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般涅テ经》“常乐我净”这一佛学命题的佛教美学意蕴在于:“常”,指涅ツ性境恒常不易;“乐”,舍离世俗、臻于涅チ的“根本乐”;“我”,精神“大自在”、所谓绝对自由之“本我”;“净”,“大净”“本净”的佛国本善本寂。“常乐我净”,指“大涅タ”的至臻圆境,是一种关于涅ソ之“美”的佛理阐释。
关键词:《大般涅ス经》;常乐我净;美学意蕴
对于南北朝及此后中国佛教及其佛教美学而言,由昙无谶所译《大般涅经》(北本),善根、故得成菩提的佛学命题与思想,有力地灌输于当时大批崇信涅学善男信女的头脑,使得涅成佛学说深入人心,义学沙门有关“因果佛性”、“智慧”即“佛性”与“大涅”诸说的讨论与争辩,也便趋于严正而深切。其间,《大般涅经》关于“常乐我净”这一著名佛学命题,与佛教美学具有更多的内在文脉联系。这里仅作简析。
云何为佛性?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现)一切众生所有佛性?[1]523a
中道之法名为佛性,是故佛性常乐我净。[1]523b
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为中,以是义故,中道之法名为佛性,是故佛法常乐我净。[1]523c
“常乐我净”,是在“佛性”、“中道”意义上立说的一个佛教命题,亦称“涅四德”。
柴达木盆地1966—2015 年气候变化及降水特点分析 相守贵 张成毅 李生辰 朝廷芳 樊力珍 祁栋林 (2-64)
何者为常?常即恒常,常一不变之谓,佛性常住的意思。法身佛本性无生灭为本性常;报身佛常生起而无间断称不断常;化身佛无已、复现而竟不断灭为相续常。佛教有七“常果”说,指菩提、涅、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与大圆镜智。诸法因缘生起,刹那生灭,是则无常。一旦立地成佛,则意味着轮回断灭、离弃因缘,即入恒常之佛境。所谓“大涅”,即是“非因缘作”。世间因缘轮回,一旦涅成佛,则是因缘之消解。“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2]。断缘为“常”,佛境不可坏者即常。无“身聚”、离弃“五阴”(即“五蕴”)之积聚,唯存“法性”即“常”。“法性”即“理”,“理”作为“法性之性”“不可坏”。
何者为乐?适悦于身心称乐。佛教有“三乐”说:禅定静虑为“禅乐”;离弃生死、证成涅为“涅乐”;修十善受享天之妙音为“天乐”。佛教又有“五乐”说:一、“出家乐”。祛世间烦恼苦厄,出家斩断尘缘,永尽苦痛。二、“远离乐”。初禅天之乐。远离欲爱、烦恼而禅定,以得喜乐。三、“寂静乐”。二禅天之乐。静观而澄心,发深妙、微邃之乐。四、“菩提乐”。成无上佛境,获法界自在之法乐。五、“涅乐”。永绝生死之苦,入无余涅,为究竟寂灭之乐。《大般涅经》(北本)卷二五有云:
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沙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玛瑙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沙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旃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熏,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无茂,弥覆水上。[6]
《大般涅经》与佛教美学的联系,固然不能不与佛教信仰与崇拜密切关联,却并非纯粹的信仰与崇拜,它具有一定的逻辑力量与思想深度。早在译传于三国曹魏时代的《无量寿经》中,有关西方极乐净土之“真善美”的描述,显得奇思异构而无比美丽①。《佛说无量寿经》说西方净土有云:
有四种乐。何等为四?一者出家乐;二者寂静乐;三者永灭乐;四者毕竟乐。[1]527b
又涅者名毕竟归。何以故?能得一切毕竟乐故。[3]771c
佛教有所谓“四颠倒”说,认为世间人生的生死轮回,本是无常、无乐、无我与无净的,而世间芸芸却执为常乐我净,实际是妄执、妄见,迷途而不知返。因而,涅学大倡佛教涅意义“常乐我净”的理想境界,以宗教崇拜的慈悲心怀与言述,祈冀救治世俗人心。
“涅即是常乐我净”[3]757b“得安乐者譬诸菩萨得大涅常乐我净”[3]754c。此“常乐我净”之“我”,并非印度原始、部派佛教所说的“补特伽罗(pudagala)之我”,而指轮回之主体;部派经量部提出“胜义补特伽罗”说,“胜义”即“真实”。经量部认为有“真实之我”,是与一切有部不同的。佛教“三法印”说主张“诸法无我”,这与“诸行无常”“涅寂静”说相应,这里的“无我”指诸法惟空,亦可称为“我空”。彻底之空便是毕竟空,指无所执著。一旦以空为执,便以空为妙有。这妙有,实即“涅我”。佛教以五蕴因缘和合为“假我”,以涅成佛为“真我”。
