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副刊论文_廖华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晨报副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副刊,晨报,文学革命,古典主义,动因,新诗,杂感。

晨报副刊论文文献综述

廖华力[1](2019)在《蒲殿俊与《晨报》副刊》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晨报》副刊率先襄赞新文化运动,并在思想、文化、学术,特别是文学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晨报》副刊转向的动因考察一直备受关注。而作为《晨报》总编辑的蒲殿俊在其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蒲殿俊在《晨报》副刊的办刊定位、思想基调、刊名创设、人事安排、内容供给、管理编务等诸多方面的重要贡献,《晨报》副刊才能在李大钊和孙伏园的主办下迎来它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在北方的堡垒"。(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廖华力[2](2019)在《五四时期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基于“文学场”理论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五四时期着名的四大副刊之一,《晨报》副刊在鲁迅、周作人兄弟由《新青年》时期过渡到《语丝》时期的历史空隙中,扮演一个相当特殊而且重要的历史角色,并发挥出独特的历史作用,它成为周氏兄弟无可替代的"文学场"。通过建构"文学场",周氏兄弟成功开展自己的各种文学活动,推动《晨报》副刊与"五四"新文学向正确历史方向不断发展前进的同时,成功实现自身特别是鲁迅与《晨报》副刊在中国现代文学版图中应有的历史位置。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关系为当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廖华力[3](2019)在《五四时期《晨报》副刊与梁启超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晨报》副刊与梁启超的关系极为密切,梁启超开启民智的报刊思想与新民救国的文学观念对《晨报》副刊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正是在此总体的限制规约框架下,李大钊与孙伏园才能够充分发挥最大限度的自主独立性,使得《晨报》副刊兼容并包、名家云集、佳作迭出、新人涌现,最终发展成为"新文学运动在北方的堡垒"。(本文来源于《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廖华力[4](2019)在《应时而动 顺势而为:《晨报副刊》传播新文学的外部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晨报副刊》对于五四新文学采取了异常罕见的积极支持的态度和诸多措施,包括先后选聘《新青年》轮值主编李大钊和"副刊大王"孙伏园为主编等。《晨报副刊》对新文学态度的转变,除了内部受到研究系的精神领袖梁启超的文化追求、"新民救国"的文学观念,以及《晨报》总编辑蒲伯英的文学启蒙观念的重要影响外,不能不考虑五四文学革命与外部文学生态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7期)

王利辉[5](2019)在《全媒体时代地市报副刊的角色扮演——以河南《许昌晨报》副刊的转型路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媒体时代,地市报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文化传播制高点,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命题。河南《许昌晨报》基于挖掘地方厚重文化的责任担当,突出地方性,打好特色牌,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擦亮城市的文化名片,提升副刊软实力,为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廖娴[6](2019)在《《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改革起,便以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的实绩为现代散文的生成贡献力量。尤其在1920——1924年间,《晨报》副刊成为继《新青年》后,在《语丝》前对现代散文生成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但《晨报》副刊的散文数量繁多、内容庞杂、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相关研究较少。由此,本文以1919年初至1924年底的《晨报》副刊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与现代散文生成的关系。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考察现代散文生成语境中的《晨报》副刊。首先界定现代散文的概念。现代散文作为一个文类概念,定型于“五四”时期。它是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文类,主要包含杂感和纯文学散文两种形态。其次从当时整个媒介语境和《晨报》副刊自身去考察散文发表情况,凸显《晨报》副刊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优势。第二章主要探究《晨报》副刊与杂感的生成关系。在主题建构方面,《晨报》副刊继承了《新青年》“随感录”的批评品格,承续并发展了“随感录”注重“文化批评”的一面,又深入拓展了“社会批评”的主题。在文体形式方面,《晨报》副刊的杂感一方面以理论和创作实践探索杂感这一体式以及杂感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探索《晨报》副刊对杂感新样式的开辟,凸显对杂感形式多样化做的贡献。第叁章主要论述《晨报》副刊与美文的生成关系。作为“美文”理论发表的重要阵地,《晨报》副刊发表了《美文》《纯散文》两篇文章,为现代散文格局的建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晨报》副刊还呈现了周作人、冰心、徐志摩等人的美文创作,探索了美文多样性的语言风格,显示出纯文学散文创作的实绩。(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田洁[7](2019)在《《晨报》副刊译介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改革起,便积极的推进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除了刊登大量的新文学创作之外,还译介了众多的域外文学作品。《晨报》副刊发行十年,历经了李大钊、孙伏园、徐志摩叁个主要编辑时期,由于个人性格、编辑理念和文学语境的不同,每个编辑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以《晨报》副刊的译介文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编辑时期所呈现出的特点。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部分分为叁章。第一章主要呈现《晨报》副刊自1919年2月到1920年7月这一年半时间中的译介状况。这一时期由李大钊任编辑,属于《晨报》副刊的初创时期,译作集中选择俄法两国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与诗歌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理论译介与域外文学评介文章在此时数量较少。第二章主要分析《晨报》副刊从1920年7月至1925年9月这五年多的译介特征。这一时期主要由孙伏园任主编,属于《晨报》副刊的繁荣时期,译介文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先作品翻译结出累累硕果,小说、诗歌、戏剧、童话等多种体裁得到全面关注;其次,文艺思潮和文学理论译介成绩斐然;最后,对域外文学的评介也繁荣兴盛。第叁章主要论述《晨报》副刊在1925年10月到1928年6月终刊这近叁年时间中的译介特点。这段时间主要由徐志摩任主编,属于《晨报》副刊发展的末期,该时期内的翻译作品荟萃名家创作,域外文学评介文章专业性增强,对于外国文艺思潮与理论的译介热情明显不如前一个时期。(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蒋含平,李敏,王悦[8](2018)在《城市风格与报刊姿态:五四时期北京《晨报副刊》与上海《觉悟》副刊妇女解放运动呈现比较(1919-1920)》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与妇女解放运动渐盛,"四大副刊"之中的北京《晨报副刊》与上海《觉悟》都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这两份地处不同城市的报纸,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表达与呈现中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姿态:关注重心有一个此消彼长由北向南的空间转移;呈现主题有集中与多元之别;文章风格有学术性、严谨性和通俗性、互动性的不同。不难发现,《晨报副刊》身居古都北京,汇聚罗家伦、徐彦之等各界文化精英,而《觉悟》身处十里洋场的上海,汇集青年读者和学生,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公共论坛。(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8年05期)

