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包括气体套管出线结构,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包括气体套管和架空线,气体套管一端设有过渡筒,过渡筒一侧设有连接筒;连接筒内设有梅花触头,气体套管另一端设有插入气体套管内并穿过过渡筒与连接筒内的梅花触头连接的套管导体,气体套管外侧的套管导体和架空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目的,主要用于GIS油气套管的改造工程。通过将SF6气体套管和架空的钢芯铝绞线与变压器可靠连接,检修维护时只需拆掉开架空线便可实现GIS与主变之间的可靠隔离,避免了不能单独对GIS和主变做维修、试验,可更为有利对GIS和主变单独进行维修、试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所述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气体套管(30)和架空线(2),所述气体套管(30)一端设有过渡筒(5),所述过渡筒(5)一侧设有连接筒(60);所述连接筒(60)内设有梅花触头(610),所述气体套管(30)另一端设有插入气体套管(30)内并穿过过渡筒(5)与连接筒(60)内的梅花触头(610)连接的套管导体(40),所述气体套管(30)外侧的套管导体(40)和架空线(2)连接;所述梅花触头(610)尾上设有连接导体(7),所述连接导体(7)上设有屏蔽环(8),所述连接筒(60)尾部设有和屏蔽环(8)连接的盘式绝缘子(9)。
设计方案
1.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所述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气体套管(30)和架空线(2),所述气体套管(30)一端设有过渡筒(5),所述过渡筒(5)一侧设有连接筒(60);所述连接筒(60)内设有梅花触头(610),所述气体套管(30)另一端设有插入气体套管(30)内并穿过过渡筒(5)与连接筒(60)内的梅花触头(610)连接的套管导体(40),所述气体套管(30)外侧的套管导体(40)和架空线(2)连接;所述梅花触头(610)尾上设有连接导体(7),所述连接导体(7)上设有屏蔽环(8),所述连接筒(60)尾部设有和屏蔽环(8)连接的盘式绝缘子(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和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所述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对称分布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外侧,且所述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为直筒,所述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呈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一侧远离的弯曲状,所述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内的连接导体(7)随连接筒(60)弯曲;所述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通过连接装置(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包括固定套(110),所述固定套(110)固定在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相对两侧上,所述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靠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一侧设有插入固定套(110)内的固定柱(120),所述固定柱(120)固定在固定套(1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60)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支架(11),所述横向连接支架(11)下部设有支撑管(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导体(40)包括导体接头(410)和导体套管(420),所述导体套管(420)固定在导体接头(410)上,所述导体接头(410)上设有多个连接通孔(4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梅花触头(610)内设有导向杆(611),所述导体套管(420)固定在导向杆(6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套管(30)外侧管壁设有多组环形凸起(310)的裙边,所述环形凸起包括高环形凸起(311)和低环形凸起(312)裙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主要用于GIS油气套管改造)。
背景技术
随着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大力推广应用,126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与变压器之间的可靠连接以及维护检修显得日益重要。在现有技术中GIS与变压器之间的连接通过油气套管实现。但是GIS与主变之间采用油气套管连接会带来检修维护及试验困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GIS部分充着SF6气体,主变部分充着变压器油,要脱离GIS部分单独做主变的试验非常困难,同时要脱开主变做整个GIS部分的试验也很困难,不利于安全与轻松地单独实现对GIS和主变各自的检修维护及试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能够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检修维护及试验的 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目的,主要用于GIS油气套管的改造工程。通过将SF6气体套管和架空的钢芯铝绞线与变压器可靠连接,检修维护时只需拆掉开架空线便可实现GIS与主变之间的可靠隔离,避免了不能单独对GIS和主变做维修、试验,可更为有利对GIS 和主变单独进行维修、试验。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包括气体套管出线结构,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包括气体套管和架空线,气体套管一端设有过渡筒,过渡筒一侧设有连接筒;连接筒内设有梅花触头,气体套管另一端设有插入气体套管内并穿过过渡筒与连接筒内的梅花触头连接的套管导体,气体套管外侧的套管导体和架空线连接;梅花触头尾上设有连接导体,连接导体上设有屏蔽环,连接筒尾部设有和屏蔽环连接的盘式绝缘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导体上的架空线和变压器连接,盘式绝缘子和GIS管母线连接。当需要对GIS和主变单独分别进行检修维护或试验时,将架空线拆除,使GIS与主变之间产生一个天然的隔离断口。GIS部分可以通过此结构在气体套管上面直接施加电压进行电气试验,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工装以及充放SF6气体,不需拆卸任何密封和绝缘零部件。