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五年制高职校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机构制度建设未理顺、师资队伍建设无规划、课程资源开发及运用不理想、质量监控跟踪不到位等主要问题,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基于自身实践,从教学管理、师资团队、资源开发和质量监控四方面提出提高五年制高职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课堂质量;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是五年制高职校发展的生命线,而课堂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阵地,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最直接体现。如何将课堂这一“主阵地”打造成学生发展提升的“高平台”,是五年制高职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相关教育理论为支撑,以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 强”称号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为例,从教学管理、师资团队、资源开发和质量监控四方面提出提高五年制高职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一、五年制高职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制度建设未理顺
学校多个部门参与教学运行、研究及质量评价工作,但是,部门之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明、工作内容重复的现象。教学管理重目标轻过程和评价,没有形成多元评价、绩效激励的教学管理机制。各教学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教学管理部门与各专业系(部)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教学管理成效不太理想。部分教学管理制度陈旧,跟不上时代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系统,有些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
从孔子“礼”的实践层面来看,礼的实践途径主要依靠“克己”与“为仁”来实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前文提出,孔子以仁释礼并将“为仁”作为实践礼的核心内容。孔子的克已和复礼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欲要达到仁的境地,必须克制心中不符合礼的目的与欲望,此外,内心中情感表达也需要通过礼的形式合宜地表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仁。
(二)师资队伍建设无规划
虽然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是对教师管理缺乏规划,教师队伍没有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局面,名师的“传”“帮”“带”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聘任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引进制度建设跟不上要求,教师成长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系(部)层面在推进队伍建设上话语权较少,工作比较被动。教师自身层面基本上没有成长规划:大部分教师往往到评职称时才发现自己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层次不高,继续教育课时不满等,错失职称晋升的良机。
进入21世纪,国内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步伐不断加快,期刊发文量逐年稳步提升,2007年的年载发文量累计超过了200篇,发表的刊物也呈现出高品质、集中化的趋势。在研究对象上,集中探讨了乡村旅游者、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在研究内容上,细化了对旅游者决策过程的研究,聚焦于旅游者的信息搜寻行为、旅游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分析,出现了旅游者体验、感知风险和旅游不文明行为的萌芽探索,但是对于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互动关系研究尚且不足。同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多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理论研究较为欠缺。
(三)课程资源开发及运用不理想
课程资源以自建为主,但质量不高,没有很好地引进丰富的社会资源。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单一,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资源比例不高,更没有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围绕职业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开发极少。过于注重教案库、课件库建设,核心专业网络课程、微课库、试卷库和习题库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长期跟不上实际教学任务的需求。
(四)质量监控跟踪不到位
教务处、各专业系(部)、教研室的指导服务功能不明确,没有形成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督导室隶属于教务处,这样教务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没有很好地实施监控作用,限制了其督导功能的发挥。教学管理重心上移,学校层面管得多,系(部)二级管理督导机制和质量监控作用不明显,没有形成检查、评价、反馈、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闭环。
二、提高五年制高职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管理
3.以“制度创新”凝聚师智。
健全校系二级教学管理机构,将教科室从教务处独立出来改为科研处,加强督导室的督导评估作用,将督导室改为督导评估办公室,明确教务处、科研处和督导评估办公室的职能,这样就形成教务处、科研处、督导评估办公室三个校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成立各专业及公共基础教研室,开展示范教研室评比等活动,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构建“校管目标、系管过程、教研室管岗位”“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教学管理体系,条与块各自管理功能清晰、职责明确,确保各类教学管理工作正常高效开展。建立“目标明确、职责明晰、过程共管、多元评价、绩效激励”的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抓细抓实各执行环节,不断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2.制定健全的教学制度。
第三,释比传承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传统羌族社会,释比在村寨中的地位极高,而现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入驻羌寨,对其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电影《杀生》的取景地就是近些年开发较好的位于茂县的桃坪羌寨。而且他们还会将羌族文化传承的核心人物——释比作为重点开发对象,让他们向客人表演释比的仪式和舞蹈。这些在原有生活社区居于高位,且作为传统文化的专业传承人,开始离开自己的生活社区从事专门的表演工作,来获得经济收益。原本深厚的释比文化被打上了“市场化”的标签。更多的人关注的只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居于传承核心的释比及释比文化开始被淡忘。由此可见,释比传承的客观环境的恶劣性。
围绕职业能力,建设线上线下互补、课内课外协同的系统化课程资源。大力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用合建、引进、自建等多种方式,开发满足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需求的课程资源。大力开发校企合作专业群系列课程资源,建成一批涉及先进技术的课程。同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模式课程,对接国际标准。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精益求精、耐心专注、专业敬业、敬畏入魂、谦恭自省”的工匠精神,培育教师高尚师德,提升教师“技(教学技能)、艺(教学方法)、道(职业道德)”三境界。同时,聘请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动态“兼职教师库”,专兼职结合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要求全体教师树立教学质量和教师品牌意识,打造教师讲得好、学生愿意听的“金课”,切实担负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责任。
2.以“名师工程”提升师能。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师资团队
1.以“工匠精神”塑造师魂。
式(1)表明:布尔模型中,若探测点落在节点感知半径范围内,则感知能力为1;若探测点落在节点感知半径范围外,则感知能力为0。布尔模型定义简洁、易于建模且应用广泛,本文算法的感知模型采用了布尔模型。
