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李琼华四川省中江县联合镇群星学校618100

温总理曾经说过:“努力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要培养杰出人才,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着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审美意识。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发问,诱导学生善于发问。

—、应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胜过熟读一本书

这是因为,前者是独立思考的产物,而后者只不过是简单的记忆而已。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仅仅把自己当做一只“空筐”,只是一味地“装”,那是不深入的。因为我们读书,不是要把所读的书“录成磁带”储存起来,而是要像吃食物一样,通过口腔咀嚼、肠胃运动吸取“营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创造。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应公开告诉学生:老师的话不一定都是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质疑;权威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大家也可以怀疑。因为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如果墨守成规,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进步呢?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提出的怪问、刁问、令教师一时难于回答的问,教师应反弹给学生,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善于察纳雅言,集中学生的正确意见,切忌不要置之不理、横眉冷对甚至压制学生的提问。

二、诱导学生查异生疑

1、注意发现文中不合常理、常态的地方

比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标题就超常。一般说,记忆的目的是为了“不忘却”,可是鲁迅是“为了忘却”才“纪念”,这是为什么?按照常情,谁都会把监狱当地狱,即使罪大恶极的人也希望逍遥法外,可是《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却把监狱当“天堂”,为了实现蹲监狱的“宏愿”,他不择手段,先后七次作恶,故意犯罪,期待警察那双“可爱”的手很快能抓住他,这是为什么?这些都是文章的异常之处,一旦发现便“穷追不舍”、“死死咬住”,直到解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查异生疑”。

2、注意发现文中的矛盾现象

以前的初中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死海不死》,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值得推敲。既是“死海”,为什么又说“不死”?岂不是前后矛盾?《孔己己》结尾是这样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大约死了”,这只是猜测;“的确已经死了”,又是一种肯定。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是否也是自相矛盾?课文中的这些矛盾现象,一经发现就抓住不放,针对矛盾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这就叫做“揭示矛盾质疑法”。

3、注意发现文中的精微之处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紧”字看似平常,为什么赢得了那么多名家的赞赏?金圣叹赞扬它:“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赞扬它:“一个紧字富有神韵”;周先慎把一个“紧”字说成是“凝练厚重,惜墨如金,一字传神”……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开始用“到”,可是又觉得不够生动有力,想改成“入”和“过”,还是觉得不够恰当,后来想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改成了“绿”字。贾岛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也是经过反复推敲才用的。像课文中的这些语句,我们在阅读时就不应该放过,而应该细细体会。

三、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内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实际上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引导他们进入问题之境,然后通过问题的引导,使他们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创新的精神,体验方法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应考虑到问题的“六要”原则。这六要原则是指:一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要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二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解出正确的答案,而且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三要有阶段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四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五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火候要得当,把握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六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总之,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过程。因此,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布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推动知识、智力及创新水平的提高。

标签:;  ;  ;  

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