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西南缘论文_宋志冬,颜丹平,邱亮,张翼西

导读:本文包含了扬子地块西南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扬子,成矿,矿床,山群,地块,大红,成矿作用。

扬子地块西南缘论文文献综述

宋志冬,颜丹平,邱亮,张翼西[1](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瓮安穹隆不整合面特征、年代限定及大地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瓮安穹隆位于近南北向的鄂渝湘黔穹隆群构造带与东西向黔中隆起的过渡区域,本质上为一构造迭加穹隆。瓮安穹隆及周缘发育并完好地保留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不整合面。这些对应于关键构造事件的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和年代限定是进行区域和大地构造重建的重要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古生代以来瓮安穹隆及邻区构造格局出现3次重大变动,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3个关键演化阶段,是前震旦陆壳基底上的迭加穹隆。早古生代以来,瓮安穹隆及邻区主要发育中志留统顶面(S_2/AnS_2)、中叁迭统顶面(T_2/AnT_2)、中侏罗统顶面(J_2/AnJ_2)不整合,分别与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运动有关。(2)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统计结果,瓮安地区及邻区加里东运动的发生时间为426~415 Ma,印支运动的发生时间为246~233Ma,燕山运动发生的时间为168~150 Ma。对瓮安穹隆出现的不整合进行构造及年代学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穹隆的构造演化,将有助于对穹隆构造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2期)

宋志冬,邱亮,张岳,张翼西[2](2018)在《扬子地块西南瓮安穹隆早古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地块在前泥盆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且影响广泛的早古生代构造事件。前人对扬子地块早古生代构造事件存在3幕、2幕和古地理格局变迁等不同认识。文中选取扬子地块西南早古生代构造保存较完整的瓮安穹隆体,通过6条构造剖面详细的构造层划分和不同方向构造迭加关系与构造变形样式和序列的解析,综合构造年代学限定,认为瓮安穹隆本质上为一构造迭加穹隆,其自古生代以来至少发育两期主要构造变形,即D1期早古生代构造变形和D2期燕山期构造变形。D1期变形以东西向褶皱、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和东西向近直立间隔劈理为代表,为近南北向纵弯挤压变形的结果。相比之下,区域上早古生代构造变形仅发育于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及其下伏构造层中。D1期变形形成的东西向构造普遍被D2期构造横跨和迭加改造,表明其形成于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与上覆泥盆系—中叁迭统构造层角度不整合之前。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统计结果,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在瓮安地区发生时间约晚于438 Ma;结合地质关系分析和近年来区域上大量测年数据结果,进一步限定其早古生代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为438~390 Ma。从华南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时间来看,华南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形成的时间从南向北从早到晚迁移变化。(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1期)

杨光树,燕永锋,温汉捷,胡瑞忠,张军伟[3](2015)在《扬子地块西南缘IOCG成矿作用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1 IOCG矿床概述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的概念是由Hitzman等(1992)通过总结世界最大的综合性矿床-Olympic Dam及类似矿床的特征提出的,是一类由大量铁氧化物(低钛磁铁矿和/或赤铁矿)与铜(金)多金属硫化物矿石伴生的贫硫多金属矿床(Hitzman,2000;毛景文等,2008;聂凤军等,2008;Groves et al.,2010)。该概念自提出以来,由于矿床个体特征差异大,成因类型复杂,对矿床类型的界定曾经一度因过于宽泛而(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范玉华[4](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地块的西南边缘活动带,在印支板块、欧亚板块多次碰撞下,导致其不断被破裂、挤压、拉伸,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独特的成矿环境,表现为多期性、继承性和分带性成矿特征,因此区内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地质》期刊2014年04期)

