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层序:对中国中部大别造山作用的启示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层序:对中国中部大别造山作用的启示

一、Mesozoic fill-sequences in Hefei Basin: Implication for Dabie Orogenesis, central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蒋子文[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山1-盒8段物源分析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地层发育广泛,含油气资源丰富。但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研究相对薄弱,油气勘探程度低,仍无重大勘探突破,特别是盆地南部物源不明确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天然气勘探。盆地南缘秦岭造山带演化过程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演化、沉积建造以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改造都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然而,至今有关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对鄂尔多斯盆地物质充填与沉积过程的耦合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基于此,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古流向分析,以及砂岩碎屑组分和重矿物特征分析,结合沉积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同位素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物源示踪等方法综合研究,重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沉积物源,进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古生代中晚期沉积充填与周缘造山带演化耦合关系。得出如下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南部1段和盒8段沉积期古流向、砂岩类型、岩屑类型及其相对含量、重矿物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继承性。但西南部和东南部上述特征差异大,表明两地区物源供给具有明显差异。(2)沉积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物源主要来自石英质旋回物源区,中性火成岩和镁铁质岩物源区次之,反映物源主要来自稳定陆块再旋回物质,活动造山带的物质次之。(3)综合物源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古老基底再旋回物质,其次来自北秦岭–北祁连造山带源区。与东南部相比,西南部出现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末期年龄组锆石,暗示两地区物源存在明显差异。西南部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古老基底再旋回物质和北秦岭–北祁连造山带物质,少部分来源可能与陇山杂岩和龙首山杂岩相关;东南部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古老基底再旋回物质和北秦岭造山带剥蚀区物质。由山1段沉积期到盒8段沉积期,北秦岭–北祁连造山带为盆地南部提供的充填物质增多,反映周缘造山带自山1段沉积期之后隆升速度加快,向盆内输入更多供给物质。(4)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1–盒8段350260 Ma年龄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北秦岭造山带,揭示北秦岭造山带在350260 Ma,尤其是320260 Ma期间曾存在目前还未被充分揭示的构造热事件。(5)盆山耦合关系研究表明,420 Ma随着秦岭洋盆的消减闭合,北秦岭开始整体隆升,并引发华北克拉通抬升,一直持续至360 Ma。晚古生代以来,在南秦岭南部伸展、勉略洋盆打开的拉张背景下,石炭纪开始,华北盆地再次沉降接受海相沉积。早二叠世勉略洋盆的俯冲挤压使秦岭进一步隆升,造成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海退并转入陆相沉积环境。此后华北与杨子两大陆块碰撞拼合,秦岭持续隆升遭受剥蚀并向盆内输入大量物质。

彭艳霞[2](2020)在《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形成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泥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大、累计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等特点,是潜在的页岩气层位。根据有机地化测试、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矿物组成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氩离子抛光和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压气体吸附(N2、CO2)、核磁共振、甲烷等温吸附、现场解吸、测井解释、钻井岩心资料,对研究区太原组泥页岩的沉积环境、空间展布、有机地化特征、矿物组成、岩相分类、储层孔隙特征和含气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时期处于陆表海环境,存在多次海侵,期间气候潮湿与干燥交替,总体温暖潮湿。层序地层学对海陆交互相环境预测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指导作用,泻湖相是泥页岩发育的有利相带,主要在盆地东部和中部太原组S1和S2的高位体系域。太原组泥页岩有机质主要为Ⅲ型干酪根,生气为主。TOC和Ro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3.0%(平均值为2.21%)和1.20%4.13%,有机质含量中等偏高,属于较好的烃源岩。泥页岩矿物组成以黏土和石英为主,脆性指数平均为44%,可压裂性好;黏土矿物组分主要为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太原组泥页岩岩相类型主要为含硅黏土质页岩相(CM-1)、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相(M-2)和含黏土硅质页岩相(S-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泥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颗粒间孔、黏土矿片间孔和黄铁矿结核内晶间孔,其中,有机质孔发育程度总体偏低。高热演化程度泥页岩边缘发育大量的有机质生烃收缩缝。太原组泥页岩孔隙孔径普遍呈多峰分布,各种尺度孔隙均有发育,中孔和宏孔在总孔体积中占主导地位,二者约提供了总孔体积的89.98%,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中孔提供,二者约提供了总比表面积的99.41%。微孔、中孔具有较差的连通性,总体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可动水饱和度较低。从有利相带、页岩分布特征、热演化程度、成岩作用于含气性以及后期保存条件5个方面进行页岩气形成条件的分析。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应在Ro为2.5%3.5%,具一定埋藏深度和厚度的泻湖相形成。

柴嵘[3](2020)在《东秦岭印支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 ——秭归盆地中三叠-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分析》文中提出随秦岭古特提斯分支洋盆在三叠纪的闭合,华北和华南板块完成最终的碰撞拼贴。碰撞造山之后,秦岭造山带向华南内陆发生了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形成了以大巴山为代表的褶皱逆冲带,结束了中上扬子北缘以浅水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洋-陆转换和碰撞造山事件发生在三叠纪,但是对于其构造转换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过程仍然存在争议,且秦岭造山带的隆升剥蚀过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伴随秦岭印支期造山作用的发生,在华南北缘形成了系列前陆盆地,其空间展布和沉积物充填与秦岭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秭归盆地三叠-侏罗纪的碎屑沉积记录为研究对象,该盆地是扬子北缘印支期前陆盆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理解秦岭造山带的碰撞造山和折返隆升历史,本文对秭归盆地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岩石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等研究,综合分析了秭归盆地对秦岭印支期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秭归盆地位于大巴山的南部,三叠-侏罗纪的沉积序列保存较为完整。中三叠-早侏罗世的地层由下至上分别为:中三叠统巴东组,上三叠统九里岗组和下侏罗统桐竹园组。沉积学及岩石学研究表明,巴东组沉积环境为滨岸平原和潮坪相,其粉砂岩中颗粒多为单晶石英,可见大量的沉积岩岩屑。九里岗组沉积于三角洲环境,砂岩富含有单晶石英和极少量的长石和岩屑颗粒。桐竹园组底部砾岩为冲积扇-辫状河道沉积,含有大量的硅质岩砾石,砂质杂基中可见有较多的多晶石英颗粒,并含有少量的低级变质岩和沉积岩岩屑。桐竹园组中-下部发育有曲流河相的砂岩和泥岩,其中的砂岩中含有石英和少量长石颗粒,此外还见有大量的火山岩岩屑。从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砂岩碎屑颗粒组分中的多晶石英颗粒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桐竹园组底部达到最大,而火山岩岩屑含量逐步增多,在桐竹园组中部的砂岩中达到最大。巴东组碎屑锆石记录了三个主要年龄组,即950-650 Ma、500-350 Ma和270-230 Ma,以及1950-1550 Ma和2350-2150 Ma两个次要年龄组。九里岗组砂岩碎屑锆石由2100-1700 Ma、900-700 Ma、500-400 Ma三个主要年龄组和950-700Ma、250-200 Ma两个次要年龄组构成。