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吸附论文-刘月明,刘建明,李健华,刘胜楠,陈新月

协同吸附论文-刘月明,刘建明,李健华,刘胜楠,陈新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同吸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偕胺肟基,离子印记聚合物,修饰,铀(Ⅵ)

协同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明,刘建明,李健华,刘胜楠,陈新月[1](2019)在《偕胺肟与离子印记聚合物对水中铀吸附的协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偕胺肟基和离子印记聚合物对于水中铀吸附的协同作用,在文献的基础上以铀酰为模板,苯甲酰胺肟为功能单体,并用盐酸除去聚合物中的铀酰模板,首次合成了偕胺肟基修饰的铀酰离子印记聚合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证实了叁元复合物(铀酰-苯甲酰胺肟-4-乙烯基吡啶)的成功合成,并对铀酰(U(Ⅵ))离子印记聚合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实验条件对印记聚合物与非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铀酰(U(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探索了其对铀酰的吸附效果和选择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离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于鲁冀,程璐璐,彭赵旭,李廷梅,范鹏宇[2](2019)在《缓释碳源净水基质吸附-生物协同脱氮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玉米芯(Y)为原料制备了PVA-SA(基质Ⅰ)和PVA-SA-Y(基质Ⅱ),研究了缓释碳源净水基质的释碳性能、吸附性能、脱氮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基质Ⅰ、基质Ⅱ的释碳量分别为0.30~1.00、0.30~1.60mg/g,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317 8、0.907 9mg/g,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90%、32.40%,Y疏松多孔的结构特征是提高基质Ⅱ吸附、脱氮性能的关键,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基质Ⅱ中脱氮单胞菌属(Denitratisoma)、食酸菌属(Acidovorax)等与反硝化顺利进行相关的菌种比例较高。基于脱氮过程中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缺氧条件下基质的脱氮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基质Ⅱ通过同化和反硝化削减的COD量与基质Ⅰ相似,通过吸附途径削减的氨氮比基质Ⅰ高11.2百分点,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的硝酸盐氮比基质Ⅰ高43.0百分点。(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10期)

陈许龙,张小萍,谢占婷,马元良[3](2019)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染料协同敏化及其吸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取了菠菜、藏红花、金银花、雪菊、山楂5种光谱吸收区间不同的植物染料,根据光谱吸收互补性的原则以不同类型、不同比例进行了混合,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光阳极的协同敏化,测定了各种染料、染料与TiO_2吸附后的UV-vis吸收光谱及不同染料敏化后的DSSC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吸收区间不同的染料混合后能有效拓宽光谱吸收范围和峰值吸光度,5种染料以相应比例协同敏化后的电池性能最佳,与单一染料敏化性能中最好的菠菜敏化电池相比,开路电压提升0.023 V,短路电流提升0.342 mA·cm~(-2),光电转换效率提升0.94%(相比提升2.68倍)。最后从染料的有效色素类型与TiO_2薄膜之间的吸附机理入手解释了造成几种染料电池光电性能差异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混合染料协同敏化DSSC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4](2019)在《菌糠炭与微生物协同吸附-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菌糠为原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250~650℃)下限氧热解制备菌糠炭,通过分析菌糠及菌糠炭结构的差异,探究其对微生物、石油烃的吸附性能及固定化菌株苍白杆菌Q1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菌糠炭对微生物吸附效果提高,其中550℃菌糠炭吸附固定化量最高为1.582×10~(10) CFU/g,SEM扫面电镜结果显示菌株主要吸附在材料表面。高温炭对石油烃吸附较好,其中550℃菌糠炭对胶质、沥青质吸附率最高,分别为36.33%、25.59%;吸附效果均与孔结构、芳香性相关显着,其协同微生物对石油烃四组分总体降解效率高,均优于其他热解温度下制备的菌糠炭组,pH值和有机碳含量对微生物吸附-降解影响较明显,550℃菌糠炭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具有强化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4期)

