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1名精英角逐厦门联社高管三职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1](2018)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历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与G7、G20等模式之后,全球经济治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与全球经济治理有何种关系?国际开发性金融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新成立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运作过程和项目分析,为以亚投行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治理路径的成功奠定理论基础是本文目的之所在。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和最新前沿分析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CPTPP、AIIB。第一章导论引出了标题的问题,文献综述厘清了相关定义,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首次整理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经典和最新前沿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论述,对新成立的CPTPP、AIIB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虽有波折,不会停滞,更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加速,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而已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以WTO、IMF等多边机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直至引发“逆全球化”一时暗流涌动。顺应全球化大势,避免全球化问题,必须变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本论文第二章探讨的主要内容。从多边体制到区域框架,是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趋向。大国在此过程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各自利益和诉求最大化,从而引发了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与中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这是本论文第三章探讨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分析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美国的历史与现实、欧盟的传统与变革、日本的跟进与进取,以及中国的贡献与超越。而有关大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则以TPP/CPTPP和AIIB为案例,在第四和第五章中展开。中国与美国、日本关于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博弈,主要是围绕TPP/CPTPP展开的。或者说,围绕TPP/CPTPP的战略进退,集中体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路径选择层面的战略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全力推进TPP,很大程度上是在其以往依靠两大多边机制(WTO、IMF)越来越难以维持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操控甚至霸权之后,把希望寄托在了包括TPP在内的“两洋战略”上。为此,也要求日本跟进,从而促使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初采取了在国内利益集团强烈反对的背景下,被动跟进美国参与TPP的战略。但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即宣布美国退出了以往由其全力主导的TPP,并在其他全球治理机制中,也开始推行“退出”战略。在此背景下,日本又一改以往跟随美国的战略,联合其他10个TPP成员,全力推进没有美国的TPP11,即所谓CPTPP。对于美国和日本的这种战略态势,中国如何应对?显然成为重要战略议题。这也是本论文第四章探讨的核心议题。面对全球治理变革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中国的最重要抉择是提出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倡议的大框架下,迄今取得的最大进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的成功启动和平稳运转。一带一路的主体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的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AIIB显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核心领域在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变革,AIIB显然直指核心。而美国、日本与欧洲大国在对待中国全力推进AIIB,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应对。欧洲大国宣布作为发起国参加,成为AIIB启动过程的重要转折,而美国和日本迄今仍未明确表示加入甚至抵制的态势。AIIB仍将是中国与美日在变革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上展开战略博弈的重要领域。本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这一领域展开。上述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将在第六章“结语”中予以简要概括总结。
程冠宇[2](2017)在《吴登盛政府时期的中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8年缅甸独立以来,中立成为吴努议会政府、奈温军政府的外交战略核心。1988年新军人政府上台后,缅甸外交转为“亲中疏美的一边倒战略”,由此,中国与缅甸军人政府建立较为稳定、亲密的外交关系,中缅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21世纪初,缅甸政府开始极力希望扭转国内经济与政治乏力,国际战略完全倒向中国的局面,对内于2003年开始酝酿改革,对外与西方国家关系开始缓和。2011年军人集团控制下的吴登盛政府上台执政,缅甸实现了“七步走民主路线图”的最后一步,开启了民主政治转型的大门。与此同时,缅甸的国际政策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最显着的一点就是缅甸与西方国家关系取得较大进展,而中缅两国关系则出现松动。本题认为缅甸与西方国家主动接近并非是造成中缅关系出现松动的主要原因,缅甸政治转型过程中被放大的民主政治的缺陷才是关键因素。之所以后者更为关键,主要是因为缅甸部分民众对民主认知存在误区,在政府“还政于民”的情况下,极易被政府反对派和西方国家利用,从而发起对政府的责难,而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中国就是突破口。因此,中国在缅的众多大型投资或合作项目,在民意的阻挠下被迫停工,导致中国在缅投资迅速减少,两国政治关系也发生微妙变化。但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缅关系,在坚持立场的情况下,随时调整对缅策略,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与民盟执政后的缅甸建立良好的关系打下基础。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概括缅甸独立后到吴登盛政府执政前缅甸历届政府与中国的关系;第二章阐述中缅之间相互的战略价值;第三章着重论述吴登盛政府时期的中缅关系(2011.03—2016.03),其中包括吴登盛政府对华政策的背景、吴登盛政府对华政策、吴登盛政府时期中缅关系现实等几部分内容;第四章对吴登盛政府时期中缅关系特点进行论述。
