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论文和设计-吕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底盘的左侧连接配重限位杆,在配重限位杆内侧安装配重,在底盘的右侧纵向安装固定立向支撑二,立向支撑二上端通过固定销三连接立向支撑一,组成可升降的纵向支撑;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中上部通过拉力杆和拉力套筒连接到底盘左侧,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所述顶部横梁二的外端、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滑轮,钢丝绳绕过三个定滑轮,一端与挂钩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左侧的卷扬机连接。有益效果是:通过卷扬机的动力提升,降低人工操作的提升难度;高度可调、可拆卸、提高效率、兼顾成本,增加施工时的灵活性,施工过程得以优化。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限位杆(1)、配重(2)、拉力杆(4)、拉力套筒(6)、定滑轮(8)、顶部横梁一(9)、顶部横梁二(10)、加强槽钢(11)、钢丝绳(13)、挂钩(14)、立向支撑二(15)定位槽钢(16)、卷扬机(17)、固定轮(18)、固定斜撑(19)、转轴(20)、转轴套筒(21)、底盘,在底盘的左侧连接配重限位杆(1),在配重限位杆(1)内侧安装配重(2),在底盘的右侧纵向安装固定立向支撑二(15),立向支撑二(15)上端通过固定销三(12)连接立向支撑一(7),组成可升降的纵向支撑;在立向支撑一(7)的上部通过固定斜撑(19)连接顶部横梁二(10),顶部横梁二(10)的内侧通过顶部横梁一(9)与立向支撑一(7)的顶部连接;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中上部通过拉力杆(4)和拉力套筒(6)连接到底盘左侧,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所述顶部横梁二(10)的外端、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滑轮(8),钢丝绳(13)绕过三个定滑轮,一端与挂钩(14)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左侧的卷扬机(17)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限位杆(1)、配重(2)、拉力杆(4)、拉力套筒(6)、定滑轮(8)、顶部横梁一(9)、顶部横梁二(10)、加强槽钢(11)、钢丝绳(13)、挂钩(14)、立向支撑二(15)定位槽钢(16)、卷扬机(17)、固定轮(18)、固定斜撑(19)、转轴(20)、转轴套筒(21)、底盘,在底盘的左侧连接配重限位杆(1),在配重限位杆(1)内侧安装配重(2),在底盘的右侧纵向安装固定立向支撑二(15),立向支撑二(15)上端通过固定销三(12)连接立向支撑一(7),组成可升降的纵向支撑;在立向支撑一(7)的上部通过固定斜撑(19)连接顶部横梁二(10),顶部横梁二(10)的内侧通过顶部横梁一(9)与立向支撑一(7)的顶部连接;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中上部通过拉力杆(4)和拉力套筒(6)连接到底盘左侧,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所述顶部横梁二(10)的外端、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滑轮(8),钢丝绳(13)绕过三个定滑轮,一端与挂钩(14)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左侧的卷扬机(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由底盘支架一(22)、底盘支架四(26)、底盘支架五(27)和底盘支架六(29)连接组成长方形结构的底盘,其中,在中间并列固定有底盘支架七(23)、底盘支架二(24)、底盘支架三(25),用于支撑配重(2)和卷扬机(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两组拉力杆(4)的下端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上部,拉力杆(4)的上端与拉力套筒(6)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盘的下部设有万向轮(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斜撑(19)的下侧通过加强槽钢(11)固定连接在两组立向支撑一(7)上,且两组固定斜撑(19)与加强槽钢(11)形成三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在底盘支架五(27)中部设有加强筋(28),并在加强筋(28)的中部安装定滑轮(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向支撑二(15)通过转轴套筒(21)和转轴(20)与底盘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拉力杆(4)通过固定销一(3)与定位槽钢(16)连接,定位槽钢(16)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拉力杆(4)通过固定销二(5)与拉力套筒(6)连接,实现拉力杆长度的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特征是:配重(2)安装在底盘支架一(22)和底盘支架七(23)之间,卷扬机(17)安装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与底盘支架二(24)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建筑室内管线的施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民用建筑室内管线施工时,对于重量较重的管线,通常采用人工抬或者手拉葫芦进行施工。采用人工抬或者手拉葫芦施工,不仅不利于安全,而且施工效率低。为此通过应用此移动起吊装置进行施工,不仅能提高效率,且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民用建筑室内管线施工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在室内组装移动及运输,提高了管线的移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配重限位杆(1)、配重(2)、拉力杆(4)、拉力套筒(6)、定滑轮(8)、顶部横梁一(9)、顶部横梁二(10)、加强槽钢(11)、钢丝绳(13)、挂钩(14)、立向支撑二(15)定位槽钢(16)、卷扬机(17)、固定轮(18)、固定斜撑(19)、转轴(20)、转轴套筒(21)、底盘,在底盘的左侧连接配重限位杆(1),在配重限位杆(1)内侧安装配重(2),在底盘的右侧纵向安装固定立向支撑二(15),立向支撑二(15)上端通过固定销三(12)连接立向支撑一(7),组成可升降的纵向支撑;在立向支撑一(7)的上部通过固定斜撑(19)连接顶部横梁二(10),顶部横梁二(10)的内侧通过顶部横梁一(9)与立向支撑一(7)的顶部连接;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中上部通过拉力杆(4)和拉力套筒(6)连接到底盘左侧,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所述顶部横梁二(10)的外端、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滑轮(8),钢丝绳(13)绕过三个定滑轮,一端与挂钩(14)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左侧的卷扬机(17)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底盘由底盘支架一(22)、底盘支架四(26)、底盘支架五(27)和底盘支架六(29)连接组成长方形结构的底盘,其中,在中间并列固定有底盘支架七(23)、底盘支架二(24)、底盘支架三(25),用于支撑配重(2)和卷扬机(17)。

