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柳茶论文-李运,徐雪梅,朱仁愿,邱国玉,李晓春

藏药柳茶论文-李运,徐雪梅,朱仁愿,邱国玉,李晓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藏药柳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茶,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藏药柳茶论文文献综述

李运,徐雪梅,朱仁愿,邱国玉,李晓春[1](2019)在《藏药柳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藏药柳茶,来源于蔷薇科鲜卑花属植物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 (Rehd.)Hand-Mazz.和鲜卑花Sibiraea laexigata (L.) Maxim.的枝条及果序。柳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及其酯类、饱和脂肪醇及饱和脂肪酸类、萜类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多糖类等。其具有调节脂代谢、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肝损伤及预防、治疗AD等作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柳茶的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藏药柳茶的更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郭鹏辉,韦体,徐红伟,杨具田,边缘[2](2018)在《藏药柳茶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抑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藏药柳茶(Sibiraea angustata (Rehd.) Hand.-Mazz.)为研究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NAA、2,4-D和KT等4种植物激素,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藏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同时从消毒灭菌处理以及抗褐化剂类型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以期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保护和利用藏药柳茶物种资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经过75%酒精(0.5 min)+3%NaClO (1 min)+0.1%HgCl_2(5 min)混合消毒处理后的柳茶叶片与带腋芽茎段,其消毒效果最佳;与柳茶的叶片相比,带腋芽茎段的外植体在基础培养基(MS)中添加2 mg/L 6-BA及1 mg/L NAA后诱导出芽率最高,可达到86.67%,适合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抗褐化剂均可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但添加0.01 g/L AgNO_3后的抗褐化效果最佳且差异显着(p<0.05),可使柳茶叶片和带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分别降至45.6%、14.4%。因此,经消毒处理、添加生长激素及抗褐化处理后的柳茶带腋芽茎段,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适合作为柳茶的最佳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藏药柳茶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将为青藏高原特有植物柳茶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引种驯化以及关键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和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21期)

郭鹏辉,边缘,韦体,徐红伟,郭晓农[3](2019)在《藏药柳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藏药柳茶系蔷薇科鲜卑花属植物窄叶鲜卑花(Sibraea angustata (Rech.) Hand.-Mazz.)的俗称,主要生长于中国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柳茶为藏族民间常用药,具有清胃热、助消化、调节脂代谢、抗氧化、抗肝损伤、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抑菌等药用功能。本综述对藏药柳茶的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针对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进一步阐述了植物分子育种手段在藏药柳茶野生资源保护及开发中的应用,以期为藏药柳茶的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及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3期)