杨荣国[3](2017)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创造性形成的、全方位推进中国与欧亚非各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一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多边跨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其致力于欧亚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欧亚非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欧亚非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的宏大区域合作倡议,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并获得了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在诸多疑虑和误解,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也始终夹杂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可以说,疑虑与不信任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如何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与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成败的关键。面对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误解和责难,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改变国际公众心目中一国国家形象定位、培养国际公众对一国的好感、对该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以及对其政策的支持的外交努力,应该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调动国内各类政府行为体与非政府行为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和实施以传播丝路文化、传递丝路友谊、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为内涵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全面、准确、鲜活地展示、宣介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以增进“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与外部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以及赢得更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支持者。本文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结合中西方公共外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战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构成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新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集中阐释了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发展历程与发展动力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及兴起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理论维度、理论范式、构成要素与运行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二章主要概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提出背景和战略意义,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概述与展望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对于营造“一带一路”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夯实“一带一路”社会民意基础、应对和缓解中国崛起困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章主要从主体对象、战略内涵、目标任务、核心理念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四章主要从现实基础、挑战障碍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第五章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实施环境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包括明确“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确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选择“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开展形式、制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体系;第六章主要探寻了“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丰富“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加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高冉[4](2013)在《国内新兴财经报纸消息来源使用及偏向性研究 ——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为繁杂和多变的经济现象。在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断互动与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借助专业的财经新闻报道,从宏观上认识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关乎国计民生的财经报道渐渐成为中国新闻报道的当家栏目,各类专业性财经媒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作为新闻话语写作者的记者并非是话语的主体,多半是借用第三者的言谈和自己的人脉关系搜集资料,从消息来源那里获知记者“缺席”的新闻事实。所以存在某些观点被一再复制和转换,而某些观点却销声匿迹的现象。学界和业界的大量的研究也证实了新闻记者在选择消息来源具有明显的偏向性,这种偏向在性别、地区、身份等属性上都有所表现。为保证财经新闻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记者在写稿时通常会依赖相当数量的消息来源提供多方证明和诠释评论。对于市场经营定位高端的新兴财经媒体而言,在消息来源的使用上存在哪些方面的偏向性同样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鉴于财经新闻的快速发展和消息来源相关研究的开展,本文选取《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个案进行内容分析,对其新闻报道中消息来源的使用进行考察。在研究过程中,具体通过对消息来源各方面指标的数据统计,呈现财经新闻报道消息来源的偏向性,并试图讨论现阶段我国财经新闻消息来源偏向背后的制约权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系统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方法。