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证寒武纪——云南澄江化石坑(论文文献综述)
刘璠[1](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提出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赵文钰[2](2021)在《云南地区关山生物群三叶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地区的关山生物群产自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乌龙箐组,是一个典型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关山生物群时代稍晚于寒武纪第二世第三期的澄江生物群和寒武纪苗岭世乌溜期的布尔吉斯生物群,填补了“澄江生物群”与“布尔吉斯生物群”两大着名特异埋藏生物群之间的演化鸿沟。关山生物群中产出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为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在关山生物群众多种类的节肢动物中,以三叶虫数量最为繁盛,且属种多样性最为丰富。本论文结合前人研究工作,对采自云南地区乌龙箐组的大量三叶虫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其中的古油栉类三叶虫的属种关系进行了再厘定及补充描述。近十数年来,作为乌龙箐组生物地层带的古油栉属与大古油栉属的有效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即专家学者们对两个属的模式种杜氏古油栉虫Palaeolenus douviliei以及戴氏大古油栉虫Megapalaeolenus deprati是否为同种三叶虫有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标记点法(landmark)与半标记点法(semilandmark)相结合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采自云南省昆明市周边的龙宝山剖面、兴隆村剖面以及黄龙箐剖面的60块古油栉类三叶虫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氏古油栉虫P.douvillei和戴氏大古油栉虫M.deprati在主成分分析结果图上分别占据不同的形态空间(morphospace),且结合二者胸甲的定性观察,发现戴氏大古油栉虫可以将更圆润的头鞍、更长的眼叶、更短的眼脊、更发育的后侧翼以及胸甲上的肋刺更加弯曲且肋叶比轴环节更宽这些形态上的差异作为鉴定特征,与杜氏古油栉虫进行区分,因此它们实为不同种三叶虫。而“兰氏古油栉虫”P.“lantenoisi”以及杜氏古油栉虫P.douvillei在主成分分析结果图上占据相同的形态空间,并结合两者标本的形态学研究以及三叶虫个体发育分析,结果证明“兰氏古油栉虫”实际上是杜氏古油栉虫的同物晚出名。关山生物群三叶虫在数量和多样性方面皆超过澄江生物群三叶虫,本文从属种争议、软体保存以及个体发育多个研究方面阐述了其具有更大的研究潜力。
裴文瑞[3](2021)在《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古虫动物门口部结构新知》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纪第三期云南澄江生物群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软躯体动物化石,其代表了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澄江生物群迄今为止,已发现逾280个物种,包括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其中的古虫动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它的躯体为两分,前体具有五对鳃裂,后体为具有游泳功能的尾部。古虫动物门的发现是在澄江生物群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并报道的古虫动物门有2纲(古虫纲和异形虫纲),10属,17种。作为原始的后口动物,古虫动物的相关研究总是吸引着国内外古生物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古虫动物口部的形态功能学尚未有人涉及,已知古虫动物各个属种之间的关系也尚且不明。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谱系分析手段,着重研究了古虫动物门的口部特征。谱系分析结果显示古虫口部的演变顺序如下:西大动物型双环褶皱大口代表最为原始的口部,其次是长方形古虫代表的四叶板型口部;背腹唇片大小不等的楔形古虫型四叶板型口部代表最为特化的类型;而三角古虫新种型四叶板型口部则代表长方形古虫和楔形古虫的中间类型。
王邓[4](2021)在《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文中提出蜕皮动物是一类通过周期性蜕掉其坚硬外骨骼(表皮)而实现生长的原口动物。其数量庞大种类多样,最早且可靠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自寒武纪早期的陕南宽川铺组,距今大约5.35亿年前。这些化石躯体呈蠕形、发育吻部且无附肢,属于蜕皮动物中的一个子分支--有吻突动物。有吻突动物是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如在澄江动物群(约5.18亿年前)和其它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中比较常见。目前,有吻突动物以及蜕皮动物的起源和内部的系统发生关系一直争论颇多,而且蜕皮动物共同祖先形态的重建各家观点也莫衷一是。有吻突动物的身体结构保留了很多蜕皮动物祖先的特征。基于此,本论文基于宽川铺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的化石材料,着重研究有吻突动物的蜕皮行为、表皮结构以及其系统发生位置,探讨有吻突动物甚至蜕皮动物的早期演化历史。