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论文和设计-董彬彬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包括电缆、避雷器插接头和避雷器本体,所述电缆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插接头,电缆外侧设置有插接头外壳体,接口中部设置导电柱,避雷器插接头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本体,所述避雷器本体包括氧化锌电极和绝缘硅胶套,避雷器接头内部设置有插接凹槽,绝缘硅胶套内部固定有氧化锌电极,接线柱上连接有接地线,且接地线后侧的接线柱上螺接压线螺母。该直插式后接避雷器,采用电缆直接固定有避雷器插接头,且避雷器插接头上可直接插上避雷器本体,不需要紧固即可直接安装,配件少,安装简单,并且降低了配件的生产成本,采用在避雷外侧完全包括绝缘硅胶套,保证设备可带电接触,且使得设备防水。

设计方案

1.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包括电缆(1)、避雷器插接头(2)和避雷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1)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插接头(2),且避雷器插接头(2)内部设置的夹紧密封垫(4)紧紧贴合电缆(1),电缆(1)外侧设置有插接头外壳体(5),且插接头外壳体(5)上端两侧开设有接口(6),接口(6)中部设置导电柱(15),且导电柱(15)与电缆(1)相连通,避雷器插接头(2)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本体(3);

所述避雷器本体(3)包括氧化锌电极(13)和绝缘硅胶套(12),且绝缘硅胶套(12)前端设置有避雷器接头(7),并且避雷器接头(7)插在接口(6)内部,避雷器接头(7)内部设置有插接凹槽(14),且避雷器接头(7)后侧的绝缘硅胶套(12)上设置有波浪纹(8),绝缘硅胶套(12)内部固定有氧化锌电极(13),且氧化锌电极(13)后端连接有接线柱(9),接线柱(9)上连接有接地线(11),且接地线(11)后侧的接线柱(9)上螺接压线螺母(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插接头(2)包括插接头外壳体(5)和夹紧密封垫(4),且插接头外壳体(5)内部下端固定硅胶材质的夹紧密封垫(4),同时插接头外壳体(5)为T型结构,且插接头外壳体(5)上端设置有圆台形的接口(6),且接口(6)与避雷器接头(7)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3)前端设置的避雷器接头(7)可插接在避雷器插接头(2)上端的接口(6)内部,且接口(6)内部固定的导电柱(15)可插接在插接凹槽(1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3)外侧的绝缘硅胶套(12)的直径为56.5mm,且内部的氧化锌电极(13)的直径为37mm,并且氧化锌电极(13)后端螺接可拆卸的导电柱(15)直径为10mm,同时导电柱(15)的长度为53mm,且绝缘硅胶套(12)的长度为196mm,并且氧化锌电极(13)的长度为17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本体(3)前端设置的避雷器接头(7)前端外径为45mm,且避雷器接头(7)的后端直径为50mm,并且避雷器接头(7)的长度为45mm,同时避雷器插接头(2)上端与避雷器本体(3)相连接的接口(6)前端直径为41mm,且接口(6)的后端直径为50mm,并且接口(6)的长度为49.5mm,避雷器接头(7)安装在接口(6)内部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接头(7)后端的绝缘硅胶套(12)的直径为66mm,且避雷器接头(7)内部开设的凹槽直径为30mm同时氧化锌电极(13)前端开设的插接凹槽(14)的直径为16mm,且插接凹槽(14)的长度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电极(13)后端螺接的导电柱(15)伸出的长度为30mm,且氧化锌电极(13)外侧包裹的绝缘硅胶套(12)后端紧贴导电柱(15),且导电柱(15)后端螺接的压线螺母(10)前端套置有弹簧垫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未有相类似的产品方案,较多的体现在单独的一个产品,后接式避雷器,安装比较繁琐:其体现在安装配件较多,配件有,连接杆(T2紫铜),双头螺栓(不锈钢)避雷器主体(包含氧化锌电极+铝极柱+定制仪表件),安装配件,堵头及堵帽,接地线及标识牌等配件,需要层层处理,层层安装;中间处理部分比较多,从配件图上可以看到,连接部分较多,连接不好(如松动,绝缘处理不到位,硅脂油少等)就出现放电情况,长时间对线路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损坏;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产品是由很多种配件组合成,其生产成本相比高很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安装比较繁琐:中间处理部分比较多,从配件图上可以看到,连接部分较多,连接不好就出现放电情况,长时间对线路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损坏;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产品是由很多种配件组合成,其生产成本相比高很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包括电缆、避雷器插接头和避雷器本体,所述电缆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插接头,且避雷器插接头内部设置的夹紧密封垫紧紧贴合电缆,电缆外侧设置有插接头外壳体,且插接头外壳体上端两侧开设有接口,接口中部设置导电柱,且导电柱与电缆相连通,避雷器插接头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本体;

所述避雷器本体包括氧化锌电极和绝缘硅胶套,且绝缘硅胶套前端设置有避雷器接头,并且避雷器接头插在接口内部,避雷器接头内部设置有插接凹槽,且避雷器接头后侧的绝缘硅胶套上设置有波浪纹,绝缘硅胶套内部固定有氧化锌电极,且氧化锌电极后端连接有接线柱,接线柱上连接有接地线,且接地线后侧的接线柱上螺接压线螺母。