第2章首先对本文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我国大陆财经新闻的发展史进行总结,并就本文选取的研究个案《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抽样,确定最终的研究样本。第3章对研究样本展开分析,将消息来源的分为位置指标、渠道指标、基本属性指标(人物属性消息来源指标、组织属性消息来源指标),并将人物属性消息来源细分为职业分布指标、引述形式指标、作用指标等几项,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表明,财经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在位置、渠道、基本属性等方面存在偏向,尤其是在人物属性消息来源的职业属性偏向表现得更为突出,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和政府官员构成了最为强势的人物类消息来源。第4章从政治宣传、市场力量、知识霸权、媒介组织几个领域对影响财经新闻消息来源偏向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媒介内部常规以及政治权力的控制、公关广告的影响、知识精英的话语权等外界影响是导致偏向的原因。第5章主要分析了财经新闻消息来源偏向的后果,主要从降低媒介市场竞争力和限制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的实现两方面展开。
李勇[5](2012)在《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围绕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生产的特征、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展开。鉴于电视新闻具有典型的舶来品的特征,因此论文一开始首先理清电视新闻的生产特点、新闻价值观、与社会的关系等,以说明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电视新闻的生产也带有鲜明而强烈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因为它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最为典型的大众传播特点,在生产中因此将全社会所有人群都纳入了进来。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我国电视新闻生产因为国情的不同和历史发展轨迹的差异进行界定,指出我国电视新闻生产在政治占位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这一特点既是一种天然优势,又因为隶属于政治场域而致使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化资本尚处在进一步建构过程中。尽管这一文化资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资本作用下得以逐步加强,并因此在新闻专业主义建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其中争夺自主权的艰难和曲折依然很显着,因此表现出多种资本之间复杂的张力。就在电视新闻的文化资本尚处较为脆弱的阶段,新媒体裹挟着技术和资本的力量在全球化迅速蔓延,致使全球传播呈现出一定的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国处于保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对新媒体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因此资金人才等优势助推互联网迅速发展。国内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以及社交网络比如微博的发展速度和模式迅速构建出一种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其资本力量呈现出转化为政治力量之势,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形成两种态势,所以对电视新闻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放眼域外,BBC、CNN等全球新闻频道在新媒体时期已作出迅速反应,通过梳理其整合策略,发现它们的一系列反应彰显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时期的作用,尽管不同的电视体制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着电视新闻生产具有细微的差别,但是总体而言,考察它们与新媒体的合作、融合之道,会发现它们总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与专业化方面保持着创意优先和善于管理的现代化传统。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和网络新闻的迅速发展都引起了我国电视新闻生产所处社会的新的变化,这使得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的意义格外重大,尤其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治经济事件,通过承担起引领民众完成社会启蒙的重任,以促进文化资本的进一步加强并由此巩固已经拥有的政治资本。这是一条迫在眉睫能够获得双赢的路径,这一合作路径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互动和机制层面的融合,更需要从内容层面介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使我国电视新闻生产在社会转型期面对来自民营和境外资本的新媒体挑战之时依旧能够在权威性和公信力建构方面发挥主动性,发挥社会冲突缓冲带的主导作用。
王宏疆[6](2012)在《网络公共舆论的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载体,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性在大多数时候让人“想说就说”、“想骂就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意民情的表达,网络公共舆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与此同时,其难以掌控的特性,也让网络公共舆论开始展现愈来愈多的弊端,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尤其是其典型消极模式——网络暴力——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更是不可估量的。正因为这种状况,网络公共舆论自诞生起,其监管就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所思考的热点问题。本文开篇介绍了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理论与现实背景,研究综述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了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难点,论证了文章的研究价值。第二章,对网络公共舆论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的内涵六要素,网络公共舆论的产生、形成和未来发展优势,网络公共舆论即时性、交互性、匿名性、公共性等特征。第三章,在认识网络公共舆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的现实意义,对其积极效能和消极影响分别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网络公共舆论在监督政府行为、表达民情民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讨了网络公共舆论因网络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事件、人肉搜索、网络煽动、网络暴力文化等造成的消极影响,着重论证了其典型消极模式——网络暴力——的极大危害性。