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调控 日臻成熟 三项改革 引来机遇(论文文献综述)
刘代民[1](2017)在《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尽管学术界就主权债务违约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导致主权债务违约发生的宏观和微观机理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主要依据经验法则来评价债务风险、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而对于基于严格数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分析较少。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风险预警中的“无效监测”事项时有发生,也就是,私人部门、评级机构、学术界乃至政策制定者往往会低估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当主权债务违约发生时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期。在欧债危机发生时,标普、惠誉、穆迪对于危机国家主权债券评级的后知后觉使其饱受批评。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各国主权债务仍是外汇储备资金的主要去处。如何对这些外汇储备进行保值投资,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构建主权债务危机预警系统,既有助于我国识别他国主权违约风险的大小、降低投资的损失,又有助于加强自身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发展本国经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国在将来特定时期内发生主权债务违约的概率进行测算。债务违约风险的预测基于三个核心因素,分别是充足的测试样本数据库、稳健的预警模型和高效的预警方法。本文的第三、四、五三章分别构建了上述三个核心要素。特定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测算是上述三个核心要素的应用,是本文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建立了规模大、数据新的违约样本数据库。基于R软件编程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债务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对风险预警领域主要的预警方法的预警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选取了主权债务违约预警领域预警能力最强的三种方法。并基于历史数据,对包含中国、美国、日本在内的11个国家在2017年度发生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概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文献和预警方法。分析了全球主权债务的现状,回顾并比较分析了主权债务违约的历史事件,梳理了已有的债务违约理论,介绍了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的四种主权债务违约预警方法,并对不同预警方法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主要进行债务违约预警指标体系和违约样本数据库的创建。主权国家债务违约原因的理论分析是债务违约数据库建立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主权债务违约的理论成因。根据债务违约影响因素的分类原则,本文将债务违约影响因素分为五类,分别是国内经济因素、债务因素、国际环境因素、人口因素和声誉因素。从五类因素中识别了主要的预警变量,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变量对主权债务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的传导路径。最终确定了共选取了5大类,25个变量构建了主权债务违约预警指标体系。在违约事件选择上,本文基于加拿大银行评级组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定义,选取了违约样本事件。基于债务违约风险预警的角度出发,对债务违约统计的时间窗口进行了设置,设置时间为12个月,这意味着,本文对主权债务违约的预警的预警期间为12个月。基于识别的违约样本,建立的违约预警指标,本文构建了基于77个国家1981-2015年间的违约样本数据库,违约样本数据库的选择为下文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预警方法的判别等章节提供了数据基础。第四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建立债务违约预警模型,并基于logit回归方法确定主权债务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数据样本建立后,本文先后从显着性分析、异常样本诊断、共线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四个角度分析筛选了预警指标,共选取实际GDP增长率、前五年GDP波动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常项目余额/GDP、国内信贷总额/GDP、汇率波动率中央政府债务/GDP、外债存量占CNI比率、金融传染性指标、美国国债利率、人口抚养比、出口增长率、M2/准备金、FDI/GDP、总储蓄/GDP、实际汇率与长期趋势的偏差值、金融风险指数、声誉影响等19个变量,建立了违约预警模型。违约预警模型建立后,采用logit回归分析方法,对主权债务违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在对样本整体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沿着三个主要脉络将总体样本划分成若干个子样本,以分析不同情况下影响因素的差别。主要划分维度为横向上根据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将总样本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域上根据不同国家所处地域的不同,将总样本划分为欧洲国家、亚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在纵向上以时间为轴,将1999年之前和1999年之后的时间区间分别作为子样本进行分析。总计划分为20个子样本,并对20个子样本的回归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样本间影响因素的不同。在分样本分析后,又加入了声誉因素对已经识别的主权债务违约影响因素的显着性和稳健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经分析发现了11个对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同时具备稳健性和显着性的因素,其中国内经济变量的因素有9个,分别为实际GDP增长率、失业率、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出口增长率、外债总额占GNI的比率、通货膨胀率、M2占外汇储备的比率、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率和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人口因素1个,为人口抚养比;另外就是声誉变量,反应了一国当期债务违约对未来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同时发现,实际GDP波动率、国内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危机传染性指标、美国国债收益率等四个指标具备显着性,但不具备稳健性。实际GDP波动率、国内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危机传染性指标三个指标在未加入声誉变量的情况下具备显着性,但加入声誉变量后不具备显着性。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未加入声誉变量的情况不具备显着性,但在加入声誉变量后具备显着性。本章同时对本文建立的预警模型的预警能力与已有研究进行了对比。经比较,本文建立的预警模型与已有研究相比,具备更高的样本内预测准确度和更低的一类错误发生概率。第五章选取了对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能力更强的预警方法。在本章节的分析中,我们总共引入了六大类11种预警分析方法,分别是神经网络分析法中的BP神经网络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以及决策树分析中的组合分析法(选用了随机森林、Bagging、Boosting三种方法)、支持向量机分析方法、K临近分析方法、判别分析方(线性判别分析法方和二次判别分析法)以及限制性变量回归中的logit回归和probit回归方法。在对方法进行介绍后,对预警分析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设定,并对总体样本进行回归,得出回归结果,对不同模型间的回归结果进行了统计性比较。之后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采用10折交叉分析法、预期错误分类成本法等人工智能领域成熟的模型判别方法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同模型的预警能力综合评价,最后综合10折交叉验证法以及预期错误分类成本两大类方法,得出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预测能力最强的三种方法依次是:支持向量机方法、随机森林方法和Logit方法。第六章是本文理论和预警方法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本章中基于最优预警方法,以前文建立的大样本数据库为训练样本,以经验证稳健的预警模型为解释变量,实证测算了中国、美国、日本、巴西、阿根廷、希腊、爱尔兰、南非、赞比亚、菲律宾、科威特等11个国家主权债务发生的概率,并对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间的债务违约风险进行比较分析。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基本建立了有很高可信度(大于90%)的预测特定国家在未来一年内是否会发生主权债务违约的预警体系,希望能对主权债务违约预警领域有所贡献。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第七章对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政策建议。
