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脉冲论文-成颖,陈耔辰,李桔林,陈彦飞,牛晓蓉

视频脉冲论文-成颖,陈耔辰,李桔林,陈彦飞,牛晓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频脉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频头脉冲试验,前庭眼动反射,增益,补偿性扫视

视频脉冲论文文献综述

成颖,陈耔辰,李桔林,陈彦飞,牛晓蓉[1](2019)在《正常人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正常人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建立本研究中心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 51例正常受检者(年龄31.24±9.96岁)佩戴装有高频摄像镜头的眼镜分别记录正坐位、向右转40°~45°、向左转40°~45°叁个位置上甩头时眼球及头部的运动,测试各个半规管的前庭眼动反射增益值及补偿性扫视个数,评估叁个共轭平面上的六个半规管的功能。结果左侧水平半规管、右侧水平半规管的前庭眼动反射速度增益值分别为0.80±0.26、0.98±0.30;左上半规管、右后半规管、左后半规管、右上半规管四个垂直半规管的平均增益分别为0.80±0.19、0.73±0.18、0.93±0.20、0.73±0.22;所有半规管出现补偿性扫视的个数范围为0~4个。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各个半规管前庭眼动反射速度增益值及补偿性扫视个数正常值范围,对于前庭功能异常者检查结果的判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婷,邢娟丽,程子君,安燕[2](2019)在《视频头脉冲试验在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在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 VN)疗效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VN的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与前庭康复组(14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后1个月的vHIT结果,并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观察并评价前庭康复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HIT显示受累半规管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ar-ocular reflex, 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不对称值增大,有显性扫视。两组治疗1周后增益值有所恢复,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1个月后对照组7例(58.33%)增益值恢复正常,前庭康复组12例(85.71%)增益值恢复正常,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和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DHI评分均显着降低,前庭康复组的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v HIT有助于VN的诊断与随访,并能有效评价前庭康复治疗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胡明合[3](2019)在《强脉冲干扰下景物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检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处理技术作为当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先进技术之一,对于社会各领域而言十分重要。针对当前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信息的强脉冲干扰下景物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定义强脉冲干扰下景物视频图像集合、图像的结构元素和图像结构元素补集。根据设定参量分别对图像进行膨胀、腐蚀、开运算和闭运算等数学形态学操作,完成结构元素中突刺和强脉冲噪声的滤除,及目标图像中孔洞和间断的填补。根据视频图像像素点柯西分布概率的密度函数初步确定变化像素,分别定义低阈值检测出的所有变化区域和高阈值检测出的运动目标核心区域,得到候选阴影区域。利用判断规则确定图像阴影部分的像素点,并将其取出,获取运动目标,完成运动目标初步检测。给出图像局部统计中可变阈值,以此分割景物视频图像,控制杂散光导致的图像背景光强分布不均现象,同时通过灰度中心法对目标像素坐标点进行计算,实现视频图像运动目标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检测耗时短,检测性能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7期)