由此指出,政府对于网络公共舆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集中阐述了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监管的相关性,明确指出了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当前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监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五章,针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双重影响及其消极模式的极大破坏性,基于政府视角提出了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构想,明确了政府在网络公共舆论监管中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并为政府充分发挥网络公共舆论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杜绝网络暴力现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总体而言,本文对网络公共舆论进行了一个较为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为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进行有效监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
黄书亭[7](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郭振杰[8](2006)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改制,是我国目前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课题,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作为公司改制方式之一,在最近几年引入我国,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反响。从2001年开始,MBO被大量介绍到国内,上市公司中开始以MBO方式进行实际操作,我国对此种改制模式的政策也经历了从规范到限制的不同阶段。目前,我国对管理层收购的学术探讨进入了一个崭新境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管理层收购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产权能否向管理层进行转让、以及转让的程序等具体问题,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将社会公平、利益平等、经济权利等问题集中到一起的焦点问题,我国的当前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得到集中体现,因此有必要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述。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论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关系,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置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背景之中。在这一章中,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社会转型背景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提出并简要论证了通过企业管理层收购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这一命题。 第二章主要讨论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在分析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后,对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学说进行了分别评析,其中包括代理成本理论、防御剥夺说、人力资本说、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理论、企业家精神说、财富转移说等,并对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收购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主要讨论国外管理层收购实践和制度,重点研究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和制度,分析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各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最后落脚于国外管理层收购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第四章集中讨论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在简要回顾诸如四通、粤美的、胜利股份等管理层收购方案后,总结归纳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实践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管理层收购与其他市场化国家的差异。文章指出,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变通做法来实施的情况比较普遍、交易价格存在严重的问题、追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价格差异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成为确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个变通形式、我国管理层收购并不导致企业性质的必然改变和上市公司的必然退市等特点。而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企业员工的参
二、41名精英角逐厦门联社高管三职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1名精英角逐厦门联社高管三职位(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厘定 |
五、研究框架 |
六、若干难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
一、经济全球化:动因与趋势 |
二、全球经济治理:需求强化 |
三、治理体系缺陷与供给不足 |
四、治理问题恶化与逆全球化 |
五、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 |
六、变革全球经济治理势在必然 |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博弈 |
一、全球经济治理新趋向:从多边到区域 |
二、大国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理论与实践 |
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自由与霸权 |
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欧盟:区域与多边 |
五、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日本:跟进与进取 |
六、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贡献与超越 |
第四章 CPTPP:美国进退、日本进取与中国应对 |
一、战后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主导 |
二、多边治理框架的困境与两洋战略 |
三、TPP:美国进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四、从TPP到CPTPP:日本的战略进取 |
五、从TPP到CPTPP:中国的战略应对 |