刘红[2](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李芳[3](2009)在《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判定标准,表外业务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本文所使用的表外业务概念是指广义的表外业务,即包括金融服务类、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类业务在内的业务。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表外业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对有风险业务的扩展,近些年来更是令人瞩目。表外有风险业务的出现,给银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其收益与竞争能力。但是,随着有风险表外业务的不断扩展,表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当某一或有事件发生时,它们将会由表外转至表内成为银行实际的资产和负债。这种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其不确定性,往往伴随着比表内业务更大的风险。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表外业务在国外的发展十分迅猛。西方银行业的盈利模式也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传统利差收入的占比在减少,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逐年攀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比例的20%左右,2007年这一比例已超过50%。欧盟成员国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在经营收入中的平均占比也达到41%以上。表外业务收入的后来居上并不仅靠商业银行获利的冲动,而是借助了银行必要的内部条件和有利的外部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表外业务的发展速度、种类、规模、质量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相比还很不相称,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表外业务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表外业务收入占比低、表外业务创新能力不足、表外业务发展不平衡、表外业务管理不规范。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与美国花旗银行为代表,对中外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首先,从中美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所处的经济背景进行分析。第一,在经营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美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模式。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可以分散单一业务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益;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金融产品多样化,竞争机制完善,有利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但是混业经营也有其缺点,银行短期存款用于长期投资的风险较大,一旦不能及时收回投资,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引起社会不稳定;混业经营会使连锁反映剧烈,导致经济危机加剧。我国金融业则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业务,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低、品种少,金融业效益不高,因而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分业经营能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金融危机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第二,在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上也不同。与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相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改革中,还没有完全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仅剩下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尚未放开。因此,可以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存贷款利率之所以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根本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三,在金融监管方面,两国的做法也不相同。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实行“功能监管”的方法,即对于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由银行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和州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其相应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包括制定各自的监管规章、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行使各自的裁决权等;同时,由美联储担任“牵头监管者”,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而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由国务院领导下的监事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进行分别监管,并且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金融稳定局负责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协调发展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研究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等,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国际混业监管趋势迟早会对我国的分业经营监管制度产生冲击,混业经营监管将成为我国金融业最终的发展方向。其次,从中美银行具体业务上进行比较。在这一部分,根据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2007年的年度报告,进行了实际数据上的分析。第一,在业务规模与收入水平上的比较截至2007年末,工商银行总市值升至3,389.34亿美元,增长35%,超过美国花旗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银行。但是在总的业务收入和体现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表外业务收入上,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花旗银行总的营业收入折合为人民币为5555.46亿元,是工商银行总营业收入的2.2倍;花旗银行表外业务收入折合为人民币为3281.61亿元,是工商银行表外业务收入的9.5倍;花旗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9.07%,是工商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的4.4倍。第二,在经营范围和经营品种上比较美国花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最大,占表外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50%,美邦中介业务和交易服务业务所获得的收入列居次席,分别占表外业务收入的22%和16%;而中国工商银行的交易服务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最大,占表外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70%,其次为信用卡业务和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其收入分别占表外业务收入的12.12%和12.03%。第三,在技术和服务手段上比较虽然,中国工商银行在技术和服务手段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工商银行的表外业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等方面。这使得我们花大力气开发出的中间业务品种或因其操作复杂、易用性不高,客户望而却步;或因其安全私密性较差,客户敬而远之。第四,在经营观念上比较花旗银行秉承“金融服务企业”意识,在经营定位上始终奉行“客户至上”,在经营理念上力创“AAA”银行,将Citibank构建为全球卓越品牌,它曾经宣称:花旗银行不想在任何方面都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它只想在客户所在领域成为最佳的选择银行。而工商银行现在的服务理念是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它认为只要设计出产品来,就会有客户来购买,是传统的“以供方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的观念,这必然影响了工商银行的服务质量。第五,在人力资源上的比较首先,工商银行员工的总体素质仍然不高。2007年末,工商银行员工381,713人,员工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为5,838人,占比1.5%,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非常小;而在花旗集团,共有26.8万员工。并且,花旗主要从大学生中招聘培养管理人员,花旗高层管理人员中,78%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次,工商银行的员工流失率在全行业位居首位;而在花旗银行,员工流失率比较低,近两年中国员工流失率一直在15%以下。最后,工商银行在员工的激励措施方面也处于下风。工商银行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制度,薪酬制度不完善。而花旗银行则对员工实施广泛的股权激励制度,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银行利益结合起来,促进了银行的进步与发展。总之,工商银行在这五个方面都与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花旗银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必然会影响工商银行在表外业务上的创新和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上,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自2001年中国正式入世以来,已经有七年的时间,银行业五年的保护期也彻底结束了,大量的外资银行在我国成立了分公司或设立了办事处,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但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仍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促使银行开拓新业务、有利于促使银行业开展平等竞争、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规范化,使我国商业银行不断的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表外业务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07年夏,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并逐渐扩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外大型的投资银行相继出现危机,大型金融集团花旗银行也面临巨大的困境,而传统储蓄银行所受到的冲击却很有限,使金融创新遭到了人们的质疑。