3.规范教学实施过程。
制定学期校历,确定教学的重点工作安排及具体时间,并细化到每个系(部)、每个班级的教学、实训、值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及考核的时间安排,做到全校统筹协调,强化教学管理行为规范;依托学校教务管理平台,规范化、精细化安排各类教学事务类工作;每学期期中、期末开展全校性的教学常规检查和抽查;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教学规范“五认真”要求。为教师划定“十要”教学底线,即课前准备要充分,上课礼仪要遵守,课堂秩序要维护,上课精神要饱满,教学目标要达成,作业批改要及时,课后辅导要到位,同行听课要主动,试卷批改要规范,课题研究要参与。学校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树立“标准”意识和责任意识,基于“标准”设计课堂教学。
建立充满活力的聘任制度,通过全员聘任制、岗位竞聘制、目标管理制激发教师成长活力。建立魅力四射的激励制度,通过愿景激励、榜样激励、待遇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建立富有内涵的培训制度,通过专题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建立令人神往的引进制度,除了普通的教师引进方式外,通过“上门揽才”“绿色通道”等特殊方式招聘教师。注重筑巢引才,更注重上门揽才;注重待遇留才,更注重感情用才。通过示范引领、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水平职教名师队伍。
1.强化落实二级管理。
实施“名师工作室领衔”工程,出台《名师工作室选拔与管理办法》,把“名师工作室”建成名师成长的摇篮、热点问题的研究中心、优质资源的整合基地和优秀成果的展示舞台,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教授、博士培养工程,出台《关于高职称高学历(学位)实行奖励及服务制度的暂行规定》《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选拔与管理办法》,建立“按标进入、过程培养、阶段考核、动态调整”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个性化培养,为有特殊才能的教师进行专门化设计。
“可译性”指的就是在两种语言之间,通过翻译,用另一种语言将源语表达出来,使目的语的读者也能理解同样的事物。因为语言之间有一些共同特征,而这些共性就是可译性的基础。
(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载体是资源开发
1.围绕职业能力建课程。
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依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原先中职校相关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了《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涉及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改革与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七大部分。为顺应高职校教学工作发展,相继出台《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的有关规定》《关于课程考核的相关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补充规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2.共建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
4.平均初生体重。采用人工授精为(1.726±0.16)kg/头,采用自然交配为(1.718±0.21)kg /头,差异不显著(P﹥0.05)。
以“管理智能化、学习个性化、校园生态化”为目标,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智慧教育。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训模式、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网络教学和学习空间应用、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模式。以校园网为载体,以建设学习共享空间为重心,构建开放共享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体系,创建有学校特色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引进信息化资源平台,大力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包括虚拟仿真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财务管理实训教学平台、成本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化工东方仿真等专业教学软件。建设核心专业网络课程、微课库、教案库、课件库、试卷库和习题库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是质量监控
1.以服务指导为基础,形成“三层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这一组假借关系中,除了使用 《说文》“读若”提供的线索,还结合了字形构造。虽然许慎解释“方”的形体有误,但还没有影响“方”假借“匚”的“方形”的意义,以及“方”训为“并”。
深化校、系二级管理制度改革,出台《教育教学督导管理办法》《职能部门、系(部)质量监控要求》等文件。强化系(部)教学管理力量,明确教务处、督导评估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的指导服务功能及专业系(部)质量生成的主体功能,构建专业及公共基础教研室,确立其专业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属性。通过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形成了学校—专业系(部)—教研室三层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学校形成了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标准;明确专业和课程层面的质量监控反馈流程,建立校、系二级管理专业和课程质量监控、诊断与改进机制;完善系部、教研室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形成系(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细则及教研室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并有效有序地开展质量监控与评价。
2.以目标管理为手段,有效落实教学诊改实施方案。
再把应用程序编译为.dll文件,把该文件保存在Plugin文件夹下。活动节点通过反射机制读取.dll文件,执行其程序,方法为:
提出“对点设项、按项立标、对标找差、以差施策、用策补差”的教诊改思路,制定与二级管理相匹配的“校、系双闭环控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实施方案,构建学校—职能部门—专业系(部)年度目标链。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制定职能部门、系(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引入第三方评价,开展部门团队考核性诊改;以岗位工作任务达成度为依据,实现教师个体诊改;以推行学生信息诊改和部门诊改月报表为策略,突出过程性管理,落实诊改方案,实现质量自控。
3.以专项督导为依托,有序促进教学部门规范管理。
将教学规范执行、项目推进和教学改革等作为专项调研和督导的主要工作,以督促建,以督提质。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执行情况等专项调研,强化教学标准意识;通过信息化资源建设及使用、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专项督导,提出诊改建议;通过系(部)二级管理督导机制和质量监控情况专项督查,深化二级管理规范运行;通过期中质量专项调研和数据分析,为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参考建议;通过“五课”教研全程监控,规范教研流程;通过督导简报,定期发布各类预警信息。
4.以推门听课为抓手,全面培养常规教学质控意识。
全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采用具备专业特性的兼职督导、校内专职督导、校领导及校外专职督导互补的方式,开展以导为主、以督促规的常态化听课活动。通过对教案和作业等的随机检查,强化教学常规;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法等的交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通过系(部)及师生交谈,规范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培育全员质量意识。
5.以多元评价为核心,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效能。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过每月召开学生信息员会议确立诊改内容;定期召开家长会,实施教学质量调研;组织企业、行业、院校等专家开展毕业生质量调研、课程开发鉴定会、随堂听课等活动,实施多元教学评价,提升监控效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4-0024-04
【作者简介】黄小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江苏常州,213025)教务处处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