优选的,两组拉力杆(4)的下端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上部,拉力杆(4)的上端与拉力套筒(6)活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底盘的下部设有万向轮(30)。

优选的,上述的固定斜撑(19)的下侧通过加强槽钢(11)固定连接在两组立向支撑一(7)上,且两组固定斜撑(19)与加强槽钢(11)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在底盘支架五(27)中部设有加强筋(28),并在加强筋(28)的中部安装定滑轮(8)。

优选的,上述的立向支撑二(15)通过转轴套筒(21)和转轴(20)与底盘活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拉力杆(4)通过固定销一(3)与定位槽钢(16)连接,定位槽钢(16)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上部。

优选的,拉力杆(4)通过固定销二(5)与拉力套筒(6)连接,实现拉力杆长度的调整。

优选的,配重(2)安装在底盘支架一(22)和底盘支架七(23)之间,卷扬机(17)安装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与底盘支架二(24)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立向支撑杆底部沿轴的转动,实现此提升装置经过高度不同横梁等障碍物时的可能性,且方便放置及运输;设置多级立向定位销,实现提升装置的高度调节;通过万向轮的移动,实现此装置的应用灵活性;通过卷扬机的动力提升,降低人工操作的提升难度;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组合,适用于室内操作,另外,高度可调、可拆卸、提高效率、兼顾成本,增加室内施工时的灵活性,室内施工过程得以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滑轮、加强筋及底盘支架五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附图4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部横梁二、固定斜撑及加强槽钢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盘支架五、立项支撑二、转轴及转轴套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力杆、固定销一及定位槽钢的连接详图;

图9是附图8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部横梁二及定滑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力杆、固定销二及拉力套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的一种结构图;

上图:配重限位杆(1)、配重(2)、固定销一(3)、拉力杆(4)、固定销二(5)、拉力套筒(6)、立向支撑一(7)、定滑轮(8)、顶部横梁一(9)、顶部横梁二(10)、加强槽钢(11)、固定销三(12)、钢丝绳(13)、挂钩(14)、立向支撑二(15)、定位槽钢(16)、卷扬机(17)、固定轮(18)、固定斜撑(19)、转轴(20)、转轴套筒(21)、底盘支架一(22)、底盘支架七(23)、底盘支架二(24)、底盘支架三(25)、底盘支架四(26)、底盘支架五(27)、加强筋(28)、底盘支架六(29)、万向轮(30);挂钩本体14.1、挂钩盖板14.2、旋转阀14.3、上进管孔14.4、下进管孔14.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配重限位杆(1)、配重(2)、拉力杆(4)、拉力套筒(6)、定滑轮(8)、顶部横梁一(9)、顶部横梁二(10)、加强槽钢(11)、钢丝绳(13)、挂钩(14)、立向支撑二(15)定位槽钢(16)、卷扬机(17)、固定轮(18)、固定斜撑(19)、转轴(20)、转轴套筒(21)、底盘,在底盘的左侧连接配重限位杆(1),在配重限位杆(1)内侧安装配重(2),在底盘的右侧纵向安装固定立向支撑二(15),立向支撑二(15)上端通过固定销三(12)连接立向支撑一(7),组成可升降的纵向支撑;在立向支撑一(7)的上部通过固定斜撑(19)连接顶部横梁二(10),顶部横梁二(10)的内侧通过顶部横梁一(9)与立向支撑一(7)的顶部连接;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中上部通过拉力杆(4)和拉力套筒(6)连接到底盘左侧,形成三角形的固定结构;所述顶部横梁二(10)的外端、可升降的纵向支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定滑轮(8),钢丝绳(13)绕过三个定滑轮,一端与挂钩(14)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左侧的卷扬机(17)连接。

