4)在随动支撑机构(1)支撑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旋转机构(3)装在随动支撑机构(1)上,用于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和箱式拱形载车板(4)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旋转,所述充电机(5)设置于所述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上部,所述地面轨道(6)固定于地面,所述随动支撑机构(1)一侧滑动连接于地面轨道(6)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支撑机构(1)包括单支撑立柱(11)、双支撑立柱(12)和导向升降装置(13),所述单支撑立柱(11)竖直设置且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地面轨道(6),所述双支撑立柱(12)平行设置于单支撑立柱(11),所述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向升降装置(13),所述导向升降装置(13)与箱式拱形载车板(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支撑立柱(11)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固定连接有单柱升降梁(112),所述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固定连接有双柱升降梁(122),所述单柱升降梁(112)和双柱升降梁(122)分别与箱式拱形载车板(4)两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支撑立柱(11)底端设置有单柱底座(113),所述双支撑立柱(12)底端设置有双柱底座(123),所述单柱底座(113)和双柱底座(123)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包括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和同步升降装置(22),所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固定设置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内,所述同步升降装置(22)固定设置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两侧的随动支撑机构(1)上,所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同时驱动设置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两侧的随动支撑机构(1)运转,所述同步升降装置(22)带动箱式拱形载车板(4)沿随动支撑机构(1)竖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设置于所述箱式拱形载车板(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动旋转机构(3)包括:推动装置(31)、滚动装置(32)和旋转装置(33),所述推动装置(31)设置于随动支撑机构(1)远离地面轨道(6)一侧底部,所述滚动装置(32)和旋转装置(33)固定设置于随动支撑机构(1)靠近地面轨道(6)一侧底部,所述滚动装置(32)滚动连接于地面轨道(6),所述随动支撑机构(1)靠近地面轨道(6)一侧底部通过所述旋转装置(33)转动连接于单柱底座(1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拱形载车板(4)包括位于中部的底板(41),底板(41)水平设置,底板(4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部(42),所述防滑部(42)为高度较箱式拱形载车板(4)中部低的水平板,所述防滑部(42)与箱式拱形载车板(4)中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3),所述底板(41)下侧设置有容纳腔(4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还包括辅助支撑(8),所述辅助支撑(8)固定设置于地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电动汽车也进入到规模化发展阶段。停车难,车位需求日益增长;充电难,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刚刚起步。一方面要增加车位和充电设施,另一方面又要节约资源少占土地。

立体充电停车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安全性,二是实用性。

首先是安全,包括:人的安全、车的安全、设备的安全、周边环境安全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停车设备安全的基础之上,设备本身不安全,一切安全就无从谈起。