桐竹园组底部砾岩具有与九里组砂岩相似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而砾岩之上的砂岩碎屑锆石则仅具有230-200 Ma的主要年龄组和900-700 Ma的次要年龄,尽见有少量早古生代年龄的碎屑颗粒。结合盆地下侏罗统发育的以向南为主的古水流和沉积古地理,对比前人在扬子北缘前陆盆地获得的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本文推测2100-1700 Ma和900-700 Ma碎屑锆石来源于华南板块内部,后者也可能来源于北部的秦岭造山带。结合桐竹园组砂岩中大量的火山岩岩屑,推测250-200 Ma的碎屑锆石可能来源于秦岭造山带,指示了该造山带发育有与三叠纪花岗质侵入岩同期的火山活动。综合分析认为,秭归盆地在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其沉积物源经历了从华南地块内部向秦岭造山带的转变。在Th/U-Nb/Hf、Th/Nb-Hf/Hf锆石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年龄小于400 Ma的碎屑锆石整体具有与弧/造山带岩浆锆石一致的化学组成,且其Th/Nb、U/Yb比值和Hf同位素组成在~240-210 Ma和~210-175 Ma发生了显着变化。在240-210 Ma,碎屑锆石的Th/Nb和U/Yb比值快速升高,而εHf(t)值显着降低;在~210-175Ma期间,碎屑锆石Th/Nb和U/Yb比值快速降低,而εHf(t)值显着升高。结合秦岭造山带三叠纪岩浆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本文报道的碎屑锆石Th/Nb、U/Yb比值和εHf(t)值的变化表明,秦岭造山带在~240 Ma开始发生强烈的碰撞造山作用和造山带地壳的显着增厚,而在~210-200 Ma开始发生造山带的折返隆升和地壳减薄。在三叠纪末-早侏罗世早期经历大规模逆冲推覆的同时,秦岭大巴山北部开始发生快速隆升,给盆地带来大量来自同碰撞火山岩源区的碎屑沉积物。依据碎屑沉积记录,本文将东秦岭碰撞造山启动的时间限定在~240 Ma,将其大规模向南逆冲推覆和隆升剥蚀开始的时间约束为~210-200 Ma。这一研究不仅为秦岭造山带的沉积-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地质约束,同时也为盆-山耦合演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谭结[4](2020)在《白垩纪胶莱盆地沉积物源及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海岸山脉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早白垩世以来,东亚地区经历了两期区域性伸展事件:早白垩世伸展事件(华北克拉通破坏事件)和新生代伸展事件。但是在两期伸展事件之间,即晚白垩世早期,发生了短期的区域性造山隆升事件。尽管这一事件己被发现很长时间,但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在晚白垩世早期,从大陆边缘到内陆地区,东亚地区的沉积盆地普遍发生了抬升和剥蚀,广泛发育区域性的不整合。这些均表明该时期的造山运动可能导致东亚大陆边缘发生了大规模的地形变化,大量的证据显示晚白垩世东亚大陆边缘存在巨大的海岸山脉。然而目前本论文对海岸山脉的了解非常有限,尚不清楚海岸山脉隆起的时间、海岸山脉的古高程及其影响范围。本论文中,本论文在东亚大陆边缘的胶莱盆地开展了系统的沉积学与古气候分析工作。砂岩薄片统计结果表明早白垩世砂岩岩屑以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而晚白垩世砂岩岩屑以中基性火山岩,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主。重矿物统计表明早白垩世莱阳群重矿物组合以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绿泥石和石榴子石为主,显示变质岩和花岗岩来源,而晚白垩世王氏群重矿物组合以角闪石、辉石、榍石为主,显示中基性火山岩来源。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样品锆石表现出类似的峰值,但峰值的占比差异很大,晚白垩世110-130 Ma的峰值占据了 90%以上,指示早白垩世莱阳群物源主要来自胶北地体和苏鲁造山带的花岗岩和变质基底,而晚白垩世王氏群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内部青山群的玄武岩和安山岩。本论文推测在晚白垩世海岸山脉延伸到了山东胶莱盆地,使胶莱盆地成为了一个山间盆地,海岸山脉的阻挡了来自苏鲁造山带和胶北地体的物源,从而使盆地边缘的青山群成为盆地的主要物源。基于黏土矿物的组合和含量分析,胶莱盆地古气候从早白垩世温暖湿润的气候变为晚白垩世干旱的气候,可能是海岸山脉隆升的雨影效应的影响。根据东亚地区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的构造事件,以及广泛分布的不整合,本论文厘定了海岸山脉隆升的影响范围,推测海岸山脉从华南一直延伸到胶莱盆地,在东北则海拔较低,向内陆则最远延伸到南阳盆地和江汉盆地以东。

王艳鹏[5](2019)在《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文中研究说明秦岭造山带作为华北与扬子板块长期汇聚形成的复合型大陆碰撞造山带,其构造演化过程始终与华北南缘盆地处在盆山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体系中。依据造山带内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作用,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得到很好的限定,但由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记录的缺乏,导致对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这一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其与华北南缘的盆山耦合关系长期存在较大的争议。豫西宜阳地区作为华北南缘发育的晚古生代-中生代叠合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盆地形成和沉积期间接受了大量来自盆地外缘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可能记录了秦岭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和华北南缘盆地沉积充填的细节,对全面认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和华北南缘构造体制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华北南缘宜阳地区的中二叠统-下三叠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约束宜阳地区沉积地层的物质来源及在垂向序列上的演化特征,在结合对同时期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造山带对周缘盆地的形成及沉积的控制作用,为恢复华北南缘和秦岭造山带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盆山构造格局以及耦合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沉积响应依据。主要认识如下:(1)宜阳地区在中二叠世-早三叠世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沉积环境经历了海退、初次湖侵、湖退、再次湖侵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其中,石盒子组呈现由下部的三角洲前缘向上部的三角洲平原演变的特征;孙家沟组呈现由辫状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湖侵沉积序列;刘家沟组显示出由下部的湖泊三角洲前缘向上部的湖泊三角洲平原演化的湖退特征;和尚沟组再次呈现由滨湖到浅湖的湖侵演化过程。宜阳地区在孙家沟组沉积期形成由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体系向陆相河湖沉积体系的转变,且湖盆环境经历多次水体动荡的变化,指示湖盆在该阶段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演化过程。(2)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的沉积物源进行了限定。其中,石盒子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北缘的内蒙古隆起区;孙家沟组沉积期间除了接受华北克拉通自身的物源外,北秦岭造山带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物源区也开始提供大量物源,且在孙家沟组中部显示了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显着单向物源特征;刘家沟组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基底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混合物源;和尚沟组的物源主要是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单向物源。(3)华北南缘地区在晚二叠世产生了新一期的构造转换过程,起始时间被限定在孙家沟组平顶山砂岩段沉积期。通过本次对宜阳地区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地层的物源分析,并结合前人关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物源研究,指示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整体处于南高北低的古地理格局,北秦岭造山带为华北盆地提供了主要物源;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华北克拉通整体发生了大规模北升南降的构造转换过程,且在石盒子组沉积期间构造转换已经完成,华北北缘隆升剥蚀的物源已经能够到达华北南缘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南缘又产生了新的构造转换,北秦岭造山带和华北南缘产生了幕式隆升,并开始作为新的物源区向华北南部盆地提供物源,伴随北秦岭造山带的强烈隆起,造成华北南缘沉积和构造古地理特征的显着转换。(4)此次华北南缘所反映出的往复升降的构造转换过程与其南侧秦岭造山带勉略洋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密切的联系。秦岭造山带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是在总体汇聚收缩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勉略洋的由逐步扩张伸展到最终俯冲消减的过程。我们认为此次华北南缘构造转换的动力应主要由勉略洋壳的北向俯冲提供,并从构造演化的沉积记录响应角度对秦岭造山带勉略洋壳的俯冲启动时间进行了限定,指示勉略洋的构造背景由中二叠世之前的扩张伸展向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俯冲挤压转化。(5)华北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南侧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尤其是北秦岭造山带的隆起造山过程。北秦岭造山带在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产生的两次幕式隆升与宜阳地区同时期的湖侵-湖退-再次湖侵的沉积旋回演化以及沉积充填特征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北秦岭构造活动活跃期,宜阳地区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表现出湖侵的演化序列特征,充填以泥质为主的较远的造山带物源;在北秦岭构造活动停息期,宜阳地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表现出湖退的演化序列特征,充填以砂质为主的较近的克拉通基底和造山带的混合物源。华北南缘的盆地性质在该时期可能不再仅仅是陆内克拉通拗陷型盆地的简单性质,而是已经开始向与造山带控制密切相关的同造山盆地转化。

