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星论文-李蛟

共生星论文-李蛟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生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AMOST,共生星,变星,简并

共生星论文文献综述

李蛟[1](2014)在《利用LAMOST数据寻找共生星》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星是具有组合光谱的特殊双星系统,一般认为它由红巨星和矮星组成。Mikolajewska等人认为,共生星可能是一种不同于单简并、双简并模型的Ia型超新星前生星模型。Magrini等人通过理论计算预测存在40万个共生星。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共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7)

陈雪飞[2](2014)在《共生星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星是研究双星演化基本过程的理想天体,也是Ia型超新星最可能(从观测上)的前身星系统。大部分共生星是由白矮星、红巨星和星云组成的系统,在观测上,同时具备这叁个部分的特性。共生星的观测和双星演化理论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矛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本文来源于《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27)

老诚[3](2010)在《宇宙的共生星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NASA向天文学家们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中,在火星不远处发现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一种冷热共栖星体。(本文来源于《飞碟探索》期刊2010年09期)

老诚[4](2009)在《宇宙的共生星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凤凰号"发现怪异星体美国宇航局曾向天文学家们披露了一则惊人的消息: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对火星着陆探测并返回拍摄的系列照片中,发现离火星不远处有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是(本文来源于《科学之友(A版)》期刊2009年06期)

吕国梁[5](2006)在《共生星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篇关于共生星理论研究的博士论文。共生星因其壮观的光谱和光变一直备受关注。共生星的光谱表明这类恒星系统是由一颗冷巨星、一颗热伴星(可能是白矮星、中子星或者有吸积盘的主序星)和电离的星云组成。他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恒星演化理论和相互作用双星提供了激动人心的实验室。本论文综述了共生星的观测特性和理论研究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共生星理论研究领域的工作。 利用星族合成方法,我们分别对半相接共生星、分离共生星和D-型共生星作了理论研究。利用主序星周围几何薄的吸积盘模型,我们模拟了半相接共生星。此类共生星可能有两种不同物质转移方式:动力学非稳定的和稳定的洛希瓣物质转移。这两种方式产生的半相接共生星的性质大不一样。前者在银河系中的诞生率和数目分别是~0.056—0.045 yr~(-1)和~5颗;后者的分别是~0.002—0.005 yr~(-1)和~60—280颗。通过和观测比较以及统计分析,共生星AX Per和CI Cyg(半相接共生星仅有的两个候选者)可能不是半相接共生星。利用吸积白矮星表面热核爆发和星风吸积模型,我们建立了分离共生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河系中,大约有1,200—15,000颗分离共生星(在标准模型中,有4,300颗),每年大约有0.035 0.131颗分离共生星诞生(在标准模型中,诞生率是0.076yr~(-1)),平均每年发生1.3—13.5次共生星新星爆发(在标准模型中,它的发生率是3.4yr~(-1)),其中较弱的爆发每年发生0.6—6.0次(在标准模型中,它的发生率是1.5yr~(-1)),这依赖于模型的参数。其中,最关键的两个物理参数是白矮星吸积星风物质的效率(它强烈地依赖于共有包层的演化和星风速度)和白矮星表面吸积物质的临界点燃质量。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共生星作为Ia-型超新星前身星,不是好的候选者。利用尘埃模型,我们建立了D-型共生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河系中,D-型共生星的诞生率范围从~0.001yr~(-1)到~0.039yr~(-1)(标准模型中为0.032yr~(-1)),数目从~250颗到~2,360颗(标准模型中为1,100颗)。D-型共生星占共生星总数的比例从2%到63%不等(标准模型中为26%),在大多数模型中,它大约是20%,这与观测符合。在D-型共生星模型中,最关键的物理参数星风速度。 通过对共生星的研究比较,我们发现分离共生星是共生星的主体。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期刊2006-04-01)

高亦菲[6](2005)在《2MASS点源数据库的构建和共生星的近红外分类及演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两部分。 首先是2MASS近红外点源数据库的构建。2MASS点源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了超过4亿个近红外点源的60项细节参数的大型星表,本着尽可能灵活利用此星表的目的,我们利用PHP动态网页编程语言和MySQL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建立了2MASS近红外巡天点源数据库及其网络查询系统。这个星表查询系统的功能比2MASS网站提供的更强大,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利用位置、星等、色指数等条件对点源表信息进行综合查询。这样就便于对某个位置范围、乃至某种类型的天体做大样本的统计查询以及研究。 第二部分是对共生星的红外分类及演化的研究。目前的共生星红外分类是依照其近红外的尘埃发射特征来确定的,在J-H,H-K双色图上能明显的区分两类共生星,我们用最新的2MASS点源表中的J、H、K波段的数据重现了共生星的这一分类标准。根据共生星样本的IRAS数据,我们研究了远红外波段[12-25],[25]-[60]的双色图上这两类共生星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共生星在近红外波段得到的分类标准也适用于远红外波段,并且这一分类还显示了不同分类的共生星之间可能存在演化关系。对有IRAS低分辨谱的样本的尘埃发射特征的进一步分析也支持了这一点。另外,我们还对以前未做分类的四颗共生星做了近红外的分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期刊2005-04-30)

