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接口论文_杜光景,谢俊,张玉彬,曹国智,薛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目标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接口,电位,目标,稳态,韵律,视觉,东湖。

目标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杜光景,谢俊,张玉彬,曹国智,薛涛[1](2019)在《用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目标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脑电信号存在个体差异性强、信噪比低等特点而导致其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SSVEP信号分类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以原始多通道SSVEP信号为输入,利用SSVEP信号的时空特性,首先使用一维时间卷积核对输入信号的时域进行卷积操作;然后使用一维空间卷积核进行空域卷积,对多通道信息进行融合;最后采用降采样、多尺度卷积、全连接等操作完成SSVEP信号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较短时间的视觉刺激下即可实现对被试者SSVEP信号的有效识别;在1 s刺激时长时,该方法的平均离线信息传输率为94.17 b/min,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3.3%,相比于无监督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和有监督支持向量机分析方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8.73%、41.2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目标识别效率及鲁棒性,有效提高了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的脑-机接口的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夏小凤,庞宇,陈柯龙[2](2019)在《无线电接口单元软件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覆盖目标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行业里对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覆盖目标存在的背景以及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充满困惑。介绍实现满足DO-178C中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覆盖目标的方法及过程。通过对该目标的说明和解释,提出一种实现该目标的方法。以无线电接口软件为例,详细地说明了实现该目标的过程。对后续机载软件研制项目过程中,开展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分析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1期)

刘勇慧[3](2018)在《基于编码调制的多目标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不依赖于常规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参与,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直接建立连接的一种新的通信系统。近年来,基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s,VEP)的BCI研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基于VEP的各种BCI模式中,基于编码调制的VEP BCI(c-VEP BCI)具有可选择的目标数量多、信息传输率高等优点。本文对基于编码调制的视觉BCI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不同编码分组调制的c-VEP BCI范式,可以大规模地增加刺激目标的数量。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c-VEP的多目标脑机接口系统,将刺激目标数量增加到了64个,并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视觉刺激器的设计做出了改善。将目标分为四组,采用不同编码分组调制的方法对刺激目标进行调制,利用模板匹配法进行目标识别。共邀请了八位受试者参加了BCI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分析了四个参考模板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本系统使用的四个调制编码产生的刺激响应(即c-VEP)信号,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使得组内目标和组间目标都很容易区分。然后对单次实验的数据进行了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BCI系统的分类正确率为88.36%,而信息传输率高达184.6比特/分钟,证明增加刺激目标数量可以显着提升系统的信息传输率。最后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数据长度的选择以及频域和空域滤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一个刺激周期长度的数据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可以得到最高的信息传输率;对原始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进行2~30Hz的带通滤波,并且使用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方法优化产生的空域滤波器,对多通道数据进行空域滤波,能够大幅度提高c-VEP信号的信噪比,得到最高的分类识别率。(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8)

史添玮,王宏,崔文华[4](2018)在《基于混合计算机接口的多旋翼飞行器3维空间目标搜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融合半自主导航、决策与接口转换子系统实现多旋翼飞行器室内3维空间目标搜索的混合计算机接口系统.半自主导航子系统为决策子系统提供2维空间可行飞行方向并实现多旋翼飞行器3维空间半自主避障.决策子系统采用联合回归模型与谱功率法从6个电极所采集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中提取时域与频域特征,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接口转换子系统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检测眨眼时的眼电特征,并通过分析这些眼动特征实现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运动想象任务接口切换.实际的室内3维空间目标搜索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控制稳定性;相比其他方法,半自主导航子系统降低了控制难度,控制精度约提高±10cm.(本文来源于《机器人》期刊2018年05期)