第五章 AIIB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影响 |
一、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金融体系与基础设施 |
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方案与“一带一路” |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AIIB:地位与影响 |
四、AIIB引发的战略博弈:美日、欧洲及其他 |
五、AIIB产生的战略影响:优化全球金融治理 |
六、AIIB需要的战略应对:完善内部治理绩效 |
第六章 结论 |
一、几点逻辑结论 |
二、若干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答谢 |
(2)吴登盛政府时期的中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文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中缅之间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缅甸对中国的战略价值 |
一、中国南下印度洋的通道 |
二、冲破美国战略包围的要地 |
三、能源和战略资源供给安全的选择 |
四、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必要 |
五、“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部分 |
第二节 中国对缅甸的战略价值 |
一、国际外交战略的重要保障国 |
二、对缅甸政局起斡旋作用 |
三、促进缅甸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二章 1948-2011 中缅关系回顾 |
第一节 1949-1953 中缅关系冷淡期 |
一、中缅建交前后的两国关系 |
二、中缅关系实际状况 |
三、影响此阶段两国关系的因素 |
第二节 1954-1966 中缅关系的变化 |
一、1954 年中缅关系新突破 |
二、1955-1966 年中缅关系的改善 |
三、1954-1966 年中缅关系中的嫌隙 |
第三节 1967-1971 中缅关系分裂与正常化 |
一、1967 年中缅关系的裂痕 |
二、1971 年中缅关系的正常化 |
第四节 1972-1988 中缅关系的愈合 |
一、中缅两国的政治关系 |
二、中缅关系的特征 |
第五节 1988-2011 初中缅关系的全面发展 |
一、中缅政治关系 |
二、中缅经济关系 |
三、中缅在文化与禁毒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五、中缅关系的总体趋势及原因 |
第三章 吴登盛政府时期的中缅关系(2011.03-2016.03) |
第一节 缅甸对华政策的背景 |
一、美国重返亚太 |
二、缅甸国内政局 |
三、缅甸传统外交政策 |
第二节 吴登盛政府对华政策 |
一、吴登盛总统简介 |
二、吴登盛政府对华政策的主旨 |
第三节 吴登盛政府时期的中缅关系 |
一、中缅经济关系 |
二、中缅外交关系 |
三、中缅军事与国际合作关系 |
四、中缅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关系 |
第四章 吴登盛政府时期中缅关系特点 |
第一节 中缅关系出现新变化 |
一、中缅关系开始松动 |
二、中缅关系出现松动的原因 |
第二节 缅甸部分民众对华不满情绪增加 |
一、缅甸部分民众对华不满的方面 |
二、缅甸部分民众对华不满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对缅甸贯彻周边国家政策 |
一、关于中国的周边国家政策 |
二、中国对缅甸落实国家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公共外交及其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及其辨析 |
二、公共外交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
三、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与动力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 |
一、公共外交的理论维度 |
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
三、公共外交的构成要素与运行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后寻求国际承认的公共外交 |
二、改革开放后服务经济建设的公共外交 |
三、冷战结束后强调和平发展的公共外交 |
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理念与方略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内涵 |
三、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
四、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意义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主体对象 |
一、主体选择: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 |
二、对象确定:域内外国家公众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 |
一、传播丝路文化 |
二、传递丝路友谊 |
三、讲好丝路故事 |
四、弘扬丝路精神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 |
一、短期目标:消除疑虑误解、提升 “一带一路”认同 |
二、中期目标:夯实社会民意基础、增进各国战略互信 |
三、长期目标:强化共同体意识、化解中国崛起困境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核心理念 |
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理念 |
二、开放包容、互鉴互融的文明共同体理念 |
三、复兴发展、互存互荣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 |
第一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现实基础 |
一、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思想与理论的创新与丰富 |
二、实践基础: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拓展与深化 |
三、资源基础:硬实力与软实力资源的潜能与优势 |
四、经验借鉴: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挑战障碍 |
一、中国崛起的结构性矛盾 |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
三、国际舆论的歪曲与抹黑 |
四、域内外大国的干涉与影响 |
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
六、国民素质与外交素养偏低 |
第三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影响因素 |
一、国内支撑体系的有效性 |
二、文化与文明间的融合度 |
三、域内外国家的政治社会环境 |
四、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地缘形势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 |
一、机构设置与定位 |
二、隶属关系与层级 |
三、权责分配与分工 |
四、组织运行与管理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 |
一、主题形象策略 |
二、信息传播策略 |
三、公关营销策略 |
四、人文交流策略 |
五、危机管控策略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形式选择 |
一、媒体网络公共外交 |
二、文化宗教公共外交 |
三、跨国企业公共外交 |
四、对外援助公共外交 |
五、华人华侨公共外交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 |
一、效果评估的理论依据 |
二、效果评估的方法技术 |
三、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