这里的“我”指“真我”,自当并非世俗哲学、美学意义的主体主观,而指佛教所谓实相、真实与本体意义“大自在”的“本我”,一种绝对自由的主体之境。一旦进入“大我”境界,即成“大涅”而“无我”(无执之我)了。
有的乡村把建房修路放在突出位置,重物轻人,重外轻内,甚至简单复制城市标志性元素,而忽略乡村自身异质性特色挖掘。部分地区或简单模仿、照搬照抄,“形似而神不似”,甚至“东施效颦”;或生搬硬套、硬造特色,内容重复、形态雷同,同质化倾向明显,所确定的产业和功能脱离实际。此外,乡村发展“样板化”走偏也造成公共资源分配的失衡。少数基础好、有区位优势的行政村甚至自然村,集聚了大多数的公共资源,缺乏优势的村则项目难求,甚至在行政村内部,也会产生不同自然村的资源分配不均。造成新的资源分配贫富差距甚至不公,背离了政策设计初衷。
“无我”,是对世间、世俗之“我”、系累于世间烦恼苦厄之“我”的彻底舍弃。芸芸凡夫总以自身心为“我”,这在《大般涅经》看来,此“我”断无“自在”,实乃“妄我”“假我”。倘然以此“我”与审美相系而进行审美观照,则为“伪审美”。
何为“常乐我净”之“净”?清净之谓。离烦恼之系累,舍恶行之过失者为“净”。净者,如来本性,无染而纯净。此亦便是汉译佛经所谓“性善”。与“性恶”相对。并非指孟子“人性本善”与荀子“人性本恶”义,一般不从道德角度去理解,故并非伦理哲学范畴,而为一佛学范畴,指涅成佛的本涵与依据。涅学以为,人皆具佛性,悉得成佛,何以至此?佛性“善”故。修持、成佛即向善,为本善之回归。万善皆行,诸恶莫作,即向善矣,亦即“善”之发现。离烦恼之尘垢,弃苦厄之累染,为佛性本善“放大光明”,便相通于净的“审美”。所谓“是光明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4]离弃于因缘牢笼,便潜通于解脱之“美”。
“常乐我净”这一佛学命题的美学意蕴在于,“常”指涅性境恒常不易;“乐”指舍离世俗臻于涅的根本“大乐”;“我”指精神“大自在”,所谓“大自在”故名为“本我”;“净”,即“本净”“大净”、佛性、佛境的本善本寂。“常乐我净”乃“大涅”之至臻圆境耳。
何故为心不贪著?为得解脱故。何故为得解脱?为得无上大涅故。何故为得大涅?为得常乐我净法故。何故为得常乐我净?为得不生不灭故。何故为得不生不灭?为见(按:现)佛性故。[5]
其美,可谓独一无二无以复加。然而其理想佛国之蓝图,是人间无数宝物的集萃,且以感性形象的虚构与幻想,来感染、打动信众,一般属于佛教信仰层次。《大般涅经》则不尽相同,它以“常乐我净”这一命题的逻辑论证,来诉诸信众的佛教理性,从而建立牢固的佛教信仰,且在此信仰之中从理性体会佛国“美”境。这不啻可以看做东方古代宗教理想及其美之“理性的信仰”与“理性的胜利”②。
“大涅”是一个佛教“理想”,体现涅学出世间的理想之光,祈愿照亮世间的黑暗,从而在精神上,引领芸芸众生成佛且冀望荡涤世间的污泥浊水,追求世界的“光明”之境。但凡理想,无论社会理想抑或审美理想,如果有待于现实之实现,那一定具有世俗性。此佛教美学理想的提出与建构,实际是企冀以宗教崇拜、弃世与幻想的方式,在否弃世间、世俗的同时,来言述与肯定性地实现新的世俗、世间的“真善美”,具有尤为强烈的理想色彩。
“毕竟乐”即“大乐”。这是相对于凡夫之“乐”而言的。所谓“大乐”的“大”,犹如佛经所言“大我”、“大寂静”与“大涅”之“大”,具有原本、根本之义,故“大乐”者,根本、无上之“乐”。“毕竟有二种。一者庄严毕竟;二者究竟毕竟。一者世间毕竟;二者出世毕竟。庄严毕竟者,六波罗蜜;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1]524c。
这是教师针对性批改作文的做法,是“授之以渔”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每一个学生的习作,在选材、内容、结构都不一定相同,甚至相同的题材,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好、中、差学生的习作也肯定不同。我们可以选择优良的习作面批面改,在全班范读,指出好在哪里,起典范作用。