本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发现寒武纪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的遗蜕(动物蜕下的旧表皮)。说明早在5.3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蜕皮行为并且该行为可能是为了解决束缚该类动物无法长大的坚硬外骨骼的问题。蜕皮行为是蜕皮动物重要的演化革新,为蜕皮动物的繁盛奠定基础。(2)宽川铺组中某些有吻突动物化石表面的多边形网纹一一对应其下上皮细胞(这里指大多数的柱状细胞,不包括腺细胞,感知细胞等)的边界。蜕皮动物表皮的形成机制基本类似,但由于表皮在演化过程中的逐步分化造成大多数蜕皮动物(线虫动物除外)大尺寸的网纹不再与其下上皮细胞边界具有一一对应关系。(3)澄江动物群中的管栖动物Selkirkia因其坚硬的管而与众不同。研究表明Selkirkia的管可能是躯干表皮经历蜕皮且二次骨骼化形成的。可能的微型腕足动物附着在管末端说明Selkirkia可能营固着/半固着表栖生活。而两侧对称动物中蠕形动物的管栖生活方式可能是趋同或平行演化的结果,只不过随后在某些类群中丢失。(4)基于新编译的特征和矩阵,本文使用多种分析方法重新研究了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最大简约法(启发式TBR,TNT和Tree Search)以及最大似然法的结果整体上类似,都将大部分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有吻突动物)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Selkirkia是距离冠群鳃曳动物最近的一个分支,而古蠕虫类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作为Selkirkia+冠群鳃曳动物的姊妹群。不过,未加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显示大多数寒武纪蜕皮类蠕虫为有吻突动物的干群,Selkirkia位于系统发生最低的位置,是古蠕虫类+冠群有吻突动物的姊妹群。然而,笔者通过限定的贝叶斯算法来测试之前分析的强度,结果显示限定后拓扑结构的谐波均值的较大,意味着该结果比较可靠。由于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多形态学数据在数据集中以不确定或不可适用表示,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此次笔者引入Tree Search专门处理这些问题。其计算结果与限定后的贝叶斯算法结果大体相似,说明将大多数寒武纪的蜕皮类蠕虫解释为干群鳃曳动物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陈爱林[5](2020)在《“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思考》文中提出自然科学类课程关注自然规律的阐释,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难点。通过对"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探讨自然科学类课程在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盲区的实现途径,为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启示。
舒德干,韩健[6](2020)在《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全文替换》文中提出澄江动物群以富含多门类精美软躯体构造化石享誉学界,是寒武纪大爆发主幕的见证者;它亲眼目睹了地球动物树上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祖先的首次大聚会。对该动物群30多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始自1984年的第一个10年(1984—1994年),早期动物树上的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的大量门类被发现,然而对后口动物亚界全然无知。第二个10年研究(1995—2005年),基础动物亚界和原口动物亚界中的更多门类被发现;而最重要的进展,是西北大学团队主导的早期后口动物大发现使后口动物亚界的基本框架被构建,由此地球三分动物树首次成型。第三个10年及其以后时期(2005年之后),3个动物亚界中进一步添加了一些新的门类认知;综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纪第一世和第二世的珍稀动物群研究成果,学界开始思考三分动物树分步成型与多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内在关联,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新假说。澄江动物群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包括动物群结构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等,然其核心学术价值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1)作为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见证者,澄江动物群首次创建了地球上三分动物树的完整谱系框架。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揭示了地球上动物门类由低等到高等、分阶段爆发创造的本质内涵,即历时约0.4亿年的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阶段性快速成型的内在耦合性。