四、效果评估的过程控制 |
第六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构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 |
一、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创新 |
三、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传播 |
四、 “一带一路”意见领袖培养 |
第二节 丰富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 |
一、政府公关:政府主导下的公关外交 |
二、游说外交: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公关外交 |
三、委托外交:非政府部门的公关外交 |
四、战略沟通:项目运作下的公关外交 |
第三节 拓展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 |
一、教育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二、科技医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三、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四、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推进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 |
一、针对域内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
二、针对域外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
三、针对域内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
四、针对域外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
第五节 加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
一、高层磋商机制 |
二、交流对话机制 |
三、整合引导机制 |
四、人才培养机制 |
五、投入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内新兴财经报纸消息来源使用及偏向性研究 ——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动因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消息来源及其使用方面的研究 |
1.2.2 关于消息来源偏向性的研究 |
1.3 研究现状总结及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4.1 内容分析法 |
1.4.2 文献分析法 |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本文研究对象《21世纪经济报道》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消息来源 |
2.1.2 消息来源偏向 |
2.1.3 财经新闻 |
2.2 中外财经新闻与财经报纸的发展 |
2.2.1 国外财经新闻与财经报纸的发展 |
2.2.2 国内财经新闻与财经报纸的发展 |
2.3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抽样 |
2.3.1 研究对象概述 |
2.3.2 样本采集 |
2.3.3 类目建构 |
2.3.4 编码与信度检验 |
第3章 新兴财经报纸消息来源使用及偏向性呈现 |
3.1 消息来源描述性指标 |
3.1.1 消息来源分布的位置指标 |
3.1.2 记者获取消息来源的渠道指标 |
3.2 消息来源基本属性指标 |
3.2.1 组织机构属性消息来源 |
3.2.2 人物属性消息来源 |
3.2.3 职业分布指标下的消息来源偏向分析 |
第4章 新兴财经报纸消息来源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政治宣传与传媒体制 |
4.1.1 新闻宣传的政策约束 |
4.1.2 政治权威的影响方式 |
4.2 市场运作的逻辑与制约 |
4.2.1 媒介市场化运作 |
4.2.2 公关宣传的影响 |
4.3 精英联盟的话语霸权 |
4.3.1 专家与媒介“互搭梯子” |
4.3.2 精英联盟的话语霸权 |
4.4 记者、媒介与消息来源的关系 |
4.4.1 “人情社会”中的记者与消息来源 |
4.4.2 媒介常规因素 |
第5章 新兴财经报纸消息来源偏向问题的后果分析 |
5.1 影响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发挥 |
5.2 限制弱势群体媒介话语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及方法 |
1.2 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式的使用说明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暨创新的起点和研究价值 |
1.4 内容和结构 |
2 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的传统场域 |
2.1 电视新闻生产的政治和社会资本分析 |
2.1.1 电视新闻的生产特点 |
2.1.2 电视新闻的生产流程与西方社会新闻价值分析 |
2.1.3 电视新闻生产的组织结构和身份背景 |
2.1.4 电视新闻的意识形态主导作用 |
2.1.5 从外部审查到自我审查的权力意识 |
2.2 电视新闻生产的经济资本分析 |
2.2.1 电视台企业身份的加强与电视新闻生产场域经济资本的提升 |
2.2.2 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成本、效益与意义分析 |
2.2.3 喉舌功能与收视率的关系分析 |
2.3 电视新闻生产的文化资本及专业主义文本分析 |
2.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新闻探索发展的演进路径 |
2.3.2 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惯习分析 |
2.3.3 我国本土化新闻专业主义分析 |
2.3.4 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的符号意义 |
2.3.5 以《新闻调查》为例的文本分析——新闻生产中政界的参与及记者的政治把握水准和综合素质分析 |
3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
3.1 全球化与媒介融合 |
3.1.1 谷歌奇迹与维基百科的崛起 |
3.1.2 后现代与后殖民主义时期的电视新闻 |
3.1.3 占尽先机与大浪淘沙 |
3.2 我国新媒体及其新闻生产的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我国新媒体产业界的市场占领分析 |
3.2.2 关于新媒体的放松管制—全球化时期国家利益与商业利益之统一 |
3.2.3 资源统合优势与新媒体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
3.2.4 门户网站视频新闻节目的迅速发展 |
3.2.5 微视频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第一视频 |
3.3 新媒体对电视新闻生产的解构分析——以自媒体新闻为例 |
3.3.1 自媒体中我国微博的发展及其冲击分析 |
3.3.2 视频新闻生产场域的建构及其意义 |
3.3.3 新媒体技术优势的威胁之根本所在 |
4 新媒体语境下的西方电视新闻生产 |
4.1 全球视野中的西方电视新闻生产 |
4.1.1 西方电视新闻生产与社会的关系分析 |
4.1.2 英美发达国家电视新闻节目频道的竞争策略 |
4.2 西方电视新闻生产的不同路径 |
4.2.1 公共电视的生产路径和特点 |
4.2.2 商业化电视的生产路径和特点 |
4.3 新媒体语境下BBC、CNN应对挑战的异同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
4.3.1 BBC、CNN新闻生产场域的异同 |
4.3.2 BBC与iPlayer |
4.3.3 CNN的CNN.COM LIVE建设 |
4.3.4 BBC、CNN媒介融合的新闻专业主义背景分析 |
5 我国电视新闻生产与新媒体的竞合之道 |
5.1 新媒体扩张态势下电视新闻生产所处社会的张力变化 |