参照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由底盘支架一(22)、底盘支架四(26)、底盘支架五(27)和底盘支架六(29)连接组成长方形结构的底盘,其中,在中间并列固定有底盘支架七(23)、底盘支架二(24)、底盘支架三(25),用于支撑配重(2)和卷扬机(17)。

其中,两组拉力杆(4)的下端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上部,拉力杆(4)的上端与拉力套筒(6)活动连接;上述的底盘的下部设有万向轮(30),便于移动。

参照附图6,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斜撑(19)的下侧通过加强槽钢(11)固定连接在两组立向支撑一(7)上,且两组固定斜撑(19)与加强槽钢(11)形成三角形结构,而且使顶部横梁二(10)向外伸出。

在底盘支架五(27)中部设有加强筋(28),并在加强筋(28)的中部安装定滑轮(8),在立向支撑二(15)底部也设有定滑轮,在顶部横梁二(10)的外端安装定滑轮,这样,从卷扬机(17)引出钢丝绳,分别通过立向支撑二(15)底部、立向支撑一(7)顶部和顶部横梁二(10)的外端,然后绕向下连接挂钩(14),用于吊起需要吊装的室内管材,通过卷扬机(17)实现管材的升降,减少了人力劳动强度。

另外,参照附图7,本实用新型的立向支撑二(15)通过转轴套筒(21)和转轴(20)与底盘活动连接,这样便于整个装置在室内移动时,可以根据调整角度。

参照附图8和9,本实用新型的拉力杆(4)通过固定销一(3)与定位槽钢(16)连接,定位槽钢(16)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上部;拉力杆(4)通过固定销二(5)与拉力套筒(6)连接,实现拉力杆长度的调整,这样结合可升降的纵向支撑,可以便于调整,通过拉力杆的连接,可以保证纵向支撑能够更加牢固。

参照附图3,配重(2)安装在底盘支架一(22)和底盘支架七(23)之间,而且配重通过两侧的配重限位杆(1)来限制位置,可以防止底盘右侧的纵向支撑重量较重,避免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另外,卷扬机(17)安装固定在底盘支架七(23)与底盘支架二(24)之间,而且,卷扬机(17)位于底盘支架七(23)与底盘支架二(24)的中间位置,使卷扬机(17)得到更好的支撑和稳固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如下:

(1)定位槽钢16与拉力杆4、拉力杆4与拉力套筒6以及立向支撑一7与立向支撑二15采用固定销连接;

(2)卷扬机根据具体结构采用螺栓固定;

(3)底盘支架与配重限位杆、底盘支架与转轴套筒、底盘支架与转轴套筒、底盘支架与定位轮及万向轮、底盘支架与定位槽钢、转轴与立向支撑二、立向支撑一与顶部横梁二及定滑轮、顶部横梁二与加强槽钢及固定斜撑、底盘支架各结构采用焊接连接;

(4)通过控制卷扬机来实现挂钩的升降从而提升重物;

(5)经过横梁等高处障碍物时,将固定销二5拆除,从而使立向支撑二15沿转轴20转动,降低高度,经过障碍物;

(6)通过调节固定销三12,从而调节立向支撑二15与立向支撑一7的连接位置,实现不同高度的提升要求;

(7)通过万向轮的灵活移动可实现起吊装置的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立向支撑杆底部沿轴的转动,实现此提升装置经过高度不同横梁等障碍物时的可能性,且方便放置及运输;设置多级立向定位销,实现提升装置的高度调节;通过万向轮的移动,实现此装置的应用灵活性;通过卷扬机的动力提升,降低人工操作的提升难度;本实用新型的高度可调、可拆卸、提高效率、兼顾成本,增加施工时的灵活性,施工过程得以优化。

实施例2,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挂钩还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包括挂钩本体14.1、挂钩盖板14.2、旋转阀14.3、上进管孔14.4、下进管孔14.5,挂钩本体14.1上设有上进管孔14.4、下进管孔14.5,且上进管孔14.4的直径小于下进管孔的直径,便于放置不同管径的管线,在挂钩本体14.1的外侧设有挂钩盖板14.2,并通过旋转阀14.3锁紧固定。这样的好处是,两个进管孔采用的管径可以适合大部分的管线,并根据不同直径的管材,装入不同的进管孔内,再通过挂钩盖板固定牢固,从而方便起吊,与实施例1采用的普通挂钩相比,固定效果更好,不需要再手动用绳子缠绕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730.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618759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6D 3/18

专利分类号:B66D3/18;B66D3/26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46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澜路6号

发明人:吕超;白咸学;刘丽;刘长沙

第一发明人:吕超

当前权利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文远

代理机构:37107

代理机构编号: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高度可调的移动起吊装置论文和设计-吕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