刘亚茹[5](2016)在《基于脑机接口的多移动目标选择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通过外周神经和肌肉,实现大脑与外界直接通信的新兴技术,已经逐步被应用于多种信息交互和实体设备控制系统中。在许多实际应用系统中,用户需要对环境中的目标进行选择。传统的BCI范式一般是静态的,面对移动目标的选择,静态BCI系统选择过程不连贯,提供的环境信息也比较有限。为了将BCI技术应用在移动目标选择中,本文尝试将两种诱发式BCI嵌入动态场景,实现多移动目标的选择。本文以视频中的行人作为待选择的目标,分别尝试了基于SSVEP和P300的移动目标选择范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搭建BCI移动目标选择系统,选用诱发式BCI方法尝试移动目标选择,分别设计了基于SSVEP和P300的多移动目标选择范式。以视频中的行人作为待选择的移动目标,利用使用判别训练的部件模型目标检测算法和基于广义最小团问题的全局多目标跟踪算法确定行人目标的坐标,通过诱发式BCI的刺激迭加显示诱发相应的神经信号成分,实现目标选择。在基于SSVEP-BCI的多移动目标选择方法研究中,对于SSVEP刺激形式的设计,从刺激的形状、尺寸、闪烁频率以及闪烁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确定刺激模式。由于被试的差异性,通过实验以信息传输率和正确率为评价指标为每名被试确定了最优单次目标选择时间。在基于P300-BCI的多移动目标选择方法研究中,将迭加在行人目标上的编号颜色变化作为刺激事件,通过离线实验为每名被试选择最优EEG信号采集通道;通过在线实验分析目标选择正确率和信息传输率。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目标选择准确率都能达到系统可用的要求,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对SSVEP和P300多移动目标选择方法进行比较,SSVEP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但是对于被试的适应性差异较大;P300方法相对速度慢,信息传输率低,但是稳定性高,适应性强。与传统静态BCI相比,本文实现的动态BCI范式对用户交互界面的限制减少,使用户在关注环境目标的同时能够掌握变化的全局信息,系统更加机动灵活,并且通用性强,结合不同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拓展应用到其他动态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0-01)

赵永刚[6](2016)在《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问题、目标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韵律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而韵律结构的研究旨在发现句法结构中所隐含的音系规律,从而为构建韵律模型,并最终为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做出应有的贡献。韵律结构的研究可以把音系学和句法学两大语言学分支学科结合在一起。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尤其是以制约条件为重点的优选论的发展,为韵律结构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从音系—句法的接口来探索汉语韵律结构,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涉及,研究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应对的策略需要根据研究目标进行不断调整。(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6年04期)

陆盛林[7](2016)在《基于脑机接口的虚拟现实叁维目标的控制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作为一个涉及神经学科与控制学科的交叉领域,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应用价值主要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范式,并基于模式识别技术对脑电信号进行采集、特征提取与分类等处理过程,将分类结果作为信息交流、控制指令等信号,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正常的人类神经肌肉传到通道的代替和补充,一方面势必给一部分运动机能缺失的残障人士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也具有改写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巨大潜力。基于此,本论文尝试论述基于P300的脑机接口系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探索两者结合的可行性。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结合脑机接口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P300脑电信号作为虚拟场景的控制指令的功能,并搭建基于P300脑机接口的虚拟现实控制系统。在该系统当中,通过采用时域分析法以及贝叶斯分类算法对P300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并把分类结果作为输出指令用以控制目标物体在虚拟场景当中的运动。在系统的实验界面当中通过9个P300刺激按钮进行信号指令的诱发,被试者通过注视不同的按钮来选择控制指令,从而控制目标物体在虚拟场景当中进行“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停止”以及“保持状态”功能。与此同时,我们通过采集6位不同被试者的实验数据来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分析其性能。(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26)

谭华健,李建英[8](2015)在《火炬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者昨日从火炬区获悉,国务院已正式下发《关于同意珠叁角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支持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门、肇庆8 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称珠叁角国家高新区),这也成为全(本文来源于《中山日报》期刊2015-11-04)