杨红,刘平华,孟恩,王舫,肖玲玲[5](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地块西缘近年报道了大量古元古代晚期的地层和侵入岩体,这些地层和岩体的构造环境多数被认为与大陆裂谷相关,而位于扬子西缘的~1.7Ga大红山群一直缺少相关的地球化学证据。本研究对大红山群两种变质基性岩——石榴(斜长)角闪岩(A组)和绿帘斜长角闪岩(B组)的主微量元素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并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判别。A、B两组变质基性岩基本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主量元素SiO2含量集中于46%~50%,MgO含量较低(5%~6%),但A组FeOT(平均14.28%)远高于B组FeOT(平均3.26%),可能与A组后期发生铁矿化作用有关;两组角闪岩的REE配分模式较一致:A组(La/Yb)N=1.52~4.67和B组(La/Yb)N=1.34~4.50,显示LREE轻微富集,Eu异常、Ce异常均不明显:Eu/Eu*=0.82~1.24,Ce/Ce*=0.93~1.05,两组样品稀土元素特征均具有类似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的特征;二者的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也基本一致:相容元素Cr、Co、Ni含量变化较大,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Nb、Ta、Ti负异常不明显,Zr、Hf轻微负异常,其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区别于岛弧玄武岩和OIB,而与E-MORB较一致。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可与东川群的基性侵入岩进行类比。A、B两组变质基性岩的原岩为拉斑玄武岩,通过不活动元素构造判别图解推断其构造属性为与富集地幔有关的大陆裂谷环境。变质基性岩中未受陆壳混染样品(Nb/La≈1)的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岩浆源区可能为富集地幔,结合前人已发表的相关εNd(t)推测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的岩浆源区为不均匀的岩石圈地幔。同样,据扬子西缘相关火山岩的εNd(t)、εHf(t)值推测,扬子西缘1.8~1.5Ga变质火成岩的岩浆源区可能为不均匀的岩石圈地幔。本研究为扬子西缘1.8~1.5Ga大陆裂谷环境的构造岩浆活动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证据,大红山群与其同时代火成岩及地层的存在,共同表明了扬子西缘曾在古-中元古代发生了一系列与大陆裂解有关的构造岩浆事件,这期事件是哥伦比亚大陆裂解在扬子西缘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宋昊[6](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赋存的铜-铁矿床以矿床数量多、规模大、伴生多种金属等为特征,其中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且铜铁金属资源量丰富,并伴生有Au-Mo-U-Ag-Co-REE等组分,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于由导师负责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西南地区主要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找矿模型与勘查方法技术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95500)”和中核集团委托的“西南地区深部地质过程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论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拉拉、大红山、迤纳厂、岔河等铁铜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重点,开展野外地质调研、室内分析测试及综合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区内岩浆岩成因及年代学、矿床地质特征、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矿床形成的区域构造演化等主要地质学及矿床学问题,探讨矿床的形成机理及成矿模式,总结了区域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矿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元素地球化学指示辉长辉绿岩主要源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混染;随着具有富集地幔特征的岩浆通过底侵、上涌和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本区A型花岗岩,认为本区存在辉长辉绿岩及A型花岗斑岩为代表的“双峰式”岩浆组合。(2)研究了矿床多金属组合特征及规律、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研究拉拉矿床Cu-Au-Mo-Co-Fe-U等多金属共生组合规律及成矿元素的赋存形态;将拉拉铜矿区的成矿过程划分为叁个成矿期:火山沉积-岩浆热液期、热液流体成矿期、表生氧化期,对拉拉铜矿Cu-Fe-Au-Mo-U-Co等多金属成矿期次进行划分:Fe①-P(1期);Fe②-Co-Cu①(2期);Mo-Au-Cu②-U(3期)。(3)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对比研究认为有较多相似之处。拉拉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不仅规模大、意义重要,而且是研究区典型的两个IOCG矿床,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成矿与Fe-Cu多金属组合、Au-U-REE、岩浆岩、磁铁矿、断裂构造、褶皱、角砾岩、萤石化及矿体产状的关系可以总结出,拉拉、大红山、迤纳厂等矿床具有较为明显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的特征。(4)通过矿石矿物硫同位素、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床具有IOCG矿床的特征;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种来源,可能局部为沉积来源-沉积改造成因,是后期热液交代迭加而形成。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具有火山喷发沉积迭加后期热液的成矿特征,深部流体和浅部流体均对成矿有贡献,早期以火山-沉积作用为主,通过后期热液迭加作用而成矿。(5)根据硫-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示踪研究、黄铜矿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结合Re-Os体系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表明地幔流体对拉拉、大红山矿床等矿床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浅部与深源岩浆水-地幔流体有关的混合来源;地幔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的参与,是本区形成(超)大型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6)通过黄铜矿Re-Os等时线年龄测得拉拉矿床、大红山矿床、岔河矿床等成矿年龄,拉拉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85±27Ma、大红山1083±45Ma、岔河矿床为1082±46Ma,叁者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矿床的成矿可能属于中元古代末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磁铁矿Re-Os同位素获得大红山矿床铁成矿年龄1325±170Ma,该年龄误差较大,可能代表了本区热液成因磁铁矿年龄,表明磁铁矿、磷灰石等主要在这一阶段富集成矿。通过对拉拉矿床内晶质铀矿较为系统的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确定铀的成矿年龄为824±15Ma,表明铀的形成晚于铁铜钼金等多金属的成矿作用,为新元古代的一期规模小但较为普遍的富集事件。(7)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本区矿床成因较复杂,一般经历了原始矿源层形成以后各种作用下复杂的迭加改(再)造,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多种成矿作用相互迭加后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从区域演化特征来看,早元古代是拉拉式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形成重要的矿源层,经过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迭加改造而成矿,其中1.4~1.2Ga和1.1~1.0Ga是两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0.8Ga是区内IOCG矿床中的铀成矿阶段,多期次迭加成矿作用形成了铁-铜-金-铀-钼-钴-稀土多金属组合。(8)研究了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对研究区Columbia超大陆裂解、格林威尔运动及Rodinia超大陆拼合裂解事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成矿作用至少可以分为前期预富集作用及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以及若干小的成矿作用,其中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早元古代成矿作用和中元古代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提出早元古代末和中元古代是研究区IOCG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铁铜矿的形成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而多金属矿床还与后期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和Grenville运动有密切关系。认为早元古代是本区铜铁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在早元古代末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形成了矿床的赋矿层位和矿源层,经过中元古代多次构造作用和热液迭加改造,形成了研究区主要的IOCG矿床,如大红山、拉拉等矿床。(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韩润生[7](2013)在《初论扬子地块西南缘典型的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子地块西南缘分布铅锌、金、银、铜矿大型矿集区,在我国有色金属、贵金属工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曾发生过多次泛大陆解体、离移、拼接和镶嵌,同时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导致区内构造复杂,矿产分布成带、成群,在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面,均表现为显着的分界线或梯度带。因此,该区是历来被地学界瞩目的构造单元(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3年S2期)