王昕[4](2018)在《藏药柳茶总叁萜的提取富集及其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藏药柳茶总叁萜的提取富集及其抗高原缺氧作用。首先以藏药柳茶药材的提取率和总叁萜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富集工艺;建立最适模拟高原缺氧损伤大鼠模型;研究柳茶总叁萜的抗高原缺氧活性,并初步阐明其抗缺氧作用机制。一、藏药柳茶总叁萜的提取富集工艺研究。首先采用抗缺氧活性实验筛选确定柳茶的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采用L_9(3~4)正交试验,以总叁萜含量、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2次、1.5 h/次,柳茶总叁萜含量约为32.25%;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优选富集工艺为使用AB-8型树脂作为富集材料、药材提取液上样浓度2 mg/ml、80%乙醇5倍柱体积(Bed Volume,BV)洗脱,最终柳茶总叁萜的含量可达61.09%。二、高原缺氧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4000 m组、6000 m组、8000 m组,各组大鼠缺氧3天,采用无线遥测仪连续测定模拟不同海拔高原缺氧过程中大鼠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缺氧3天后,测定大鼠的血气、血常规指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和脑组织结构的改变,检测心肌和脑组织中的MDA、T-SOD、NO、LD、LDH、Na~+-K~+-ATPase,Ca~(2+)-Mg~(2+)-ATPase。与Control组相比,各缺氧组大鼠的HR显着上升,SBP、DBP、MBP显着下降,动脉血中的PO_2、PCO_2、SO_2显着下降(P<0.05或P<0.01),WBC、RBC、PLT、PCT、Hb、HCT显着上升(P<0.05或P<0.01)。心肌和脑组织中的MDA、LD、NO含量显着升高(P<0.05或P<0.01),在模拟海拔8000 m缺氧3天时达到最高(P<0.05或P<0.01),T-SOD、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在模拟海8000 m缺氧3天时降至最低(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各缺氧组大鼠心肌、脑组织均呈显着损伤,且以模拟海拔8000 m组缺氧3天时损伤最严重。叁、藏药柳茶总叁萜的抗缺氧作用研究。将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Vehicle)、乙酰唑胺组(ACZ)、柳茶总叁萜(低剂量组(SATT-L)、中剂量组(SATT-M)、高剂量组(SATT-H)。给药组大鼠灌胃7天,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8000m高原,缺氧3天。使用无线遥测仪连续测定缺氧过程中大鼠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并测定大鼠的血气、血常规指标。通过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脑组织结构的变化。心、脑组织匀浆后,测定其中缺氧相关生化指标,包括MDA、T-SOD、NO、LD、LDH、Na-~+K~+-ATP酶,Ca~(2+)-Mg~(2+)-ATP酶。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大鼠心肌和脑组织HIF-1a,Nrf 2(细胞核和细胞质),Caspase-3,GCLC,HO-1,Bax,Bcl-2的表达及心肌线粒体中自噬相关蛋白Mfn 2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柳茶总叁萜可以显着改善大鼠的HR、SBP、DBP和MBP。提高动脉血液血中的PO_2、PCO_2、SO_2(P<0.05或P<0.01),降低WBC、RBC、PLT、PCT、Hb(P<0.05或P<0.01)。降低心肌和脑组织中的MDA、LD、NO含量(P<0.05或P<0.01),提高T-SOD、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P<0.05或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柳茶总叁萜可以下调缺氧大鼠的心、脑组织中的HIF-1a、VEGF蛋白表达(P<0.05),调节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重构;下调Nrf 2、Caspase-3、GCLC、HO-1蛋白表达(P<0.05),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与ROS;下调Bax(P<0.05)、上调Bcl-2(P<0.05)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说明柳茶总叁萜可以通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来达到对高原缺氧大鼠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潘雅婧,秦灵灵,吴丽丽,孙文,宋紫临[5](2017)在《藏药柳茶的药用功效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柳茶为种子植物蔷薇科鲜卑花属植物窄叶鲜卑花的一种(Sibiraea angustata(Rehd.)Hand.-Mazz),广泛分布于我国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及西藏等地,是藏族民间常用药物之一。其主要含有叁萜类化合物、有机酸、有机酯、烷烃类等活性成分。研究发现柳茶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减轻体重、抗氧化、调节免疫、保肝、抗肿瘤、延缓衰老、抑菌及促进消化等多种药用功效。(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7年10期)

王昕,马慧萍[6](2017)在《藏药柳茶分子进化特征与主要成分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藏药柳茶受长期地理、气候的剧变,其植被资源的开发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查尔酮合酶基因(CHS基因)鉴定柳茶种群的遗传分化水平已经取得进展。近年研究表明,柳茶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其含有丰富的叁萜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物质以及部分无机元素等。文章就藏药柳茶资源的动态历史发展以及近年的主要成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藏药柳茶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7年16期)

武燕,刘健[7](2017)在《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给予柳茶挥发油治疗低、中、高剂量组干预后,监测小鼠造模前后心电图Ⅱ导联J点变化,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乳酸(LD)的水平;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变化及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采用RT-PCR法测定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柳茶挥发油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缺血所致心电图J点的上移均显着降低(P<0.05);血清CAT、GSH-Px、SOD活力明显增加(P<0.05或P<0.01),LD含量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研究发现心肌损害程度减轻,缺血损伤面积明显减少,且高剂量干预组小鼠心肌组织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与抑制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7年03期)

王汉国,武燕,岳汉萍[8](2016)在《藏药柳茶提取物对异烟肼引起的肝损伤小鼠膜转运体Mrp2和Mrp6表达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柳茶提取物对异烟肼引起小鼠肝损伤的肝脏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和Mrp6的调节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宾胶囊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然后各组给与相应的药物,干预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的Mrp2和Mrp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经柳茶提取物干预保护后,Mrp2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Mrp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柳茶提取物对INH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肝细胞Mrp2和上调Mrp6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6年11期)