邵华帆[5](2019)在《吸附功能电极电解印染废水的协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染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生产业,近几十年纺织印染行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5%都是印染行业排放的废水,并且因为其污染物的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高,导致其难以被彻底处理。本文针对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一系列问题,采用具有吸附功能电极对印染废水进行电解。本文分别以吸附性能良好的活性炭和石墨烯作为原料,制备电极。利用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对活性炭电极和石墨烯电极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同时利用循环伏安特性曲线(CV)测试,交流阻抗(EIS)测试,以及恒流充放电(GCD)测试对石墨烯电极和活性炭电极的电性能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二维电极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甲基橙废水和罗丹明B废水这两种印染废水进行降解。结果表明,活性炭电极内部电阻相对偏大,界面迁移阻力也较大,比电容值仅为192.31F/g,电性能一般。而石墨烯电极的等效串联电阻较低,离子迁移速率快,电荷传递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电容性,比电容值为461.54 F/g。活性炭电极在pH=6,电解质投加量为1.0g,电压为15V,溶液初始浓度为150mg/L的最佳条件下电解甲基橙废水,去除率可以达到59.34%;在pH=6,电解质投加量为1.0g,实验电压为10V,溶液初始浓度为100mg/L最佳条件下处理罗丹明B废水,去除率可以达到43.91%。石墨烯电极在pH=6,电解质投加量为1.0g,电压为15V,溶液初始浓度为250mg/L的最佳条件下处理甲基橙废水,去除率可以达到97.34%;在pH=6,电解质投加量为1.0g,电压为15V,溶液初始浓度为200mg/L的最佳条件下处理罗丹明B废水,去除率为96.21%。而单独的泡沫镍电解和电极吸附作用对印染废水的去除率相对偏低。可以看出,使用吸附功能电极电解印染废水时,电解作用与吸附作用存在协同效应,两种作用相互促进,互相加强,达到更好的降解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杰[6](2019)在《铁酸锌材料的修饰及其吸附与光催化协同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学在突破。看似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下也隐藏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环境问题,而其中的水环境污染一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来看,有许多方法被用来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其中清洁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技术应运而生,成了研究者们较为关注的领域。本文致力于制备出高效的复合光催化剂,以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对复合材料的元素组成、结构特征和性能高低都进行了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环境友好型和磁性可回收SnFe_2O_4/ZnFe_2O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在材料制备中,Fe(NO_3)_3·9H_2O作铁源、Zn(NO_3)_2·6H_2O作锌源和SnCl_2·2H_2O作锡源,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性能实验表明,5%SnFe_2O_4/ZnFe_2O_4异质结材料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性能,对四环素的去除率达到了93.2%,并且对实际制药废水COD去除也有较好的效果,这是由于其比表面积相较于纯ZnFe_2O_4大幅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速率最小的同时两者的转移效率也很高;SnFe_2O_4/ZnFe_2O_4异质结材料的稳定性使其在经过四次循环使用后,依旧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具有磁性使得循环过程中的回收也很便捷;最后,通过微生物的活性实验,证实了催化剂本身的无毒性。(2)ZnFe_2O_4/Bi_2S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在制备ZnFe_2O_4材料的基础上,Bi(NO_3)_3·5H_2O和硫代乙酰胺作铋源和硫源,采用两步溶剂热法合成出不同ZnFe_2O_4含量的ZnFe_2O_4/Bi_2S_3复合光催化材料。所有材料通过降解四环素溶液来检验它们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12%ZnFe_2O_4/Bi_2S_3光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ZnFe_2O_4材料的加入对于Bi_2S_3的性能有质的提升。经分析,ZnFe_2O_4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大,并且减缓了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效率以及提高了它们的转移速率。(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骆迎波[7](2019)在《基于BiOX吸附与光催化协同削减废水毒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洁和无污染的水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基本要求之一。由于全球工业化和人口增长,工业,家庭和农业废物的排放污染了天然水,这导致它的可用性成为了当今人们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从废水中去除污染物和病原体非常重要。而开发可持续且价格低廉的技术始终是水处理过程中的挑战。最近使用氧化物半导体基于“光催化”的环境修复手段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先运用阴离子掺杂技术将多种卤簇元素分别掺杂到单一的卤氧化铋中,得到了一批在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可见光响应、带隙大小、导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能的固溶体光催化材料。