第一幕发生于埃迪卡拉纪晚期,它诞生了众多基础动物亚界门类(包括大量绝灭门类),也可能出现了少量原口动物的先驱分子;第二幕发生于寒武纪的第一世,除了延续基础动物门类的繁盛外,更创生了原口动物亚界里的主要门类(包括蜕皮类和触手担轮类);第三幕发生于寒武纪第二世(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不仅延续了基础动物和原口动物门类的兴盛,更重要的是诞生了后口动物亚界里的所有门类。至此,整个三分动物树的框架成型,寒武纪大爆发创新事件宣告基本结束。文章还对几个重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属性进行了评述。第一鱼昆明鱼目是已知唯一的最古老脊椎动物,而云南虫、海口虫既不是脊椎动物(即高等脊索动物),也不属于低等脊索动物,而是一类特殊的低等后口动物;长江海鞘是可信的始祖尾索动物,它支持了经典的尾索动物起源假说;古虫动物门首创鳃裂构造,对后口动物亚界的起源探索提供了关键信息。(2)澄江动物群具有深刻的人文哲学意义,所发现的古虫动物门创造的"第一鳃裂",昆明鱼目创造的"第一头脑""第一脊椎""第一心脏",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关于人类的主要基础器官起源悬案的破解提供了关键证据。澄江动物群承上启下,其各种形态解剖学信息对解读埃迪卡拉生物群以及寒武纪相关化石库中绝大多数生物类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汪啸风,姚华舟[7](2019)在《中国扬子海盆——世界上罕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辐射进化的化石库》文中认为在简要论述我国扬子地块或扬子海盆,包括现今云南、贵州、湖南和湖北等地,寒武纪地层中相继发现的以澄江生物群、凯里生物群、牛蹄塘生物群和清江生物群等为代表的特异埋藏群及其与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对比的同时,讨论了最近发现的湖北清江生物群的产出时代和层位、组合特征,并对上述生物群的生态和埋藏环境进行了分析与对比.认为大规模两侧对称动物门类的出现和多门类后生动物骨骼化是构成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的最主要特征.以上生物群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展示寒武纪大爆发的客观存在,也说明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进化并非都是沿着达尔文渐进论的进化轨迹,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只要环境许可,生物在相对短暂时间内,采用一种爆发式和多样性辐射进化的模式,也可以出现大量门一级生物,而且这种进化模式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前寒武纪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和聚合而引发的、并波及我国南方的距今10亿~8亿年左右的晋宁造山事件,以及雪球事件后因气候变暖,大气和水中有机质和氧及二氧化碳含量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大气和水中氧气含量的增加,为我国扬子海盆寒武纪大爆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也为动物的繁衍和骨骼化创造了极好的生态条件.但只有那些生活在海水相对较深,表层水柱充氧而底层缺氧、古地理位置处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陆棚或陆棚边缘或台缘斜坡或凹陷中的岩家河、澄江、牛蹄塘、清江、凯里等生物群,才有可能在缺氧的海底被保存下来,并形成深色和黑色页岩或泥岩特异埋藏群或化石库.
朱茂炎,赵方臣,殷宗军,曾晗,李国祥[8](2019)在《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球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享有国际盛誉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之一.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认为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是研究积累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参与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金钉子"的竞争快速进入该领域国际前沿.紧接着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一系列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掀起了全球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21世纪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瓮安生物群等为代表,埃迪卡拉纪多种保存方式动物化石的发现填补了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演化空白.与此同时,通过多学科交叉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寒武大爆发过程和环境背景方面获得一系列新认识,对全球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重点总结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如澄江动物群中节肢动物、后口动物特别是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以及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成体化石的研究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进行了新的解读.