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及余震精走位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及余震精走位

论文摘要

大地震发生后,通常伴有大量余震,余震的精定位结果的时空展布有利于解释发震断层构造,研究断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回顾了经典定位方法和介绍了特定震源台站校正精定位法,该方法相比于双差定位法条件简单,适用于精定位事件目录较多,适用于各种基于走时的单事件定位,并且利于并行。2017年8月8日,发震于我国四川省的九寨沟Ms7.0级地震,甘肃及四川2省共计8个县城受灾严重,当地百姓震感强烈,人员伤亡较多,后续余震不断,对旅游业也影响较大。九寨沟地区处于我国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缘,震中区域附近有塔藏断层、岷江断层和虎牙断层等,构造复杂,断裂交错。为了了解本次地震及余震的分布及发震断层构造,本文借助特定震源台站校正精定位法(SSST法)研究此次地震。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主震深度为19 km左右,余震主要分布于5-15km深度范围;与单事件定位方法相比,余震展布和断层的线性特征更吻合,更具有平面特征的可能性;与双差法相比,精定位事件覆盖范围更广。本研究精定位结果显示:断层整体为虎牙断裂西北向的延伸,根据余震分布和特定震源区的校正项分布,认为此发震断层应分南北2段;余震区长度为40 km左右,西北段宽度为10 km左右,东南段宽度为6.5 km左右。我们通过逐个台站分析相应源区的校正项,根据余震展布及九寨沟台记录的校正项信息拟合了断层的走向范围为:144°~153°,倾向范围为63°~84°。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s7.0地震概况及研究现状'>  1.2 九寨沟Ms7.0地震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1 概况
  •     1.2.2 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地震定位研究现状
  •     1.3.1 绝对定位法
  •     1.3.2 网格搜索法
  •     1.3.3 主事件定位法
  •     1.3.4 双差定位法
  •     1.3.5 交叉双差定位法
  • 第2章 特定震源台站校正定位法
  •   2.1 特定震源台站校正定位法
  •     2.1.1 静态台站校正定位法
  •     2.1.2 特定震源台站校正定位法
  •   2.2 SSST精定位法程序
  • 第3章 数据处理流程
  •   3.1 时间域余震事件自动检测方法
  •   3.2 走时拾取流程
  • 第4章 精定位结果及分析
  •   4.1 基本构造背景
  •   4.2 速度模型选取
  •   4.3 九寨沟地震及余震定位
  •     4.3.1 精定位地震分布
  •     4.3.2 特定震源台站P波校正项分布
  •     4.3.3 断层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COTER主要控制参数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徐旭

    导师: 张伟

    关键词: 特定震源台站校正,九寨沟地震,余震分布,发震断层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类号: P315

    DOI: 10.27517/d.cnki.gzkju.2019.000354

    总页数: 62

    文件大小: 4011K

    下载量: 48

    相关论文文献

    • [1].芦山M_S7.0级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性[J]. 华北地震科学 2014(02)
    • [2].芦山M_S7.0地震箭杆林地表破裂带研究[J]. 地震学报 2014(01)
    • [3].四川芦山M_s7.0地震震源机制解[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Z2)
    • [4].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对周围地区的静态应力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4)
    • [5].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前地电场变化特征研究[J]. 地震 2015(01)
    • [6].丽江M_S7.0地震余震深度揭示出的中地壳脆塑性转化特征[J]. 地震地质 2014(01)
    • [7].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和发震断裂探讨[J]. 地震学报 2013(05)
    • [8].九寨沟M_S7.0地震地电阻率变化时空演化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6)
    • [9].芦山M_S7.0与九寨沟M_S7.0地震灾区房屋震害特征对比研究[J]. 华南地震 2019(03)
    • [10].九寨沟M_S7.0地震前跨断层水准前兆异常与震后变化[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11)
    • [11].利用近震和远震波形快速测定地震震源深度——以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_S7.0级地震为例[J]. 华南地震 2016(03)
    • [12].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_S7.0地震序列分析[J]. 中国地震 2017(04)
    • [13].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横波分裂的变化特征[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2)
    • [14].四川芦山M_S7.0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10)
    • [15].2013年芦山M_S7.0地震前南北地震带数字化水位、水温高频信息异常特征及效能分析[J]. 地震 2020(02)
    • [16].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模型的中国北京延怀地区1720年沙城地震(M_S7.0)强震动的三维有限差分模拟[J]. 世界地震译丛 2020(05)
    • [17].芦山M_S7.0地震前后电离层电子含量扰动分析[J]. 地震学报 2014(01)
    • [18].2017年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及余震定位研究[J]. 中国地震 2020(02)
    • [19].利用图像信息方法研究芦山M_S7.0地震前川滇及附近地区的图像异常[J]. 地震学报 2014(05)
    • [20].芦山M_S7.0地震建筑结构震害特征[J]. 地震学报 2013(05)
    • [21].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对附近断层的影响分析[J]. 地震 2020(01)
    • [22].2017年九寨沟M_S7.0级地震震前电离层异常[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0(02)
    • [23].2017-08-08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对周边区域应力影响[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12)
    • [24].以形变观测为约束的芦山M_S7.0地震孕震机理数值模拟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5)
    • [25].芦山M_s7.0级地震社会影响调查与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 2015(01)
    • [26].M_s7.0芦山地震的发生与水库有关吗?[J]. 科技导报 2013(31)
    • [27].芦山M_S7.0地震长波辐射异常现象[J]. 地震学报 2013(05)
    • [28].九寨沟M_S7.0地震应急流动台站噪声水平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9)
    • [29].九寨沟M_S7.0地震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析[J]. 中国地震 2018(04)
    • [30].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前甘肃南部地区视应力变化[J]. 中国地震 2017(04)

    标签:;  ;  ;  ;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及余震精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