杜鹏[9](2015)在《基于P300脑机接口的视觉目标选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300事件相关脑电电位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能通过检测有效的脑电信号完成目标选择任务,是应用最广泛的BCI类型之一。传统的P300-BCI系统,一般基于行/列范式或其衍生范式进行研究设计。然而随着P300-BCI的应用场景逐渐从实验室环境向日常真实环境拓展,这种规则的排布范式已经无法有效适应真实环境下目标的复杂信息。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方法和双层选择的P300范式(image segmentation and two-step based paradigam,IST)的目标选择方法,进而提高脑机接口系统对真实环境下的目标选择能力。IST范式的设计与实验验证。本文采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图像分割方法,利用基于墒的超像素分割算法对背景图像进行分割。然后根据分割的区域模块设计了双层闪烁实验范式,并对其刺激时间、刺激类型、刺激编码、信号处理算法等都做了设计。为了验证该范式的有效性,我们设计了与单次闪烁范式的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表明,IST范式在真实场景下的目标平均选择准确率和平均信息传输率分别为86.0%和22.1bits/min,单层闪烁范式为69.0%和10.29bits/min。实验结果表明,IST范式明显优于单次闪烁范式,是一个有效的可以推广的实验范式。IST范式的优化与实验设计分析。本文基于不同实验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对IST范式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优化思路:第一,设计了图像复杂度与在线选择准确率之间关系的验证实验,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特征,提出通过图像处理方法降低图像复杂度的优化思路;第二,通过对最优trial数的实验设计,分析了IST范式中的trial数优化选择的问题;第叁,通过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对被试的调查问卷,探讨了基于图像分割的P300-BCI范式人性化优化方法。第四,基于目标刺激受到的邻接非目标闪烁的错误干扰,通过设计分散分组编码与集中分组编码的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了分组编码机制,提升了系统的性能。上述的四个方向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IST范式虽仍存在部分不足,但针对真实环境中的目标选择问题仍表现出了较好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本文所提出的IST范式的目标选择准确率能达到较好的水平。通过对范式的进一步剖析,融合图像分割技术的P300目标选择方法是可以推广的,在真实环境的目标选择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IST范式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范式的设计和参数的选择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IST范式在目标选择应用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1-01)

沈迟,许景权[10](2015)在《“多规合一”的目标体系与接口设计研究——从“叁标脱节”到“叁标衔接”的创新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新型规划衔接与协调机制,突破技术瓶颈与体制约束,是当前"多规合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焦点领域。"多规"之所以不协调,相当程度上源于多部门规划中的"叁标"—目标体系、指标体系和空间布局坐标体系之间严重缺乏衔接,导致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和不衔接不协调等问题,而当前相关研究极少真正涉及这一关键领域。研究分析了"叁标脱节"的表现及其根源,提出在"多规合一"中实现"叁标衔接",构建全新的规划目标体系,并强调通过接口设计指导"多规"衔接,探索"多规合一"背景下构建规划衔接与协调机制的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5年02期)

目标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行业里对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覆盖目标存在的背景以及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充满困惑。介绍实现满足DO-178C中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覆盖目标的方法及过程。通过对该目标的说明和解释,提出一种实现该目标的方法。以无线电接口软件为例,详细地说明了实现该目标的过程。对后续机载软件研制项目过程中,开展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分析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目标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杜光景,谢俊,张玉彬,曹国智,薛涛.用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目标识别的深度学习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2].夏小凤,庞宇,陈柯龙.无线电接口单元软件数据耦合和控制耦合覆盖目标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3].刘勇慧.基于编码调制的多目标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8

[4].史添玮,王宏,崔文华.基于混合计算机接口的多旋翼飞行器3维空间目标搜索[J].机器人.2018

[5].刘亚茹.基于脑机接口的多移动目标选择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6].赵永刚.韵律结构音系—句法接口研究:问题、目标及对策[J].外语教学.2016

[7].陆盛林.基于脑机接口的虚拟现实叁维目标的控制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

[8].谭华健,李建英.火炬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N].中山日报.2015

[9].杜鹏.基于P300脑机接口的视觉目标选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10].沈迟,许景权.“多规合一”的目标体系与接口设计研究——从“叁标脱节”到“叁标衔接”的创新探索[J].规划师.2015

论文知识图

接口设备模型库总模块蓝方探测系统模型外部接口示意图图书领域WDB对外提供的简单与复杂表单...目标STL剖分文件建模的裁剪NURBS曲面一6在线仿真目标接口卡结构

标签:;  ;  ;  ;  ;  ;  ;  

目标接口论文_杜光景,谢俊,张玉彬,曹国智,薛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