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涉及窗户制造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清理困难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位于窗框内,所述窗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窗框上开设有可供转动轴插入的安装孔,当需对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进行清理时,转动窗扇,将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转到室内,这样,便于对其进行清理,此铝合金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抗风、防渗、隔音等效果都比较显著。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位于窗框(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111),所述窗框(1)上开设有可供转动轴(111)插入的安装孔(11)。
设计方案
1.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位于窗框(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111),所述窗框(1)上开设有可供转动轴(111)插入的安装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朝向下方的一端嵌置有密封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2)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21),所述滑移槽(21)内滑移设置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挡板(3)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21)内设置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抵接于滑块(22),所述弹簧(23)的另一端抵接于滑移槽(21)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21)的底壁嵌置有与滑块(22)磁性相吸的磁性件一(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扇窗的外侧壁设置有锁固块(5),所述锁固块(5)上设置有锁固孔(51),所述锁固孔(51)内插设有锁固杆(52),所述窗框(1)的内侧壁开设有可供锁固杆(52)插入的固定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2)的底壁设置有与锁固杆(52)磁性相吸的磁性件二(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杆(52)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块(521),两个所述防滑块(521)位于锁固块(5)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杆(52)远离固定孔(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人手扣住的拉环(52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
背景技术
铝合金窗是由铝合金建筑型材料制作框、扇结构的窗;铝合金窗分为普通铝合金门窗和断桥铝合金门窗两种;其具有美观、密封、强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行业。
现有申请号为CN200520034556.9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推拉窗,包括框,框的下端设置有下滑,下滑上设置有导轨,框内设置有扇,扇的下端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轮,框内侧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扣槽,扇上设置有与扣槽相对应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与扣槽相扣合的密封扣条,当滑轮在导轨上滑动时,带动扇在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从而实现对扇的开合。
但是,当需对扇上的玻璃进行清理时,位于室外的一侧由于其高度限制,给清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其具有便于清洗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位于窗框内,所述窗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窗框上开设有可供转动轴插入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对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进行清理时,转动窗扇,将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转到室内,这样,便于对其进行清理,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窗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朝向下方的一端嵌置有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与窗框的底壁相互抵接,对窗扇与窗框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起到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窗扇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移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挡板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窗扇进行转动时,滑块向上移动,滑块带动挡板移动,挡板带动密封条移动,使得密封条脱离窗框的底壁,这样,便于窗扇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滑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滑移槽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条与窗框的底壁相抵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簧对滑块施加向下的推力,从而使得密封条抵紧于窗框的底壁,进一步提高密封条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槽的底壁嵌置有与滑块磁性相吸的磁性件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窗扇进行转动时,滑块与磁性件一通过磁性相互连接,对滑块位于滑移槽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扇窗的外侧壁设置有锁固块,所述锁固块上设置有锁固孔,所述锁固孔内插设有锁固杆,所述窗框的内侧壁开设有可供锁固杆插入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固杆插入固定孔和锁固孔,实现窗扇与窗框之间的固定连接,以避免窗扇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的底壁设置有与锁固杆磁性相吸的磁性件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固杆插入固定孔,磁性件二与锁固杆通过磁性相互连接,磁性件二对锁固杆位于在固定孔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以免锁固杆从固定孔中滑脱。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防滑块,两个所述防滑块位于锁固块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固杆位于锁固孔内,防滑块与锁固块的两侧,避免锁固杆从锁固孔内滑脱,以免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杆远离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人手扣住的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有利于对锁固杆进行控制,便于对锁固杆进行拉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窗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窗框上开设有可供转动轴插入的安装孔,当需对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进行清理时,转动窗扇,将位于室外一侧的窗扇转到室内,这样,便于对其进行清理,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2、滑移槽的底壁嵌置有与滑块磁性相吸的磁性件一,在对窗扇进行转动时,滑块与磁性件一通过磁性相互连接,对滑块位于滑移槽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挡板与窗扇之间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窗扇与窗框之间连接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中:1、窗框;11、安装孔;111、转动轴;12、固定孔;121、磁性件二;2、窗扇;21、滑移槽;211、磁性件一;22、滑块;23、弹簧;3、挡板;4、密封条;5、锁固块;51、锁固孔;52、锁固杆;521、防滑块;52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转动式铝合金窗,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窗框1和窗扇2,窗扇2位于窗框1的内侧,窗框1的上下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11,窗框1的内侧壁开设有可供转动插入的安装孔11,当转动轴111沿安装孔11的轴向方向转动时,带动在窗框1的内侧转动;窗框1和窗扇2的材质均为铝型材,铝型材的加工制作、装配及安装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采用铝型材制成的窗户,其抗风、防渗、隔音等效果都比较显著。
参照图2,窗扇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板3,挡板3朝向下方的一端粘固有密封条4,密封条4与窗框1的底壁相互抵接;窗扇2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21,滑移槽21内滑移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挡板3,当滑块22沿滑移槽21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块22带动挡板3移动,挡板3带动密封条4移动;滑移槽21内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抵接于滑块22的外侧壁,弹簧23的另一端抵接于滑移槽21的内侧壁,弹簧23对滑块22施加推力,使得密封条4抵紧于窗框1的底壁。
参照图2,滑移槽21的底壁嵌置有磁铁块,磁铁块作为磁性件一211,当窗扇2在窗框1内转动时,磁铁块与滑块22通过磁性相互连接,对滑块22在滑移槽2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参照图3,窗扇2的外侧壁通过螺钉设置有锁固块5,锁固块5上贯穿开设有锁固孔51,锁固孔51的内侧壁插设有锁固杆52,窗框1的内侧壁开设有可供锁固杆52插入的固定孔12,当锁固杆52插入锁固孔51和固定孔12,从而对窗扇2进行固定;固定孔12的底壁粘固有磁铁片,磁铁片作为磁性件二121,当磁铁片与锁固杆52通过磁性相互连接,对锁固杆52位于固定杆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
参照图3,锁固杆52的外侧壁通过焊接设置有两个防滑块521,两个防滑块521分别位于锁固块5的两侧,当锁固杆52位于锁固孔51内时,避免锁固杆52从锁固孔51内滑脱;锁固杆52远离固定孔12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有拉环522,拉环522用于人手的扣合,从而对锁固杆52的拉拔进行控制。
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对窗扇2进行清理时,向上拉动挡板3,挡板3带动滑块22向上移动,使得滑块22与磁铁块相互吸附;拉动拉环522,拉环522带动锁固杆52移动,使得锁固杆52脱离固定孔12;此时,转动窗扇2,将原先位于室外的一侧转动到室内,这样,对其清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1110.6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80605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E06B3/40
专利分类号:E06B3/40
范畴分类:36F;
申请人:北京沃特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沃特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经济开发区科技路22号
发明人:马赛
第一发明人:马赛
当前权利人:北京沃特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铝合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