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论文和设计-何火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包括:升降式加油装置,升降式加油装置通过加油管与位于地下的储油罐连接,加油管上设置有气动加油泵;加油装置包括:升降架和升降气缸,升降架上设置有油枪,油枪通过加油管与储油罐连接,加油管盘置在升降架内,加油架上设置有油管排管装置;储油罐包括:内层储油罐和外层壳体,内层储油罐内存有油液,内层储油罐与外层壳体之间设置有储水保温中间层;内层储油罐上设置有穿过储水保温中间层并伸出外层壳体的注油管接口、加气管接口、回收管接口和出油管接口;储水保温中间层连接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储油罐下方设置有带弹簧装置的底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节省空间,对油液保温,抗震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系统包括:能够从地下升至地上的升降式加油装置,所述升降式加油装置通过加油管与位于地下的储油罐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气动加油泵;所述加油装置包括:升降架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下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连接,升降架上设置有油枪,所述油枪通过加油管与所述储油罐连接,所述加油管盘置在升降架内,所述加油架上设置有油管排管装置;所述储油罐包括:内层储油罐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储油罐内存有油液,内层储油罐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设置有储水保温中间层;内层储油罐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储水保温中间层并伸出外层壳体的注油管接口、加气管接口、回收管接口和出油管接口;储水保温中间层连接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储油罐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油罐连接的支撑架,底座下方设置有弹簧装置,并通过所述弹簧装置与地面基础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系统包括:能够从地下升至地上的升降式加油装置,所述升降式加油装置通过加油管与位于地下的储油罐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气动加油泵;

所述加油装置包括:升降架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下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连接,升降架上设置有油枪,所述油枪通过加油管与所述储油罐连接,所述加油管盘置在升降架内,所述加油架上设置有油管排管装置;

所述储油罐包括:内层储油罐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储油罐内存有油液,内层储油罐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设置有储水保温中间层;内层储油罐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储水保温中间层并伸出外层壳体的注油管接口、加气管接口、回收管接口和出油管接口;储水保温中间层连接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

储油罐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油罐连接的支撑架,底座下方设置有弹簧装置,并通过所述弹簧装置与地面基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接口通过加油管与加油设备连接;所述注油管接口通过注油管与注油装置连接,所述注油装置通过卸油管与地面上运油车辆连接;所述注油装置通过回收管与油气转换装置连接,所述油气转换装置分别通过输油管连接所述回收管接口,并通过排空管连接地面,所述排空管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加气管接口通过加气管依次与控制装置和第一储气罐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排管装置包括:内套管和球型导向结构,所述内套管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内套管与升降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加油管的盘置存放空间;所述球型导向结构包括:导向球和连接杆,所述导向球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连接,连接杆的底部与升降架的底部连接,导向球位于内套管的上方,导向球与升降架内壁之间留有供加油管通过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的底部设置有油管出口,所述加油管通过所述油管出口伸出所述升降架,并与所述储油罐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上设置有开口,位于所述存放空间的油管依次穿过所述开口、所述油管出口后伸出所述升降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上设有气动加油泵和油路阀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加油泵上设置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通过气管与第二储气罐连接,在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气路阀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阀门上连接有能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第一无线接收器,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器与远程控制装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阀门上连接有能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第二无线接收器,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器与远程控制装置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岛加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加油岛中使用的升降式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加油站主要包括站房、加油岛、罩棚及地下油罐等设施,在加油岛中布置有多个加油机,每个加油机可以提供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油气。需要加油的车辆在进入加油站后,停靠在加油岛附近,操作人员利用加油机上的油枪对车辆加油。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驾驶员的视线很容易受到加油机、立柱或前方车辆的遮挡,无法看清加油位是否空置,以及油气种类信息,难以在主观上及时准确地判断和选择加油位,因而容易人为地通常造成加油位空置,而车辆排队拥堵的现象。亟待一种新型的加油装置的出现。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出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升降式加油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所述加油系统包括:能够从地下升至地上的升降式加油装置,所述升降式加油装置通过加油管与位于地下的储油罐连接,所述加油管上设置有气动加油泵;