杨红,刘福来,刘平华,王舫[8](2013)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的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出露的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主要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本研究对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中酸性岩和变质沉积岩——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测年,得到叁个样品的坪年龄和40Ar/39Ar等时线年龄结果较统一,坪年龄代表的变质年龄分别为837.7±4.2Ma、839.6±4.2Ma和844.2±4.2Ma。变质沉积岩和变质中酸性岩的变质时代类似,均介于837~845Ma。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中变质锆石的U-Pb定年年龄为849±12Ma(杨红等,2012),40Ar-39Ar测年数据与锆石定年数据相结合,说明大红山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中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均在新元古代经历了同期变质作用,其主期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新元古代837~850Ma。结合前人发表的扬子西缘~750Ma的变质年龄,扬子西缘从北向南的区域变质作用时限可扩展到750~850Ma。此外,扬子西缘存在750~850Ma的岩浆事件,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扬子地块西缘在新元古代不仅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作用,也发生了750~850Ma的区域变质作用,扬子西缘存在新元古代的岩浆-变质事件。岩浆事件与变质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即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引起了扬子西缘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杨红,刘福来,杜利林,刘平华,王舫[9](2012)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红山群是扬子地台西缘相对较老的地层单元,普遍经历了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中部的曼岗河组、红山组已获得古元古代晚期~1.68Ga的成岩年龄,其底部的老厂河组却未有相关年龄的报道。大红山群的变质时代目前也无精确的年龄结果。本文以老厂河组厚层变质沉积岩中的薄层变质火山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方法对变质火山岩锆石进行原位U-Pb同位素定年及相关的微量、稀土元素测试,获得变质火山岩的原岩年龄和变质年龄:(1)老厂河组变质中酸性岩和变质基性岩中岩浆锆石微区的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711±4Ma和1686±4Ma,限定老厂河组的形成年龄范围为1711~1686Ma;(2)变质基性岩(石榴斜长角闪岩)中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849±12Ma。本文结果表明,大红山群的形成时代可提早至1711±4Ma,又一次证明了扬子地台西缘古老结晶基底的存在;大红山群在~850Ma经历了一期新元古代变质事件,这期变质可能是与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有关的区域变质事件。(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范玉华[10](2011)在《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述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云南境内包括北起滇川交界之香格里拉一宁蒗,向西凸出的近南北向弧形地带,南至滇东南的金平一河口地区。近年来,域内之香格里拉县红山铜矿深部铜矿、铜厂沟铜矿、永胜宝坪铜矿、光茅山一分(本文来源于《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5:板块汇聚、地幔柱对云南区域成矿作用的重大影响》期刊2011-08-22)