本实用新型首先是为了消除现有无避让式立体停车设备存在的安全性不足缺陷。现有无避让式停车设备,在结构型式设计上存在缺陷,整个设备和上层汽车的质量全部由单立柱单边悬臂偏载,为了防止侧倾,只好增设上轨、双轨和辅助框架,还要对基础条件提高要求。即使这样,设备存取车辆的过程中,仍然是在悬空偏载条件下进行旋转和升降,使用起来很不安全。当设备在室外使用时,又要受到气候、环境、外力作用、基础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狂风暴雨、物体碰撞、基础松动等不可预测外力因素的影响,不仅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没有保障,而且对人员、车辆和环境都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是实用性。目前,电动汽车充电主要是两种型式。一种是地面随处而立的充电桩;另一种是具有充电功能的大型立体车库。地面充电桩的缺点是:汽车充电占用车位时间长,充电桩与人争道、与车争位,给停车难又增加了充电难。大型立体充电站,虽然把立体停车和充电统一起来了,但这种设施相对集中,主要是单位、团体、机关、商场等重点区域的配套设施。对于社区居民和普通百姓,有很多家里已经不止一台车,既有加油的又有充电的,到这些地方去停车充电,既不方便,也不经济,更不现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用以解决现有停车机停车安全性较差且不便于充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包括随动支撑机构、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推动旋转机构、箱式拱形载车板、充电机和地面轨道,所述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设在箱式拱形载车板内和随动支撑机构上,用于驱动箱式拱形载车板在随动支撑机构支撑上下移动,所述的推动旋转机构装在随动支撑机构上,用于推动随动支撑机构和箱式拱形载车板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旋转,所述充电机设置于所述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上部,所述地面轨道固定于地面,所述随动支撑机构一侧滑动连接于地面轨道上方。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随动支撑机构包括单支撑立柱、双支撑立柱和导向升降装置,所述单支撑立柱竖直设置且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地面轨道,所述双支撑立柱平行设置于单支撑立柱,所述单支撑立柱和双支撑立柱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向升降装置,所述导向升降装置与箱式拱形载车板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单支撑立柱上的导向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有单柱升降梁,所述双支撑立柱上的导向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有双柱升降梁,所述单柱升降梁和双柱升降梁分别与箱式拱形载车板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单支撑立柱底端设置有单柱底座,所述双支撑立柱底端设置有双柱底座,所述单柱底座和双柱底座水平设置。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包括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和同步升降装置,所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箱式拱形载车板内,所述同步升降装置固定设置在箱式拱形载车板两侧的随动支撑机构上,所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同时驱动设置在箱式拱形载车板两侧的随动支撑机构运转,所述同步升降装置带动箱式拱形载车板沿随动支撑机构竖直移动。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箱式拱形载车板内部。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推动旋转机构包括:推动装置、滚动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置于随动支撑机构远离地面轨道一侧底部,所述滚动装置和旋转装置固定设置于随动支撑机构靠近地面轨道一侧底部,所述滚动装置滚动连接于地面轨道,所述随动支撑机构靠近地面轨道一侧底部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转动连接于单柱底座。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箱式拱形载车板包括位于中部的底板,底板水平设置,底板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高度较箱式拱形载车板中部低的水平板,所述防滑部与箱式拱形载车板中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底板下侧设置有容纳腔。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还包括辅助支撑,所述辅助支撑固定设置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改变了无避让设备悬臂偏载、运行过程无支撑的产品结构,采用多点随动支撑运行和升降同步,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消除无避让停车设备单边受力的缺陷,使设备运行稳定,不易发生意外;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上设置有充电桩,能够同时为上下两层停车位的车辆进行充电,解决充电占位较大的问题,使车辆充电较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突出表现旋转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突出表现动力驱动传动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随动支撑机构;11、单支撑立柱;111、单柱连接板;112、单柱升降梁;113、单柱底座;114、防脱板;12、双支撑立柱;122、双柱升降梁; 123、双柱底座;13、导向升降装置;131、滑接孔;2、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1、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1、驱动电机;212、传动轴;22、同步升降装置;221、齿条;222、升降齿轮;3、推动旋转机构;31、推动装置;311、推动电机;312、推动轮;32、滚动装置;321、挡板; 33、旋转装置;331、转连接轴;332、旋转轴承;4、箱式拱形载车板; 41、底板;411、支撑杆;412、容纳腔;42、防滑部;43、连接部;44、支撑挡板;441、尖端;5、充电机;6、地面轨道;7、挡块;8、辅助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结合图1至图3,包括随动支撑机构1、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推动旋转机构3、箱式拱形载车板4、充电机5和地面轨道6,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设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内和随动支撑机构1上,用于驱动箱式拱形载车板4在随动支撑机构1支撑上下移动,推动旋转机构3装在随动支撑机构1上,用于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和箱式拱形载车板4沿水平方向移动和旋转,充电机5设置于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上部,地面轨道6固定于地面,随动支撑机构1一侧滑动连接于地面轨道6上方。

使用过程中,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驱动箱式拱形载车板4沿随动支撑机构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带动位于箱式拱形载车板4上的车辆抬升和降低;推动旋转机构3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和箱式拱形载车板4沿水平方向移动和以支撑机构一侧为中心旋转,从而使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的箱式拱形载车板4能够移动至一层的停车位上方或移动至与一层的停车位错开,从而便于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上停车或移走车辆。

箱式拱形载车板4为停车机上用于承托车辆的支撑台,箱式拱形载车板4整体具有良好的牢固性,使用较为安全,箱式拱形载车板4包括位于中部的底板41,底板41水平设置,底板4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滑部42,防滑部42平行设置于底板41,且防滑部42高度较底板41低,防滑部42与底板41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3,底板41、防滑部42和连接部43均为板状结构,底板41和防滑部42水平设置,车辆停在箱式拱形载车板4 上时,车辆的前后车轮位于底板41两端防滑部42上,由于防滑部42较底板41高度低,可避免车辆前后滑动导致车辆停车不稳容易发生危险。