所述加油装置包括:升降架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下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连接,升降架上设置有油枪,所述油枪通过加油管与所述储油罐连接,所述加油管盘置在升降架内,所述加油架上设置有油管排管装置;

所述储油罐包括:内层储油罐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层储油罐内存有油液,内层储油罐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设置有储水保温中间层;内层储油罐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储水保温中间层并伸出外层壳体的注油管接口、加气管接口、回收管接口和出油管接口;储水保温中间层连接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

储油罐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储油罐连接的支撑架,底座下方设置有弹簧装置,并通过所述弹簧装置与地面基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管接口通过加油管与加油设备连接;所述注油管接口通过注油管与注油装置连接,所述注油装置通过卸油管与地面上运油车辆连接;所述注油装置通过回收管与油气转换装置连接,所述油气转换装置分别通过输油管连接所述回收管接口,并通过排空管连接地面,所述排空管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加气管接口通过加气管依次与控制装置和第一储气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排管装置包括:内套管和球型导向结构,所述内套管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底部,内套管与升降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加油管的盘置存放空间;所述球型导向结构包括:导向球和连接杆,所述导向球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连接,连接杆的底部与升降架的底部连接,导向球位于内套管的上方,导向球与升降架内壁之间留有供加油管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的底部设置有油管出口,所述加油管通过所述油管出口伸出所述升降架,并与所述储油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上设置有开口,位于所述存放空间的油管依次穿过所述开口、所述油管出口后伸出所述升降架。

进一步地,所述加油管上设有气动加油泵和油路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加油泵上设置有气动马达,所述气动马达通过气管与第二储气罐连接,在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气路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阀门上连接有能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第一无线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油路阀门上连接有能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第二无线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器或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器与远程控制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新型的加油系统,在平时无人使用时,加油装置隐藏在地下空间,在需要加油时,升降气缸顶升加油装置使其升出地面,利用油枪对车辆加油,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利用油管排管装置在油枪加油完成加油操作前后,对加油管进行排管,避免加油管在升降架内缠结;利用储水保温中间层对内层储油罐中的油液进行保温,通过支撑架对储油罐进行固定,利用底座下方的弹簧装置,增加储油罐的抗震性能。

利用控制装置向抽油后的储油罐内补充惰性气体,保证储油罐内压力值;利用油气转换装置将注油装置产生的油气转化成油液注回储油罐中,减少了油液在灌输过程中的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管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油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储油罐;2-升降气缸;3-加油设备;4-升降架;5-加油管;6-油枪;7-照明灯环;8-盖体;9-气动加油泵;10-油路阀门;11-气路阀门;12-第一控制器;13-第一无线接收器;14-气动马达;15-第二控制器;16-第二无线接收器;17-注油管;18-注油装置;19-卸油管;20-加气管;21-控制装置;22-第一储气罐;23-回收管;24-输油管;25-油气转换装置;26-安全阀;27-油管排管装置;28-油枪固定架;29-出水接口;30-底座;31-弹簧装置;32-开口;33-油管出口;34-进水接口;35-注油管接口;36-加气管接口;37-回收管接口;38-外层壳体;39-储水保温中间层;40-出油管接口;41-内层储油罐;271-导向球;272-连接杆;273-内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加油系统具体包括:能够从地下升至地上的升降式加油装置3,升降式加油装置3通过加油管5与位于地下的储油罐1连接,加油管5上设置有气动加油泵9;

加油装置3包括:升降架4和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2设置在升降架4的下方,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与升降架4连接,升降架4上设置有油枪6,油枪6通过加油管5与储油罐1连接,加油管5盘置在升降架4内,加油架4上设置有油管排管装置27;

储油罐1包括:内层储油罐41和外层壳体38,内层储油罐41的内腔中存有油液,内层储油罐41与外层壳体38之间设置有储水保温中间层37;内层储油罐41上设置有穿过储水保温中间层37并伸出外层壳体38的注油管接口35、加气管接口36、回收管接口39和出油管接口40;储水保温中间层37连接有进水接口34和出水接口29;