许光[6](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刘程[7](2019)在《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研究表明敦化-密山断裂带(敦密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在东北地区(北段)的两条分支之一,呈NE–SW走向,长约1000 km,宽达10 km左右。这一重要的大型断裂带是认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该断裂带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活动,关于其起源及演化历史一直认识不清,长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详细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表明,敦密断裂带的第一期构造(起源期,D1)表现为一系列NE–S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具有陡倾的糜棱面理和缓倾的矿物拉伸线理,露头和显微构造均指示为左行走滑剪切带,是区域南北向挤压的产物。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这些起源期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450℃~500℃。一系列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岩体与岩脉的锆石U–Pb年龄结果,再结合区域地质,可以限定这期左行走滑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初。因而,敦密断裂带起源于早白垩世初,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三叠纪或侏罗纪。正是早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活动才使得郯庐断裂带向北扩展进入到东北地区。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敦密断裂带转变为强烈的伸展活动(D2),一方面发育了一系列NE–SW走向的脆性正断层,另一方面控制了多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伸展活动的区域应力状态为NW–SE向拉张。继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之后,敦密断裂带又经历了一期左行平移活动(D3)。这期左行平移断层不但切割早期走滑韧性剪切带,还切入早白垩世盆地内部。部分平移断层是利用D2期正断层而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区域南北向挤压的应力状态下。一系列盆地火山岩与错断岩脉的锆石U–Pb定年,限定了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102~96 Ma之间,更可能是晚白垩世初。敦密断裂带在晚白垩世期间(D4)和古近纪期间(D5),又转变为伸展活动,并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这两期伸展活动中,敦密断裂带本身呈现为右行正断活动,成为盆地的边界断层。而各期盆地内部,却主要发育近东西向正断层,呈现为张扭性地堑或半地堑特征。断层滑动矢量反演表明,这两期伸展活动中的区域应力状态皆为近南北向拉张。这些盆地内上白垩统与古近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反映晚白垩世末发生过盆地反转与沉积间断。依据一系列锆石U–Pb年龄、εHf(t)值以及Hf的二阶模式年龄分析,可以确定辽源增生带在敦密断裂带以东仍然存在。通过详细确定辽源增生带与华北克拉通的边界位置,本次工作可靠地限定了敦密断裂带的累计左行位移量为170 km。再结合前人确定的依兰-伊通断裂带35 km的左行位移量,郯庐断裂带北段共左行错移华北克拉通北界达205 km。区域对比表明,敦密断裂带白垩-古近纪的5期活动,是区域动力学作用的结果。这期间周期性的挤压与伸展活动,指示了活动大陆边缘弧后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特征。它们的动力源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正是大洋板块俯冲方式的交替变化,才导致了活动大陆边缘挤压与伸展活动的交替,相应出现了敦密断裂带的多期演化。

柴广路[8](2018)在《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俯冲碰撞形成的大别造山带内出露大规模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使其成为国际上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研究的经典区域,并在大陆深俯冲、陆陆碰撞、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对于大别造山带北缘的中浅变质岩及其前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研究区北淮阳构造带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北缘,是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结合带,区域内广泛分布以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为代表的中低级变质岩,是了解大别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部位。但是由于区内后期构造叠加改造复杂,同时又缺乏古生物学证据从而使地层划分、对比非常困难,因此对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的时代归属、构造环境、沉积物源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北淮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学、重矿物、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研究,限定北淮阳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的时代归属、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沉积物源及地层含矿性,并对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汇聚模式提供新的制约。研究区卢镇关群总厚度约2900米,分为小溪河组和仙人冲组;佛子岭群总厚度大于6000米,自下向上分为祥云寨组、诸佛庵组和潘家岭组。小溪河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小溪河及舒城县七里河、河棚一带,由变质中酸性岩及片岩组成,部分岩石混合岩化,厚度大于2600米;仙人冲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仙人冲—六安十八盘一带,由白云质大理岩与石英片岩等组成,厚度为376~606米,呈透镜体断续出现;祥云寨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祥云寨一带,由变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片岩组成,厚度为545米;诸佛庵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诸佛庵镇至金寨县油店一带,由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等组成,含微古植物化石,厚度为1736米;潘家岭组主要分布于霍山县潘家岭、四顾冲至金寨县油店一带,由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及石英岩组成,厚度大于3805米。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仙人冲组一个碎屑岩样品中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33±12.5 Ma,属于志留纪温洛克世申伍德期;佛子岭群3个碎屑岩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为439~422 Ma,限定了地层时代为志留纪。同时根据佛子岭群全岩Rb/Sr年龄测试结果为378±24Ma,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期,代表了佛子岭群的变质年龄,这同时也限制了佛子岭群地层的最小沉积年龄。所以,精确确定了仙人冲组和佛子岭群的时代为志留纪—泥盆纪。卢镇关群小溪河组的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714.9±8.4 Ma(MSWD=2.4),代表了花岗片麻岩的原岩结晶年龄,表明卢镇关群小溪河组属于新元古代南华纪。(2)根据原岩恢复和沉积相、沉积环境研究,佛子岭群祥云寨组原岩主要为石英砂岩,其次是粉砂岩和页岩,代表了滨海相陆源碎屑沉积;诸佛庵组和潘家岭组原岩主要为泥砂质、泥钙质和硅质为主的石英砂岩-杂砂岩-亚岩屑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页岩组合,属于斜坡—半深海浊积岩沉积;仙人冲组原岩主要为质地较纯的中厚层亮晶灰岩,反映了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3)佛子岭群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母岩类型主要为古老沉积岩、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主要源于石英岩、沉积岩和长英质火成岩的复合物源区,并且物源区具有扬子和华北的双重属性。