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区域经济论文-周宝刚,江珊,张丽凤,潘超

辽宁区域经济论文-周宝刚,江珊,张丽凤,潘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辽宁区域经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辽宁沿海港口,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相关分析

辽宁区域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周宝刚,江珊,张丽凤,潘超[1](2019)在《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沿海港口是"一带一路"上连接亚欧通道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贸易节点,辽宁沿海港口的转型升级与整合发展是辽宁以及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而辽宁以及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辽宁沿海港口的良性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首先,文章阐释了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互动发展影响因素;然后,应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与互动发展影响因果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对策,以期为辽宁沿海港口良性发展与辽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9年04期)

李连刚,张平宇,关皓明,谭俊涛[2](2019)在《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弹性特征对于增强其应对国内外扰动,促进落后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在对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测度各城市不同周期中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表征区域经济弹性,借助shiftshare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揭示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差异性特征,辽宁省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容易遭受冲击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均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且区域竞争力起主导作用,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弹性受产业结构素质低和竞争力弱双重约束;服务业受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影响,长期存在结构水平低和竞争力弱问题,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不匹配问题严重,路径依赖下的制度锁定现象仍旧存在,这都限制了辽宁的区域经济弹性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内部机制,提出了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李连刚,张平宇,李欣[3](2019)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测度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弹性为解释区域应对衰退冲击的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通过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维度分析了1990-2015年间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弹性能力,并构建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弹性能力较低,相较于国家平均水平,城市经济更易受到冲击的影响导致经济下滑;2,政府管控水平、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结构多样性水平均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第二产业比重份额和当前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不利于区域经济弹性水平的提高。3,当前辽宁省各城市的区域经济弹性能力尚处于虹吸阶段,当冲击发生时,高区域经济弹性的城市将对周边低区域经济弹性的城市产生吸引力,进而限制了周边地区应对冲击的能力。(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6-29)

李连刚[4](2019)在《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老工业基地由于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资源枯竭、产业技术老化、金融危机等冲击的影响,步入经济衰退轨迹,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辽宁作为我国传统工业基地之一,体制机制落后、产业结构僵化、路径依赖严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枯竭的加剧,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自2013年开始出现经济“断崖式”下滑,再次引发学界和政界的关注,辽宁老工业基地亟需进行城市经济转型以恢复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弹性理论被用来解释区域受冲击影响后为何有的区域能够积极应对冲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而有的区域受冲击影响严重,步入衰退轨道,区域经济弹性对分析区域应对不确定性冲击,恢复原有路径或创造新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应用到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中,拓宽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应用领域,为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论文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演化过程,构建了区域经济弹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模型,评价了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效果,预测了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转型趋势,提出了提升区域经济弹性能力和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对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现有关于弹性、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论文系统梳理了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的概念内涵、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弹性是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市场、环境等冲击扰动时的抵抗能力或通过调整适应转型来迅速恢复系统冲击前发展路径或转向到一个更优发展路径的恢复能力。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是城市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调整升级,是体制机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过程。论文梳理了弹性概念由工程弹性到生态弹性到演化弹性的演变,总结了区域经济弹性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创新理论等理论基础。2.基于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分析评价了辽宁省面对短期冲击情境下的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机制。论文通过抵抗力指数和恢复指数测度区域经济弹性,抵抗力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冲击时的抵抗程度,恢复力反映了区域经济系统面对冲击后恢复经济发展的能力。研究发现,辽宁老工业基地1992-2015年面对冲击的抵抗力较低,二叁产业对冲击的抵抗力低,服务业的恢复力弱。论文通过偏离份额模型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两部分,发现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区域经济弹性主要由区域竞争力决定。第二产业竞争力较低,第叁产业长期存在内部结构失衡和竞争力低下问题,限制了区域经济弹性能力。论文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力度、技术创新水平、经济结构多样性均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弹性具有负面作用,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临近地区的经济弹性能力的提升将会限制区域自身的经济弹性水平。3.构建长期扰动情境下的区域经济弹性分析框架,分析了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和演化阶段。论文从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弹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进行动态测度,并依据适应性循环模型对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进行划分。脆弱抵抗性主要指经济系统面对冲击的抵抗程度,适应转型性主要表征区域适应冲击引起的变化来恢复发展或借此冲击创造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研究发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对长期扰动的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2003-2005年为释放-重组期,2005-2009年为重组-开发期,2009-2012年为开发-维持期,2012-2015年为维持-释放期。辽宁省区域经济弹性水平较低,主要归因于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均较低,区域经济弹性水平主要受脆弱抵抗性决定。4.基于区域经济弹性内涵和相关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弹性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和路径依赖两种作用方式,探讨区域经济弹性不同演化阶段对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弹性可以通过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这两个关键过程影响经济转型过程,脆弱抵抗性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保障,维持区域经济转型过程的正常运转,适应转型性是区域经济转型的动力,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能够提升系统的适应力和创新力,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机会与动力,积极的路径依赖促进了区域经济转型而消极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区域经济转型。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中的重组和开发阶段,有助于区域经济转型效果提升,维持阶段限制区域经济转型效果,释放阶段为新一轮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可能。5.基于区域经济弹性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叁个维度构建了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城市经济转型效果进行动态评价,根据区域经济弹性演化过程划分城市经济转型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城市经济转型特征。研究发现,辽宁省经济转型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2003-2005年为波动期,2005-2009年为波动上升期,2009-2015年为提升期,2012-2015年为下降期,辽宁省社会维度转型效果最高,其次为经济维度,最后为环境维度。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中的释放-重组期内城市经济转型呈现出波动特征,重组-开发期促进了城市经济转型效果的提升,开发-维持期城市经济转型效果快速提升,维持-释放期限制了城市经济转型过程。6.根据区域经济弹性和城市经济转型实证分析结果,预测辽宁省城市经济转型趋势,针对短期冲击和长期扰动不同情景,探讨区域经济弹性提升策略,提出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对策。论文认为,辽宁省经济转型将再次步入到释放-重组阶段,开启新一轮城市经济转型过程。在应对短期冲击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提高其抵抗力和恢复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当前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经济结构多样化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发挥中心城市的“反哺”作用。在应对长期扰动方面,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加快提升其脆弱抵抗性和适应转型性,抓住冲击打破原有路径的机遇,对系统释放的资源进行重组,创造新的发展路径。为提升城市经济转型效果,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叁个维度的同步转型,针对区域经济弹性演化阶段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张颖,逯宇铎[5](2019)在《自贸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创新能力影响研究——以辽宁自贸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贸区建设对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与以往注重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研究经济效应的同时,更多关注自贸区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刺激作用。本文利用建设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事件作为实验对象,引入政策效果评价最新发展的合成控制方法,客观评价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经济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为辽宁省自贸区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自贸区对辽宁省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对工业产业的影响效果相对较为平缓;(2)自贸区建设对辽宁省创新能力的促增作用十分显着,政策效应要大于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3)通过路径分析发现,自贸区对辽宁省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分段式特征,即初期促增作用明显,后期影响效果逐渐趋缓。(本文来源于《价格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3期)