储油罐1下方设置有底座30,底座30上设置有与储油罐1连接的支撑架(图中未示出),底座30下方设置有弹簧装置31,并通过弹簧装置31与地面基础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提供了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新型的加油系统,在平时无人使用时,加油装置隐藏在地下空间,在需要加油时,升降气缸顶升加油装置使其升出地面,利用油枪对车辆加油,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利用油管排管装置在油枪加油完成加油操作前后,对加油管进行排管,避免加油管在升降架内缠结;利用储水保温中间层对内层储油罐中的油液进行保温,通过支撑架对储油罐进行固定,利用底座下方的弹簧装置,增加储油罐的抗震性能。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加油系统具体包括:能够从地下升至地上的升降式加油装置3,升降式加油装置3通过加油管5与位于地下的储油罐1连接,加油管5上设置有气动加油泵9;

加油装置3包括:升降架4和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2设置在升降架4的下方,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与升降架4连接,升降架4上设置有油枪6,油枪6通过加油管5与储油罐1连接,加油管5盘置在升降架4内,加油架4上设置有油管排管装置27;

储油罐1包括:内层储油罐41和外层壳体38,内层储油罐41的内腔中存有油液,内层储油罐41与外层壳体38之间设置有储水保温中间层37;内层储油罐41上设置有穿过储水保温中间层37并伸出外层壳体38的注油管接口35、加气管接口36、回收管接口39和出油管接口40;储水保温中间层37连接有进水接口34和出水接口29;

储油罐1下方设置有底座30,底座30上设置有与储油罐1连接的支撑架(图中未示出),底座30下方设置有弹簧装置31,并通过弹簧装置31与地面基础连接。

出油管接口40通过加油管5与加油设备3中的油枪6连接。

注油管接口35通过注油管17与注油装置18连接,注油装置18通过卸油管19与地面上运油车辆连接。

注油装置18通过回收管23与油气转换装置25连接,油气转换装置25分别通过输油管24连接回收管接口39,并通过排空管连接地面,排空管上设置有安全阀26。

加气管接口36通过加气管20依次与控制装置21和第一储气罐22连接,第一储气罐22内储存有惰性气体。

支撑架呈网格状结构,且具有与储油罐1底部相匹配的弧形弯曲。使储油罐1与支撑架连接更牢固,且减轻支撑架的重量。

进水接口32和出水接口29分置在储油罐1的上下侧。

弹簧装置31包括:上连接板、中间弹簧部和下连接板。

内层储油罐41的外表面和外层壳体38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锈层。

油管排管装置27包括:内套管273和球型导向结构,内套管273设置在升降架4的底部,内套管273与升降架4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构成加油管5的盘置存放空间;球型导向结构包括:导向球271和连接杆272,导向球271的底部与连接杆272的顶部连接,连接杆272的底部与升降架4的底部连接,导向球271位于内套管273的上方,导向球271与升降架4内壁之间留有供加油管5通过的通道。

升降架4的底部设置有油管出口29,加油管5通过油管出口29伸出升降架4,并与储油罐1连接。

加油管5上设有气动加油泵9和油路阀门10。气动加油泵9上设置有气动马达14,气动马达14通过气管与第二储气罐27连接,在气管上设置有气路阀门11。气动加油泵9用于将储油罐1中的油液抽出。

气路阀门11上连接有能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第一控制器12,与第一控制器12连接有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第一无线接收器13。

油路阀门10上连接有能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器15,与第二控制器15连接有用于接收动作指令的第二无线接收器16。

第一无线接收器13和第二无线接收器16与远程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

升降架4外侧设置有照明灯环7。

油枪固定架5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升降式加油装置3的升降通道的盖体8。盖体8上设置有照明灯。在升降式加油设备3隐藏在地下时作为升降式加油设备3的位置提示灯使用,在升降式加油设备3升至地面上后为使用者提供照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0524.6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51882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67D 7/04

专利分类号:B67D7/04;B67D7/06;B67D7/38;B67D7/78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何火艳

第一申请人:何火艳

申请人地址: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官窑平塘工业区黄淑札厂房自编2号

发明人:何火艳

第一发明人:何火艳

当前权利人:何火艳

代理人:张希宇

代理机构:1171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升降式加油系统论文和设计-何火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