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年代相分析显示:早古生代年龄群(410~542Ma,峰值为450Ma)占比19.92%,代表了北秦岭古生代岛弧或北秦岭东延的北淮阳古生代岛弧的物质来源;新元古代中晚期年龄群(542~900Ma,峰值为816Ma)占比21.19%,代表了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基底的物质来源;新元古代早期年龄群(900~1000Ma,峰值为968Ma)占比11.02%,也代表了北秦岭岛弧或北秦岭东延的北淮阳岛弧的物质来源;中元古代至古元古代晚期(1000~2000Ma,峰值为1804Ma)占比22.88%,可能也来源于为北秦岭或华北板块的古老基底;古元古代早期至太古代(2000~3705Ma,峰值为2532Ma)年龄群占比25.0%,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太古代变质基底。佛子岭群碎屑锆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物源区地质体均为陆壳来源,未见洋壳物质,并且佛子岭群各组具有相似的物源。(4)通过对仙人冲组中89颗碎屑锆石和佛子岭群中240颗碎屑锆石的年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分析,其类似于科迪勒拉山脉(Cordilleran)和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的前陆盆地中年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反映了仙人冲组和佛子岭群的原型盆地为碰撞背景下的前陆盆地。(5)通过成矿元素富集系数(K)分析表明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各组中Mo元素明显富集(富集系数分别为3.93、1.75、1.84、1.32和2.14),W、Pb、Ag、Cu等元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存在潜在成矿可能;成矿元素后期叠加强度(D)和成矿元素变异系数(CV)分析也表明本区的Mo、Ag、Cu等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后期叠加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成矿能力评序得出最优势矿种为Mo,因此卢镇关群和佛子岭群是北淮阳钼矿的理想矿源层,可能为区内钼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成矿元素与主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u、W、Ag、Pb、Zn等元素受碎屑岩特征和氧化还原环境控制。

钱涛[9](2015)在《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文中认为为了探索扬子板块与华北-秦岭-大别复合板块在早中侏罗世时期碰撞方式问题,论文以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为研究对象,从沉积盆地出发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早中侏罗世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地层划分对比格架、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和盆地沉积物质源区等。沿勉略缝合带发育的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陆陆碰撞过程。早中侏罗世勉略洋盆地的完全关闭形成了东西向统一展布的磨拉石盆地(201-164Ma)。响应于秦岭-大别山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陆内逆冲变形,盆地里沉积了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序列。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底部普遍发育砾质冲积扇体系,向盆地内部相变为曲流河冲积平原和湖泊沉积体系。盆地北缘沉积的砾岩是前陆褶皱-逆冲带继中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斜向碰撞之后初始隆升的沉积响应。中侏罗世早期千佛崖组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体系,晚期沙溪庙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厚度巨大,为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主体。整个沙溪庙组向上变粗的序列受控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强烈逆冲作用。扬子板块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前渊沉积带具有楔状不对称充填样式特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实验表明中侏罗世沉积物质来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变形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物质、扬子板块向秦岭造山带俯冲勉略缝合带碰撞岩浆活动产物、南秦岭向北秦岭俯冲碰撞作用岩浆物质、扬子克拉通北缘与Rodinia大陆裂解相关物质、华南板块北缘结晶基底物质。沉积古地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世秦岭-大别造山带褶皱-逆冲带南缘形成了宽约150km的、近东西向展布的前渊沉积带。该沉积带向西延伸至龙门山,向东跨过黄陵隆起延至中扬子北部。现今发育的大巴山及其以东地区的后期差异逆冲作用几乎将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全部掩盖或改造(晚侏罗世-新生代)。盆地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早侏罗世(201-174Ma)初始形成和中侏罗世(174-164Ma)大幅沉降。自东向西贯通发育的前陆盆地充分说明了扬子板块相对于秦岭-大别-华北复合板块继中晚三叠世斜向俯冲后转为早中侏罗世时期正向碰撞这一地质事实,从沉积学角度为探索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地质依据。

吴跃东[10](2009)在《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沉积充填特征入手,分析了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基本格架、基底概况和盆内火山岩特征;详细研究了盆地各时期地层发育特征和纵横向变化规律、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序和沉积体系时空配置、层序界面特征和构造层序叠置序列、古地理演化;探讨了盆地的成因、类型、性质及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盆地充填的时间序列,论述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盆山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野外八条露头地层剖面测制,依据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建造、生物特征确定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全区对比。(2)通过对野外剖面测制和钻孔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内的陆相沉积盆地划分出五种沉积类型:即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根据不同时期盆地类型及其特点,将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分为坳陷盆地的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山间坳陷盆地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拉分坳陷型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三种类型。(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构造层序和沉积层序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沉积体的沉积旋回、层序界面特征及层序划分的各种标志研究基础上,将盆地中三叠世—新近系陆相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9个构造层序和22个沉积层序,并对构造层序进行了对比,建立了时间—层序地层格架。(4)根据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和层序反映构造性质及其演化特征的原则,以构造层序的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编图单元边界,以构造层序的湖盆扩张体系域和湖盆收缩体系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分别代表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点,重点分析了各构造层序湖盆扩张期和湖盆收缩期的沉积盆地发育情况、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其时空展布规律。(5)通过对区内陆盆充填序列、构造背景与盆地类型的变化特征分析,从物质组成、相序、层序结构及演化等出发,确定出沿江中新生代盆地为一叠合盆地,将沉积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划分为中晚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早中侏罗世为陆间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喷发—沉积盆地、早白垩世中期为走滑拉分盆地、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为坳陷盆地阶段,古近纪—新近纪为山间坳陷盆地等七个阶段。(6)结合对大别造山带地质构造的认识,并从盆山关系统一观点出发,侧重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属性及其特征,论证了大别造山带与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

二、Mesozoic fill-sequences in Hefei Basin: Implication for Dabie Orogenesis, central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sozoic fill-sequences in Hefei Basin: Implication for Dabie Orogenesis, central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山1-盒8段物源分析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源区示踪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2.3 地层及沉积相发育