优选的,所述避雷器插接头包括插接头外壳体和夹紧密封垫,且插接头外壳体内部下端固定硅胶材质的夹紧密封垫,同时插接头外壳体为T型结构,且插接头外壳体上端设置有圆台形的接口,且接口与避雷器接头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避雷器本体前端设置的避雷器接头可插接在避雷器插接头上端的接口内部,且接口内部固定的导电柱可插接在插接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避雷器本体外侧的绝缘硅胶套的直径为56.5mm,且内部的氧化锌电极的直径为37mm,并且氧化锌电极后端螺接可拆卸的导电柱直径为10mm,同时导电柱的长度为53mm,且绝缘硅胶套的长度为196mm,并且氧化锌电极的长度为177mm。

优选的,所述避雷器本体前端设置的避雷器接头前端外径为45mm,且避雷器接头的后端直径为50mm,并且避雷器接头的长度为45mm,同时避雷器插接头上端与避雷器本体相连接的接口前端直径为41mm,且接口的后端直径为50mm,并且接口的长度为49.5mm,避雷器接头安装在接口内部压缩。

优选的,所述避雷器接头后端的绝缘硅胶套的直径为66mm,且避雷器接头内部开设的凹槽直径为30mm同时氧化锌电极前端开设的插接凹槽的直径为16mm,且插接凹槽的长度为25mm。

优选的,所述氧化锌电极后端螺接的导电柱伸出的长度为30mm,且氧化锌电极外侧包裹的绝缘硅胶套后端紧贴导电柱,且导电柱后端螺接的压线螺母前端套置有弹簧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电缆直接固定有避雷器插接头,且避雷器插接头上可直接插上避雷器本体,不需要紧固即可直接安装,配件少,安装简单,并且降低了配件的生产成本;

2.采用在避雷外侧完全包括绝缘硅胶套,保证设备可带电接触,且使得设备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避雷器本体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避雷器本体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避雷器本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避雷器本体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电缆;2、避雷器插接头;3、避雷器本体;4、夹紧密封垫;5、插接头外壳体;6、接口;7、避雷器接头;8、波浪纹;9、接线柱;10、压线螺母;11、接地线;12、绝缘硅胶套;13、氧化锌电极;14、插接凹槽;15、导电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包括电缆1、避雷器插接头2和避雷器本体3,电缆1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插接头2,且避雷器插接头2内部设置的夹紧密封垫4紧紧贴合电缆1,电缆1外侧设置有插接头外壳体5,且插接头外壳体5上端两侧开设有接口6,接口6中部设置导电柱15,且导电柱15与电缆1相连通,避雷器插接头2上端安装有避雷器本体3,避雷器插接头2包括插接头外壳体5和夹紧密封垫4,且插接头外壳体5内部下端固定硅胶材质的夹紧密封垫4,同时插接头外壳体5为T型结构,且插接头外壳体5上端设置有圆台形的接口6,且接口6与避雷器接头7相匹配,避雷器本体3包括氧化锌电极13和绝缘硅胶套12,且绝缘硅胶套12前端设置有避雷器接头7,并且避雷器接头7插在接口6内部,避雷器本体3前端设置的避雷器接头7可插接在避雷器插接头2上端的接口6内部,且接口6内部固定的导电柱15可插接在插接凹槽14内部,避雷器本体3外侧的绝缘硅胶套12的直径为56.5mm,且内部的氧化锌电极13的直径为37mm,并且氧化锌电极13后端螺接可拆卸的导电柱15直径为10mm,同时导电柱15的长度为53mm,且绝缘硅胶套12的长度为196mm,并且氧化锌电极13的长度为177mm,避雷器接头7内部设置有插接凹槽14,且避雷器接头7后侧的绝缘硅胶套12上设置有波浪纹8,避雷器本体3前端设置的避雷器接头7前端外径为45mm,且避雷器接头7的后端直径为50mm,并且避雷器接头7的长度为45mm,同时避雷器插接头2上端与避雷器本体3相连接的接口6前端直径为41mm,且接口6的后端直径为50mm,并且接口6的长度为49.5mm,避雷器接头7安装在接口6内部压缩,避雷器接头7后端的绝缘硅胶套12的直径为66mm,且避雷器接头7内部开设的凹槽直径为30mm同时氧化锌电极13前端开设的插接凹槽14的直径为16mm,且插接凹槽14的长度为25mm,绝缘硅胶套12内部固定有氧化锌电极13,且氧化锌电极13后端连接有接线柱9,氧化锌电极13后端螺接的导电柱15伸出的长度为30mm,且氧化锌电极13外侧包裹的绝缘硅胶套12后端紧贴导电柱15,且导电柱15后端螺接的压线螺母10前端套置有弹簧垫圈,接线柱9上连接有接地线11,且接地线11后侧的接线柱9上螺接压线螺母10。

在使用该直插式后接避雷器时,首先将电缆1安装在避雷器插接头2内部,且使得避雷器插接头2下方设置的夹紧密封垫4紧紧贴合电缆1,同时电缆1前端的插接头外壳体5内部固定导电柱15,同时将避雷针本体3后端的接线柱9上连接接地线11,且接线柱9前端螺接在氧化锌电极13上,之后接线柱9上螺接压线螺母10将接地线11压紧在绝缘硅胶套12上,之后将避雷针本体3前端的避雷针接头7插在接口6内部,使得导电柱15安插在插接凹槽14内部,这就是该直插式后接避雷器工作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75015.6

申请日:2019-07-2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896667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H02G13/00

专利分类号:H02G13/00;H01T19/04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吉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吉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经济开发区纬十六路278号(浙江凡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内)

发明人:董彬彬

第一发明人:董彬彬

当前权利人:吉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程春生

代理机构:33247

代理机构编号: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直插式后接避雷器论文和设计-董彬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