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金融创新上,也存在着两难的选择,这无疑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着机遇与挑战,为了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促进其又快又好的发展,必然要改变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新观念。金融监管机构要改变对金融创新的认识,不要把金融创新当做洪水猛兽,而是在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表外业务的同时,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银行也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银行的服务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人”更好的发挥才能;引导客户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田丽娟[4](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李斌[5](2004)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在呈现生机勃勃的成长性的同时,也蕴涵着新的不稳定性。有效调节经济的不稳定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必然选择。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协调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在现有生产关系框架内提供生产力发展空间的基本体制。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又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社会运行的安全网。选择怎样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形式,各国的国情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历史的道德的因素不同等,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差别和特征。就世界而言,社会保障呈现出从早期主要以欧洲“区域性发展”为主到渐进式全球多样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再到各国相继出台本国化社会保障模式的发展趋势。本文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从客观的、发展的、开放的视角出发,采取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理论分析,力求揭示社会保障的规律性。以社会保障政策的具体实践为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为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依据。文中在综合分析和借鉴已往社会保障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政府为主体,组织个人和法人共同<WP=247>参与,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在一定时期内对部分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性的福利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阐明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虽然不能由经济过程自发产生,但经济过程却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保障制度一旦建立,就成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制约和影响经济过程。因此,必须从经济过程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来考察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不仅要看经济结构、政治运作和社会环境的改善,还要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中心,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从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运动分析入手,深入论证当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价值理论基础。要着眼于新时代,客观地看待时代进步对劳动价值论的重大影响,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价值结构的扩展,为社会保障纳入市场价值运动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必须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融入现代价值运动之中。只有把社会保障税(费)全面地、强制性地纳入我国企业的价值形成过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在市场经济沃土上生根、成长,才能成为普惠于人民群众的参天大树,才能起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作用。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进行比较和评析。分析各类社会保障模式的基本特征、运行目标和方式,阐释其个性区别和共性特征,比较其经济影响、分配效应和社会效益,论述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面临的挑战,揭示当今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变革的趋向以及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创新的启示。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改革是各国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WP=248>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系列具体经济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改革不仅是经济改革的内容,也是相伴整体改革目标建立的政治进程。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与本国经济社会及其道德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改革必须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必须得到政治团体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形成基本共识。要客观地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改革的趋同性。同时,政府要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成本。从中国实际出发,阐述基本国情对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模式选择的重大影响。分析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的形成及其根源,要建构城乡衔接、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新模式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历史任务。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增大了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转换的复杂性,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的特殊性,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必须能够承受人口众多和老龄化的双重压力,社会保障的规模和水平必须以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点。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规模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规模大小。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结构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其整体性和系统性。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社会化程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起着扩展或限制作用。从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功能来看,受到一定时期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现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框架大体可勾勒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及其他社会互助项目等;第二个层次为社会保障的运行系统,
