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硅分散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氧化硅,纳米分散液,采收率,表面改性
氧化硅分散系论文文献综述
陶晓贺[1](2019)在《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日益增长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严重威胁了国家能源安全,高效开发,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我国多数已探明油藏处于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时期,传统驱油技术开采效率逐渐下降,开发新型高效率、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纳米驱油剂是石油开采的研究热点与应用亟需。研究纳米分散液驱油性能与作用机制是叁次采油技术发展的重要需求。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本论文利用微乳液分散理论,以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构成类“微乳液”分散体系,建立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稳定水分散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浓度与润湿性对驱油性能影响,并探讨了其驱油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选用DNS-118F纳米二氧化硅为功能性驱油颗粒,通过调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助表面活性剂十八醇的配比,制备了一系列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测试了分散液的耐温耐盐性;并利用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研究了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由纯水配制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可稳定分散12天,且调节十八醇用量可将分散液耐温性提升,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适用温度由60 °C提升至80 °C,并显着提升分散液的耐盐性。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硅浓度为2000 ppm时,可使原油采收率提升至17.4%,高于油藏驱油用表面活性剂SDS-十八醇体系(未加纳米二氧化硅)7.4%的采收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提升采收率性能。2.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剂用量对驱油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选用表面修饰含有不同修饰剂量的纳米二氧化硅(DNS-1型)为功能添加剂,制备了系列水分散液,考察了其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剂量会对采收率造成影响,随表面修饰剂量增加,采收率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表面纳米SiO_2与修饰剂质量比为50:9的DNS-118F水基分散液可以提升采收率17.4%。进一步研究了DNS-118F型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提升采收率作用机制,考察了纳米颗粒浓度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液体(水滴)完全润湿时间及毛细管润湿性转变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分散液可将表面润湿性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使水相毛管力由阻力转变为动力。同时,二氧化硅的加入可将油水界面张力由3.9 mN/m降低至1.2 mN/m,表面润湿性改变及界面张力降低的协同作用增加了水驱毛管数,提升了微观驱油效率;另外驱替过程中纳米液注入压力的增大显示出驱替液的波及体积的扩大。因此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可以提升驱替液的微观驱油效率和宏观波及体积,从而显着提升原油采收率。3.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调控改性剂的用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H系列纳米二氧化硅,考察纳米SiO_2表面修饰剂用量差异导致的亲疏水性不同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分析、全自动接触角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表面改性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修饰剂添加量增加,水接触角(WCA)逐渐增大,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性逐渐增强;FT-IR、TG图谱表明改性剂有效接枝到了SiO_2表面;XRD图谱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为无定形态;TEM结果显示SiO_2一次粒径为15 nm左右,在水溶液中以聚集态存在,粒径分布在4μm左右。考察了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SiO_2对采收率的影响,H-141F最高采收率为17.2%,并初步分析了驱油作用机制。结合前期工作,在表面活性剂SDS-助表面活性剂十八醇-纳米二氧化硅体系中,当二氧化硅水接触角范围为139°-152°强疏水性时,提升原油采收率效果最佳。油膜剥离实验证明烷烃修饰后纳米SiO_2烷基化修饰部分侵入油相,与油相相互作用,剥离力升高;配合润湿性反转、驱替液的波及体积的扩大,提升采收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孙小祥,赵剑曦[2](2015)在《气相二氧化硅分散粒径的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讨论粒度分析仪依据的光散射原理,强调排除浓度效应的必要性,提出可用简单的外推图解法准确获得商品气相二氧化硅(F-SiO_2)的分散粒径d。对F-SiO_2而言,外推线性区通常在0.1%~1.0%浓度范围内。举例说明分散粒径对F-SiO_2在硫酸溶液中胶凝行为的强烈影响,发现随着分散粒径的增大,电解液的触变性增加。(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15年06期)