    2.4 周缘造山带地质特征
        2.4.1 北秦岭造山带
        2.4.2 北祁连造山带
        2.4.3 孔兹岩带
        2.4.4 阴山陆块
        2.4.5 华北中部造山带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 1–盒8段常规方法物源分析
    3.1 古流向特征
    3.2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3.3 岩屑特征
    3.4 重矿物特征
        3.4.1 重矿物组合特征
        3.4.2 重矿物平面分布
        3.4.3 重矿物特征指数
    3.5 小结
第四章 沉积地球化学物源分析
    4.1 样品及分析方法
        4.1.1 样品
        4.1.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4.1.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4.2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4.2.1 山1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4.2.2 盒8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碎屑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物源分析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
        5.1.1 样品
        5.1.2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5.1.3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5.2.1 山1段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5.2.2 盒8段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5.3 原位Lu–Hf同位素特征
        5.3.1 山1段Lu–Hf同位素特征
        5.3.2 盒8段Lu–Hf同位素特征
    5.4 碎屑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物源分析
        5.4.1 构造环境分析
        5.4.2 2600~160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5.4.3 1150~1000 Ma和 700~55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5.4.4 550~35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5.4.5 350-260 Ma年龄组物源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物源分析
第七章 盆山耦合关系
    7.1 山 1–盒8段沉积相序组合及沉积相演化
        7.1.1 山 1–盒8段沉积相序组合及演化特征
        7.1.2 山 1–盒8段沉积相展布特征
    7.2 盆地周缘造山作用与盆地内南部物质充填响应
        7.2.1 秦岭造山带与盆地内南部物质充填响应
        7.2.2 北祁连造山带与盆地内南部物质充填响应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页岩气研究现状
        1.2.2 南华北地区页岩气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南华北盆地演化特征
        2.2.2 研究区现今构造区划
    2.3 区域太原组地层特征
        2.3.1 岩石地层单位
        2.3.2 太原组沉积地层特征
    2.4 小结
3 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
    3.1 太原组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3.1.1 碎屑岩类型及其特征
        3.1.2 碳酸盐岩类型及其特征
    3.2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2.1 陆棚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2.2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2.3 泥页岩形成环境
    3.3 太原组古环境与古气候
        3.3.1 岩性组合特征
        3.3.2 地球化学特征
        3.3.3 黏土矿物组成
    3.4 层序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3.4.1 重点井沉积相及层序分析
        3.4.2 层序格架下连井沉积相对比
        3.4.3 基于层序格架的岩相古地理
    3.5 小结
4 泥页岩储层特点
    4.1 泥页岩埋深及厚度
        4.1.1 泥页岩埋深
        4.1.2 泥页岩厚度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有机质丰度
        4.2.2 有机质类型
        4.2.3 有机质成熟度
    4.3 岩石矿物学特征
        4.3.1 全岩矿物组成
        4.3.2 黏土矿物组分
        4.3.3 页岩岩相类型
    4.4 储层物性特征
    4.5 小结
5 泥页岩孔隙表征与含气性
    5.1 泥页岩孔隙定性分析
        5.1.1 有机质孔
        5.1.2 无机质孔
        5.1.3 微裂缝
    5.2 泥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5.2.1 高压压汞法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2.2 N_2吸附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2.3 CO_2吸附法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2.4 页岩孔径全孔径表征
        5.2.5 核磁共振法泥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5.3 含气性特征
        5.3.1 吸附气含量及主控因素
        5.3.2 现场解吸
    5.4 小结
6 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
    6.1 页岩气形成条件
        6.1.1 沉积相带
        6.1.2 页岩分布特征
        6.1.3 页岩热演化生烃
        6.1.4 成岩作用
        6.1.5 保存条件
    6.2 页岩气富集模式
    6.3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东秦岭印支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 ——秭归盆地中三叠-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2.1 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2 秦岭印支期造山作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1.4 取得的新认识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秦岭造山带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与沉积特征
        2.3.1 中三叠统
        2.3.2 上三叠统
        2.3.3 下侏罗统
第三章 分析测试方法
    3.1 沉积环境分析和古水流分析
    3.2 砂岩碎屑颗粒组分计点统计
    3.3 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4 碎屑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秭归盆地中三叠-下侏罗统沉积学分析
    4.1 巴东组沉积环境
    4.2 九里岗组沉积环境
    4.3 桐竹园组沉积环境
第五章 分析结果
    5.1 砂岩碎屑模式组成
    5.2 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
        5.2.1 中三叠统巴东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5.2.2 上三叠统九里岗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5.2.3 下侏罗统桐竹园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5.3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5.4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
第六章 中三叠-下侏罗统沉积物物源分析
    6.1 巴东组沉积物质来源
        6.1.1 岩相古地理分析
        6.1.2 碎屑组分分析
        6.1.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6.2 九里岗组沉积物质来源
        6.2.1 岩相古地理分析
        6.2.2 古水流分析
        6.2.3 碎屑组分分析
        6.2.4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6.3 桐竹园组沉积物质来源
        6.3.1 岩相古地理分析
        6.3.2 古水流分析
        6.3.3 碎屑组分分析
        6.3.4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第七章 对秦岭印支期造山演化的启示
    7.1 俯冲-碰撞造山转换的时间
    7.2 造山带的折返隆升和剥蚀
第八章 主要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分析数据

(4)白垩纪胶莱盆地沉积物源及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海岸山脉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中国东部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挤压事件