另外,文章还概述了中国在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雪球事件和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研究等.最后简要分析了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成娟丽[9](2019)在《寒武纪澄江生物群葫芦形鳃曳动物的校订及其系统发育》文中认为珍奇葫芦虫 Sicyophorus rara Luo&Hu 1999 和小古鳃曳虫 Palaeopriapulites parvus Hou et al.,1999是寒武系第2统第3阶澄江生物群中比较特殊的鳃曳动物,其外形近似葫芦形。有别与其他化石鳃曳动物保存了三维卷曲的肠道,又有和现生鳃曳动物相似的翻吻构造,还有类似于现生鳃曳动物幼虫和兜甲动物的躯干兜甲。但是,这一类葫芦形鳃曳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系统分类位置等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系统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珍奇葫芦虫和小古鳃曳虫。认为珍奇葫芦虫身体分为咽、领、吻、颈和躯干五部分,虫体长多为6-10mm;咽可以外翻,表面具有咽齿,在内部有一肌肉质咽球;领可以伸缩,表面具有瘤状小凸起;翻吻为卵圆形,可以部分内翻,前1/2表面有10圈、25-30列吻刺,后半部分光滑;颈为翻吻和躯干之间的窄小部分,表面具有1-4圈小刺和环纹;躯干长卵圆形,具有15-30列纵向等大的兜甲。肠道的形态在不同位置变化较大,在翻吻部分多笔直,在躯干部分有螺旋卷曲形、S曲线形、串珠状三种形态。小古鳃曳虫身体同样分为五部分,但虫体长度通常在8-13mm,且躯干没有兜甲或只在虫体边缘有微弱兜甲,肠道多为直线形。因肠道的形态在虫体的不同位置较多样,作者认为肠道的曲直不应该作为种的鉴别特征;通过对小古鳃曳虫模式标本(标本编号为:NIGP115446)的研究,认为小古鳃曳虫是珍奇葫芦虫的同物异名;通过对葫芦形鳃曳动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认为小古鳃曳虫和珍奇葫芦虫属于鳃曳动物,并且为珍奇葫芦虫的两种不同发育阶段。
曹鹏[10](2019)在《贵州遵义寒武系牛蹄塘组双瓣壳节肢动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遵义牛蹄塘组中双瓣壳节肢动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定量形态测量学和归纳演绎等方法,拟阐释寒武纪第二世第3期遵义地区(浅水陆棚区)双瓣壳节肢动物优势种的个体发育规律、整体组成面貌、迁移辐射以及其埋藏特征。研究表明遵义牛蹄塘组双瓣壳节肢动物有小型等刺虫Isoxys minor、弯喙等刺虫Isoxys curvirostratus、奇异等刺虫Isoxys paradoxus、锐虾虫未定种Perspicaris sp.、新月形遵义虫Tsunyiella luna和风雅峨眉虫Emeiella venusta,共4属6种,其中以T.luna为优势种。遵义牛蹄塘生物群与同期云南澄江生物群的双瓣壳节肢动物相比,分异度低,后者多出6倍,其中I.minor、I.curvirostratus和E.venusta 3个种两地均有产出,越靠近澄江地区则相似度越高。纵向上,大型双瓣壳的组成与环境和演化阶段密切相关,各属种的延续性差别较大,等刺虫和吐卓虫相对较好,川滇虫和梳虾相对较差;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化石纵向产出的先后顺序表明演化模式更可能是从锐虾虫到等刺虫。小型双瓣壳(高肌虫)属种分布特征反应了寒武纪早期高肌虫有以下特点:属种大多有地域特征,演化速度较快,受环境影响较大;大多适应水深和环境范围较窄,例如T.luna,个别属种较宽,延续性好,例如E.venusta。综合分析后发现在寒武纪第二-三世,环境是控制双瓣壳节肢动物属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演化阶段其次。本文应用几何形态学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牛蹄塘组寒武纪T.luna的个体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luna的壳体成异速生长模式,高长比值总体随着壳体生长而降低;铰合线与壳长同方向异速、等比生长,其比值随壳体生长成反比例降低,与介形虫极为相似,推测两者亲缘关系较近。个体发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构造从无到有,高长比变大;中期前瘤和背缘脊在壳体占比略减小,中背部增大,高长比减小;晚期前瘤在壳体占比略增大,背缘脊减小,中背部不明显,高长比变大。遵义牛蹄塘生物群双瓣壳节肢动物均是近原地埋藏;非事件埋藏造成软躯体保存极少,环境快速变化导致生物种群快速变革,形成了三个化石组合;埋藏特征指示该地区水体中上部可能是正常海水,海底从贫氧渐变为富氧环境。快速的构造运动、特殊的生物演化阶段和浅海陆棚较好的沉积环境共同作用提供了大量有机质和良好的保存环境,促使形成分布广泛、发育稳定的黑色岩系。本次研究不仅增加了牛蹄塘生物群的生物信息,为遵义虫属种鉴定提供准确依据,也为该生物群的埋藏机制提供化石证据,更为恢复该地区的古生态、古环境以及早期双瓣壳节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材料。
二、见证寒武纪——云南澄江化石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见证寒武纪——云南澄江化石坑(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
1.3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
3.1.1 口盖 |
3.1.2 锥壳 |
3.1.3 附肢 |
3.1.4 软舌螺的分类 |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