谢义鹏,王斌,刘化珍,严杰,吕满庚[3](2014)在《两性离子型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对二氧化硅分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DM)与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合成了3-(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氨基)丙磺酸盐(DMAPS)。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次亚磷酸钠为链转移剂,在水溶液中进行DMAPS本体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两性离子型聚电解质(PDMAPS),并将其用作二氧化硅分散剂。利用FTIR、1HNMR以及GPC对DAMPS和PDAMPS进行分析与表征,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聚电解质分散性能的影响。为了使分散的二氧化硅达到最低的黏度和粒径,最优的制备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3 h、引发剂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1.0%,在该条件下制备的PDMAPS分散性能最佳,当其掺量为0.8%(质量分数)时,粒径分析表明其二氧化硅中值粒径(d50)从21.193μm降低到0.449μm。(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4年12期)
孙小祥,郑颖,赵剑曦[4](2013)在《气相二氧化硅分散特性对胶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胶体电解质作为胶体铅酸蓄电池的叁大重要组成之一,是影响胶体铅酸蓄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研究更多地仅集中其电化学性能,通过比较胶体电池表现出来的放电容量、循环寿命等指标来评价。很少研究胶体电解质本身的性质以及影响其性质的因素究竟是有哪一些。本文着重研究胶体电解质的流变性质,考查了不同机械分散条件下气相二氧化硅的分散特性及其对胶体电解质的性能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期刊2013-07-21)
刘君,熊党生[5](2010)在《羟基对高含量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和流变仪研究了氧化硅表面羟基对其高固含量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硅表面硅醇基在剪切增稠流体的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同粒径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氧化硅表面羟基的相对含量对其浓缩分散液有显着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液体介质分子和逐渐增多的氧化硅表面硅醇基形成的多缔合氢键发生作用,不同羟基含量的氧化硅粒子制备的悬浮液流变性能有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闵琪,段远源,王晓东[6](2010)在《聚乙二醇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系动态湿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流体动态湿润在工业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中有广泛应用,非牛顿流体动态湿润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并有着相对于牛顿流体更为实际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复杂流变性的聚乙二醇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体系的动态湿润特性。通过液滴铺展法得到了液滴半径随铺展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动态接触角随接触线移动速度的变化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流体在云母表面上完全铺展,R~t关系符合Tanner定律,结合Starov的理论,分析R~t数据认为该类流体的中剪切速率阶段,即包含剪切增稠段的流变性对动态湿润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动态接触角理论没有针对该类复杂流变流体的专用模型,研究发现分子运动理论模型不考虑黏性耗散,不仅适用于牛顿流体,对本文的θ_D~U数据同样能很好地描述,拟合参数符合物理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孙程博[7](2007)在《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学特性及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变学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目前流变学所研究的领域包括高分子,气体,血液,分散体系等等。对高分子,血液,气体等体系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于分散体系,由于其本身的结构复杂,所以目前研究很少,而大部分有关分散体系流变学的研究又基本上基于实验研究。本文将二氧化硅分散在甲基硅油当中形成二氧化硅/硅油分散体系。用流变仪测试了不同体积浓度的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学性能,包括粘度,触变性,动态粘弹性。最终通过数学手段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推导出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粘度公式,同时将此公式应用到简单的油墨分散体系中,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分散体系具有典型的分散体系特征并且实验数据可以和粘度公式较好的拟合。流变学性能测试中探讨了不同体积浓度,剪切速率,频率,剪切应变等外界条件变化对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粘度,触变性,动态粘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磨后的二氧化硅分散体系分散稳定性较好,且具有典型分散体系的特征即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2、体系触变性很小,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体系所表现出的触变性减小,而随着体积浓度的增加体系表现出的触变性增大。3、体系G'随着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角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剪切应变的增加而减小。4、从实验数据推导出粘度公式为,并将此公式应用于油墨体系,通过修正参数可以较好的将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拟合。(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期刊2007-01-01)
