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律失常,遗传学,资源共享,卡特,细胞,课程,基础。
遗传学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芳,陈志川[1](2019)在《运用5E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基础”专题复习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考专题复习的目的是有效帮助学生把握学科主干知识,内化学科思想与方法,提升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应重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7年版")的重要概念的引领作用,合理规划复习专题,遵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形成规律,对学生进行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科学思维的系统训练,以期实现学生对重要概念深层次的理解和迁移应用,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9年45期)
李凌子,徐洲更,王佳伟[2](2019)在《十字花科杂草进化的遗传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并降低农业产量的植物。早在上世界70年代,着名的生态学家Grime等人就提出了植物的生活史CSR对策模型。该模型认为干扰频繁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杂草型对策。尽管以田间杂草为代表的杂草性对策植物具有生长快,生活周期短的特点,但是其背后的遗传学基础我们并不清楚。从中国大陆等地区收集到75份十字花科稻田杂草碎米荠属植物Cardamine occulta。基因组测序表明,C.occulta是异源八倍体植物。通过群体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结合田间实验、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克隆了一个控制C.occulta适应田间高干扰程度的基因,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杂草快速进化适应模型。有趣的是,该机制在十字花科其它杂草中频繁出现,是稻田杂草植物适应高干扰环境的普遍机制。(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4)
Parilla,M,Alikhan,M,Al-Kawaaz,M,魏建国,方叁高[3](2019)在《伴平滑肌瘤样间质肾细胞癌的遗传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伴平滑肌瘤样间质的肾细胞癌(RCC)是WHO(2016)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中RCC的暂定亚型。HE染色显微镜下见平滑肌瘤样间质中,肿瘤边界清楚,呈管状、乳头状生长,胞质透明。该文阐述了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存档的15例HE组织形态学,符合其遗传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证实15例中有1例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6例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Arthur,AM,Wilde,齐杰,姜运秋,刘兴鹏[4](2019)在《正常结构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遗传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遗传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基因筛查、家族筛查和基因诊断在遗传相关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这类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刘苗,杜金红[5](2019)在《中职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学遗传学基础的探索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中职学校医学遗传学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将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整合,做成视频、动画,化难为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甘怡群[6](2018)在《应激背景下的未来取向:动机功能、应激缓冲机制和遗传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取向是一种个体对时间概念化的能力,它是指个体对于未来事件相关的行为以及结果的思考偏好。时间概念化的能力不仅体现了个体对事件未来发展的掌控需求以及对提前应对未来事件的准备,而且也体现了人类对于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努力。未来取向是一种重要积极的心理资源,目前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未来取向与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关联,并未探讨其内在的机制。本次报告希望从叁个方面拓展人们对未来取向功能和形成机制的理解;(1)用行为实验探讨未来取向的动机过程和时间折扣及时间知觉。我们发现,未来取向高的个体能穿透时间的屏障,准确地感知未来应激的重要性。(2)未来取向有缓冲压力的功能,其中的作用机制是计划,情绪调节和抑制控制。我们用纵向追踪的方法探讨未来取向缓冲慢性的工作和学业压力的功能,以及用行为实验结合生理和ERP方法研究未来取向缓冲实验室启动的急性社会压力。(3)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未来取向的形成和变化,初步证据说明特定位点的基因型在逆境下发展出更强的未来取向。报告也对未来取向用于时间管理,个体化的应激干预和临床应用的前景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刘文芳[7](2018)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研究——以医学遗传学基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遗传学基础课程包含的知识点繁多,体系庞大,内容错综复杂而难以理解,又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而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教师利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并能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的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8年28期)