部分主变脱开架空线后,变压器部分也可以单独展开维修保养以及试验项目,无须充放SF6气体以及变压器油,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目的,主要用于GIS油气套管的改造工程。通过将SF6气体套管和架空的钢芯铝绞线与变压器可靠连接,检修维护时只需拆掉开架空线便可实现GIS 与主变之间的可靠隔离,避免了不能单独对GIS和主变做维修、试验,可更为有利对GIS 和主变单独进行维修、试验。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包括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和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对称分布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外侧,且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为直筒,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呈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一侧远离的弯曲状,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内的连接导体随连接筒弯曲;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在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相对两侧上,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靠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一侧设有插入固定套内的固定柱,固定柱固定在固定套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连接筒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支架,横向连接支架下部设有支撑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套管导体包括导体接头和导体套管,导体套管固定在导体接头上,导体接头上设有多个连接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梅花触头内设有导向杆,导体套管固定在导向杆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气体套管外侧管壁设有多组环形凸起的裙边,环形凸起包括高环形凸起和低环形凸起裙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目的,主要用于GIS油气套管的改造工程。通过将SF6气体套管和架空的钢芯铝绞线与变压器可靠连接,检修维护时只需拆掉开架空线便可实现GIS与主变之间的可靠隔离,避免了不能单独对GIS和主变做维修、试验,可更为有利对GIS和主变单独进行维修、试验;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包括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和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对称分布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外侧,且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为直筒,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呈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一侧远离的弯曲状,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内的连接导体随连接筒弯曲;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上的连接筒和连接导体呈弯曲状,有利于和成熟分箱GIS的直形导体与异形导体连接,且连接装置将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和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连接成一体,便于对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控制;
(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在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相对两侧上,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靠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一侧设有插入固定套内的固定柱,固定柱固定在固定套内,将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上的固定柱插入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的连接筒上的固定套内,并将固定柱和固定套固定在一起,即可实现将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和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连接在一起;
(4)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筒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支架,横向连接支架下部设有支撑管,将横向连接支架和支撑管组合,有利于固定和支撑整个结构;
(5)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导体包括导体接头和导体套管,导体套管固定在导体接头上,导体接头上设有多个连接通孔,将架空线固定在导体接头的连接通孔上,架空线用于对和变压器连接;
(6)本实用新型通过梅花触头内设有导向杆,导体套管固定在导向杆上,将从气体套管端口将套管导体插入到气体套管内,为了维持导体套管的稳定,导体接头和气体套管的端口连接,和导体接头连接的导体套管插在导向杆上,从而实现和梅花触头的稳定接触,且导向杆可以保证套管导体可靠地对中连接;
(7)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套管外侧管壁设有多组环形凸起裙边,环形凸起包括高环形凸起和低环形凸起裙边,高环形凸起和低环形凸起裙边增加了气体套管上的波状突起,有利于增加气体套管外侧的爬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梅花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2架空线,30气体套管,310环形凸起,311高环形凸起,312低环形凸起,40套管导体,410 导体接头,411连接通孔,420导体套管,5过渡筒,60连接筒,610梅花触头,611导向杆,7连接导体,8屏蔽环,9盘式绝缘子,10连接装置,110固定套,120固定柱,11横向连接支架,12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气体套管30和架空线2,气体套管30一端设有过渡筒5,过渡筒5一侧设有连接筒60;连接筒60内设有梅花触头610,气体套管30另一端设有插入气体套管30内并穿过过渡筒5与连接筒60内的梅花触头610连接的套管导体40,气体套管30外侧的套管导体40和架空线2连接;梅花触头610尾上设有连接导体7,连接导体7上设有屏蔽环8,连接筒60尾部设有和屏蔽环8连接的盘式绝缘子9。