然后利用石墨烯对卤氧化铋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强光催化氧化能力的纳米复合材料。其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1)以溶剂热法制备了二元卤氧化铋BiOCl_xBr_(1-x)固溶体纳米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荧光光谱(PL)、BET比表面积、细胞毒理学实验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得到的光催化材料在60min内对Cr(Ⅵ)的去除率高达97.7%,同时在35min内几乎可以完全降解盐酸四环素。这说明制备的光催化材料不仅有良好的还原能力,而且还有优秀的光催化氧化能力。并通过细菌毒理性实验证明在光催化还原后污染物的毒性大大降低。(2)运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得到了BiOCl_xI_(1-x)和BiOBr_x I_(1-x)固溶体光催化材料。材料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质等分别利用XRD、SEM、TEM、XPS、UV-Vis DRS、PL、BET、莫特肖特基实验进行表征和测试。制备的BiOCl_xI_(1-x)和BiOBr_xI_(1-x)固溶体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对Cr(Ⅵ)不仅有很好的吸附能力,而且对Cr(Ⅵ)的去除也具有卓越的还原能力。这种吸附和光催化还原协同去除Cr(Ⅵ)的作用策略可以很好的处理Cr(Ⅵ)的污染问题。这为处理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3)利用温和的水热法合成出了白色BiOCl,并利用氧化石墨烯的掺杂得到了不同比例的rGO/BiOCl纳米复合材料。由于石墨烯与BiOCl之间的作用,导致了BiOCl由(001)晶面生成向(010)晶面转变,因而BiOCl的生长状况受到了影响,导致了微球状的rGO/BiOCl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和强的电子空穴迁移能力。这种材料在2小时内光催化氧化头孢曲松钠的降解效率高达92%。(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郑旭阳[8](2019)在《石墨化介孔碳-TiO_2复合材料协同吸附—光催化降解抗生素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抗生素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由于其具有浓度低,难降解,且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等特点,常规生化及物化水处理工艺皆不是去除抗生素的理想方法,而TiO2光催化技术,可以在温和的环境下对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有效降解,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在抗生素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TiO2光催化存在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与低浓度抗生素接触有限、TiO2制备过程易团聚、对多种不同污染物无选择性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效率低,不利于抗生素的快速彻底去除。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借助石墨化介孔碳高效吸附性和导电性,制备了石墨化介孔碳(GMC)-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于协同吸附-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环丙沙星(CIP),同时为了增加催化剂的选择性,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催化技术相耦合,对其表面进行分子印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TiCl3为钛源,在低温水热条件下合成GMC-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其中,片层状的GM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附和富集抗生素,这不仅可以快速降低溶液中抗生素浓度,也极大地增加了抗生素与光催化剂和活性物种的接触及降解几率。同时,由于GMC中碳发生石墨化,可以促进光生电子传输从而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使得15mg/L CIP在1.5h内即可实现完全矿化,而且反应溶液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抑制随着抗生素降解明显降低直至无毒。此外,本研究通过HPLC-MS技术从有机化学的角度解析出叁条合理的CIP降解路径,并且首次提出一种含有五元环结构的中间产物,这对于深度理解CIP降解非常有益。增强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及快速、有效的抗生素去除都证明GMC-TiO2对于实际抗生素废水净化具有较大的潜能。(2)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为了提高材料的选择性,本研究以GMC-TiO2为基质,CIP为模板,成功制备了 GMC-TiO2表面分子印迹光催化剂(记为GMC-TiO2@MIP),实现了对特定污染物的高效选择性吸附及光催化去除。研究发现印迹发生在基质表面,不会对基质的晶形、成分等造成影响。另外,基质与印迹聚合物质量比对CIP的吸附-光催化性能具有较大影响,优化配比下制得的样品对CIP的饱和吸附量和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竞争污染物磺胺甲恶唑(SMZ)的7.2倍和3倍。另外本研究还考察了溶液pH和典型共存物质HA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通过HPLC-MS对CIP降解过程进行分析发现,GMC-TiO2@MIP对CIP的降解较GMC-TiO2更彻底,更有效。因此,本研究制备的GMC-TiO2@MIP对于选择性降解环境中特定污染物具有较大的潜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张烁烁[9](2019)在《铁—碳催化剂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催化协同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铁矿(Fe_3O_4)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其表面Fe2+/Fe3+之间不停的相互转化,故Fe_3O_4是一种理想的异相催化剂。