邹世桢,李进让,刘娅,丁意丽,王宇晴[4](2019)在《视频头脉冲试验正常人群增益值年龄稳定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在正常人群中年龄的稳定性。方法:前瞻性分析经健康体检的无眩晕病史、颈部活动度好且无眼部和颈部疾患的21~80岁体检者180例的临床资料,应用vHIT对体检人群进行高频前庭功能检查,以vHIT的增益值为检查指标,并分析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入选研究的180例体检者均完成了vHIT检查,其左侧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的前庭眼反射(VOR)增益值分别为1.02±0.12、1.04±0.15、0.94±0.16,右侧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的VOR增益值分别是1.05±0.14、1.00±0.16、0.97±0.15,左右两侧相对应半规管间VOR增益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者中,男性的水平及前后半规管的VOR增益值分别是1.05±0.13、1.02±0.16、0.99±0.16,女性的水平及前后半规管的VOR增益值分别是1.05±0.13、1.01±0.16、0.97±0.16,男女之间3个半规管的VOR增益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0例体检者的年龄与其水平、后及前3个半规管VOR的增益值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分别为0.001 8、0.000 2、0.000 3。对不同年龄组3个半规管的VOR增益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组之间3个半规管VOR增益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群vHIT 6个半规管VOR的增益值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并不显着,且vHIT 6个半规管VOR的增益值具有良好的年龄稳定性,年龄差异不会对vHIT结果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希[5](2019)在《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评估外周前庭病变半规管的功能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庭系统发生病变时,既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基于大样本的调查发现,包含眩晕在内的头晕症状可影响15%-20%的成年人口,前庭性眩晕约占眩晕疾病的四分之一,年患病率为5%,年发病率为1.4%,且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女性患者数量通常是男性患者的2-3倍。外周前庭病变占眩晕门诊就诊数的20.5%-72.7%。患者就诊时,医师往往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多项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做出诊断。通常的前庭检查方法包括冷热试验(bithermal caloric test)、转椅检查(rotary chair testing)、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ive test,HIT)等。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在HIT的基础上,利用摄像头记录眼球运动,测试半规管高频VOR功能的检查手段。与传统方法相比,vHIT具有客观、简便、舒适、可定量等优势,与对半规管低频功能损伤较敏感的冷热试验结合,可提升总体的异常检出率,使眩晕疾病的诊断更加精准。本文将使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与冷热试验结合的方式,观察和探讨周围性眩晕疾病中半规管功能的损伤情况。目的:视频头脉冲试验结合冷热实验,考察周围性眩晕疾病中半规管功能的损伤情况。方法:选取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连续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具有眩晕症状的患者,临床诊断包括突发性聋伴眩晕、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迷路瘘管、颞骨骨折。所有健康对照和患者均行视频头脉冲试验,所有患者行冷热试验。计算40名健康受试者六个半规管各自的平均增益、叁个共轭平面的不对称比。病例数大于10例的疾病组将计算各半规管增益值、各共轭平面不对称比并与健康受试组比较。统计各疾病组扫视出现情况,及增益降低与扫视是否相伴发生;各疾病组vHIT异常例数及比例、冷热试验异常例数及比例,和两项检查总异常例数及比例。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各半规管增益值均接近理论值1,左后右前半规管不对称比为17.20%±11.53%。共收集到有效病例数61例,其中突发性耳聋伴眩晕32例,梅尼埃病14例,BPPV5例,前庭神经炎3例,迷路瘘管5例,颞骨骨折2例。突发性聋伴眩晕组患侧水平半规管增益、健侧水平半规管增益及左前右后半规管共轭平面不对称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异常vHIT结果包括增益降低且有扫视、仅增益降低和仅有扫视叁种情况,各组vHIT异常率分别为:突聋伴眩晕组59%(19/32),梅尼埃病组43%(6/14),BPPV组20%(1/5),前庭神经炎组60%(2/3),迷路瘘管组40%(2/5),颞骨骨折组100%(2/2)。各组vHIT联合冷热试验总异常率为突聋伴眩晕组78%,梅尼埃病组86%,BPPV组60%,前庭神经炎组100%,迷路瘘管组80%,颞骨骨折组100%。结论:视频头脉冲试验具有便携、舒适、可定量、能分别检查六个半规管等优点,可精确诊断前庭神经炎,对突发性聋伴眩晕、梅尼埃病具有提示严重程度的作用。仅以增益值降低为异常判断标准,使视频头脉冲试验对除前庭神经炎外的外周前庭病变敏感性较差,需结合扫视情况共同判断。视频头脉冲试验与冷热试验联合可共同提高检查敏感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陈建勇,杨军,张勤,汪玮,马孝宝[6](2019)在《良性阵发性眩晕患儿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眩晕(BPVC)患儿的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结果,探讨BPVC的可能发病机制,以及vHIT在儿童BPV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BPVC患儿均进行头颅CT或MRI、脑电图、纯音测听、声导抗和vHIT检查。以vHIT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和代偿性扫视眼动波(显性或隐性)作为研究的终点指标,分析BPVC患儿3对半规管功能异常情况。随机选取11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vHIT结果的差异。结果:①正常对照组vHIT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BPVC组有9例(25.0%)异常,其中3例表现为增益值降低,4例表现为不对称比的异常,2例出现显性扫视波。