关博[6](2019)在《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辽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全球经济发展迅猛,人类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冲突也越发显着。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未认清生态价值的重要性,过度开采、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尤其是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此,生态补偿理念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议题,生态补偿机制提上日程。本文将以辽宁省为例,对生态补偿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07期)

周宝刚,李鸽,吕赞,张丽凤[7](2019)在《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辽宁地区以及沿海各港口只有主动融入、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中,才能加速实现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首先论述了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选取1999—2017年辽宁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生产总值相关数据,探究两变量互动发展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区域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成因,区域生产总值不是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格兰杰成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旨在为辽宁沿海港口整体布局优化、辽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港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鹏[8](2019)在《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略论——以辽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属于应用型教学范畴。以辽宁地区为例,分析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环境下辽宁地区潜在发展商机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并分析目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到实践实操,建构一套适应辽宁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家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连刚,张平宇,谭俊涛,关皓明[9](2019)在《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对分析老工业基地演变过程有独特的理论价值。依据经济增速划分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通过构建反事实函数测度不同阶段城市和分产业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揭示了区域经济弹性的演化特征,反映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结果发现:同一经济周期中抵抗力和恢复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抵抗力低受冲击影响严重的城市在随后的经济振兴过程中经济恢复发展好,存在"创造性破坏"过程;区域经济弹性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区域对冲击的抵抗力水平受前一经济周期恢复力的影响,区域经济弹性在引起区域应对冲击能力的变化同时其自身也因此而发生改变;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经历了衰退-恢复-下滑的波动历程,呈现倒"N"型,其面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第二产业更易受到冲击影响,第叁产业抵抗力相对较高,老工业基地长期存在路径依赖、制度锁定现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严重,突破能力弱,过度依赖传统重化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针对老工业基地演变过程的规律特征,提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黄永洁[10](2018)在《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策略研究——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服务区域经济,加强特色建设,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从专业定位、对接产业发展、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48期)

辽宁区域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老工业基地经济弹性特征对于增强其应对国内外扰动,促进落后的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在对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划分的基础上,测度各城市不同周期中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表征区域经济弹性,借助shiftshare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弹性分解为产业结构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分量,揭示区域经济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在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动态差异性特征,辽宁省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容易遭受冲击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均对区域经济弹性产生重要作用,且区域竞争力起主导作用,当前辽宁区域经济弹性受产业结构素质低和竞争力弱双重约束;服务业受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影响,长期存在结构水平低和竞争力弱问题,第二产业结构素质和竞争力不匹配问题严重,路径依赖下的制度锁定现象仍旧存在,这都限制了辽宁的区域经济弹性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和内部机制,提出了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辽宁区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宝刚,江珊,张丽凤,潘超.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J].水道港口.2019

[2].李连刚,张平宇,关皓明,谭俊涛.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J].地理研究.2019

[3].李连刚,张平宇,李欣.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测度及影响因素[C].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4].李连刚.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

[5].张颖,逯宇铎.自贸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创新能力影响研究——以辽宁自贸区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

[6].关博.生态补偿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辽宁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

[7].周宝刚,李鸽,吕赞,张丽凤.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证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高鹏.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略论——以辽宁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李连刚,张平宇,谭俊涛,关皓明.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分析[J].地理科学.2019

[10].黄永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策略研究——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

标签:;  ;  ;  ;  

辽宁区域经济论文-周宝刚,江珊,张丽凤,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