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之我想

“留守儿童”教育之我想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故土,到遥远的城市打工谋生。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没长大成年,父母就得奔赴各地,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只能从电话、通信或者汇款中,感觉父亲的存在,回味母爱的余温……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全国有3.6亿未成年人,平均不到16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现状

1、惊人的数据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14周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我国留守少年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8.05%。依此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了很大比例,达86.5%,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今年,根据全国妇联公布的情况来看,这个数据已变成2300万,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重庆、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湖南、海南等省;在重庆、江西、四川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其中重庆为22.32%,江西为19.38%,四川为18.71%)。以重庆市为例,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教学班级学生总数中所占平均比率约56.4%,相关数据显示,我市农村地区的儿童总计为330万,而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依上述比率计算,应该有186万!

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清水民族小学,地处渝鄂交界处,属边远高寒地区。现有在校学生2535人,据今年5月初统计,留守学生所占比率为65.6%,这还不算单亲留守家庭孩子,从全乡调查来分析,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打工潮”的兴起,几乎家家都有外出务工人员;其次是个别家庭因父母犯罪身陷牢狱,再就是少数家长沉迷于赌博,孩子处于无人管的状态,造成事实上的留守儿童。从外出务工家庭看,据调查,6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4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目前,据重庆市检察院《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调查报告》显示:七层农村犯罪少年来自留守家庭,缺少管教是犯罪主因。这一惊人的数据让人触目心叹。

2、忧虑的声音

留守儿童:爸妈不在身边我不止一次的想要自杀

我也是第一批留守儿童,每回妈妈想我想的不行了就回来看看我,妈妈回来看我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第二天妈妈的外出是我最最难过的时刻。我不吃饭不洗脸坐在床上从早到晚不停的哭,嗓子哑的没声音了我还在哭,似乎我的哭声能把妈妈哭回来似的。记得有一回,爸爸妈妈一起回家过年,那时侯我们小学还没放寒假我正在教室里晨读有同学告诉我我爸妈来了就在门口,我朝门口一看,是有两个人,但"那不是我爸妈,我爸妈不是那个样子的",我对同学说。受委屈的时候,爸妈不在身边,我不止一次的想要自杀。有同学的爸妈在给同学穿新买的衣服,我总是走开,坐在河边的小树底下不停的默默流泪……

不写了,今天下雪了,多希望风雪送人归啊!

留守父母:现在每天晚上都在做恶梦梦见儿子…

现在每天晚上都在做恶梦.儿子一岁半时,我因为生活所迫,将他送回老家让奶奶抚养.他那时才一岁半呀!!!!我和妻子走的时候没敢让他看见.心里这难受啊!!!现在他10岁了,在老家上学,我们依然是海角天涯,没办法,他在这里上学将来中考时还要回家。北京的教材和老家不一样。他很听话,理解我们,可心里还是很难受。那天他打电话说明年要在这里上学,我说给他讲道理,他哭的很伤心,我可爱的儿子!!!!

留守老人:我们也很困惑

我们也不容易,养了儿女辈,还要伺候孙子辈,而孙子辈比儿女辈金贵多了,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稍有个闪失,老人可担待不起啊!肩上这份沉沉的责任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处处小心谨慎,比起养儿女那一辈来感觉还要辛苦。这种苦不是物质上的,而是源于精神的压力。不答应帮忙照顾孙子吧,又觉得让儿女为难,再说趁自己还能为儿女出点力,也觉得欣慰!

最让人头疼的是孙子的学习,有的老人根本就不认识字,更谈不上辅导孩子学习了。有一次参加孙子学校的家长会,我就亲眼看见一个无辜的奶奶被老师训了一顿,说她孙子写的几个字乱七八糟,改作业的时候看都不想看,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倒数几名,他父母赚钱是为什么呀?这样下去孩子就废了,赚金山银山都是白搭……老师把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在孩子奶奶身上,大字不识一个的老人只是陪着笑脸解释。

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让人两头难

现阶段,一些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上已经出现了疲沓现象。管也是那样,不管也是那样。管与不管都无所谓,只要不出现比较大的事故,就可以相安无事。产生这种想法其实是缘于现在的学生实在是太难管理了,很多教师都感到如今从教的最大困惑是不知怎么管学生了,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不是。看到学生有问题不管,当教师的职业良心过不去,可管的“风险”又很大。因为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不象以前那样融洽了,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而教师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教师是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能控制得那么“到位”。要是一个不小心出现学生出走或自杀自伤的行为,老师的下场就太悲惨了。教师正在成为像矿主、驾驶员一样高风险的职业,所以,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甚至产生放弃管理学生的想法。