若为了全面提高,也要选一些其他层次的学生习作,和学生面对面地指导,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在装配式建筑中,协同设计主要是指将标准层、设备层、首层等设计全部完成以后,利用连接构件将各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系统,使各个层的功能能够被有机整合起来,并且确保建筑内部的结构、设备之间能够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在建筑协同设计过程中,以标准层为基础,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将单一的构件拼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建筑内部的每个层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并且具有各自的功能。在设备层中,管线系统的安装需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而在标准层中则是以水平方向进行连接,在协同设计中,主要将功能组件的竖向组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整体建筑功能的完整性。
式中:A为二维问题计算三维问题时的影响系数;H为压力修正系数;D为钻孔孔径,mm;ΔQ为试验压力,MPa;ΔD为孔径在相应压力下的变形,mm;T*(v,β)为和承压板施压接触角与岩体泊松比相关的修正系数。
高职院校应该率先拓宽自身的发展视角,要及时对师资市场中的现有状况进行调查,也无需特别注意避开学习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具有现代化特征,且具有应用价值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该留其骨架,将自身的教师管理特色和高职院校的运行特征融合到该制度中,将其改良为更加适应于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校方也可以放开二级分校的办学权利,将校内资源和资产的管理权、使用权也统一开放。这样一来便能通过开放性手段为教师们提供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当校内教师可以在开放进程中提供真实的发展意见时,教师的活力便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继而间接提升校园内部的师资力量“供给”能力。
《大般涅经》关于“常乐我净”的佛教美学意蕴,涅成佛这一微妙理想——作为“妙有”,更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偏于崇实的接受习惯,更易被当时南北朝人所接受。大乘般若中观之学是富于佛教美学理想的,其以空为空无执于空,无碍无得毕竟空寂,这在偏于崇尚实际的信众尤其下层信众那里,可能一时难以理会,而大乘涅学的佛教美学理想,以空为执,变般若学的“无得”为“有得”,其教义所蕴含之美学理想相对坐实,对于中国人的接受与欣赏口味来说,是更为适宜的。而且南北朝时,般若学的盛期已过,涅学与成实学等等正当其时,故在佛教美学理想上大批信众青睐涅成佛之说,是势所必然的事情。
“常乐我净”说将《阿弥陀经》一类经典的西方净土信仰,安置在具有一定佛学思辨深度的基础之上。其一、早在东汉末年,阿弥陀信仰始入传于中土。所谓“净土三大部”③的“净土”理想之“美”,通过佛经的文字描述,而一般缺乏富于佛学理论色彩的逻辑论证。如《无量寿经》说西方净土宝物无数,华林遍野,“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力图以最美文字来打动凡心,可称之为“文字涅”;其二、一方面通过文字描述,让人无限地向往彼岸、出世间之“美”,另一方面,又以对此岸、世间之苦厄、罪错、痴妄情景的描绘,来对芸芸众生加以劝诫,此《无量寿经》所谓“贫穷乞人,底极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云云,将社会的苦难、穷者号饥啼寒的惨状呈示于前,自当值得肯定,而其本意,却在与西方极乐佛国理想的强烈对比中,坚定净土信仰,而未能真正彻解世俗现实苦厄的真实根源;其三、宣扬“往生”佛国的便捷容易。只要闻说、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可使信众临终之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极乐”[7]。佛教有“三往生”说:一曰“大经往生”,《无量寿经》所宗;二曰“观经往生”,《观无量寿经》所倡;三曰“难思往生”,《阿弥陀经》所言。皆称“往生”之容易。“往生”之“生”,“永生”之谓,毕其功于一役。“往生”之“乐”,“极乐”也,世间无有,无与伦比。闻佛言或呼佛名号,即得“往生”,有求必应。应佛之导引,去往娑婆世界、弥陀佛之极乐世界,称“往”;化生、再生与永生于莲华佛土,为“生”。“往生”之“真善美”,非比寻常。