②BPVC组水平左侧、水平右侧、左前、右后、右前、左后6个半规管的平均增益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03±0.14、1.01±0.15、1.13±0.31、1.18±0.36、1.21±0.33和1.14±0.3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4±0.15、1.18±0.09、1.16±0.30、1.18±0.40、1.34±0.26和1.30±0.20,两组间水平半规管增益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半规管的增益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PVC组双侧水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叁对共轭半规管不对称比分别为0.04±0.07、0.06±0.04和0.06±0.0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2±0.02、0.04±0.03和0.04±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V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存在一定比率的外周前庭功能异常。相比较冷热试验及其他前庭功能检查,vHIT试验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可用于检测儿童6个半规管的功能异常情况,为评估BPVC患儿的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提供一些潜在的临床信息。(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谷艳玲,张治平,呼和牧仁,王春丽[7](2019)在《视频头脉冲试验应用于周围性眩晕患者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周围性眩晕患者由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进行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眩晕类型分为良性外周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其他外周组(非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每组44例;并以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叁组均通过vHIT进行检测来得到3对半规管平面前庭眼反射(VOR)增益值及其相应不对称值。比较叁组VOR增益值及相应不对称值,并观察增益不对称值定性结果。结果对照组的6个增益均值都与1相接近,其3个相应增益不对称值均<10%;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良性外周组比较,其他外周组患侧VOR增益值均减小,相应3个不对称值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益不对称值定性方面,对照组均正常;良性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41例和3例;而其他外周组阴性、阳性分别为5例和39例,敏感度为88.64%。结论 vHIT可通过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值来对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做出评估,进而起到对外周性眩晕的鉴别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金占国,徐先荣,翟丽红,罗金叶,涂燕[8](2018)在《军事飞行员视频头脉冲试验临床正常值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军事飞行员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的各种参数,建立军事飞行员vHI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40名健康的改装体检飞行员作为受试者进行vHIT试验,分析前庭-眼反射(vestibular ocular ref lex,VOR)平均增益值及各半规管的不对称比,即vHIT的增益值(vHIT-G)的正常值范围及双侧各半规管功能对比情况。结果 40名健康飞行员右侧水平半管、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的平均vHIT-G分别为1.02±0.04、0.84±0.09、0.87±0.12,左侧水平半管、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的平均vHIT-G分别为0.97±0.10、0.88±0.10、0.88±0.08,40名健康飞行人员均未见代偿性扫视,6个半规管vHIT-G均符合正态分布,双侧水平之间及前、后半规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侧水平半规管和左前右后及左后右前共轭半规管的vHIT-G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水平、前、后半规管vHIT试验不对称比分别为6.00±4.33、9.24±5.85、10.24±5.32,对应半规管的不对称比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其中水平半规管的不对称比与前、后半规管的不对称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员vHIT参数标准的常模,为飞行学员选拔、飞行员体检的航空医学鉴定及前庭功能障碍飞行员的前庭康复训练及医学鉴定提供客观依据。(本文来源于《空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冷辉,张琦,孙海波,班琳娜[9](2018)在《正常成年人视频头脉冲检查指标的正常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正常成年人视频头脉冲检查(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正常成年人进行视频头脉冲检查,记录以下指标:左侧、右侧水平半规管60ms瞬时增益值,左侧、右侧水平半规管回归增益值,左右侧水平半规管回归增益的不对称比,右前-左后半规管、左前-右后半规管的回归增益及其不对称比,分析结果。结果正常成年人60ms瞬时增益值的均值:水平半规管为1.55±0.37;回归增益值的均值:水平半规管为1.44±0.39,垂直半规管为1.27±0.19;回归增益不对称比的均值:水平半规管为4.17%±3.54%,垂直半规管为3.54%±3.33%。结论本研究得出正常成年人vHIT 60ms瞬时增益值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0.94;回归增益值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0.80,垂直半规管为>0.96;回归增益不对称比的正常范围:水平半规管为<9.98,垂直半规管为<9.00。