但是,Fe3O4在反应过程中往往聚集在一起,掩盖了其表面的活性位点,抑制了催化活性。为此,本文选择来源丰富、廉价易得、环境友好的生物炭(BC)作为载体负载Fe3O4,以抑制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团聚现象,活性位点得以暴露,从而提高Fe3O4的催化活性。本文用一步共沉淀法、水热法合成纳米 Fe3O4-生物炭(Fe3O4-BC)、CuO-Fe3O4-生物炭(CuO-Fe3O4-BC)异相催化剂,并研究了异相催化剂吸附与协同催化去除双酚A(BPA)的反应过程和机理,取得如下结论:1、以法桐落叶为原生质热解得到的生物炭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为更好地负载Fe3O4提供了条件。一步共沉淀法成功地合成了 Fe3O4-BC复合纳米材料。2、Fe3O4-BC催化PMS的能力远远大于Fe3O4,这可能是因为生物炭的吸附能力,增大了催化剂与PMS以及S04·-与BPA分子的接触机率,从而增大了催化剂和SO4O·-的利用率。BPA的去除效率随着初始pH的降低,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提高。3、在Fe3O4-BC/PMS降解系统中存在两种自由基(SO4·-和·OH),两种自由基都能催化降解BPA,其中硫酸根自由基是主要的自由基物种。4、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Fe3O4-BC材料能很容易地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在不同初始pH值体系中,材料重复使用5次后析出的铁离子浓度均不超过3 mg/L,说明Fe3O4-BC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拥有广阔的前景。5、在CuO-Fe3O4-BC/PMS体系中,铜离子的加入使得反应体系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BPA达到一个很好的去除效果,克服了传统Fenton反应必须在强酸条件下进行的缺点。并且该催化剂在偏中性条件下去除效果最好,不用在反应前调节溶液的pH值,降低了处理成本,节省了后续处理过程。6、在CuO-Fe3O4-BC/PMS体系中,BPA的去除率随催化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PMS浓度,BPA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大,超过一定PMS浓度后,反而会抑制甚至猝灭SO4·-,降低BPA的去除率。7、铜离子和铁离子的协同作用,加速了Fe(Ⅱ)/Fe(Ⅲ),Cu(Ⅰ)/Cu(Ⅱ)的循环,从而加速了催化剂表面的电子传递速率,促进了自由基的生成。生物炭对污染物分子的吸附促进了BPA分子与自由基的接触与反应,进一步提高了BPA的去除率。CuO、Fe3O4和BC叁者间达到了一个吸附与催化的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李耀悦[10](2019)在《改性秸秆功能材料对水中染料及重金属的协同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染废水作为一种数量大、处理难度高的工业废水被广大研究者关注。印染废水需要处理大量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污染物。因此,一种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高效处理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秸秆是一种产量较大生物质资源。但是由于大量的不当处理以及秸秆自身的一些特点,导致大量秸秆资源被浪费甚至成为一类污染源。而本文将通过柠檬酸以及丙烯酰胺对秸秆进行改性优化,针对高盐度的印染废水中的染料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研究。1)通过柠檬酸与秸秆中纤维素上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随后使丙烯酰胺与羟基发生聚合反应,最终形成两步法改性秸秆材料(WS-CA-AM)。以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以及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作为特征污染物进行配方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扫描、热重分析、比表面积、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证实了材料接枝的成功,同时检测了材料的各种物化性质。2)为研究WS-CA-AM对于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开展了对于染料MO、MB以及重金属铜离子Cu2+以及六价铬离子Cr6+(Cr2O72-)的吸附实验。研究了 WS-CA-AM对于不同性质染料污染物的pH的影响。再进行单一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以及动力学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Langmuir拟合以及伪二级动力学拟合,得到对于MB、MO、Cu2+和Cr6+(Cr2O72-)的吸附容量为120.84、3053.48、13.82和53.88 mg/g。同时,在异电性污染物的混合体系下材料对于污染物具有协同吸附能力,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各项吸附能力,使用红外光谱扫描、扫描电镜分析以及能谱分析对吸附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对吸附机理进行解释。3)为了考察WS-CA-AM在高含盐废水中对于染料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吸附情况。研究在不同盐度下,对不同初始浓度的MB、MO、Cu2+以及Cr6+(Cr2O72-)的吸附效果。在不同盐度的影响下,WS-CA-AM对于四种污染物的吸附效果都有所降低。其中MB、Cu2+、MO和Cr6+(Cr2O72-)在最高10000 mg/L NaCl的影响下,吸附容量约为原来的60%、25%、70%以及20%。考察混合体系下的吸附情况,发现在高盐度下混合协同吸附效果依然存在,而同电性的污染物具有竞争吸附的情况发生。通过吸附柱装置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材料在动态吸附中的吸附效果中的吸附效果,协同吸附效果依然存在,有效提高材料的吸附能力。同时更换两种染料污染物孔雀石绿与酸性红26进行吸附柱实验,依然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可以认为材料对于污染物的协同吸附具有广泛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16)