“常乐我净”之说,是对所谓尽善尽美之西方净土境界的逻辑展开与概括,并非一般的文字描述。“常”即“恒常”,“乐”即“永乐”,“我”即“本我”,“净”即“寂灭”,都是涅“无生”即因果无生、永绝因缘之“美”的佛理阐解,为净土信仰奠定了一个佛学依据。
注释:
①关于彼岸佛土之理想,除了西方净土,还有兜率天、药师净土与莲华藏世界等。
②《理性的胜利》(斯达克.理性的胜利——基督教与西方文明[M].管欣,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一书“导论:理性与进步”提到,“世界各大宗教都强调神秘与直觉,唯有基督教把理性和逻辑作为探索宗教真理的指导”,“其他各大宗教都认为诸神在本质上是语言所无法言表的,而内省才是精神修炼的正途。但是从早期的基督教开始,教父们就在谆谆教诲:理性是上帝至高无上的馈赠。”笔者以为,固然作为“理性的信仰”之西方基督教义,可称为“理性的胜利”,固然佛教强调“神秘与直觉”,其佛智境界“是语言所无法言表的”,“内省才是精神修炼到正途”,这不等于说,佛教教义的逻辑建构和思想,不能不是所谓“理性的胜利”。
财务会计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以会计准则为根据,对企业资金进行监管、核算、证实以及统计,进而为与自身企业存在联系的个体以及群体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企业资金状况通过财务会计的核算与监管,可以为企业领导人提供相应的资金数据信息,从而让相关管理人员以及领导高层认识到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而对企业自身实际运转情况进行深度了解。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供支撑,从而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净土三大部”指《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与《观无量寿经》一卷(南朝刘宋畺良耶舍译)。
“他们三个大仙儿,”克里斯蒂娜依次指了指皮特、德鲁和莫莉,“实际上,白娘胎里爬出来就整天凑在一起。我特别讨厌他们。”
参考文献:
[1]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M]//大般涅经(北本)卷二七.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涅部类.
[2]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M]//大般涅经(北本)卷二九.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涅部类:535b.
[3]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三之一[M]//大般涅经(南本)卷二五.大正藏:第十二册 涅部类.
[4]光明普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M]//大般涅经(北本)卷第二一.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涅部类:489a.
[5]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M]//大般涅经(北本)卷二八.昙无谶,译.大正藏:第十二册 涅部类:529b.
[6]佛说无量寿经(卷上)[M]//康僧铠,译.大正藏:第十二册宝积部类(无量寿经类):271a-b。
[7]佛说无量寿经(卷下)[M]//康僧铠,译.大正藏:第十二册宝积部类(无量寿经类):271b。
作者简介:王振复,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易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佛教美学、中国建筑文化美学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编辑:宋国栋
标签:佛教论文; 美学论文; 佛性论文; 理想论文; 世间论文; 《美与时代(下)》2019年第3期论文; 复旦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