3.2.1 摄食器官 |
3.2.2 肌肉系统 |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
5.2.1 黄铁矿化 |
5.2.2 管状立体保存 |
5.2.3 微生物膜型 |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
7.1.3 附肢的演化 |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
8.1 软舌螺的生态 |
8.1.1 生活模式 |
8.1.2 摄食方式 |
8.1.3 个体发育 |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
8.3.1 触手冠动物 |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云南地区关山生物群三叶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材料及方法 |
1.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地层描述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黄龙箐剖面 |
2.1.2 龙宝山剖面 |
2.1.3 兴隆村剖面 |
第三章 关山生物群古油栉类三叶虫研究 |
3.1 乌龙箐组的古油栉类三叶虫的属种关系争议 |
3.2 应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探究关山生物群古油栉类三叶虫属种关系 |
3.2.1 几何形态测量学简介 |
3.2.2 具体实现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杜氏古油栉虫个体发育分析 |
3.3.1 三叶虫个体发育概述 |
3.3.2 杜氏古油栉虫成虫期形态变化分析 |
第四章 关山三叶虫非矿化组织研究综述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4.1 古油栉类三叶虫 |
4.2 莱德利基虫属三叶虫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古虫动物门口部结构新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化石库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材料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澄江生物群概况 |
2.1 澄江生物群简介 |
2.2 澄江生物群的形成条件及地层特征 |
2.2.1 形成条件 |
2.2.2 地层特征 |
2.3 后口动物介绍及其在澄江生物群中的研究成果 |
2.4 澄江生物群的意义 |
2.4.1 科学研究意义 |
2.4.2 科普教育意义 |
2.4.3 人文价值意义 |
第三章 系统古生物学 |
3.1 古虫动物门简介 |
3.2 古虫动物门系统描述 |
3.3 古虫动物门的口部形态及演变趋势 |
3.3.1 古虫动物口部特征 |
3.3.2 谱系分析介绍及特征说明总结 |
3.3.3 TNT及PAUP分析 |
3.3.4 演变过程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蜕皮动物: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4.1 宽川铺组 |
1.4.1.1 地质背景 |
1.4.1.2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
1.4.1.3 材料 |
1.4.2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化石库 |
1.4.2.1 澄江化石库 |
1.4.2.2 地质背景 |
1.4.2.3 古环境背景和化石埋藏 |
1.4.2.4 材料 |
1.4.3 现生鳃曳动物 |
1.4.3.1 材料 |
1.4.3.2 方法 |
1.4.4 系统发生分析 |
1.4.5 工作量 |
第二章 现生蜕皮动物 |
2.1 什么是蜕皮动物? |
2.2 蜕皮动物的身体结构 |
2.3 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
2.4 蜕皮动物内部各门类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
第三章 早期的蜕皮动物 |
3.1 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 |
3.2 寒武纪底部已知最早的蜕皮化石 |
3.2.1 有吻突动物 |
3.2.1.1 鳃曳动物 |
3.2.1.2 疑似动吻动物 |
3.2.1.3 兜甲动物或鳃曳动物幼虫 |
3.2.1.4 亲缘不定的有吻突动物 |
3.2.2 泛节肢动物 |
3.3 寒武纪早期华南地区澄江及其同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的多样性 |
3.3.1 有吻突动物 |
3.3.1.1 动吻动物 |
3.3.1.2 兜甲动物 |
3.3.1.3 其它有吻突动物 |
3.3.1.4 寒武纪早期有吻突动物的古生态学 |
3.3.2 泛节肢动物 |
3.3.2.1 节肢动物和缓步动物 |
3.3.2.2 叶足动物 |
3.4 宽川铺和澄江化石库中蜕皮动物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比 |
第四章 蜕皮行为的起源 |
4.1 简介 |
4.2 结果 |
4.2.1 具有正负起伏的表皮碎片 |
4.3 讨论 |
4.3.1 寒武系底部蜕皮动物遗蜕的证据 |
4.3.2 现生有吻突动物(鳃曳动物)的蜕皮过程 |
4.3.3 寒武系底部有吻突动物蜕皮过程 |
4.3.4 蜕皮的起源和演化 |
4.4 系统古生物学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早期有吻突动物表皮网状纹饰的成因及其表皮形成过程 |
5.1 简介 |
5.2 结果 |
5.2.1 宽川铺组有吻突动物表面的网状纹饰 |
5.2.2 现生鳃曳动物的表皮结构和网状纹饰 |
