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营养亲和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蔗梢腐病,串珠镰刀菌,Nit突变体,营养体亲和群
营养亲和性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崔一平,徐世强,张木清[1](2016)在《不同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甘蔗梢腐病病原菌菌株的群体结构及种内的分化,以采自广西、云南、福建和海南等不同地区的30个甘蔗梢腐病菌株为材料,通过初步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30个甘蔗梢腐病菌株分属于2个不同的病原种。利用KCl O3培养基诱导筛选获得Nit突变体,其中1个菌株没有产生Nit突变体,剩下的29个菌株共产生266个Nit突变体。营养体亲和群的测定结果表明:9个菌株的VCG没有同一性,1个菌株组成1个VCG;不同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株间互不亲和,分属于不同的VCG;同一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株间亦不亲和;暗示引起甘蔗梢腐病的串珠镰刀菌属群体内存在丰富的VCG多样性,在不同的栽种地区群体结构变化很大,并且营养体亲和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及寄主品种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焦子伟,努尔买买提·伊力亚斯,梁月,杨晓绒[2](2016)在《蛹虫草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蛹虫草是一种药(食)用真菌,属典型的子囊菌异宗交配系统,研究蛹虫草交配系统和营养体亲和性。【方法】从蛹虫草子实体进行单孢子分离,获得不同的单子囊孢子群体。选取单子囊孢子菌株进行培养并提取菌丝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交配型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明确不同群体内部各单子囊孢子菌株的交配型类型并分析其分离比例。随机选取不同交配型代表菌种采用对峙培养方法对相同和不同的交配型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检测的菌株均具有两种交配型MAT1-1或MAT1-2之一。检测的不同群体菌株中两种交配型的分离比例,卡方检验均符合1∶1的理论比值。随机选取不同交配型的菌株进行营养体亲和性对峙培养试验,所选菌株被初步分为4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蛹虫草存在潜在的遗传分化。相同交配型菌株之间的营养亲和性较高(90%);相反不同交配型菌种之间的营养亲和性比例较低(60%)。【结论】所有供试单子囊菌株只具有一种交配型且未出现偏分离现象,其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同交配型菌株组合比不同交配型菌株组合的营养亲和性更普遍,因此利用不同交配型且菌丝体营养亲和性较高的菌种组合,则更有利于发育产生原基,形成子实体。(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郭强[3](2016)在《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蔗梢腐病是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引起的,是甘蔗生长的一种主要病害,危害所有甘蔗生产国家与地区的甘蔗生产。近年来,甘蔗梢腐病在我国广大蔗区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在中国已鉴定出叁个病原种(F. verticillioides, F. proliferatum和F. oxysporum)。为了解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分化和多样性,本文利用种特异分子标记基因的PCR扩增对所收集的115个甘蔗梢腐病病原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运用营养体亲和技术研究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不同地理与寄主品种来源、生理小种以及T-DNA插入突变体与VCGs的关系,以其进一步探讨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群体结构、种内分化以及病害流行。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15个菌株划分为7个遗传类群,其中来源于广西和福建龙文的大部分菌株分布在遗传类群1中,福建福州的菌株全都被划分在遗传类群3,9个个F.proliferaturn属于遗传类群4,云南的菌株几乎自成一类,分布在遗传类群5、6、7。由此可见,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可能与采集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如同属福建的福州和龙文的分离物分布在不同的类群,云南由于自身的高原生态条件差异很大,导致病原菌的分布与低海拔的广西、福建明显不同。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经氯酸钾诱导突变,形成不同形状的角变区,大部分为扇形角变区,鉴定为Nit突变体;而形成不规则角变区或以整个菌落出现的角变区几乎都不是Nit突变体。Nit突变体表型鉴定发现,甘蔗梢腐病病原菌获得Nit1突变体比较多,占总突变体数的80%以上,而获得NitM突变体的菌株较少。根据营养体亲和性(VCGs)测定结果显示,甘蔗梢腐病菌株中只有YN49与YN56两个菌株发生营养体亲和反应,其他菌株之间均未亲和,因此,将YN49与YN56划分为VCG10,而其他菌株各自为一个VCG。说明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VCGs与地理来源、寄主品种等没有明显相关性。利用农杆菌T-DNA转化法,产生667个CNO-1的突变体。对其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突变菌株的致病性主要集中分布在2-3级,其中原始菌株CNO-1病斑扩展长度为19.25mm,发病等级为3级;没有突变菌株完全不发病;发病等级为1级的突变菌株有3株,即636B、41-1和41-2,致病性明显减弱;发病等级为5级的有5个菌株,即280、43-1、14、295和283,致病性显着增强。从发病指数分析看出,清水对照的发病指数为0,原始菌株的发病指数为70%,发病指数在80%以上的有8个菌株,菌株280甚至达到了100%;发病指数在30%以下的只有3个菌株,41-1和41-2甚至只有20%。由CNO-1构建的突变体获得的Nitl突变体也比较多,占60%左右,大部分突变菌株都可以获得NitM突变体,并且占到总突变体数的20%左右。NitM突变体间亲和力较强,均能与自身菌株Nit1、Nit3突变体发生亲和反应;只有一株致病性增强的菌株280与其他菌株互不亲和。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研究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进化、起源以及多样性,营养亲和性甚至可以作为鉴定病原菌的一个重要性状。病原菌的营养亲和性与地理来源无关说明甘蔗梢腐病病原菌控制基因流传存在遗传限制。(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6-01)