        1.1.2 中国东部晚白垩世古地理格局
        1.1.3 胶莱盆地科学钻探鲁科一井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部海岸山脉的定量古高程
        1.2.2 胶莱盆地物源变化对海岸山脉隆升的沉积响应
        1.2.3 胶莱盆地古气候变化对海岸山脉的响应
        1.2.4 海岸山脉对沉积盆地物源与古气候的影响范围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
    1.7 研究进展和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胶东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1 胶莱盆地
        2.1.2 胶北地体
        2.1.3 苏鲁造山带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概况
    2.4 中国东部区域古气候研究
    2.5 胶莱盆地古高程研究
    2.6 胶莱盆地科学钻探及综合年代学
3 研究方法及实验流程
    3.1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3.2 重矿物分析
    3.3 锆石U-Pb年代学
    3.4 黏土矿物分析
4 胶莱盆地沉积岩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岩相分析
        4.1.1 砾岩相
        4.1.2 砂岩相
        4.1.3 泥岩相
        4.1.4 灰岩相
    4.2 沉积相分析
        4.2.1 早白垩世沉积相分析
        4.2.2 晚白垩世沉积相分析
    4.3 小结
5 胶莱盆地物源分析
    5.1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5.1.1 早白垩世砂岩碎屑组分
        5.1.2 晚白垩世砂岩碎屑组分
    5.2 重矿物特征
        5.2.1 早白垩世重矿物特征
        5.2.2 晚白垩世重矿物特征
    5.3 锆石年龄分布特征
        5.3.1 早白垩世锆石年龄分析
        5.3.2 晚白垩锆石年龄分析
    5.4 胶莱盆地物源分析
    5.5 小结
6 胶莱盆地古气候研究
    6.1 气候敏感性沉积物分布特征
    6.2 黏土矿物分析
        6.2.1 鲁科1井粘土矿物组合
        6.2.2 鲁科1井粘土矿物成因
    6.3 鲁科1井粘土矿物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意义
    6.4 小结
7 中国东部海岸山脉演化
    7.1 胶莱盆地沉积物源及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海岸山脉的约束
    7.2 海岸山脉影响范围
    7.3 海岸山脉的隆升时限
    7.4 海岸山脉的隆升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附表

(5)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2 华北克拉通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物源研究现状
        1.2.3 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演化研究现状
        1.2.4 物源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基本构造单元
        2.2.1 华北陆块南缘
        2.2.2 北秦岭
        2.2.3 南秦岭
        2.2.4 扬子陆块北缘
    2.3 区域地层概况
        2.3.1 区域地层特征
        2.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3 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3.1 地层剖面特征
    3.2 沉积相分析
        3.2.1 石盒子组
        3.2.2 孙家沟组
        3.2.3 刘家沟组
        3.2.4 和尚沟组
    3.3 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3.3.1 海退沉积阶段
        3.3.2 初次湖侵阶段
        3.3.3 湖退沉积阶段
        3.3.4 二次湖侵阶段
    3.4 小结
4 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物源分析
    4.1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4.1.1 样品采集与统计方法
        4.1.2 统计结果
        4.1.3 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4.2 古流向分析
    4.3 泥岩地球化学分析
        4.3.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3 源岩属性分析
        4.3.4 源区化学风化条件
        4.3.5 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4.3.6 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
    4.4 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
        4.4.1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4.2 锆石阴极发光特征
        4.4.3 锆石Th/U比值
        4.4.4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4.4.5 潜在物源区的年代学特征
        4.4.6 物源区分析
    4.5 小结
5 华北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盆山耦合演化关系
    5.1 基于沉积物源响应的华北南缘构造转换
        5.1.1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沉积阶段
        5.1.2 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沉积阶段
        5.1.3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阶段
    5.2 对秦岭勉略洋盆构造演化的制约
    5.3 华北南缘中二叠世-早三叠世盆山系统演化
        5.3.1 中二叠世石盒子组沉积期
        5.3.2 晚二叠世孙家沟组沉积期
        5.3.3 早三叠世刘家沟组沉积期
        5.3.4 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沉积期
    5.4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测剖面资料
附表 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断裂特征
    2.4 古地理环境
    2.5 古气候环境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4.5 沉积演化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5.1 碎屑组分特征
    5.2 砾岩沉积特征
    5.3 古水流方向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5.5 绿豆岩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6.6 小结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7.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敦化-密山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1.1.2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1.2.1 断裂构造研究
        1.2.2 断裂活动年代学研究
        1.2.3 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分析
        1.2.4 断裂带水平位移量的确定
    1.3 课题来源与意义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中亚造山带
        2.1.2 华北克拉通
        2.1.3 郯庐断裂带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敦化-密山断裂带地质概况
        2.2.2 沿线变质基底及沉积地层
        2.2.3 沿线岩浆岩
第三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初起源期左行走滑活动
    3.1 走滑韧性剪切带露头构造特征
        3.1.1 抚顺段
        3.1.2 清原段
        3.1.3 鸡西段
        3.1.4 密山段
        3.1.5 虎林段
    3.2 韧性剪切带显微构造
        3.2.1 显微镜下观察
        3.2.2 石英C轴组构
    3.3 锆石U–Pb定年
        3.3.1 测试方法
        3.3.2 变形岩体和岩脉年龄
        3.3.3 不变形岩脉年龄
        3.3.4 火山岩年龄
    3.4 韧性剪切活动的时间
第四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
    4.1 早白垩世盆地沉积
    4.2 正断层特征
    4.3 断层应力场反演
    4.4 伸展活动时间
第五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初左行平移活动
    5.1 平移断层特征
        5.1.1 抚顺段
        5.1.2 清原段
        5.1.3 鸡西段
        5.1.4 密山段
        5.1.5 虎林段
    5.2 盆地内同期挤压变形
        5.2.1 鸡西盆地
        5.2.2 勃利盆地
    5.3 平移断层应力场反演
    5.4 问题讨论
        5.4.1 两期左行平移活动的厘定
        5.4.2 左行平移断层活动时间
第六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活动
    6.1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地沉积
