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杰:遗产归属与族群认同:对遗产与族群关系的分析论文

王春杰:遗产归属与族群认同:对遗产与族群关系的分析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背景下,遗产保护和“申遗”已经成为一种热潮。遗产保护与族群认同的关系也随之成为了学术界讨论与批评的焦点。族群遗产承载着一个族群的精神力量。然而在今天,遗产的归属和认同问题等均受到挑战。对于遗产归属与族群认同问题的分析讨论,有助于更好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族群认同感和国家民族认同感。同时也期待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关键词:遗产;族群归属;族群认同

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族群认同与遗产问题相伴而生并且为全人类所重视,已成为一种新的区分人类社会群体的表述模式。“族群所指的对象实体是一种内核稳定、边界流动的人们共同体。它为多重社会结构提供象征力量,从国民国家到地方团体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1]2而有关于遗产与族群整合等问题也得到了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场全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掀起波澜,也将遗产的归属主体与族群认同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推向世界前台。

1关于遗产的族群归属

1.1 强调遗产族群归属的原因

在今天的社会大环境下,强调遗产的族群归属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为“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养料”。“民族—国家”似乎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基本的政治表述单位,而“族群”则成为了这一表述单位的基底。从总体上来看,“民族—国家”的创建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需要继承某一族群的遗产,动员具有特定族群身份的民众,运用带有某一族群特征的象征符号,以某一族群为主的知识体系划定社会边界等”[1]208。第二,族群不同,承载各个族群文化的载体及形式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这也导致了全球文化呈现出多元的形态和特征。第三,族群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的记忆,承载着这个族群的文化传统。第四,族群可以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达成一致性,沟通了一个家族与一个国家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讨论遗产归属问题,必须先了解族群这一主体,这是由社会环境和族群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1.2 族群及文化遗产

关于族群的定义,兰林友在《论族群与族群理论》一文中说到:“‘族群’就是相信共享共同历史、祖先与文化的人群共同体。”[2]在一个族群内部,族群内的成员总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共同的民族语言、共同的传统服饰等等,并以此来区分“我们”与“他们”。不过,直到公元前 3 世纪城邦的出现,人类为了赢取战争的胜利将青铜器等用于战争中时,才产生了关于某一族群的族群意识和族群情感。族群发展历史悠久漫长,经过了多次战争与分合,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使族群文化得以沉淀下来,为后人提供了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大量的原创诗歌、传统建筑、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比如贵州侗族大歌、《格萨尔》史诗、京剧等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京剧更是被奉为中国的“国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各个类别的文化遗产大多都有其族群归属。以民间音乐为例,这一项中有多项源于不同的少数民族,例如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琵琶歌、彝族海菜腔等,这些文化遗产都明显地打上了族群的烙印。

《公共关系基础》作为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拓展课,特别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3 族群遗产归属主体与象征意义

大量的文化遗产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么这些族群遗产的归属主体是谁呢? 分析遗产归属主体的问题,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族群的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可以为全世界人民所继承。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的文化记忆,是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过程中创作的文化娱乐形式,带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烙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 《阿诗玛》就是典型的代表。《阿诗玛》中漂亮的撒尼姑娘阿诗玛在压迫面前不低头、不妥协,歌颂了彝族人民反抗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同时,阿诗玛的传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撒尼人的社会生活,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缩影,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人们从不同族群的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力量,获取精神财富。第二,因为族群才有族群文化遗产的存在,它随着族群的发展历程而得到丰富和发展,有了时代的烙印,那么该文化遗产就必然属于该族群。因为它是该族群的遗留物,是该族群祖先千百年来积攒传承下来的丰富精神遗产,所以该族群对其具有继承关系。正是血脉相连的族群意识才赋予了文化遗产以绵长的生命力与赖以生存的养分。

2遗产的族群纽带与族群认同

2.1 族群内部天然的亲密感引发族群认同感

图4(b)中,0.5,1.0,1.5 MPa条件下的质量磨损率分别为0.020,0.030,0.092 mg/转.随着载荷的增加,硬质颗粒的犁削作用增强,磨损加剧;同时,摩擦过程中动能转化成内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磨屑膜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开裂并产生磨屑,随着载荷的增加,磨屑膜更容易开裂,导致磨损率更大.