伍秋美,阮建明,黄伯云,周忠诚,邹俭鹏[8](2006)在《二氧化硅分散体系在应力剪切过程中粘弹性及能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动态应力剪切研究了以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为分散介质的雾化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粘弹性以及能耗.研究发现,随着应力的增大,体系都经历了线性粘弹区、剪切变稀区以及剪切增稠区.在线性粘弹区,储能模量(G′)、耗能模量(G″)随着应力(σ)的增大保持不变;在剪切变稀区,G′随着σ的增大而减小,且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分散体系的减小幅度依次递减,而G″基本保持不变;在剪切增稠区,G′、G″都随着σ的增大而增大.在所研究的应力范围内,G″都大于G′,体系主要体现粘性,消耗能量为主.同时还发现在低剪切应力区,体系所消耗的能量(Ed)都随着最大应变(γ0)成二次方关系增长,而在剪切增稠区,当n=2.79、4.93、4.88时,EG/SiO2、PG/SiO2、BG/SiO2的Ed分别随γ0以指数关系增长.(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6年09期)
童晓梅[9](2005)在《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性研究及在无磷洗涤助剂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以研究聚合物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在洗涤助剂中的应用为目的。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含羧基的丙烯酸-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含羧基、酰胺基的丙烯酸-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叁元共聚物,并将所制备的共聚物与水玻璃复合,实现在聚合物水溶液中原位生成纳米二氧化硅并对它表面改性,最后将产物用作无磷洗涤助剂。 本文探讨了不同单体制备聚合物的最佳合成工艺。确定了单体配比、pH、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加料方式等。应用红外光谱,热失重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并探讨了不同工艺对助洗性能的影响。 本论文研究了聚合物-水玻璃的复合工艺。探讨了聚合物用量、水玻璃用量、pH、电解质、加料顺序等对二氧化硅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热失重分析(TGA)等测试手段对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二氧化硅为无定型,粒径约25-45nm,颗粒分布均匀。聚合物实现了对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由于聚合物的吸附或包覆,使得二氧化硅表面电负性下降,空间位阻效应增强,颗粒稳定性增加。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吸附聚合物的量与聚合物的浓度、分子量及体系的pH值等因素相关。改性后的二氧化硅在溶液中悬浮性增强,助洗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本文研制的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共聚物复合无磷助洗剂有效地将无机二氧化硅和有机丙烯酸共聚物助洗剂的优良性能综合在一起,同时在助洗剂产品中引入了纳米粒子,纳米效应和有机—无机复合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助洗剂的综合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同时实现了在聚合物体系中用廉价的水玻璃原位生成纳米二氧化硅,并对其表面改性,颗粒稳定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团聚问题,初步实现了表征纳米二氧化硅吸附的聚合物的量。(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5-05-01)
朱海清[10](2002)在《沉淀二氧化硅分散解聚用超声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聚集体的分散解聚效果 ,找出了最佳的超声频率及功率密度 ,并设计了一套中试设备验证超声波分散设备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化工装备技术》期刊2002年01期)
氧化硅分散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讨论粒度分析仪依据的光散射原理,强调排除浓度效应的必要性,提出可用简单的外推图解法准确获得商品气相二氧化硅(F-SiO_2)的分散粒径d。对F-SiO_2而言,外推线性区通常在0.1%~1.0%浓度范围内。举例说明分散粒径对F-SiO_2在硫酸溶液中胶凝行为的强烈影响,发现随着分散粒径的增大,电解液的触变性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硅分散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陶晓贺.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9
[2].孙小祥,赵剑曦.气相二氧化硅分散粒径的测试方法[J].电池.2015
[3].谢义鹏,王斌,刘化珍,严杰,吕满庚.两性离子型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对二氧化硅分散性能[J].精细化工.2014
[4].孙小祥,郑颖,赵剑曦.气相二氧化硅分散特性对胶体电解质性能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2013
[5].刘君,熊党生.羟基对高含量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0
[6].闵琪,段远源,王晓东.聚乙二醇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系动态湿润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7].孙程博.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学特性及模型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7
[8].伍秋美,阮建明,黄伯云,周忠诚,邹俭鹏.二氧化硅分散体系在应力剪切过程中粘弹性及能耗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6
[9].童晓梅.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性研究及在无磷洗涤助剂中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5
[10].朱海清.沉淀二氧化硅分散解聚用超声波的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