连接部43为由与防滑部42连接一端至与底板41连接一端高度逐渐增加的倾斜板,连接部43设置为倾斜板可使车辆行驶至箱式拱形载车板4 上或移下箱式拱形载车板4较为方便。

优选的,箱式拱形载车板4还包括支撑挡板44,支撑挡板44分别与底板41、防滑部42和连接部43两侧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挡板44能够增强箱式拱形载车板4长度方向的抗弯强度,从而增加使用安全性,并且,还可避免箱式拱形载车板4发生侧倾时汽车滑出箱式拱形载车板4。

更优的,支撑挡板44两端分别设置有尖端441,尖端441的顶端位于防滑部42所在平面上,尖端441的设计可避免汽车上下箱式拱形载车板4 时与支撑挡板44发生剐蹭,能够提高箱式拱形载车板4的使用安全。

底板41、防滑部42和连接部43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杆411,支撑杆411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支撑杆411沿底板41的宽度方向设置,支撑杆411能够增强箱式拱形载车板4在宽度方向上的牢固程度,避免箱式拱形载车板4发生弯曲变形。

底板41下侧设置有容纳腔412,容纳腔412为设置在底板41下方的空腔,容纳腔412底部不低于防滑部42底部,容纳腔412可用于容纳和安装停车机的驱动装置。

底板41、防滑部42和连接部43为一体成型结构,生产过程较为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减少生产工艺,降低造价成本,同时,能够增加箱式拱形载车板4的牢固程度,容纳腔412能够起到对电机等设备进行保护的效果,防止外物进行碰撞,同时还可避免被雨水淋湿。

随动支撑机构1包括单支撑立柱11、双支撑立柱12和导向升降装置 13,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为空心方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均竖直设置,单支撑立柱11底部滑动连接于地面轨道6,地面轨道6水平设置,双支撑立柱12平行于单支撑立柱11,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向升降装置 13,单支撑立柱11不在双支撑立柱12所在的竖直平面内。通过单支撑立柱11、双支撑立柱12和导向升降装置13进行配合,可实现稳定升降,避免出现升降过程中出现单边受力的情况,有助于避免升降过程中发生倾斜,能够提高升降过程中的使用安全性。

单支撑立柱11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固定连接有单柱升降梁112,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固定连接有双柱升降梁122。单柱升降梁112和双柱升降梁122分别与箱式拱形载车板4两侧固定连接,箱式拱形载车板4升降过程中,单柱升降梁112和双柱升降梁122能够起到对箱式拱形载车板4进行支撑的作用,使箱式拱形载车板4整体受力更加均匀,不易发生变形。

单支撑立柱11底端设置有单柱底座113,双支撑立柱12底端设置有双柱底座123,单柱底座113和双柱底座123水平设置,单柱底座113和双柱底座123能够增加单支撑底柱和双支撑立柱12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单支撑底柱和双支撑立柱12发生侧倾。双柱底座123连接双支撑立柱12两个支柱底端,使双支撑立柱12两个支柱连接为一个整体,具有更好的稳固性。

导向升降装置13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导向升降装置13中部设置有滑接孔131,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穿过滑接孔131与导向升降装置 13滑动连接,使导向升降装置13在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的滑动更加稳定,在承受重物时不易发生脱离、变形的情况。

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顶端均设置有防脱板114,防脱板114 能够阻挡导向升降装置13向上滑动,可起到避免出现导向升降装置13向上滑动脱离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造成使用事故发生的情况。

单边驱动双边同步升降系统2包括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和同步升降装置22,同步升降装置22分别设置于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上,同步升降装置22驱动导向升降装置13沿单支撑立柱 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下滑动,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同时与单支撑立柱11 和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上的同步升降装置22传动连接。通过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同时与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上的同步升降装置22传动连接,可实现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同步升降,使导向升降装置13支撑重物时运行更加稳定,且受力均匀,能够有效增加使用寿命,避免发生事故。