本研究结果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岑锦添,张姝琪,袁涛,梁茵菲,曾祥丽[10](2018)在《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评估半规管功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与冷热试验在常见眩晕疾病的特征,探讨其在半规管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耳鼻喉科常见眩晕患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突发性聋伴眩晕)行冷热实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分析比较其结果参数。结果共收集82例病人资料,梅尼埃病2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0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4例、前庭性偏头痛12例、前庭神经炎11例。82例病人冷热试验与vHIT总的异常率分别为64.6%、72.0%,半规管总异常率为82.9%,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307);其中44例冷热试验与vHIT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15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9例。梅尼埃病vHIT异常率为56.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60.0%,其中12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2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3例。BPPV的vHIT异常率为85.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65.0%,其中11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6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2例。突发性聋伴眩晕vHIT异常率为78.6%,冷热试验异常率为57.1%,其中8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3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0例。前庭性偏头痛vHIT异常率为50.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66.7%,其中4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2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4例。前庭神经炎vHIT异常率为100%,冷热试验异常率为81.8%,其中9例两者均异常,冷热试验正常而vHIT异常2例,冷热试验异常而vHIT正常0例。各组间vHIT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5),冷热试验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732)。vHIT尚发现6例梅尼埃病及7例BPPV患者对侧半规管功能异常。结论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能提高半规管功能受损的检出率,应联合运用视频头脉冲试验与冷热试验对半规管功能进行较全面的检查;视频头脉冲试验尚可发现梅尼埃病及BPPV对侧半规管功能受损。(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视频脉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在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 VN)疗效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VN的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与前庭康复组(14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后1个月的vHIT结果,并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观察并评价前庭康复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HIT显示受累半规管前庭眼动反射(vestibular-ocular reflex, VOR)增益值减小,相应不对称值增大,有显性扫视。两组治疗1周后增益值有所恢复,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1个月后对照组7例(58.33%)增益值恢复正常,前庭康复组12例(85.71%)增益值恢复正常,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和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DHI评分均显着降低,前庭康复组的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v HIT有助于VN的诊断与随访,并能有效评价前庭康复治疗的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频脉冲论文参考文献

[1].成颖,陈耔辰,李桔林,陈彦飞,牛晓蓉.正常人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

[2].张婷,邢娟丽,程子君,安燕.视频头脉冲试验在评价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9

[3].胡明合.强脉冲干扰下景物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检测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4].邹世桢,李进让,刘娅,丁意丽,王宇晴.视频头脉冲试验正常人群增益值年龄稳定性的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

[5].王希.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评估外周前庭病变半规管的功能损伤[D].郑州大学.2019

[6].陈建勇,杨军,张勤,汪玮,马孝宝.良性阵发性眩晕患儿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

[7].谷艳玲,张治平,呼和牧仁,王春丽.视频头脉冲试验应用于周围性眩晕患者意义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8].金占国,徐先荣,翟丽红,罗金叶,涂燕.军事飞行员视频头脉冲试验临床正常值的建立[J].空军医学杂志.2018

[9].冷辉,张琦,孙海波,班琳娜.正常成年人视频头脉冲检查指标的正常值探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8

[10].岑锦添,张姝琪,袁涛,梁茵菲,曾祥丽.视频头脉冲试验联合冷热试验评估半规管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

标签:;  ;  ;  ;  

视频脉冲论文-成颖,陈耔辰,李桔林,陈彦飞,牛晓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