朱镇熹,M,Friedjung,黄长春[7](1998)在《共生星冷星光谱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红外波段(λλ8100-8725A),对10颗共生星,27颗K-M型比较星进行了分辨本领信噪比S/N>100的光谱观测,对晚于M2的晚型星,出现了TiO叁重头(λλ8432,8442,8452A)吸收带,发现吸收带深度对温度(即光谱型)很敏感而对重力(即光度级)不敏感.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光谱型对TiO吸收带深度的曲线,拟合曲线的标准方差为0.22光谱分型,并由此给出6颗合晚于M2巨星的共生星光谱型.另外还测量了该波段上的CaII叁重线、FeI、TiI、NaI等众多谱线的等值宽度.发现CaII叁重线对光度级很敏感,FeI、TiI线对光度级较敏感,而NaI线相对不太敏感.同时,这些线的等值宽度也随恒星光谱型在变化,特别是光谱型晚于M3的恒星必须考虑光度级与光谱型两方面的效应.给出了10颗较亮的共生星的光度级,都是巨星,并无亮巨星或超巨星特征.(本文来源于《天文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赵定烽[8](1996)在《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共生星双星是一颗有强大星风物质损失的红巨星与一颗早型热星组成的特殊双星系统。由于早型热星在充满红巨星的星风物质的空间中环绕运行,可以产生P—Cygni型谱线,通过对P—Cygni型谱线的理论分析可以精确测定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文章介绍了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些共生星双星的工作,其中的方法几乎都是近十年中发展起来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作者的一些工作。在谱线形成计算中考虑了较多的因素,如氢—氦混合气体的多能级跃迁问题、轨道运动引起的密度非径向分布问题等,并在轨道形状方面做了一些简化。反映了共生星双星谱线形成关键的周期性相位变化的特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对这个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进行了一些简要讨论,此外,还介绍了作者在线性化分离法求解Non-LTE大气模型中所做的工作。(本文来源于《云南天文台台刊》期刊1996年01期)

黄长春,M,弗雷郡,朱镇熹[9](1994)在《共生星近红外光谱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We present preliminary results of spectral classification observations of symbiotic stars in the nearinfrared region. Representative CCD near-infrared spectra of some K and M standard stars and 3 symbiotic stars are presented. On the specaograms at a dispersion of 33 A/mm the Fel/TiI blend A 8469 and Fel ). 8514 arc more usefu' luminosity discriminants for symbiotic stars than Call triplet (-US498, 8542 and 8662) which is disturbed by emission lines of Call triplet and Paschcn series of HI in some symbiotic stars. For late M symbiotic stars the temperature classification car, be reliably derived from strengths of TiO and VO bands. New spectral types and luminosity classes of six symbiotic stars observed are discussed.(本文来源于《紫金山天文台台刊》期刊1994年01期)

黄长春[10](1990)在《共生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自本世纪初发现共生星以来共生星研究的历史。着重讨论了当前在光学、紫外、红外和射电各波段的观测所取得的结果。介绍了目前关于共生星的模型和演化的理论。(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0年01期)

共生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共生星是研究双星演化基本过程的理想天体,也是Ia型超新星最可能(从观测上)的前身星系统。大部分共生星是由白矮星、红巨星和星云组成的系统,在观测上,同时具备这叁个部分的特性。共生星的观测和双星演化理论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矛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生星论文参考文献

[1].李蛟.利用LAMOST数据寻找共生星[C].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2].陈雪飞.共生星的形成[C].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3].老诚.宇宙的共生星之谜[J].飞碟探索.2010

[4].老诚.宇宙的共生星之谜[J].科学之友(A版).2009

[5].吕国梁.共生星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

[6].高亦菲.2MASS点源数据库的构建和共生星的近红外分类及演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

[7].朱镇熹,M,Friedjung,黄长春.共生星冷星光谱分类[J].天文学报.1998

[8].赵定烽.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的测定[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6

[9].黄长春,M,弗雷郡,朱镇熹.共生星近红外光谱分类[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1994

[10].黄长春.共生星[J].天文学进展.1990

标签:;  ;  ;  ;  

共生星论文-李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