政府:中国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月初,在全国妇联提交的《关于全国十二个省市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情况报告》等七份报告上做出批示:“采取切实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表达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全社会密切协作,共同构建社会监督体系,共同为促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谋划策、办实事。

3、震撼的案例

家住江苏徐州市区大庆路的15岁的留守少年小强(化名),因沉迷网吧辍学在家,为了筹集上网的钱,他低价卖掉了家中的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最长时在网吧连续待一个多月。母亲为了唤醒儿子,曾跪在他的面前,可他却无动于衷,最后,家人用一条铁链将他锁在家中,希望他醒悟,同时,小强的家人希望有关专家能够支招,帮助小强戒掉网瘾。

13岁"留守儿童"做妈妈监护权缺失责任谁承担

二、问题

1、三种特殊生活形态

据有关资料和现时留守儿童状况分析,目前留守儿童呈显三种生活形态:第一接受“临时监护”。第二承担“逆向监护”。第三忍受“动态留守”

2、六个不利因素

①普遍存在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格,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②生活环境冷清,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交流

③一些家庭的父母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负担孩子费用的问题上发生争议,增加了孩子的精神压力。

④一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事已高,不能很好照顾他们的生活,甚至不少留守儿童不吃早餐就去上学或者上学迟到。

⑤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往往无法辅导和督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家庭作业,使他们的学习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⑥父母不在身边,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感到无助,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3、五个突出问题

一是由于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二是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问题;三是缺少必要的学习辅导带来的学习问题;四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的道德行为问题;五是监护权缸失带来的安全问题。

三、办法

1、政府

一是强化政府行为,二是动员社会支持,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还要结合“镇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党员和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到帮扶乡镇和联系片区,深入开展“1+1”、“1+2”、“结对互访”活动。一是结对帮扶,建立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建立完善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就读学校、父母双方务工地址、联系电话、主要需求、代(寄养)人等情况档案,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建立“爱心联络卡”。相互记录基本情况及联系电话,经常与结对的留守儿童和父母交流沟通,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三是每年“两次互访”。即机关党员职工与留守儿童之间,每学期到各自家中互访一次,认真开展“交一个朋友”、“谈一次心”、“赠一本书”、“学一项生活自助本领”等形式为主要内容的结对互访活动。

2、社会

(1)担当代理家长、“爱心妈妈”志愿者

(2)完善社会服务机构

3、家庭

(1)注意爱的适度——爱的缺乏和过度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

(2)父母不要逃避责任——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除了每月给孩子一定的生活费外,对孩子的其他事情一概不问。

(3)选择好托管对象

(4)加强信息沟通——父母在外打工不忘教子。

4、学校

首先学校党组织要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和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实行“1+x”代理家长制,即一名党员(含教职工)担任一名或多名留守儿童代理家长,认真组织开展“3456”主题实践活动,即开展“三个一”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或发一个短信),坚持“四管护”(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做好“五掌握”(掌握家庭经济发展状况、掌握家庭思想动态、掌握儿童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习惯、掌握困难求助和需求),当好“六个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内外情况联络员),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其次,学校党组织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利用村(社区)、学校等公共服务中心和办公场所,组建留守儿童俱乐部,组织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参加假日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快乐的生活。要实行“亲情式”管理,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状况,帮助纠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偏差,经常与教师交流互动,指导留守儿童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父母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母亲般的关爱,并做到“三知、三多、三沟通”,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任课教师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解决困难。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这个庞大而惊人的数据后面,是迫切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时时为留守儿童的现状忧虑,又一次次被无数真实的故事震撼!我们似乎看到,在长途汽车扬起的一路风尘中,在轮船一声声悠悠的长鸣中,在火车逐渐远去的影子中,留守孩子看着父母渐行渐远的身影哭泣……

个人简历:梁平,男,1968年3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曾先后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分别获县级以上等级奖,2007年被云阳县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校长,现任清水土家族乡民族小学校长。

标签:;  ;  ;  

“留守儿童”教育之我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