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包括驱动电机211和传动轴212,驱动电机211 与传动轴212中部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11与传动轴212中部的传动连接为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条传动中的任意一种。向升降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齿条221和与齿条221啮合的升降齿轮222,齿条221固定于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升降齿轮222与导向升降装置13转动连接,升降齿轮222与传动轴212固定连接且同轴设置,驱动电机211运转时带动传动轴212旋转,传动轴212带动两端的升降齿轮222同时转动,升降齿轮222与齿条221作用时可带动导向升降装置13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单支撑立柱11和双支撑立柱12上的导向升降装置13同步升降。

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设置于容纳腔412内,可节约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的空间占用,同时,还可避免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设置在外部容易发生碰撞造成动力驱动传动装置21失效,进而可减小事故发生的几率。

推动旋转机构3包括推动装置31、滚动装置32和旋转装置33,推动装置31设置于随动支撑机构1远离地面轨道6一侧底部,滚动装置32和旋转装置33固定设置于随动支撑机构1靠近地面轨道6一侧底部,滚动装置 32滚动连接于地面轨道6,随动支撑机构1靠近地面轨道6一侧底部通过旋转装置33转动连接于单柱底座113。推动机构和滚动装置32能够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水平移动,随动支撑机构1移动至地面轨道6一端时,推动机构继续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的双支撑立柱12移动,此时,由于单支撑立柱11无法继续向前移动,使随动支撑机构1以单支撑立柱11的中心线为轴心旋转,通过推动旋转机构3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移动和旋转能够使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的运行稳定、安全,可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推动装置31包括推动电机311和推动轮312,推动电机311与推动轮 312传动连接,推动轮312转动连接于双支撑立柱12底部,推动电机311 设置于双支撑立柱12上端。推动电机311运转时带动推动轮312旋转,从而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移动,双支撑立柱12为中空结构,推动电机311与推动轮312之间的传动件设置于双支撑立柱12内部,推动电机311与推动轮312之间传动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传动轴传动、链条传动或皮带传动中的任意一种。

滚动装置32为转动连接于单柱底座113下侧的滚轮,滚动装置32的轮面与地面轨道6上表面滑动抵接,所述滚动装置32的转轴与推动轮312 的转轴平行。滚动装置32与地面轨道6上表面配合可使随动支撑机构1的移动阻力较小,移动更加稳定。滚动装置32沿单柱底座113的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多个滚动装置32共同支撑可达到运行稳定,安全性高的目的,同时可避免单个滚动装置32承受较大的外力发生损毁。

旋转装置33包括旋转连接轴331和旋转轴承332,旋转轴承332固定设置于单柱底座113一端,旋转连接轴331轴线竖直,且通过旋转轴承 332转动连接于单柱底座113,通过旋转连接轴331和旋转轴承332实现随动支撑机构1的旋转可使旋转阻力较小,反复使用的过程中磨损较小。

旋转轴承332为推力球轴承、推力滚子轴承、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中的任意一种,使旋转轴承332具有承受轴向力的能力,满足单支撑立柱11承重旋转的使用需求。

滚动装置32两侧设置有挡板321,挡板321与单柱底座113底端固定连接,挡板321能够起到对滚动装置3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外物进入导致滚动装置32移动受阻,进而避免出现使用事故,同时,挡板321还可避免滚动装置32受到外物装置,防止滚动装置32转轴发生变形。

地面轨道6一端设置有挡块7,挡块7能够阻挡滚动装置32继续滑动,随动支撑机构1移动至地面轨道6一端时,推动机构继续推动随动支撑机构1的双支撑立柱12移动,挡块7能够阻挡单支撑立柱11继续向前移动,使随动支撑机构1以单支撑立柱11的中心线为轴心旋转,从而实现随动支撑机构1的旋转功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073.2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494273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E04H 6/06

专利分类号:E04H6/06;E04H6/04

范畴分类:36C;32B;32F;

申请人:陈钢

第一申请人:陈钢

申请人地址:441000 湖北省老河口市苏家河79栋3单元501号

发明人:陈钢

第一发明人:陈钢

当前权利人:陈钢

代理人:武媛;吕学文

代理机构:115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随动支撑式立体充电停车机论文和设计-陈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