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_赵晶云

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_赵晶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旱性,甘露醇,豆芽,溶液,大豆,生长,品种。

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晶云[1](2003)在《大豆芽期抗旱性状的AFLP分析及其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作物的抗旱研究是作物抗逆研究的主要内容,干旱已成为全球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因子。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大豆耐旱性的研究非常复杂,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耐旱性。大豆抗旱性QTL已有过一些报道,但为数很少。本研究利用晋豆23×灰布支的含有474份家系F_8RIL群体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通过BSA法应用AFLP标记对大豆芽期的耐旱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大豆芽期抗旱性状QTL进行了分析和定位。得到如下的结果: 1 以15.5%的PEG6000模拟旱胁迫,随机选择280份家系进行PEG6抗旱性试验。据发芽率挑选出25份抗性家系和25份感性家系,提取DNA,建立抗性池及感性池。从625对引物中找到9个与芽期抗旱有关的AFLP标记(未定位) 2 对其中一个Z1(来源于灰布支)进行了转录水平的表达分析.干旱诱导处理发芽两周后的苗,分根、茎、叶及0、1、3、5、8、24等7个时间段采样,提取RNA,进行RT-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Z1在其亲本灰布支茎中的表达量最小,根次之,叶中最多。而干旱诱导处理效果不明显。所以Z1可能是两亲本之间序列上的差异。 3 利用由农科院宛煜嵩博士提供的图谱,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芽期抗旱性状QTL分析将2个QTL定位于图谱的G2、G62个连锁群。CYL1位于连锁群G2,分子标记Satt329和Satt377之间,加性效应为负,贡献率18.9%。CYL2位于连锁群G6,分子标记Satt460和Satt100之间,加性效应为负,表明该点控制CYL的基因来自父本灰布支。贡献率为24。9%(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03-07-01)

邵桂花,李舒凡[2](1990)在《大豆芽期抗旱生理指标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拟在10个大气压甘露醇溶液中大豆种子的萌发指数,活力指数作为大豆在萌发期的抗旱指标。以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出土试验,鉴定大豆在幼苗期的活力状况。(本文来源于《种子世界》期刊1990年05期)

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拟在10个大气压甘露醇溶液中大豆种子的萌发指数,活力指数作为大豆在萌发期的抗旱指标。以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出土试验,鉴定大豆在幼苗期的活力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晶云.大豆芽期抗旱性状的AFLP分析及其QTL定位[D].山西农业大学.2003

[2].邵桂花,李舒凡.大豆芽期抗旱生理指标之探讨[J].种子世界.1990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大豆芽期抗旱性论文_赵晶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