贾庆军[6](200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文中提出本课题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主线,从思想史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本课题的研究注重了对理论和文献的挖掘,涉及了一百多位学者的文章和着作。既评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思想观点,也整理了当时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随着改革的进展,一些观点已被尘封,许多分歧也已化解于无形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的思想火花推动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进步。在研究中本课题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显示了制度变迁对中国货币政策理论日臻成熟的重要影响。 为了使整个课题更具系统性,在研究中将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分成了八个专题,前三个专题分别研究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第四个专题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为后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第五和第六个专题分别介绍和评述了通货膨胀理论和通货紧缩理论,揭示了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经验积累的历程。第七个专题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及相关理论。第八个专题探讨了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总结了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机制与相互关系。
郭亚军[7](2004)在《中国农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已经正式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从总体上而言,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将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更多的将会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具体到每个行业,所承受的机遇和风险因其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是否符合国际市场所需而各不相同。对于农业而言,因我国农业以分散的小农户经营为主体,企业化程度低,无论从资金,技术还是从业人员素质上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现代化大农场、实力强的国际化大公司相比,除了劳动力价格便宜之外,几乎毫无优势可言。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农业要想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劣势,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本论文拟就正确策略的制定提出几点看法:1、本研究把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统一起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培养竞争优势,通过竞争优势的培养以使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把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统一于平面坐标图上,采用十字分析法分析如何随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消长变化采用正确的竞争策略。2、本研究把竞争优势策略追求良好的竞争结构与核心能力战略的培养核心能力结合起来,目标是追求结构与能力的最佳配置,使能力在良好的结构中发挥作用,从而不断培养出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力。3、本研究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供求价格决定论结合起来,提出创新、效率、精致、组织四因素模型,以探讨竞争优势产生的机制及发展变化之路,寻求使竞争优势长久之路。本文结构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言: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前提、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主要着眼点;第二章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主要说明比较优势基本理论的发展沿革,从绝对比较优势到相对比较优势,再到更高层次的动态比较优势,对其内容作了简要的分析以说明其对竞争优势的培养所起的作用;第三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主要说明竞争优势的概念,度量及分析方法,着重探讨了核心能力理论,迈波特“钻石模型”,马克思主义的竞争优势思想三大理论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建立起分析竞争优势的框架;第四章中国农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主要说明我国农业竞争优势发展的现实条件,着重集中在四个约束条件的分析与化解方面。第五章中国农业竞争优势的分析:通过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出我国农业发展方面的比较优<WP=6>势与比较劣势,接着运用因素分析法确定决定比较优势强弱的因素;第六章提高我国农业竞争优势的措施:本章是结论性章节,综合以上各章节的分析,本文认为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国家、龙头企业、农户、相关性支持产业四个因素的作用,农户是竞争优势的基础,龙头企业是竞争优势的代表者,相关支持产业是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国家是竞争优势的培育者,从市场和高级生产要素两方面加强着竞争优势,这个因素形成一个统一体,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协调的原则采取正确的策略,培养出强劲的竞争优势。
汤艳文[8](2004)在《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都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无论其深度、广度还是进展速度,都令人始料不及。在肯定改革带来的经济上的“中国奇迹”的同时,我们有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20年改革作出历史的考察与解读。显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理解离不开对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史的准确把握。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经历了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改革因为不同的政治任务而展现出不同的政治逻辑。有必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80年代即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作出仔细地梳理与考察。本研究选择以财政包干制下的地方政府作为切入口,对其政治后果也即特定时期改革战略的政治价值进行了考察。本研究中试图集中探讨的问题是,中国是以怎样的分权方式迅速实现了对资源的动员与积累的?这一分权式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政治价值是什么?本研究假定:一个陷入全面危机的社会如果要避免革命的发生,就必须迅速提升政府能力,获得整体性效能。这时,可能会面临两种选择:以集权或者分权的方式积累、动员资源。陷入危机中的集权意味着或者是军管的发生(这是现代政权常见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战争的发动。陷入危机中的分权意味着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是以国家能力的提升为条件的,意味着国家的分权战略是积累、动员资源、有效实施以赢得统治合法性为归宿的。进而,这时的分权又是有限的,可控的。就此问题与假定论文分五章展开了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第一章就财政包干制的缘起进行了结构与过程的历史追踪。考察发现,80年代发展起来的财政包干制缘起于此前一元的高度计划化、组织化的政治空间中,高度一元化的政治空间被分割成块状,地方政府复制了部分计划、组织化的经济管理权限。这种权力分割的结构特征为后来的改革成功提供了发展空间。资源动员是财政包干制启动的经济原因,激励地方政府成为改革的引擎与蓄水池是财政包干制启动的政治原因。财政包干制的形成以1985年为转折点。1985年后,已经有了显着提高的中央财政收入下滑,这是中央为全面发动改革让步的结果。到1988年,财政包干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分权化色彩,地方政府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行动自主权。分权化是与改革的全面深化联系在一起的。第二章对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引擎作用进行了历史的考证。作为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中国需要通过从整个体制的变革中获得发展能力,获得整体性政府效能作为改革的目标。在“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下,在扩展中形成的财政包干制成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WP=7>研究发现,恰当的动员体制的更新;适度的空间让渡与整理;政治领导人的胆略与战略是国家成功调动地方政府加入改革洪流的积极性的奥秘所在。而地方政府自主性发展责任加重、市场空间与竞争性环境的出现、地方领导者的角色发挥则是激励地方政府成为催生新体制的引擎的动力。地方政府的作用使国家的体制创新能力大大提高。80年代中国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国家一元体制构建与地方政府多元体制探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考察的是地方政府的蓄水池作用。由于改革中不断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当社会震荡或者社会运动被纳入到相应的改革战略中,“蓄水池”出现,改革者(国家)需要从中支付改革成本,希望由此调节改革风险,由此积累改革所需资源。由此,80年代改革逻辑之不同于90年代,在于其探索性、积累性、复原性和承接性。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蓄水池”表现在:国家以“让利”于社会以平衡改革中的利益冲突、平息改革中不断出现的社会震荡与运动,国家又以“放权”于地方使地方政府有机会与空间创造新的空间、积累新的更多的资源,社会变革在“放权”与“让利”中发生。“放权让利”给予改革进程以缓冲的机会与时间,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放权让利”策略下以经济的发展,以细致的群众工作,以多样性的社会协调行为使改革在社会震荡中不断得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利用相关政策与机会发展出更大的国家权力可以活动的空间,这就是,地方政府通过发展经济为国家积累了资源,缓解了改革中的社会压力与震荡。地方政府的资源积累为国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而国家为地方政府的资源积累提供行动空间。国家通过财政包干制给予地方政府的收益激励机制,这使得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完成从中央政府那里不断承接到的支出责任。地方政府的行动一方面推动了改革的全面展开,地方政府的上述行动也表现为另一种作用,这就是地方政府在发育、保护市场体系的成长时也会阻碍、影响市场空间的统一与扩展,第四章就此问题予以了考察。考察发现,地方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渐渐获得了较大的经济自主权,这是中央政府的让步与地方政府的努力争取有关,地方政府还以其自主性行动加速了市场体制改革方向的合法化过程。第五章作为一般性理论总结分为三个小问题展开,一是讨论国家在改革进程中的资源积累及其限度问题,研究认为,变革时代经济结构、新的经济要素的不断生成构成了国家资源汲取的结构性限度,同时,改革进程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也即政治机构结构的存在是国家资源汲取的第二个限度。但总体上,中央通过地方政府获得了对新生资源的掌握能力,80年代中央自有财