张晓青[8](2018)在《网络环境下的《医学遗传学基础》课堂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遗传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不仅要学习医学遗传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还要运用所学医学遗传学知识进行遗传病的咨询、诊断、治疗和预防,学会正确选择和应用医学遗传学的临床诊断技术。因此,在教学上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倡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梁戈[9](2018)在《《遗传学基础》第19章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已经出版了许多有关基因工程的研究论文和着作。因此,将英文的研究论文和着作,尤其是发达国家发表的论文和着作翻译成中文至关重要。翻译材料与基因工程的最新发展成果有关,翻译材料为《遗传学基础》第19章的内容,文章中大量的科技词汇和复杂句为此翻译材料的特点。科技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在案例分析实例中得以体现,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对科技翻译有较大帮助。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SDL Trados 2015来完成翻译任务。本报告详细介绍了翻译任务的背景和意义,并将翻译过程分为叁个步骤。所有的翻译案例都可以反映卡特福德转换理论中范畴转换和层次转换的实用性。其中,报告提出的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以及内部体系转换均属于范畴转换,它们是本次翻译过程中也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内部体系转换主要用于特殊科技词汇的翻译,词性的转换可以体现出类别转换,含有被动语态、后置定语或后置状语的句子翻译可与结构转换和单位转换的方法进行结合。长难句的翻译可以体现出与范畴转换结合运用的重要性。该报告通过翻译任务获得的启发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先蕾[10](2018)在《《遗传学基础》(节选)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Essentials of Genetics的目录及第一章内容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是美国40多所大学使用的遗传学教科书,2016年引进中国。它属于通俗科学,是为初学者准备的教材。如何通过翻译使译文像原文一样在读者身上产生相同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中国遗传学科的发展是译者在进行此次翻译实践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原文具有简洁、严谨、有信息、有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在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也就是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的指导下,借助于所有可利用资源,此次翻译实践得以顺利完成。本文从语言结构的不同层次,词汇、句子、篇章的角度对此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及总结。词汇层面的问题是科技术语的理解与翻译,常用词汇作为专业术语时的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语境中常用词汇的翻译,语言习惯不同的词汇的翻译。句子层面的主要问题是句子结构及成分的调整和语态的变换。篇章层面是怎样通过对指示词、连接词的理解从而了解语篇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译文中能够清晰表达,以及如何让译文连贯的问题。译者根据上述问题,通过释义、增译、减译、改变词性、句子结构等手段得到了比较流畅、清晰、简洁、符合汉语习惯的符合交际翻译理论的译文,这对生物学英译汉的翻译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遗传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杂草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并降低农业产量的植物。早在上世界70年代,着名的生态学家Grime等人就提出了植物的生活史CSR对策模型。该模型认为干扰频繁的环境有利于形成杂草型对策。尽管以田间杂草为代表的杂草性对策植物具有生长快,生活周期短的特点,但是其背后的遗传学基础我们并不清楚。从中国大陆等地区收集到75份十字花科稻田杂草碎米荠属植物Cardamine occulta。基因组测序表明,C.occulta是异源八倍体植物。通过群体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结合田间实验、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克隆了一个控制C.occulta适应田间高干扰程度的基因,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杂草快速进化适应模型。有趣的是,该机制在十字花科其它杂草中频繁出现,是稻田杂草植物适应高干扰环境的普遍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学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陈颖芳,陈志川.运用5E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以“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基础”专题复习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2019
[2].李凌子,徐洲更,王佳伟.十字花科杂草进化的遗传学基础[C].第叁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3].Parilla,M,Alikhan,M,Al-Kawaaz,M,魏建国,方叁高.伴平滑肌瘤样间质肾细胞癌的遗传学基础[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4].Arthur,AM,Wilde,齐杰,姜运秋,刘兴鹏.正常结构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遗传学基础[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9
[5].刘苗,杜金红.中职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学遗传学基础的探索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
[6].甘怡群.应激背景下的未来取向:动机功能、应激缓冲机制和遗传学基础[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刘文芳.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研究——以医学遗传学基础为例[J].职业.2018
[8].张晓青.网络环境下的《医学遗传学基础》课堂教学[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9].梁戈.《遗传学基础》第19章翻译实践报告[D].昆明理工大学.2018
[10].先蕾.《遗传学基础》(节选)翻译报告[D].昆明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