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族群成员意识到彼此拥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历史传承等,在族群内部就会自发产生一种亲密感。由于彼此之间的这些共同特性,族群成员会对本群产生认同感,进而因为自己的族群身份而感到自豪。而又由于这一族群归属感,本族群会对其他族群进行排斥,这就有了“我们”和“他们”的区分,基于遗产归属的族群认同感,能够激发出强大的力量,使得本族群在遭遇到外来族群的攻击和自然灾害时,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共同面对。这种强大的力量可能源于一个集体的名字抑或是源于一种共同的信仰,但归根结底是源于共同的族群认同感。

2.2 族群边界关系影响族群认同感

我们有目共睹的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族群想隐没于山间不受全球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困难的。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在其《族群与边界》一书中提出了族群边界理论。巴斯认为,是不同的地域边界造成了不同的族群而不是血缘,这种边界关系影响着各个族群的认同感。由此可以看出,遗产同认同密切相关。若想保护一种文化遗产就必须使自己的族群能够对其取得最基本的认同,这是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与前提。但对于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不能只是依靠外界力量来进行维持,还同时需要族群自身自觉传承与维护先祖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力量。

3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文化遗产不仅是某个族群更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遗产是在国家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其遗产的真正归属主体——族群是不会变的。只有他们才是该族群遗产的真正主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才是该遗产真正的灵魂。然而,在今天遗产边界得以扩大甚至更进一步进入世界范围内,由于全球性的文化浪潮,地方文化总是在被迫消减,渐有衰败的趋势。族群的土地被迫征用甚至向远方迁徙。针对这种现象,彭兆荣在《遗产的反思与阐释》中特别强调 “家园遗产”的概念,家园是一个族群栖息地与生活区域,能给予人们最需要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无论他们身处何地,当他们回家后,总是能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与支持,这种精神支持因此成为地方遗产保护的最大推动力。

此环节设计的主要结构有挂网混凝土、锚杆以及钢支撑等。不同类型的工程围岩对应的支护厚度均有所差异,具体为II类厚度100mm、IV类厚度120mm以及V类厚度180mm。对于破碎带等稳定性较差的地段,应采用钢筋栅拱架网喷砼结构,由此形成厚度为300mm的支护厚度。除了III类围岩外,其余类型在进行支护作业时应与开挖作业交替进行。

人们对于家园的归属感不仅体现于人与人的关系上,也体现在对于生活在家园中的动植物等自然之物的天然亲密感。人们把与自己生活在同一个家园的自然事物视为“亲密战友”,甚至把他们神化加以崇拜,例如古老的图腾崇拜。安东尼·史密斯强调“族群家园体”的概念,安东尼指出“维系族群的纽带正是在于人们对于家园的记忆,以及发生在自己土地上荣耀的过去。当群体面对外来者时,他们这种共同体的感觉来源于对于地方家园的忠诚。”[3]然而,对于“家园”意识与族群意识,不仅涉及到遗产归属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更涉及外来者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在遗产运动与申遗热潮来袭的背景下,我们强调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引导生活在家园中的族群群体加强族群认同感,进而加强国家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2,208.

[2]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31.

[3]郑向春.归属、认同与转换:对遗产与族群关系的研究[J].文化遗产,2012(2):50-59.

HeritageandEthnicIdentity:An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HeritageandEthnicity

WANG Chun-ji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iz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have become a cra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discussion and criticism. Ethnic heritage carries the spiritual power of an ethnic group. Today, however, the heritage and identity issues are challenged.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issue of heritage attribu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can help to better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 also helping to improve our ethnic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t also looks forward to the return of ethnic heritage to homeland heritage.

Keywords:Heritage; Ethnic affiliation; Ethnic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D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9)01-0072-02

收稿日期:2018-10-09

作者简介:王春杰(199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9.01.023

责任编辑:李增华

标签:;  ;  ;  ;  ;  ;  ;  ;  ;  

王春杰:遗产归属与族群认同:对遗产与族群关系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