余功明,史国英,魏源文,岑贞陆,黄思良[4](2015)在《影响水稻纹枯病菌营养体亲和性分化的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影响水稻纹枯病菌营养体亲和性分化的因子,将水稻纹枯病菌菌株cx-2在不同水稻品种继代接种,并在含不同杀菌剂、具不同p H及不同温度条件的PDA平板上继代培养,用对峙法测定继代菌株与原始接种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此外,对营养体亲和性分化菌株与原始菌株的AFLP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供试的30个水稻品种上连续接种4次后,从9个水稻品种中分离出与原始菌株营养体不亲和的菌株。菌株在不同p H值的PDA平板继代培养4次后,在p H偏碱性端(p H 10、p H 11)开始出现营养体亲和性分化的菌株。在不同农药和温度条件下继代培养10次的菌株中没有分离到营养体亲和性分化的菌株。营养体亲和性分化菌株与原始菌株的AFLP指纹图谱没有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景岚,裴旭,杨柳青,李莉,周洪友[5](2014)在《向日葵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及致病力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的变异规律及不同菌株致病力差异,本研究以采自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河北、陕西、宁夏、新疆等向日葵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并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120株菌株为材料,开展了菌株间营养亲和性、致病力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硝酸盐营养缺陷型突变体(nit)技术可将120株菌株分为3个亲和群(VCGs),3个亲和群分别有89株、13株、7株,此外,还有11株未能鉴定出亲和群。通过对3个鉴别寄主的致病力测定,120株菌株可分为3个致病类型,强致病力(I)占7.3%,中等致病力(II)占52.7%,弱致病力(III)占40%,菌株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同时表明菌株间营养亲和性与地理位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与致病性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柳凤,韦继光,詹儒林,常金梅[6](2012)在《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mangiferae的营养亲和性及营养亲和群类型,【方法】以采自四川攀枝花市和云南华坪县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杧果品种的38个畸形病病原菌为材料,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筛选。【结果】共获得抗氯酸盐、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营养突变体(nit)455株,通过MM、NM、HM等3种不同氮源培养基划分出nit A、nit B、nit C、nit D 4种突变类型,其中nitA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体的78.02%;nit B和nit C其次,分别占7.91%和13.63%;nitD最少,仅占0.44%。采用nit突变体互补型配对技术,将获得的突变菌株进行配对培养,测得不同的营养体亲合群(VCGs)数为5个,其中VCG1内包含30个菌株,3个菌株分布在VCG2内,VCG3和VCG4内各含有2个菌株,菌株MG33单独形成VCG5。【结论】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存在丰富的营养亲和群类型,分析发现F.mangiferae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杧果品种、地理来源间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刘东,代丽婷,蒲子婧,苗笛,马柏壮[7](2012)在《黄瓜枯萎病菌毒力、营养体亲和性及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西宁5个城市的70个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菌株进行了毒力、营养体亲和性及ISSR分析。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黄瓜枯萎病菌在东农803品种上存在明显的毒力分化。在营养体亲和群的测定中有8个菌株没有产生nit突变体,2个菌株经测定为异核体自身不亲和性菌株,不能进行营养体亲和群的测定;其余60个菌株可分为5个营养体亲和群。利用筛选的7个引物对70个菌株进行了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可将70个菌株分为3个类群,其中IGⅠ的41个菌株均来自东北叁省,IGⅡ的21个菌株均来自北京,IGⅢ的8个菌株全部来自西宁。VCGs和ISSRs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及毒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余功明,胡春锦,史国英,郭川,黄思良[8](2012)在《不同氮源条件对稻纹枯菌营养亲和性分化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叁大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害的发生为害有日趋严重的势头,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稻区,无论是为害面积还是造成的损失,水稻纹枯病已居水稻各病害之首,严重制约着水稻的稳产、高产(张楷正等,2006)。前人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水稻纹枯病菌存在复杂的遗传分化,属于同一融合群甚至同一亚群的菌株间也存在营养亲和性分化现象(胡春锦,2007;谢甲涛,2008),并且水稻纹枯病菌会明显地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短期的适应性变异(Yvonne等,2011)。