5.3 讨论 |
5.3.1 表皮网状纹饰对应上皮细胞边界 |
5.3.2 网状纹饰的功能 |
5.3.3 其它蜕皮动物表皮上的网状纹饰 |
5.3.3.1 节肢动物 |
5.3.3.2 叶足动物和有爪动物 |
5.3.3.3 缓步动物 |
5.3.3.4 线形虫类 |
5.3.4 演化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寒武纪第三期澄江动物群Selkirkia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 |
6.1 简介 |
6.2 系统古生物 |
6.3 结果 |
6.3.1 保存 |
6.3.2 管和躯干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管的形成、更新 |
6.4.2 Selkirkia管末端的卵形结构 |
6.4.3 Selkirkia管栖生活方式 |
6.4.4 早期蠕形动物的管栖习性 |
6.5 Selkirkia的古地理分布 |
6.6 小结 |
第七章 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
7.1 前人的工作 |
7.2 重新分析有吻突动物的系统发生 |
7.2.1 新数据集和方法 |
7.2.2 结果 |
7.2.3 不同化石类型的系统发生位置讨论 |
7.2.3.1 Selkirkia |
7.2.3.2 Xiaoheiqingella, Yunnanpriapulus和Paratubiluchus |
7.2.3.3 Sicyophorus |
7.2.3.4 Tylotites, Anningvermis和Corynetis |
7.2.3.5 严格意义上的古蠕虫类(Palaeoscolecids sensu stricto) |
7.2.3.6 Eokinorhynchus和Eopriapulites |
7.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简介 |
二、“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思政教育的价值 |
(一)澄江化石具有鲜明的社会科学意义 |
(二)澄江化石夯实了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地基 |
三、“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
(7)中国扬子海盆——世界上罕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辐射进化的化石库(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一个令达尔文困惑的时代 |
1.1 寒武纪的由来与生命大爆发 |
1.2 改变寒武纪认知的布尔吉斯页岩化石库 |
2 澄江生物群——再现5.2亿年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化石库 |
3 清江生物群——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新窗口 |
3.1 清江生物群产出层位和时代 |
3.2 清江生物群的组合特征 |
3.3 生态和埋藏环境的分析与对比 |
3.3.1 澄江生物群 |
3.3.2 牛蹄塘生物群 |
3.3.3 关山动物群 |
3.3.4 凯里生物群 |
4 寒武纪大爆发的启示及其对进化论的贡献 |
(8)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研究概况 |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积累阶段(1949~1978) |
2.2 改革开放后的起步到突破阶段(1979~1999) |
2.2.1 梅树村动物群与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 |
2.2.2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高潮 |
2.2.3 寒武纪其他重要动物群和化石的发现 |
2.2.4 前寒武纪末期动物化石的发现 |
2.3 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 |
2.3.1 寒武纪特异埋藏动物群的研究和新发现 |
2.3.2 埃迪卡拉纪化石群的研究和新发现 |
2.3.3 寒武纪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
2.3.4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年代地层学和时间框架研究 |
3 主要研究进展 |
3.1 澄江动物群研究 |
3.1.1 澄江动物群与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 |
3.1.2 澄江动物群与后口起源和早期演化 |
3.2 瓮安生物群中动物胚胎和微型成体化石研究 |
3.2.1 瓮安生物群中胚胎化石多样性 |
3.2.2 瓮安生物群中的微型动物成体化石 |
3.3 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
3.3.1 中国学者提出的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 |
3.3.2 中国化石纪录与寒武纪大爆发多幕式演化模型新解 |
3.4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进展 |
3.4.1 雪球事件研究 |
3.4.2 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研究 |
3.4.3 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4.1 古生物学研究 |
4.2 古环境研究 |
4.3 地球-生命系统演化 |
(9)寒武纪澄江生物群葫芦形鳃曳动物的校订及其系统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澄江生物群 |
1.1.1 澄江生物群的地质背景和产地分布 |
