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智:《论语》中“君子尚美”精神与当代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

曾一智:《论语》中“君子尚美”精神与当代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深入挖掘《论语》中的“君子尚美”,可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论语》;君子尚美;中学生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欧风美雨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德观开始遭到当代中学生的质疑。对此,我们亟需思考如何着手重塑道德品质。通过分析《论语》,我们发掘出了“君子尚美”的精神,这对指导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君子”探源

“君子” 的概念由来已久,在先秦典籍中原指有位者,《诗经·小雅·采薇》:“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孔子最早对促使“君子”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论语》中“君子”一词是全书的核心纽带,将孔子散落在字里行间的思想系联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论语》中的“君子尚美”精神

《论语》中“君子”的精神内涵丰富深邃,其一“尚美”。“尚”即崇尚、追求,而“美”并不限于“美丽”的本义,更引申指“美好之事”,例如:高尚人格、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等。《论语》中具体表现为“尚退”、“尚定”和“尚学道”。

1.尚退

【出处】《论语·子张》

【原文】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出处】《论语·卫灵公》

【出处】《论语·季氏》

子张“问交”,子张认为“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君子鼓励强者,也怜悯弱者”。大多数学者理解为“谦让”,即君子谦和礼让,既“周而不比”,又“和而不同”,故以“矜而不争,党而不群”。“人不知”,而“君子不蕴”,甚至“敬而不违,劳而不怨1”。这种精神即“尚退”。“退”是“柔和地让”,例如,《礼记·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其口。”郑玄注:“退,柔和貌。”

2.尚定

应用 EpiTect Fast Bisulfite Conversion Kits(QIAGEN,德国)进行基因组甲基化修饰,并对修饰后的DNA进行反复洗脱、纯化,洗脱纯化的DNA放入-20℃保存。取质检合格的上述基因组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并将PCR扩增产物回收。回收的PCR扩增产物送上海生工测序,并采用BiQ Analyzer分析软件对RANK基因组标准序列和测序序列进行比对。

表面上看,对象的表达式(专名)不带有空位是因为对象不是函数或概念,因而没有“洞”,但是同样,如果不借助于语言上的特征,我们根本无法设想一种有“洞”或无“洞”的实体。

[16]有学者认为,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是源于占有的公示性;参见庄加园:《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再审视——基于权利外观学说的建构尝试》,《中外法学》2016年第5期。

3.尚学道

5)构件信息未达到标准化和多样化,现如今BIM技术中的族库符合中国建筑产品的构件还不够广泛,不能满足信息化模型的所需要的所有的建筑构件,因此对于信息化模型的表达不会百分百还原。

2.《论语·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认为“君子”应“重道”第一,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而“君子”如何“就有道而近”呢?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5。”即“君子”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道”,所谓“君子学以致其道6”。“学道”是在探讨人的本质时的一种审美体验,意在“忘忧”。

三、“君子尚美”精神对培养当代中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启示

塑造当代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是本文之旨归,更是其现实意义的体现。《论语》中“君子尚美”的精神为中学生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学习榜样,同时也为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指出了新的方法。

一方面,我们要活学“君子比德”的思想。君子尚美,而“美”莫于以比喻晓之。我们应加强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悟,反思君子具有的仁、智的品格。自然界中具有君子道德的生物或非生物异常丰富,如那些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花草,虽是出于生命的本能,但其积极向上,坚强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的顽强斗志又适合正处于挫折阶段的中学生将其作为道德目标。

【原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提倡“克己向善”的抉择标准。“君子尚美”精神中的“尚退”、“尚定”和“尚学道”都是在强调“克己”。在孔子的时代,儒生们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要坚守公民的基本的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那么,当代中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时,应与时俱进,变之为“克己向善”。这要求我们在行为上克制自己,以美好的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美好道德的要求。另外,当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主动向好的方向发展,做到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提倡“克己向善”的道德抉择标准,旨在用此约束中学生的道德行为,时刻提醒中学生用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通过长期的道德社会实践,将“克己向善”内化为当代中学生的一种道德习惯,促进当代中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塑造。

《说文》:“定,安也。”君子心处宁静,保持专注,“泰而不骄2”。“戒之在色”的“色”并非“女色”,乃指多彩的俗世。《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3”,缤纷的色彩会让人失去冷静的目光。“目盲”非指“眼瞎”。圣人目光所及是更深层次的“道”。年少时若长期沉溺色彩之中,目光便流于表面,势必会影响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注释:

108例患者共计130处病变,包括非致密型腺体17处,良性病变7处,恶性病变10处,总占13.08%,致密型腺体113处,良、恶性病变各有51处和40处,所占比重为86.92%。

1.《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3.《道德经》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语出《论语·述而》

5.“学道”出于《论语·阳货》

6.语出《论语·子张》

参考文献:

[1]罗小玉,朱业宏.《论语》君子人格对当代青年人格修养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5):99-103.

[2]张慧菱,韩丽华.《论语》中的君子人格[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18-121.

[3]周可真.君子儒与小人儒区别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5-15(002).

[4]李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论语》君子观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曾一智(2000.10- ),女,现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研究方向:文学欣赏。

第三,必须把融合理念作为抓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能就扶贫抓扶贫,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推进整个农村“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撬杠”。金鸡产业项目的入驻,不仅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也引发了一系列链条效应,衍生出蛋鸡养殖、食品加工和鸡粪发电三大产业,形成一个配套衔接、链条完备、类别多样的产业体系,带动现代物流、农村旅游、特色小镇等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威县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加快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曾一智:《论语》中“君子尚美”精神与当代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