协同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玉米芯(Y)为原料制备了PVA-SA(基质Ⅰ)和PVA-SA-Y(基质Ⅱ),研究了缓释碳源净水基质的释碳性能、吸附性能、脱氮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基质Ⅰ、基质Ⅱ的释碳量分别为0.30~1.00、0.30~1.60mg/g,平衡吸附量分别为0.317 8、0.907 9mg/g,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90%、32.40%,Y疏松多孔的结构特征是提高基质Ⅱ吸附、脱氮性能的关键,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基质Ⅱ中脱氮单胞菌属(Denitratisoma)、食酸菌属(Acidovorax)等与反硝化顺利进行相关的菌种比例较高。基于脱氮过程中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情况,提出了缺氧条件下基质的脱氮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基质Ⅱ通过同化和反硝化削减的COD量与基质Ⅰ相似,通过吸附途径削减的氨氮比基质Ⅰ高11.2百分点,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的硝酸盐氮比基质Ⅰ高43.0百分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同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1].刘月明,刘建明,李健华,刘胜楠,陈新月.偕胺肟与离子印记聚合物对水中铀吸附的协同作用[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2].于鲁冀,程璐璐,彭赵旭,李廷梅,范鹏宇.缓释碳源净水基质吸附-生物协同脱氮的机理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3].陈许龙,张小萍,谢占婷,马元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染料协同敏化及其吸附机理[J].微纳电子技术.2019

[4].张博凡,徐文斐,王加华,熊鑫,韩卓.菌糠炭与微生物协同吸附-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5].邵华帆.吸附功能电极电解印染废水的协同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6].王杰.铁酸锌材料的修饰及其吸附与光催化协同性能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7].骆迎波.基于BiOX吸附与光催化协同削减废水毒性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8].郑旭阳.石墨化介孔碳-TiO_2复合材料协同吸附—光催化降解抗生素废水研究[D].山东大学.2019

[9].张烁烁.铁—碳催化剂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催化协同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9

[10].李耀悦.改性秸秆功能材料对水中染料及重金属的协同吸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标签:;  ;  ;  ;  

协同吸附论文-刘月明,刘建明,李健华,刘胜楠,陈新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