崔燕,崔银河[9](2018)在《鲁迅与《晨报副刊》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要切入本文主题,需先弄清《晨报副刊》来龙去脉,查报刊史档案,《晨报副刊》是附属于《晨报》的文艺副刊。《晨报》前身是创办于1916年的《晨钟报》。1916年5月,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舆论阵地,扩大政治影响力,辛亥革命时期一位重要人物汤化龙决定办一份报纸,并将办报具体事宜交予他的秘书李大钊,历经两月筹备,由李大钊亲自命名的报纸《晨钟报》于1916年8月15日创刊,李大钊任总编。两年后因披露段祺瑞政(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8年05期)

桑晓飞[10](2018)在《面向大众的“纯诗”》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诗发展的一种趋向是从纯诗化到大众化的实践,而报纸副刊的媒介效应更加凸显了新诗纯诗化与大众化之间的这种内在焦虑与张力。本论文以《晨报》副刊(1925-1928)发表的新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具体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深入考察《晨报》副刊诗人在报纸副刊大众化导向下的“纯诗”追求。首先,《晨报》副刊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个生产公共意见、实现文化互动的公共场所,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阵地。其体现的平等、开放、互动等特征深刻影响着《晨报》副刊新诗理论及作品,使诗人们的诗学追求中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具体而言,诗人们以《晨报》副刊为阵地,借助对浪漫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形成新诗的理论主张。他们借鉴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古典主义之理性“监视”情感,倡导新诗的格律。在创作方面,《晨报》副刊诗人通过格律化的“重建”与叙事化的开拓,以诗歌形式的创制实现对诗歌情感的控制,以小说化、戏剧化的表达策略实现对诗歌内容的选择。《晨报》副刊作为一种文学“公共空间”,必然对诗人及其创作的个性化诉求形成某种制约,表现为《晨报》副刊新诗纯诗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具体在反映新诗理论与创作中。其一,《晨报》副刊诗人同时追求格律化与叙事化,在主观上向内追求纯诗化与客观上向外实现大众化之间寻得了一种平衡之法;其二,《晨报》副刊的大众化属性影响着诗人们的“纯诗”追求,使这种追求仅表现为一种倾向,反映了《晨报》副刊诗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游移心态。总之,基于《晨报》副刊大众化属性对诗人“纯诗”追求之影响的研究,为解读1920年代后期新诗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传播学的路径。(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晨报副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五四时期着名的四大副刊之一,《晨报》副刊在鲁迅、周作人兄弟由《新青年》时期过渡到《语丝》时期的历史空隙中,扮演一个相当特殊而且重要的历史角色,并发挥出独特的历史作用,它成为周氏兄弟无可替代的"文学场"。通过建构"文学场",周氏兄弟成功开展自己的各种文学活动,推动《晨报》副刊与"五四"新文学向正确历史方向不断发展前进的同时,成功实现自身特别是鲁迅与《晨报》副刊在中国现代文学版图中应有的历史位置。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关系为当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晨报副刊论文参考文献

[1].廖华力.蒲殿俊与《晨报》副刊[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廖华力.五四时期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基于“文学场”理论的考察[J].百色学院学报.2019

[3].廖华力.五四时期《晨报》副刊与梁启超关系初探[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廖华力.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晨报副刊》传播新文学的外部动因[J].视听.2019

[5].王利辉.全媒体时代地市报副刊的角色扮演——以河南《许昌晨报》副刊的转型路径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

[6].廖娴.《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散文的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9

[7].田洁.《晨报》副刊译介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8].蒋含平,李敏,王悦.城市风格与报刊姿态:五四时期北京《晨报副刊》与上海《觉悟》副刊妇女解放运动呈现比较(1919-1920)[J].新闻大学.2018

[9].崔燕,崔银河.鲁迅与《晨报副刊》始末[J].鲁迅研究月刊.2018

[10].桑晓飞.面向大众的“纯诗”[D].重庆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申报1933年9月23日《猺山艳史》广告:...梁启超《美术与生活》刊于《晨报副梁启超《美术与生活》刊于《晨报副刊宣传工作2004年度兵团“新闻奖”篇目(2)宣传工作2004年度兵团“新闻奖”篇目(1)新月派--图1

标签:;  ;  ;  ;  ;  ;  ;  

晨报副刊论文_廖华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