韩军[9](2000)在《财政调控 日臻成熟 三项改革 引来机遇》文中认为 买方市场不期而至,通货紧缩不请自来,中国经济两年来遭遇的新问题,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使原本并不热门的财政话题变得炙手可热。的确,面对1998年的内忧外困和1999年的大事不断,中国经济能在理想的指标上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功不可没。仅仅是增发国债一项措施,估计每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1.5个百分点上下。
二、财政调控 日臻成熟 三项改革 引来机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政调控 日臻成熟 三项改革 引来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1)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主权债务违约的历史回顾 |
二、主权债务违约预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本文的学术研究价值 |
二、本文的实践价值 |
三、本文研究对于中国的意义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主权债务 |
二、主权债务违约 |
三、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 |
四、数据挖掘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研究框架 |
第六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主权债务违约影响因素识别的文献综述 |
一、经济因素视角的分析 |
二、政治因素的分析 |
三、危机之间的传染性分析 |
四、人口因素及福利制度的分析 |
五、本节小结 |
第二节 主权债务违约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研究 |
二、国内学者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统计性梳理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方法的文献综述 |
一、信号分析法 |
二、以受限变量为基础的危机预警模型 |
三、评级公司的主权违约风险评估 |
四、基于人工智能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方法 |
五、本节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理论分析的主权债务违约样本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一节 主权债务违约成因的理论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分析 |
二、西方经济学的主权债务危机理论 |
第二节 债务违约预警指标的分类 |
一、债务违约预警指标的分类原则 |
二、主权债务违约预警指标的分类结果 |
第三节 各预警指标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一、经济类指标对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
二、外部环境指标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三、债务存量指标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四、人口因素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五、声誉影响对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四节 违约样本事件的选择 |
一、主权债务违约的数据统计 |
二、主权债务违约事件的统计分析 |
三、时间窗口的选择 |
第五节 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预警变量的选取及数据介绍 |
二、预警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权债务违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t模型 |
第一节 预警指标的初步筛选 |
一、指标初次筛选——显着性分析 |
二、异常样本诊断与处理 |
三、指标第二次筛选——共线性检验 |
四、指标第三次筛选——相关性检验 |
第二节 模型选择与设定 |
一、模型选取及预警方法选择 |
二、logit模型简介 |
三、解释变量选取 |
四、模型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主权债务违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总体样本的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子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
三、不同地区国家的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四节 对主权债务违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模型预警能力监测 |
一、阿根廷、巴西主权债务违约预警效果监测 |
二、本文研究成果与已有研究的比较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违约风险预警方法的预警能力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主要文献介绍 |
第二节 基于数据挖掘的主要预警方法介绍 |
一、BP神经网络方法 |
二、决策树及其组合模型方法介绍 |
三、支持向量机方法介绍 |
四、K近邻方法 |
五、线性判别方法( LDA) 与二次判别方法( QDA) |
六、Probit模型 |
第三节 模型参数选择及对全样本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参数选择与模型结果 |
二、11 个模型全样本运行结果比较 |
第四节 模型的比较分析 |
一、10 折交叉验证法 |
二、预期错误分类成本法 |
三、模型比较与分析 |
四、本文模型预警能力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测算 |
第一节 中国式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预警 |
一、我国总体债务情况介绍 |
二、中国式主权债务情况介绍及风险分析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分析 |
四、我国主权债务违约的可能影响分析 |
五、我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测算结果 |
第二节 美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预警 |
一、美国主权债务现状分析 |
二、美国债务高涨的原因分析 |
三、美国式“主权债务危机”描述 |
四、美国出现主权债务偿付危机的影响 |
五、美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测算 |
第三节 日本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预警 |
一、日本主权债务现状分析 |
二、日本债务存量高但未爆发债务危机的成因 |
三、日本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测 |
第四节 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计算 |
一、总体样本的预警准确度分析 |
二、全球范围内代表性国家2017年度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对比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一、已有的违约样本数据库和违约预警指标体系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
二、影响主权债务违约的因素有很多,但对主权债务违约产生显着且稳健性影响的变量有限 |
三、政府的经济行为对主权债务违约产生较大影响,政府应审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
四、不同预警方法之间的预警能力存在显着差别,在主权债务违约预警中应选择预警能力较强的方法 |
五、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因国别而差异较大,需要关注违约风险较高的国家 |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启示 |
一、维持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优化经济结构 |
二、提前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预案,改变收入结构实现藏富于民 |
三、提高我国债务管理能力 |
四、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发达国家样本 |
附录二 数据运算中使用的R软件编程代码 |
一、t、p检验代码 |
二、异常样本诊断 |
三、共线性检验 |
四、单样本logit回归检验 |
五、logit回归相关编程语言 |
六、logit模型预警能力监测分析 |
七、数据挖掘方法中的R编程语言 |
八、中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测 |
九、美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测算 |
十、日本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测算 |
十一、其他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测算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3)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表外业务概述 |
1.1 表外业务的含义 |
1.1.1 表外业务的基本含义 |
1.1.2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联系与区别 |
1.1.3 本文中表外业务的含义与范畴 |
1.2 表外业务的种类 |
1.2.1 广义的表外业务 |
1.2.2 表外业务的其它分类方法 |
1.3 发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 |