        6.1.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6.1.2 古近纪盆地沉积
    6.2 断层特征
    6.3 断层应力场反演
        6.3.1 古近系内断层反演结果
        6.3.2 上白垩统内断层反演结果
        6.3.3 晚白垩世之前岩层内断层反演结果
    6.4 伸展活动的时间与阶段
第七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的限定
    7.1 采样区地质概况与样品描述
    7.2 分析方法
        7.2.1 锆石U–Pb定年
        7.2.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7.3 测试结果
        7.3.1 锆石定年结果
        7.3.2 锆石Hf同位素结果
    7.4 问题讨论
        7.4.1 敦密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的位置
        7.4.2 敦密断裂带的左行位移量
第八章 断裂带演化史与动力学背景
    8.1 断裂带演化历史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8.3 动力学背景
    8.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敦化-密山断裂带岩浆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2 敦化-密山断裂带D_2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附表3 敦化-密山断裂带D_3期脆性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附表4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D_4期及D_5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附表5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附近前人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数据
    附表6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7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碎屑锆石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
        1.3.2 物源分析研究进展
        1.3.3 研究区研究进展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区域地层
        2.2.1 新元古代地层
        2.2.2 早古生代地层
        2.2.3 晚古生代地层
        2.2.4 中新生代地层
    2.3 区域地球化学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地层时代厘定
    3.1 地层剖面特征
        3.1.1 仙人冲组实测剖面
        3.1.2 佛子岭群实测剖面
        3.1.3 卢镇关群修测剖面
    3.2 地层时代厘定
        3.2.1 样品处理和分析
        3.2.2 碎屑锆石结构特征
        3.2.3 佛子岭群地层时代厘定
        3.2.4 仙人冲组时代厘定
        3.2.5 小溪河组时代厘定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四章 原岩特征、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4.1 岩石学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小溪河组地球化学特征
        4.2.2 佛子岭群地球化学特征
    4.3 原岩恢复
        4.3.1 小溪河组原岩恢复
        4.3.2 佛子岭群原岩恢复
    4.4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4.5 沉积模式及演化
第五章 物源分析
    5.1 重矿物分析
    5.2 地球化学分析
        5.2.1 物源区风化特征
        5.2.2 物源区和构造背景判别
        5.2.3 小溪河组构造环境
    5.3 碎屑锆石年代相
    5.4 碎屑锆石微量元素
    5.5 碎屑锆石稀土元素
    5.6 佛子岭群原型盆地构造背景
第六章 地层含矿性评价
    6.1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与结果
        6.1.1 样品采集
        6.1.2 样品测试
    6.2 地层元素特征
        6.2.1 成矿元素丰度
        6.2.2 成矿元素数据处理
    6.3 地层含矿性评价
        6.3.1 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与贫化
        6.3.2 成矿元素的后期叠加强度
        6.3.3 成矿元素的变化性
        6.3.4 地层的含矿性评价
    6.4 成矿元素的控制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及科学意义
        1.1.1 项目依托
        1.1.2 选题依据
        1.1.3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2.1 盆山系统演化与耦合关系研究
        1.2.2 周缘前陆盆地研究
        1.2.3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方式研究
        1.2.4 陆相层序地层理论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
        2.1.1 大巴山弧形褶皱-逆冲带
        2.1.2 米仓山褶皱-逆冲带
        2.1.3 龙门山褶皱-逆冲带
    2.2 沉积盆地演化简史
        2.2.1 四川盆地
        2.2.2 秭归盆地
        2.2.3 当阳盆地
第3章 区域早中侏罗世地层系统
    3.1 年代地层系统
    3.2 岩石地层系统
        3.2.1 下侏罗统岩石地层
        3.2.2 中侏罗统岩石地层
第4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1 沉积体系特征
        4.1.1 冲积扇沉积体系
        4.1.2 河流沉积体系
        4.1.3 湖泊沉积体系
        4.1.4 三角洲沉积体系
    4.2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序列特征
    4.3 中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3.1 千佛崖组地层序列特征
        4.3.2 沙溪庙组地层序列特征
第5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砾岩对比格架
        5.1.1 米仓山砾岩带(S-A)
        5.1.2 大巴山西段砾岩带(S-B)
        5.1.3 大巴山东段砾岩带(S-C)
    5.2 陆相地层层序界面概念及其类型
        5.2.1 不整合面
        5.2.2 岩性岩相转换面
        5.2.3 最大湖泛面
        5.2.4 侵蚀冲刷面
    5.3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2 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3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第6章 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
    6.1 早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
    6.2 中侏罗世早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6.3 中侏罗世晚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第7章 沉积物源分析
    7.1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体中古水流方向恢复
    7.2 早中侏罗世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7.2.1 砂岩碎屑成分三角图
        7.2.2 砂岩岩相及源区分析
    7.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7.3.1 分析测试方法
        7.3.2 锆石U-Pb实验结果
        7.3.2.1 锆石形貌特征
        7.3.2.2 锆石年龄分布
        7.3.2.3 锆石微量元素
        7.3.3 锆石U-Pb年龄分析
        7.3.3.1 沙溪庙组沉积时间限定
        7.3.3.2 碎屑锆石年龄信息分析
第8章 讨论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Ⅰ
附表Ⅱ
附录

(10)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盆地分析的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1 沉积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工作方法、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5.1 工作方法
        1.5.2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3 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简介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大别造山带
        2.1.1 大别山变质岩石单位划分
        2.1.2 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
        2.1.3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
    2.2 前陆构造带
        2.2.1 张八岭冲断岩片叠置带
        2.2.2 前陆褶冲带
    2.3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2.3.1 沿江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特征