王丽[9](2014)在《藏药柳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治疗效应的观察及作用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观察藏药柳茶提取物对动物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性病变的治疗效应,并比较经药物干预后相关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对柳茶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依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为AD模型组、B组为柳茶提取物治疗组。肉眼观察两组大鼠一般指标:神态意识、皮毛触感、进食状况及活动能力等;制作海马和皮层区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海马及皮层组织神经原纤维缠结、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神经元丢失等损伤状况;以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AD模型组和柳茶提取物治疗组海马区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结果:A组动物精神萎靡,倦怠,食欲欠佳,皮毛粗糙;B组动物灵活好动,食欲增加,皮毛较顺滑。A组大鼠海马及皮层组织可见核深染、固缩,神经元丢失,并伴有神经纤维缠结及淀粉样蛋白沉积等典型AD病理形态学变化。B组海马皮层组织神经元排列较整齐、紧密,少见沉积的淀粉样蛋白和神经纤维缠结。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到,与模型组相比柳茶提取物治疗组海马区高表达的蛋白质有8个,低表达的蛋白有1个。结合生物信息学进行质谱鉴定,确定高表达的8个蛋白质分别是突触融合蛋白-1(Complexin-1);突触融合蛋白-2(Complexin-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α-烯醇化酶(Enolase ENOA);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M);琥珀酸脱氢酶[辅酶]铁硫亚基(succin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subunit B,iron sulfur SDHB);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ATM)。而低表达的蛋白质是角蛋白Ⅱ型细胞骨架6A(Keratin,type Ⅱ cytoskeletal 6A,K2C6A)。上述差异表达蛋白质中突触融合蛋白-1、突触融合蛋白-2、髓鞘碱性蛋白和突触蛋白Ⅰ为神经系统相关蛋白;α-烯醇化酶、苹果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辅酶]铁硫亚基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代谢相关蛋白:而角蛋白Ⅱ型细胞骨架6A则属细胞骨架蛋白。结论:柳茶提取物可有效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叁大病理变化,即神经元丢失、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程度,使动物一般状况得到改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显示,经柳茶干预后有多种参与神经元以及神经系统组成的相关蛋白质、糖酵解相关的代谢酶类和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发生了改变,提示该药可能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这可能是柳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4-01)

武燕,何华,刘健[10](2012)在《藏药柳茶挥发油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柳茶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方法:并采用杯碟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柳茶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其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测定清除自由基(DPPH)能力的方法。结果:柳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很弱。该挥发油还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论:柳茶挥发油可以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工业中作为抑菌和抗氧化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2年22期)

藏药柳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藏药柳茶(Sibiraea angustata (Rehd.) Hand.-Mazz.)为研究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NAA、2,4-D和KT等4种植物激素,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藏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同时从消毒灭菌处理以及抗褐化剂类型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以期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保护和利用藏药柳茶物种资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经过75%酒精(0.5 min)+3%NaClO (1 min)+0.1%HgCl_2(5 min)混合消毒处理后的柳茶叶片与带腋芽茎段,其消毒效果最佳;与柳茶的叶片相比,带腋芽茎段的外植体在基础培养基(MS)中添加2 mg/L 6-BA及1 mg/L NAA后诱导出芽率最高,可达到86.67%,适合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抗褐化剂均可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程度,但添加0.01 g/L AgNO_3后的抗褐化效果最佳且差异显着(p<0.05),可使柳茶叶片和带腋芽茎段的褐化率分别降至45.6%、14.4%。因此,经消毒处理、添加生长激素及抗褐化处理后的柳茶带腋芽茎段,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适合作为柳茶的最佳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藏药柳茶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将为青藏高原特有植物柳茶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引种驯化以及关键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和技术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藏药柳茶论文参考文献

[1].李运,徐雪梅,朱仁愿,邱国玉,李晓春.藏药柳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19

[2].郭鹏辉,韦体,徐红伟,杨具田,边缘.藏药柳茶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抑制探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8

[3].郭鹏辉,边缘,韦体,徐红伟,郭晓农.藏药柳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9

[4].王昕.藏药柳茶总叁萜的提取富集及其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

[5].潘雅婧,秦灵灵,吴丽丽,孙文,宋紫临.藏药柳茶的药用功效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

[6].王昕,马慧萍.藏药柳茶分子进化特征与主要成分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

[7].武燕,刘健.藏药柳茶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

[8].王汉国,武燕,岳汉萍.藏药柳茶提取物对异烟肼引起的肝损伤小鼠膜转运体Mrp2和Mrp6表达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

[9].王丽.藏药柳茶提取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治疗效应的观察及作用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

[10].武燕,何华,刘健.藏药柳茶挥发油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

标签:;  ;  ;  ;  

藏药柳茶论文-李运,徐雪梅,朱仁愿,邱国玉,李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