1.3.1 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
1.3.2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新效益的增长点 |
1.4 表外业务的风险 |
1.4.1 信用风险 |
1.4.2 利率、汇率风险 |
1.4.3 流动性风险 |
1.4.4 清算风险 |
1.4.5 经营风险 |
2. 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
2.1 表外业务在国外的发展 |
2.1.1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表外业务的内部条件分析 |
2.1.2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表外业务的外部条件分析 |
2.2 表外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
2.2.1 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
2.2.2 表外业务创新能力不足 |
2.2.3 表外业务发展不平衡 |
2.2.4 表外业务管理不规范 |
2.3 中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发展上的差距 |
3. 对中外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 |
3.1 中美银行所处的背景比较 |
3.1.1 从经营模式方面进行比较 |
3.1.2 从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比较 |
3.1.3 从金融监管的方面进行比较 |
3.2 中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的比较 |
3.2.1 从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进行比较 |
3.2.2 从经营范围和经营品种进行比较 |
3.2.3 从技术、服务手段进行比较 |
3.2.4 从经营观念进行比较 |
3.2.5 从人才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比较 |
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1 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机遇 |
4.1.1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 |
4.1.2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促使银行开拓新业务 |
4.1.3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促使银行业开展平等竞争 |
4.1.4 外资银行的进入,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走向国际规范化 |
4.2 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 |
5.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金融监管机构要转变思想观念 |
5.1.1 改变对金融创新的认识 |
5.1.2 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表外业务 |
5.1.3 吸取经验教训,加强金融监管 |
5.2 银行要转变思想观念 |
5.2.1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银行的服务观念 |
5.2.2 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人”更好的发挥才能 |
5.2.3 引导客户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一) 世界市场经济较量的新挑战 |
(二)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 社会保障制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
二、 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 |
一、 科学界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
(一)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不同视角 |
(二) 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进一步阐释 |
二、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
(一) 社会保障制度是增进市场经济稳定性的必然选择 |
(二)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 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运动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
(一) 着眼于新时代,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二) 价值结构的扩展,为社会保障纳入市场价值运动过程提供必要条件 |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国际比较、评析与借鉴 |
一、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类型及特征比较 |
(一)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类型划分 |
(二)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所奉行的原则比较 |
(三)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主体框架特征分析 |
(四) 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模式区别 |
(五) 社会保障的管理模式特点 |
(六)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共性概括 |
二、 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经济社会效应比较 |
(一) 经济增长效应比较 |
(二) 社会公平效应比较 |
三、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面临的挑战和改革趋势 |
(一)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面临的挑战 |
(二)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改革浪潮的客观趋势 |
(三)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改革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 |
一、 中国国情对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模式选择的重大影响 |
(一) 经济体制转轨增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转换的复杂性 |
(二) 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的特殊性 |
(三) 二元经济结构预示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健全和完善的长期性 |
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
(二) 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 |
(三) 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 |
(四) 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 |
(五) 坚持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三、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模式的特征 |
(一) 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化特征 |
(二) 资金来源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
(三) 保障制度规范化的要求 |
(四) 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方向 |
(五)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基本架构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主要内容 |
一、 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
(一)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
(二) 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
(三) 建立科学的养老金增长机制 |
(四) 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养老储蓄计划 |
(五) 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 |
二、 失业保险制度模式 |
(一) 我国的失业问题剖析 |
(二) 失业保险制度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
(三)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模式的主要任务 |
三、 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
(一)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 |
(二)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
(三) 目前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 |
(四) 加快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的配套改革 |
四、 工伤保险制度模式 |
(一) 工伤保险制度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
(二) 工伤保险制度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
(三) 工伤保险在操作层面上应把握的重要环节 |
(四) 建立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的联动机制 |
五、 生育保险制度模式 |
(一) 建立生育保险制度的意义 |
(二)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育保险制度模式 |
六、 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优抚制度模式 |
(一) 正确认识中国的贫困问题 |
(二)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模式 |
