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论文

郑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论文

走进黔西县绿化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青山环抱中的社区楼房整齐漂亮、暖意融融。在安置楼旁边,一栋白色的独立小楼上的“黔西县绿化乡脱贫攻坚群团工作站”绿色标牌格外显眼。

根据教学课程的需要,在开始足球课之前,应该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包括心理与生理方面,同时还应该采用慢跑加徒手的方式来热身,保证学生的身体状态处于最佳条件下,并且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在开始正常上课之前,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强度比较小的有球或者无球的游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季节来确定,通常要控制在5~15分钟,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奔跑等准备。此时可以选择蛇形跑、螺旋跑等奔跑的游戏,也能够采取“猴子抢球”等游戏来进行热身,可以保持肢体的灵活性,也能够保证身体状态处于最佳的状态中,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熟悉球性,在之后的足球学习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The resistance values Roff and Ron correspond to w = 0 and to w = wmax respectively.

工作站内,明黄色的墙壁、彩色的桌子、设计文艺的“四点半图书角”、精心摆放的小盆栽,到处都散发着柔和、温暖的气息,这里开设了“四点半学校”“青年课堂”等服务项目,是安置点的孩子们另一个温暖的“家”。

“每天下午4点,孩子们放了学就过来了,教室里都坐得满满当当的,孩子多的时候有40个。”绿化乡群团工作站工作人员王芳芳说。

“西部计划”志愿者—24岁的苏瑜是绿化乡群团工作站的专职站长,她拿出精心制作的档案向记者介绍,每天固定开设“四点半学校”,对搬迁社区学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和安全教育。

据了解,自绿化乡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建成入住以来,为了给予安置小区内留守儿童和在读学生更多的关怀与慰藉,绿化乡易地扶贫搬迁群团工作站开办了“四点半学校”,帮助安置小区内学龄儿童辅导功课、丰富课余生活。工作站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四点半后开始辅导学生功课,多名志愿者合力协作开展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各项活动。周末,青年志愿者来工作站开展活动,开设手功课、绘画课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时光。

黔西县群团工作站探索采取“专职+兼职”的模式,由团县委明确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担任工作站站长,长期驻守工作站,其他群团部门各派驻一名兼职工作人员,采取排班的方式在工作站工作,分类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绿化乡易地扶贫搬迁群团工作站组织社区内的在校学生开展感恩教师活动。图为学生做手工回馈老师。(黔西县绿化乡群团工作站供图)

古典舞《爱莲.说》是一部侧重写意的成功之作,其创作灵感来自于宋代诗人周敦颐散文诗《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舞蹈不是根据诗中对莲花外表与内在的描绘,采用中国画的写意造型手法,把荷花的形象拟人化形象化诗意化。演员用行云流水欲诉还休的肢体语言向我们表达了东方女子虽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品格。

“以前每逢学生放学,像我们工作时间不定的家长因未下班,孩子无人接,孩子有的在路边焦急等待,有的到处乱跑。这让我们家长很不放心,四点半课堂为家长解了后顾之忧。”绿化乡搬迁社区学生家长王凤宜说。

“工作站的年轻老师们对我们很关心、很贴心,家庭作业里不会的题,老师们都会为我们耐心解答。”绿化乡搬迁社区的学生张南说。

“课外辅导开展后,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家长们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教育培训开展得更加深入全面,为更多的老百姓提供服务。”苏瑜说。

“‘四点半学校’每个星期都会常态化开展一至两次的活动,相信在群团工作站的努力下,在志愿者、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安置点的孩子一定会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快乐成长。”绿化乡群团工作站负责人何松说,在群团工作站,青年志愿者与孩子们默契地配合完成讲故事、猜谜语、唱歌等比赛活动,让孩子们能更加自信的展示自我风采,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儿童,志愿者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据了解,黔西县绿化乡群团工作站“四点半学校”开办以来,常态化开展儿童学习辅导课200余场,帮助20余名孩子每天按时完成功课。其中心理健康课程10余场,心理辅导课程还将继续常态化地开展。

(责任编辑/付松)

标签:;  ;  ;  ;  ;  ;  ;  ;  ;  ;  ;  ;  

郑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