        2.3.2 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基底性质
        2.3.3 盆地构造特征
    2.4 断裂构造
        2.4.1 桐城–太湖断裂带
        2.4.2 头坡断裂
        2.4.3 襄樊一广济断裂
    2.5 岩浆作用与中新生代盆地
        2.5.1 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
        2.5.2 中生代基性—酸性火山喷发岩
        2.5.3 火山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2.6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6.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6.2 区域磁场特征
        2.6.3 重、磁场对区域构造的约束
第3章 中新生代沉积体系特征
    3.1 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3.2 各沉积体系基本特征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3.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3.2.3 河流沉积体系
        3.2.4 三角洲沉积体系
        3.2.5 湖泊沉积体系
    3.3 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3.3.1 前陆盆地河控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3.3.2 拗陷型盆地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
        3.3.3 裂陷型湖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第4章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4.1 层序地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4.1.1 古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1.2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1.3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1.4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2 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2.1 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2.2 坳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2.3 裂陷盆地的层序地层特征
    4.3 中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4.3.1 层序划分方案
        4.3.2 中三叠统-新近系层序划分
    4.4 中三叠统-新近系构造层序特征
        4.4.1 构造层序界面划分
        4.4.2 各地质时期构造层序特征
        4.4.3 构造层序对比和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
        5.1.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及技术方法的回顾
        5.1.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和技术方法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2.1 TS1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2)
        5.2.2 TS2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T_3)
        5.2.3 TS3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1)
        5.2.4 TS4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J_2)
        5.2.5 TS5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1)
        5.2.6 TS6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K_2)
        5.2.7 TS7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1)
        5.2.8 TS8 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E_2)
第6章 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演化
    6.1 中新生代盆地成因、性质及类型
        6.1.1 沉积盆地成因
        6.1.2 沉积盆地性质
        6.1.3 沉积盆地类型
    6.2 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演化
        6.2.1 中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海退充填沉积序列
        6.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充填沉积序列
        6.2.4 早白垩世中期走滑拉分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5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裂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6 古近纪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6.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充填沉积序列
第7章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7.1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盆地构造演化关系
        7.1.1 前南华纪基底发展阶段
        7.1.2 南华纪―早三叠世盖层沉积阶段
        7.1.3 中三叠世—新生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板内活动阶段
    7.2 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7.2.1 中晚三叠世挤压形成前陆盆地阶段
        7.2.2 早中侏罗世陆间坳陷盆地阶段
        7.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沉积盆地阶段
        7.2.4 早白垩世中期挤压坳陷盆地中走滑拉分盆地阶段
        7.2.5 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中裂陷盆地阶段
        7.2.6 古近纪坳陷盆地阶段
        7.2.7 新近纪山间坳陷盆地阶段
    7.3 大别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的耦合关系
        7.3.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过程
        7.3.2 早中侏罗世盆山耦合过程
        7.3.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盆山耦合过程
        7.3.4 早白垩世中期盆山耦合过程
        7.3.5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7.3.6 新近纪盆山耦合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四、Mesozoic fill-sequences in Hefei Basin: Implication for Dabie Orogenesis, central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山1-盒8段物源分析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D]. 蒋子文. 西北大学, 2020
  • [2]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D]. 彭艳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东秦岭印支造山过程的沉积响应 ——秭归盆地中三叠-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分析[D]. 柴嵘.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白垩纪胶莱盆地沉积物源及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海岸山脉的响应[D]. 谭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华北南缘宜阳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沉积和物源特征及其对盆山系统演化的指示[D]. 王艳鹏.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6]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刘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大别造山带北缘佛子岭群和卢镇关群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D]. 柴广路. 合肥工业大学, 2018
  • [9]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D]. 钱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 [10]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 吴跃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层序:对中国中部大别造山作用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