套管导体30,为本结构连接架空线1至SF6气体套管20内部的导电体。气体套管20,采用硅橡胶或瓷套管材料,起支撑和固定套9管导体30、增加爬距、容纳绝缘SF6气体等作用。过渡筒4,起连接连接筒50作用,同时对套管导体30末端部分有着均压电场和屏蔽作用。梅花触头510,用于连接、插拔套管导体30、主导电作用,其里面的导向杆511还可以保证套管导体30可靠地对中连接作用。连接筒50分为直筒状和弯曲状,直筒状和弯曲状的连接筒50用于连接过渡筒4和GIS气体管母线的盘式绝缘子8的作用。连接导体6,主要由借用的成熟分箱GIS的直\/易形导体可靠地连接梅花触头510和盘式绝缘子8导电嵌件作用,保证导电连续。屏蔽环7,主要起均匀、屏蔽和改善盘式绝缘子8附近导电部位电场的作用。盘式绝缘子8起着固定导体、分隔气室、连接左侧GIS管母线的作用。
在本实例中,套管导体40上的架空线2和变压器连接,盘式绝缘子9和GIS管母线连接。当需要对GIS和主变单独分别进行检修维护或试验时,将架空线2拆除,使GIS与主变之间产生一个天然的隔离断口。GIS部分可以通过此结构在气体套管30上面直接施加电压进行电气试验,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工装以及充放SF6气体,不需拆卸任何密封和绝缘零部件。部分主变脱开架空线2后,变压器部分也可以单独展开维修保养以及试验项目,无须充放SF6气体以及变压器油,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便于对GIS和主变各自维修、试验目的,主要用于GIS油气套管的改造工程。通过将SF6气体套管30和架空的钢芯铝绞线与变压器可靠连接,检修维护时只需拆掉开架空线2便可实现GIS与主变之间的可靠隔离,避免了不能单独对GIS和主变做维修、试验,可更为有利对GIS和主变单独进行维修、试验。
实施例2:
参见图1~3,一种SF6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气体套管30和架空线2,气体套管30一端设有过渡筒5,过渡筒5一侧设有连接筒60;连接筒60内设有梅花触头610,气体套管30另一端设有插入气体套管30内并穿过过渡筒5与连接筒60内的梅花触头610连接的套管导体40,气体套管30外侧的套管导体40和架空线2连接;梅花触头610尾上设有连接导体7,连接导体7上设有屏蔽环8,连接筒60尾部设有和屏蔽环8连接的盘式绝缘子9。
通过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包括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和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对称分布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外侧,且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 1-1的连接筒60为直筒,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呈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一侧远离的弯曲状,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内的连接导体7随连接筒60 弯曲;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与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通过连接装置10连接,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上的连接筒60和连接导体7呈弯曲状,有利于和成熟分箱GIS的直形导体与异形导体连接,且连接装置10将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 和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连接成一体,便于对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的控制。
为了实现将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和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连接装置10包括固定套110,固定套110固定在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相对两侧上,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靠向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一侧设有插入固定套110内的固定柱120,固定柱120固定在固定套110内,将子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2的连接筒60上的固定柱120插入主气体套管出线结构1-1的连接筒60 上的固定套110内,并将固定柱120和固定套110固定在一起。
为了固定和支撑整个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连接筒60下部设有横向连接支架11,横向连接支架11下部设有支撑管12,将横向连接支架11和支撑管12组合。
为了将架空线2固定到套管导体40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套管导体40包括导体接头410和导体套管420,导体套管420固定在导体接头410上,导体接头410上设有多个连接通孔411,将架空线2固定在导体接头410的连接通孔411上,架空线2用于对和变压器连接。
为了实现和梅花触头610的稳定接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梅花触头610内设有导向杆611,导体套管420固定在导向杆611上,将从气体套管30端口将套管导体40插入到气体套管30内,为了维持导体套管420的稳定,导体接头410和气体套管30的端口连接,和导体接头410连接的导体套管420插在导向杆611上,且导向杆611可以保证套管导体40可靠地对中连接。
为了增加气体套管30外侧的爬距,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通过气体套管30外侧管壁设有多组环形凸起310裙边,环形凸起包括高环形凸起311和低环形凸起312裙边,高环形凸起311和低环形凸起312裙边增加了气体套管30上的波状突起。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98755.9
申请日:2019-05-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844394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H02B13/035
专利分类号:H02B13/035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协和街道华府大道二段1158号
发明人:吴小虎;周健;苏太郎;贾伦;时磊
第一发明人:吴小虎
当前权利人: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邓芸
代理机构:51230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GIS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