(三) 对特殊性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 |
(四) 救灾与扶贫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五) 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
(六) 社会优抚制度模式 |
七、 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若干问题探索 |
(一)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复杂性 |
(二) 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多元结构 |
(三) 建立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 |
(一)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 |
(二)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和保值增值 |
(三) 社会保障资金运营的监督管理 |
二、 社会保障管理运行机制 |
(一)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运行重构 |
(二)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新形式 |
三、 社会保障运行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
(一) 实施信息化是社会保障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
(二) 加快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
四、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 |
(一)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总体框架 |
(二) 社会保障相关法律规范 |
(三)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程序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和选题依据 |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改革开放早期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 |
二、1984~1992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三、1993~1996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特点 |
四、1997~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新高潮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二、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四节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及评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
一、1977~1983年的货币政策目标 |
二、1984年的宏观失控到1987年的双紧方针 |
三、1988~1992年货币政策目标逐步成熟 |
四、1993~1996年适度从紧的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
五、1997~2002年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目标 |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优先论的评述 |
一、经济增长优先的理论依据 |
二、对经济增长优先观点的评述 |
第三节 对双重目标论的评述 |
一、1996年以前双重目标论的主要观点 |
二、1996年以后的双重目标理论 |
三、对双重目标论的探讨 |
第四节 稳定币值优先观点的成熟 |
一、稳定币值优先的代表性观点 |
二、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的成熟 |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一、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和理论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
一、中介目标的定义 |
二、改革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三、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
第二节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探讨 |
一、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探讨 |
二、反对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声音 |
三、对信贷规模的讨论 |
四、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讨论 |
五、对现金作为中介目标的批判 |
第三节 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
一、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评价 |
二、对M_1和M_2的评价 |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
一、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
二、中国的再贴现政策 |
三、中国的再贷款政策 |
四、公开市场操作 |
五、政策性金融债 |
六、中央银行债券 |
七、利率管理 |
八、综合信贷计划 |
第二节 郑先炳的货币政策工具理论 |
一、郑先炳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 |
二、郑先炳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探讨 |
三、郑先炳对再贷款的研究 |
四、对郑先炳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评价 |
第三节 刘光第对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 |
一、刘光第对再贴现政策的研究 |
二、刘光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研究 |
三、刘光第对公开市场业务的研究 |
四、刘光第对中央银行再贷款和贷款限额的评价 |
五、对刘光第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评价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与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与探讨 |
一、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二、对中国货币层次划分的一些探讨 |
三、对王素珍、谢平、程建胜货币层次划分的商榷 |
第二节 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 |
一、关于中国基础货币的构造与计量 |
二、关于中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与软约束问题 |
三、外汇储备变化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
四、对基础货币管理的探讨 |
第三节 货币乘数的演变和研究 |
一、货币乘数的表达式 |
二、对货币乘数中各变量的分析 |
三、货币乘数的内生性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之谜 |
一、周策群和郑先炳的货币供给超前增长规律论 |
二、易纲的货币化假说 |
三、夏德仁货币广泛化与货币深化说 |
四、刘明志对中国M_2/GDP上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解释 |
五、戴金平、阮君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 |
六、对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解释的评述 |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联系研究 |
第一节 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一、信用膨胀问题的提出 |
二、信用膨胀的定义与判断 |
三、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一、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
二、财政赤字未必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争论 |
一、杨晓达的“适度通货膨胀”论 |
二、王松奇的适度通货膨胀理论及其局限性 |
三、朱苏臻对杨晓达的商榷 |
四、丁鹄的通货膨胀“促退论” |
五、陈观烈对通货膨胀危害性的分析 |
第四节 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
一、粘性预期理论的提出 |
二、粘性预期理论的假设条件 |
三、粘性预期理论的特点 |
四、粘性预期与通货膨胀 |
第七章 通货紧缩理论 |
第一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 |
一、通货紧缩定义之争的背景 |
二、国内学者关于通货紧缩的三种定义 |
三、对通货紧缩定义的评判 |
第二节 中国通货紧缩的特点 |
一、中国通货紧缩的基本情况 |
二、通货紧缩下的高失业问题 |
三、胡鞍钢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
一、宏观成因论 |
二、微观成因论 |
三、消费滞后和生产能力过剩引发通货紧缩论 |
四、北大宏观组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模型 |
五、关于通货紧缩原因的总结 |
第四节 中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 |
一、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
二、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实行扩大内需的供给政策 |
三、黄泰岩的收入政策建议 |
四、增加货币供应,推动经济增长 |
五、对反通货紧缩政策主张的评价 |
第八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沿革 |
一、货币政策严重压制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二、货币政策作用释放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三、货币政策逐步深化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四、货币政策进入间接调控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狭窄 |