5.1.1 我国社会转型期与英美社会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场域 |
5.1.2 新媒体新闻生产对发达国家社会和我国社会影响的不同分析 |
5.2 我国电视新闻生产场域的专业主义建构路径 |
5.2.1 启蒙——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复兴与电视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
5.2.2 动员——在政治场域中与政治互动的电视新闻生产 |
5.3 电视新闻生产与新媒体融合的案例分析 |
5.3.1 与网络的互动和联手——融合案例之一 |
5.3.2 创意及其资源扩延——融合案例之二 |
5.3.3 占据视频新闻高端市场——融合案例之三 |
5.4 电视新闻生产联手新媒体的再思考 |
5.4.1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与社会的关系再认知 |
5.4.2 与新媒体融合的电视新闻专业主义再建构之意义 |
6 结语 全球化、新媒体与电视新闻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6)网络公共舆论的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现实背景 |
1.1.2 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理论背景 |
1.1.3 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难点问题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本文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网络公共舆论概述 |
2.1 网络公共舆论定义 |
2.2 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 |
2.2.1 网络公共舆论的产生过程 |
2.2.2 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途径 |
2.2.3 网络公共舆论的发展优势 |
2.3 网络公共舆论的特征 |
2.3.1 即时性和交互性 |
2.3.2 虚拟性和自由性 |
2.3.3 匿名性和平等性 |
2.3.4 公共性和民主性 |
2.3.5 丰富性和多元性 |
第三章 网络公共舆论的双重影响 |
3.1 网络公共舆论的积极效能 |
3.1.1 拓宽了公共舆论的空间范围 |
3.1.2 有利于法制法规的建立健全 |
3.1.3 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的方式 |
3.1.4 增加了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 |
3.1.5 丰富了公共管理的具体内容 |
3.1.6 加快了广大民众民意的表达 |
3.1.7 催生了网络廉政建设的形式 |
3.2 网络公共舆论的消极影响 |
3.2.1 网络虚假新闻使得网络公信力低 |
3.2.2 网络暴力事件造成普遍社会恐慌 |
3.2.3 人肉搜索阻碍社会生活正常秩序 |
3.2.4 网络煽动扰乱社会现有行政法制 |
3.2.5 网络暴力文化危害青少年的成长 |
3.3 网络暴力是网络公共舆论的典型消极模式 |
3.3.1 网络暴力的产生过程 |
3.3.2 网络暴力的形成途径 |
3.3.3 网络暴力的表现方式 |
3.4 网络公共舆论的消极影响成因 |
3.4.1 网络公共舆论的自由性等诱发网络恶搞事件的形成 |
3.4.2 网络公共舆论的匿名性等诱发网络追杀事件的形成 |
3.4.3 网络公共舆论的即时性等诱发网络通缉事件的形成 |
3.4.4 网络公共舆论的虚拟性等诱发人肉搜索事件的形成 |
第四章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现状 |
4.1 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监管的相关性 |
4.1.1 政府进行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正当性 |
4.1.2 政府进行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迫切性 |
4.1.3 政府进行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必要性 |
4.2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理论依据 |
4.2.1 政府职能理论 |
4.2.2 全面立法理论 |
4.2.3 社会控制理论 |
4.2.4 公共治理理论 |
4.3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基本原则 |
4.3.1 政治性原则 |
4.3.2 法制性原则 |
4.3.3 适度性原则 |
4.3.4 综合性原则 |
4.3.5 分类性原则 |
4.4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管的现状 |
4.4.1 实践超前而理论思想滞后 |
4.4.2 技术发展而立法研究滞后 |
4.4.3 主体多头而监管执行滞后 |
第五章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的监管构想 |
5.1 当前责任型政府构建中的网络公共舆论监管 |
5.1.1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积极维度的引导 |
5.1.2 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消极维度的调控 |
5.2 基于政府引导下对网络公共舆论的监管构想 |
5.2.1 政策层面:电子政务与网络廉政建设 |
5.2.2 道德层面:公民意识与网络文化建设 |
5.2.3 技术层面:网络实名制与安全过滤设置 |
5.2.4 法制层面:网络立法与监管执法建设 |
5.3 基于政府调控下对网络公共舆论的监管构想 |
5.3.1 主体层面:着眼于网民自律与网民素质 |
5.3.2 客体层面:着眼于网络议题与意见领袖 |
5.3.3 环体层面:着眼于舆论氛围和法制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8)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言 |
1 国有企业改制与管理层收购 |
1.1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社会背景 |
1.1.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
1.1.2 社会转型期的主要问题 |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及其问题 |
1.2.1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回顾 |
1.2.2 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总结 |
1.3 企业管理层收购对国有企业改制的价值 |
1.3.1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问题 |
1.3.2 管理层收购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
1.4 管理层收购制度研究的理论窘境 |
1.4.1 法律基础理论问题 |
1.4.2 法学方法论问题 |
1.4.3 法律与政治关联问题 |
1.4.4 法律制度移植问题 |
2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
2.1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 |
2.2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学说评析 |
2.2.1 代理成本理论 |
2.2.2 防御剥夺说和人力资本说 |
2.2.3 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理论 |
2.2.4 企业家精神说 |
2.2.5 财富转移说 |
2.3 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收购的比较分析 |
2.3.1 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收购的基本概念 |
2.3.2 两种制度的共性分析 |