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氮源对稻纹枯菌生长代谢及其营养亲和性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不同培养基对稻纹枯菌进行5d一次的连续继代培养,共传代10次,将各继代培养的菌株与原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观察有无营养亲和性分化现象,进而分析了影响稻纹枯菌营养亲和性分化的营养因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氮源对稻纹枯菌的营养亲和性分化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以察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以硝酸钠、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尿素、硫酸铵等为氮源的培养基对纹枯菌进行继代培养,发现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尿素、硫酸铵等氮源均能引起稻纹枯菌的营养亲和性分化,不同氮源条件下的继代菌株与亲代菌株(原始菌株)产生了菌丝体不亲合现象,即菌株菌丝体两两接触后融合菌丝细胞死亡,两菌落产生明显隔离带。并且不同氮源之间继代菌株与原始菌株的亲和性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7-20)
李涛,叶云,华朝晖,王东龙,包小梅[9](2011)在《栗疫病菌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影响对病毒传递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低毒力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具有不同vic基因的毒力菌株(受体)和低毒力菌株(供体)进行配对培养,并对病毒的传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栗疫病菌的营养体不亲和性是低毒力病毒传递的重要障碍,但不是绝对障碍;不同vic基因位点对病毒传递的影响程度差异显着;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相差的vic基因位点数越多,病毒的传递率越低。病毒的传递率具有vic基因位点的非对称性,同时还受到菌株的遗传背景、vic基因上位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李沛利,秦芸,严吉明,叶华智[10](2010)在《四川省核盘菌的营养体亲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四川省核盘菌的种群多样性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选取了四川省10个地区的23个县(市)和不同寄主的80个代表菌株,在改良Patterson氏培养基(MP培养基)上两两配对,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结果显示,80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63个菌丝体亲和群(MCGs),其中52个菌丝体亲和群(MCGs)是由单个仅与自身亲和的菌株组成,最大的菌丝体亲和群(MCGs)也仅含有4个菌株,同一亲和群(MCGs)内的菌株与不同亲和群菌株配对的表现型也不完全相同。表明四川核盘菌种群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异质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营养亲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蛹虫草是一种药(食)用真菌,属典型的子囊菌异宗交配系统,研究蛹虫草交配系统和营养体亲和性。【方法】从蛹虫草子实体进行单孢子分离,获得不同的单子囊孢子群体。选取单子囊孢子菌株进行培养并提取菌丝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交配型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明确不同群体内部各单子囊孢子菌株的交配型类型并分析其分离比例。随机选取不同交配型代表菌种采用对峙培养方法对相同和不同的交配型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检测的菌株均具有两种交配型MAT1-1或MAT1-2之一。检测的不同群体菌株中两种交配型的分离比例,卡方检验均符合1∶1的理论比值。随机选取不同交配型的菌株进行营养体亲和性对峙培养试验,所选菌株被初步分为4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蛹虫草存在潜在的遗传分化。相同交配型菌株之间的营养亲和性较高(90%);相反不同交配型菌种之间的营养亲和性比例较低(60%)。【结论】所有供试单子囊菌株只具有一种交配型且未出现偏分离现象,其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同交配型菌株组合比不同交配型菌株组合的营养亲和性更普遍,因此利用不同交配型且菌丝体营养亲和性较高的菌种组合,则更有利于发育产生原基,形成子实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营养亲和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郭强,崔一平,徐世强,张木清.不同地理来源的甘蔗梢腐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6
[2].焦子伟,努尔买买提·伊力亚斯,梁月,杨晓绒.蛹虫草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6
[3].郭强.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6
[4].余功明,史国英,魏源文,岑贞陆,黄思良.影响水稻纹枯病菌营养体亲和性分化的因子[J].植物病理学报.2015
[5].景岚,裴旭,杨柳青,李莉,周洪友.向日葵黄萎病菌营养亲和性及致病力分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
[6].柳凤,韦继光,詹儒林,常金梅.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J].果树学报.2012
[7].刘东,代丽婷,蒲子婧,苗笛,马柏壮.黄瓜枯萎病菌毒力、营养体亲和性及ISSR分析[J].植物病理学报.2012
[8].余功明,胡春锦,史国英,郭川,黄思良.不同氮源条件对稻纹枯菌营养亲和性分化的影响初探[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9].李涛,叶云,华朝晖,王东龙,包小梅.栗疫病菌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影响对病毒传递的效率[J].江苏农业科学.2011
[10].李沛利,秦芸,严吉明,叶华智.四川省核盘菌的营养体亲和性[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