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价值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必要劳动,价值量,抽象劳动,理论。

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秀娟[1](2015)在《破解价值黑洞》一文中研究指出什么是超常价值?正常价值的来源是人类重复劳动,超常价值的来源则是人类创新劳动。《创新劳动价值论——论超常价值》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指导,以超常价值为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从超常价值的来源、生产、实现、量度、分配到其使命,初步搭建了创新劳动价值论框架(本文来源于《山西日报》期刊2015-03-10)

张新颖[2](2015)在《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意蕴——关于《创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劳动价值论》是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并将其延伸发展的创新成果。《创新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最有意义的相关理论作了大胆触碰并展开了深刻论述:以"价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剩余价值"二重性",完善和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以"创新"为基石,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经济提供了路径依据;以知识经济形态显现的内在性能和发展趋势为基点,论证了马克思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必然性和可遵循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思考目标,倡导改革创新和创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张新颖,笪志刚[3](2014)在《创新性的创新劳动价值论——评赵培兴先生的《创新劳动价值论》修订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劳动价值论》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如何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促进《资本论》中国化、大众化的创新性着作;同时,也是从价值论层面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原创性着作。它的原创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发现超常价值,圆成超常价值与正常价值辩证统一的完整价值范畴,破除了创新形成的"价值黑洞";建立创新劳动价值论,系统研究和回答了"创新价值"课题,应对了当代国内外在理论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挑战;概括剩余价值二重性理念,明确了其代表生产关系剥削性与生产力先进性的完整属性,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知识经济形态充分发展必将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论证了新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实现、发展并完成使命的特殊路径。(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4年11期)

石仲泉[4](2014)在《研究现代劳动价值理论与实践的论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纪念马克思伟大巨着《资本论》问世147周年,今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赵培兴的《创新劳动价值论》(2010年版)修订版,并于6月24日在京举办了座谈会。与会者对该书修订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研究现代价值理论重大课题,总结当代国内外创新实践(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4-08-12)

潘秋晨[5](2014)在《探索“价值悖论”新解 创新劳动价值论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价值悖论"的合理解释,是决定劳动价值论能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也在整个经济领域建立传播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客观的引入并定义基本概念,对解释悖论、重新解释劳动价值论,有着开拓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4年05期)

王天思[6](2012)在《创新劳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当代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无疑是创新劳动所创造的巨大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像常规劳动时间那样线性相关。常规劳动与创新劳动的真正区别,在于劳动的量和质。劳动创造价值是常规劳动中量的累积和创新劳动中质的创造的统一。创新劳动的价值与劳动时间的量不具有计量意义上的关联,劳动价值量应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基于人的需要的市场需求两种方式来度量。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价值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在地包含效用因素。创新劳动价值的生成进一步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根本源泉这一基本事实;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能满足人的需求的状况所决定。在劳动的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劳动的质,就形成了创新劳动价值论;而在劳动的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供求关系,则形成了建立在人的需要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无论创新劳动价值论还是劳动价值论创新,都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合理展开。(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2年12期)

董振华[7](2011)在《自主创新道路与创新劳动价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是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为什么自主创新提出这么多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我国发展的制约瓶颈,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创新劳动是一种具有巨大价值创造作用的新的劳动形式,创新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严重影响着人们创新劳动的热情。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创新劳动价值论,从而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劳动的分配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期刊2011年11期)

郑海燕[8](2011)在《生产力超常发展和人类社会革命性进步的价值基础——《创新劳动价值论》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赵培兴的新作《创新劳动价值论》。作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与人类创新劳动史和当代国内外创新及其超常价值创造实践相结合,用6篇18章37节28万字,提出和架构了创新劳动价值论。作为宣传、编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的阵地,人民出版社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高度重视,已将该着作作为一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政治经济学(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1年11期)

石仲泉[9](2011)在《理论创新之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出版社于去年7月,出版了赵培兴的《创新劳动价值论》,并将其作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劳动价值论的原创”,报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我认为该着的主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在于:    一、以《资本论》为基础,提出和架构了创新劳动价(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1-05-30)

王天思[10](2011)在《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及其启示——兼与鲁品越教授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理论和实践中不容置疑的地位和逐步显露出来的局限,形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强大推动。笔者对这种推动下的劳动价值论研究关注和思考已久,看到鲁品越教授的《"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见《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以下(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新劳动价值论》是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并将其延伸发展的创新成果。《创新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最有意义的相关理论作了大胆触碰并展开了深刻论述:以"价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剩余价值"二重性",完善和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以"创新"为基石,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经济提供了路径依据;以知识经济形态显现的内在性能和发展趋势为基点,论证了马克思发现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必然性和可遵循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思考目标,倡导改革创新和创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秀娟.破解价值黑洞[N].山西日报.2015

[2].张新颖.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意蕴——关于《创新劳动价值论》的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

[3].张新颖,笪志刚.创新性的创新劳动价值论——评赵培兴先生的《创新劳动价值论》修订版[J].学习与探索.2014

[4].石仲泉.研究现代劳动价值理论与实践的论着[N].黑龙江日报.2014

[5].潘秋晨.探索“价值悖论”新解创新劳动价值论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

[6].王天思.创新劳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创新[J].学术月刊.2012

[7].董振华.自主创新道路与创新劳动价值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

[8].郑海燕.生产力超常发展和人类社会革命性进步的价值基础——《创新劳动价值论》综述[J].中外企业家.2011

[9].石仲泉.理论创新之作[N].黑龙江日报.2011

[10].王天思.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及其启示——兼与鲁品越教授商榷[J].哲学研究.2011

标签:;  ;  ;  ;  ;  ;  ;  

创新劳动价值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