2.3.3 两种制度的差异分析 |
2.3.4 两种制度在我国实践中的问题 |
3 国外管理层收购制度分析 |
3.1 英国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分析 |
3.1.1 英国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 |
3.1.2 英国管理层收购的制度背景 |
3.1.3 英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 |
3.2 美国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分析 |
3.2.1 美国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 |
3.2.2 美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 |
3.3 俄罗斯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分析 |
3.3.1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 |
3.3.2 俄罗斯私有化的基本进程 |
3.3.3 俄罗斯产权改革的特色 |
3.4 国外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借鉴价值 |
3.4.1 英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特点和借鉴价值 |
3.4.2 美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特点和借鉴价值 |
3.4.3 俄罗斯管理层收购制度特点和借鉴价值 |
4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 |
4.1 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条件 |
4.1.1 管理层收购的政策空间 |
4.1.2 管理层收购的技术条件 |
4.2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实践 |
4.2.1 四通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
4.2.2 粤美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
4.2.3 胜利股份的管理层收购方案 |
4.2.4 其它典型的管理层收购案例 |
4.3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实践的特点和问题 |
4.3.1 我国管理层收购与其他市场化国家的差异 |
4.3.2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 |
4.3.3 我国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5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评析 |
5.1 我国国有资产转让法律制度演化概要 |
5.2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评析 |
5.2.1 国有资产管理思路和体制的调整 |
5.2.2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责和义务的明确 |
5.2.3 若干重要概念的探析 |
5.3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评析 |
5.3.1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原则探讨 |
5.3.2 《暂行办法》适用范围探讨 |
5.3.3 转让无效的条件和司法启动程序 |
5.4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的意见》评析 |
5.4.1 重点防范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5.4.2 无所不包的规范内容 |
5.5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评析 |
5.5.1 相关文件的关联性分析 |
5.5.2 若干制度的定型 |
5.5.3 若干具体制度探讨 |
5.5.4 文件性质评析 |
6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
6.1 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重要原则 |
6.1.1 公平原则 |
6.1.2 维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原则 |
6.1.3 合法原则 |
6.1.4 创新性原则 |
6.2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标准或条件 |
6.2.1 现有规范使用的标准问题 |
6.2.2 国有企业适用管理层收购应具备的条件 |
6.3 企业管理层收购决策阶段的法律问题分析 |
6.3.1 决策阶段的重要性 |
6.3.2 决策阶段的背景因素 |
6.3.3 决策阶段的重要问题 |
6.4 管理层收购中利益相关方法律地位和职责分析 |
6.4.1 国家股东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2 职工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3 债权人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4 管理层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5 行政、司法机关的角色和作用 |
6.5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6.5.1 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性 |
6.5.2 信息披露的理论根据 |
6.5.3 信息披露的重要规则 |
6.5.4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6.6 定价制度的完善 |
6.6.1 收购价格的重要性 |
6.6.2 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 |
6.6.3 竟拍方式存在的问题 |
6.6.4 中介机构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问题 |
6.6.5 定价制度的完善 |
6.7 融资制度的完善 |
6.7.1 管理层收购对融资制度的需求 |
6.7.2 金融政策对管理层收购的限制 |
6.7.3 融资问题的现实解决方式和制度风险 |
6.7.4 管理层收购中融资问题的解决 |
6.8 收购完成后的公司重构 |
6.8.1 公司重构的主要内容 |
6.8.2 公司重构的作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41名精英角逐厦门联社高管三职位(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 王卓. 外交学院, 2018(12)
- [2]吴登盛政府时期的中缅关系研究[D]. 程冠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1)
-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 杨荣国. 兰州大学, 2017(01)
- [4]国内新兴财经报纸消息来源使用及偏向性研究 ——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D]. 高冉.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5]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生产研究[D]. 李勇. 武汉大学, 2012(05)
- [6]网络公共舆论的政府监管研究[D]. 王宏疆. 中南大学, 2012(02)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8]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 郭振杰. 重庆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