1.1.1.1 古地理格局 |
1.1.1.2 地层 |
1.1.1.3 产地分布 |
1.1.2 澄江生物群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鳃曳动物 |
2.1 现生鳃曳动物 |
2.2 化石鳃曳动物 |
2.2.1 鳃曳动物化石记录 |
2.2.2 澄江生物群鳃曳动物 |
2.3 鳃曳动物的进化意义 |
第三章 葫芦形鳃曳动物的系统研究 |
3.1 葫芦形鳃曳动物的研究背景 |
3.1.1 葫芦形鳃曳动物的主要组成和形态特征 |
3.1.1.1 澄江生物群葫芦形鳃曳动物 |
3.1.1.2 Sicyophorus sp.Zeng et al.,2014 |
3.1.1.3 Sicyophorus guizhouensis Yang,2016 |
3.1.2 澄江生物群葫芦形鳃曳动物的研究历史 |
3.1.3 存在的问题 |
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意义 |
3.3 材料、保存、方法、术语 |
3.3.1 材料 |
3.3.2 标本保存 |
3.3.3 研究方法 |
3.3.4 术语 |
3.4 珍奇葫芦虫Sicyophorus rara Luo & Hu 1999形态描述 |
3.4.1 咽 |
3.4.1.1 咽齿 |
3.4.1.2 咽球 |
3.4.2 领 |
3.4.3 翻吻 |
3.4.3.1 吻刺的保存 |
3.4.3.2 吻刺数目和形态 |
3.4.4 颈 |
3.4.5 躯干 |
3.4.5.1 兜甲 |
3.4.6 肠道 |
3.5 小古鳃曳虫Palaeopriapulites parvus Hou et al.,1999形态描述 |
3.5.1 咽和领 |
3.5.2 翻吻 |
3.5.3 颈 |
3.5.4 躯干 |
3.5.5 肠道 |
讨论 |
第四章 数据统计分析 |
4.1 珍奇葫芦虫Sicyophorus rara Luo & Hu 1999 |
4.1.1 长度统计分析(单值图) |
4.1.2 双值图 |
4.2 小古鳃曳虫Palaeopriapulites parvus Hou et al.,1999 |
4.3 小古鳃曳虫和珍奇葫芦虫双曲线图 |
第五章 个体发育分析 |
5.1 现生鳃曳动物的生长发育 |
5.2 兜甲动物的生长发育 |
5.3 葫芦形鳃曳动物个体发育分析 |
5.3.1 第一阶段 |
5.3.2 第二阶段 |
5.3.3 第三阶段 |
5.4 葫芦形鳃曳动物主要特征的变化 |
5.4.1 翻吻 |
5.4.2 兜甲 |
5.4.3 肠道 |
第六章 葫芦形鳃曳动物的系统发育分析和亲缘关系探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贵州遵义寒武系牛蹄塘组双瓣壳节肢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双瓣壳节肢动物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
1.4 .课题来源及依托基金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寒武系 |
2.4 牛蹄塘组生物地层 |
2.5 研究剖面介绍 |
第三章 遵义牛蹄塘生物群双瓣壳节肢动物的组成特征 |
3.1 遵义牛蹄塘生物群双瓣壳节肢动物组合面貌 |
3.2 牛蹄塘生物群双瓣壳节肢动物横向差异 |
3.3 与国内其他寒武纪生物群的双瓣壳节肢动物比较 |
3.3.1 与云南澄江动物群的双瓣壳节肢动物比较 |
3.3.2 与贵州寒武系生物群的双瓣壳节肢动物比较 |
3.4 讨论 |
第四章 遵义牛蹄塘生物群Tsunyiella luna的个体发育 |
4.1 Tsunyiella luna的生长模式 |
4.2 Tsunyiella luna的个体发育初探 |
4.3 Tsunyiella luna的个体发育意义 |
4.3.1 Tsunyiella luna属种鉴定探讨 |
4.3.2 壳体构造功能探讨 |
4.4 小结 |
第五章 遵义牛蹄塘生物群双瓣壳节肢动物的埋藏特征 |
5.1 弱矿化(骨骼)化石埋藏特征 |
5.2 矿化(骨骼)化石埋藏特征 |
5.3 埋藏特征讨论 |
第六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四、见证寒武纪——云南澄江化石坑(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2]云南地区关山生物群三叶虫研究[D]. 赵文钰. 西北大学, 2021(12)
- [3]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古虫动物门口部结构新知[D]. 裴文瑞. 西北大学, 2021(12)
- [4]寒武纪早期华南宽川铺生物群、澄江生物群有吻突动物的演化[D]. 王邓. 西北大学, 2021(12)
- [5]“世界遗产澄江化石”课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 陈爱林.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6]澄江动物群的核心价值:动物界成型和人类基础器官诞生全文替换[J]. 舒德干,韩健. 地学前缘, 2020(06)
- [7]中国扬子海盆——世界上罕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辐射进化的化石库[J]. 汪啸风,姚华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8]中国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进展与展望[J]. 朱茂炎,赵方臣,殷宗军,曾晗,李国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9]寒武纪澄江生物群葫芦形鳃曳动物的校订及其系统发育[D]. 成娟丽. 云南大学, 2019(03)
- [10]贵州遵义寒武系牛蹄塘组双瓣壳节肢动物研究[D]. 曹鹏. 贵州大学, 2019(09)
标签:化石论文;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论文; 三叶虫化石论文; 生物起源论文; 寒武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