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
三、经济运行环境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第三节 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
一、利率非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二、王召对投资的利率弹性分析 |
三、魏革军对实际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研究 |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 |
一、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主张 |
二、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和改革步骤 |
三、赵海宽的利率市场化过渡模式 |
第九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
第一节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 |
一、认为货币政策有效的理论依据 |
二、货币政策无效论的主要观点 |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案例 |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倒逼机制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
二、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
三、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特征 |
四、银行信贷的内生性特征分析 |
五、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几点结论 |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时滞和有效性 |
一、宋海林和刘澄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演变的研究 |
二、刘军善、王松奇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特点的研究 |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的实证研究 |
四、针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 |
第四节 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一、曾康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
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分析 |
三、关于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7)中国农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 |
2.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
2.2 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
2.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
2.4 规模经济 |
2.5 产品周期模型 |
第三章 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 |
3.1 竞争优势的概念 |
3.1.1 竞争优势的基本内涵 |
3.1.2 竞争优势概念的分析讨论 |
3.1.3 竞争优势的定义 |
3.2 竞争优势的衡量指标 |
3.2.1 显示性指标 |
3.2.2 隐性指标 |
3.3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包含的竞争优势思想 |
3.3.1 关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3.3.2 一个有用的模型 |
3.3.3 竞争力获取的模型 |
3.4 竞争优势理论 |
3.4.1 生产要素 |
3.4.2 需求因素 |
3.4.3 相关和支持行业 |
3.4.4 企业的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 |
3.5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3.5.1 核心能力的定义 |
3.5.2 能力是对企业进行竞争优势分析的最佳着眼点 |
3.5.3 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
3.5.4 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
3.6 产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模型——价值链分析模型 |
3.6.1 价值链分析模型 |
3.6.2 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条件 |
4.1 农业生产的特点 |
4.2 农业生产发展的几个约束条件 |
4.2.1 自然资源约束及其对策 |
4.2.2 市场约束及其对策 |
4.2.3 竞争约束及其对策 |
4.2.4 环境约束及对策 |
4.2.5 总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竞争态势分析 |
5.1 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比较优势的具体分析 |
5.1.1 土地密集型行业不具备比较优势 |
5.1.2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
5.2 发达国家农业的优势和劣势 |
5.2.1 美国农业优势的基础和原因 |
5.2.2 日本农业优势的基础和原因 |
5.2.3 发达国家农业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
5.3 我国农业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六章 提高我国农业竞争优势的措施 |
6.1 国家的作用——农业竞争优势的催生者 |
6.1.1 建立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2 加强生产要素培养工作,塑造农业竞争优势 |
6.2 产业层次上农业竞争优势——组织制度创新 |
6.2.1 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及对竞争优势的意义 |
6.2.2 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3 加快产业化经济,提高竞争优势的措施 |
6.3 依托比较优势 培养竞争优势 |
6.3.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概念 |
6.3.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区别与联系 |
6.3.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综合模型 |
6.3.4 农业竞争优势的提高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缘起与过程:财政包干制与分权改革 |
第一节 结构:包干制兴起的背景 |
一、 一元空间组织结构的形成 |
二、 财政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 一元政治空间的病变 |
第二节 过程:财政包干制的形成 |
一、 1976年后的形势 |
二、 财政包干制的形成 |
三、 改革的分权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体制变革的引擎 |
第一节 财政包干制与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
一、 财政包干制作为体制变革的突破口 |
二、 作为改革引擎的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二节 改革的全面展开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催生体制变革的条件(Dynamics) |
一、 地方政府集体行动的条件 |
二、 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的动力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改革中的蓄水池 |
第一节 蓄水池与改革 |
一、 改革与“蓄水池” |
二、 放权让利与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改革的风险支撑与成本分担 |
一、 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支撑点 |
二、 建设城市修葺财富补给站 |
第三节 发展经济为国家积累资源 |
小结 |
第四章 蕴育市场: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第一节 地方自主权膨胀双重效应:破坏计划,寻求市场。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区域市场的培育与保护 |
一、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培育 |
二、 地方政府对市场的保护与阻碍 |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法化 |
小结 |
第五章 资源与权力的积累:地方政府与中国社会平稳转型 |
第一节 改革进程中的资源积累及其限度 |
第二节 资源动员与有限可控分权 |
第三节 空间转型:权力增生的基础 |
小结 |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财政调控 日臻成熟 三项改革 引来机遇(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权债务违约风险预警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D]. 刘代民.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2]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3]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比较分析[D]. 李芳.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4]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问题研究[D]. 李斌. 吉林大学, 2004(02)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 贾庆军. 复旦大学, 2005(07)
- [7]中国农业竞争优势的研究[D]. 郭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8]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 ——1978-1988年中国财政包干制的政治学研究[D]. 汤艳文. 复旦大学, 2004(01)
- [9]财政调控 日臻成熟 三项改革 引来机遇[J]. 韩军. 中国经济信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