扬子地块西南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扬子地块在前泥盆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且影响广泛的早古生代构造事件。前人对扬子地块早古生代构造事件存在3幕、2幕和古地理格局变迁等不同认识。文中选取扬子地块西南早古生代构造保存较完整的瓮安穹隆体,通过6条构造剖面详细的构造层划分和不同方向构造迭加关系与构造变形样式和序列的解析,综合构造年代学限定,认为瓮安穹隆本质上为一构造迭加穹隆,其自古生代以来至少发育两期主要构造变形,即D1期早古生代构造变形和D2期燕山期构造变形。D1期变形以东西向褶皱、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和东西向近直立间隔劈理为代表,为近南北向纵弯挤压变形的结果。相比之下,区域上早古生代构造变形仅发育于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及其下伏构造层中。D1期变形形成的东西向构造普遍被D2期构造横跨和迭加改造,表明其形成于寒武系—志留系构造层与上覆泥盆系—中叁迭统构造层角度不整合之前。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统计结果,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在瓮安地区发生时间约晚于438 Ma;结合地质关系分析和近年来区域上大量测年数据结果,进一步限定其早古生代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间为438~390 Ma。从华南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时间来看,华南早古生代构造运动形成的时间从南向北从早到晚迁移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扬子地块西南缘论文参考文献

[1].宋志冬,颜丹平,邱亮,张翼西.扬子地块西南缘瓮安穹隆不整合面特征、年代限定及大地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19

[2].宋志冬,邱亮,张岳,张翼西.扬子地块西南瓮安穹隆早古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地学前缘.2018

[3].杨光树,燕永锋,温汉捷,胡瑞忠,张军伟.扬子地块西南缘IOCG成矿作用及特点[J].矿物学报.2015

[4].范玉华.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J].云南地质.2014

[5].杨红,刘平华,孟恩,王舫,肖玲玲.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变质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及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4

[6].宋昊.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4

[7].韩润生.初论扬子地块西南缘典型的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J].矿物学报.2013

[8].杨红,刘福来,刘平华,王舫.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石榴白云母-长石石英片岩的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3

[9].杨红,刘福来,杜利林,刘平华,王舫.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老厂河组变质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2

[10].范玉华.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C].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5:板块汇聚、地幔柱对云南区域成矿作用的重大影响.2011

论文知识图

扬子地块西南缘Au、Sb、Hg、As矿...扬子地块西南缘Au、Sb、Hg、As...扬子地块西南缘大红山群露头分布...扬子地块西南缘与地幔柱有关的晚...扬子地块西南缘与地幔柱有关的晚...一4扬子地块西南缘与地慢柱有关的...

标签:;  ;  ;  ;  ;  ;  ;  

扬子地块西南缘论文_宋志冬,颜丹平,邱亮,张翼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