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互操作论文-张斌,王露露,张臻

元数据互操作论文-张斌,王露露,张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元数据互操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数据,政府,参考框架,概念模型

元数据互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斌,王露露,张臻[1](2019)在《美国政府NIST大数据互操作性框架的特点研究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对美国政府大数据互操作性框架提出的背景、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我国制定大数据参考框架、促进跨界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以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从美国NIST官网获得的公开政策、研究报告等作为主要数据来源,从数据层、框架层、角色层和应用层等方面分析总结美国大数据参考框架的特点。[结果/结论]分析发现:NIST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参考性与适用性的大数据概念框架,着重体现了大数据范式的前后变化并鼓励挖掘大数据应用的可能性。启示我国政府在制定大数据参考框架时,应当在理论层面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关注可参考价值与利益相关者的开发需求,同时在需求与价值之间构建起映射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小红,徐建良,洪腾龙,卜文瑞,候成飞[2](2019)在《基于本体的海洋地球化学数据互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深海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大洋样品和分析测试数据。为完成多源异构海洋地质化学数据的自动集成和智能检索,设计了基于大洋样品本体模型的大洋样品地质化学数据互操作系统。系统为叁层架构,分别是数据层、语义层和应用层。数据层完成了数据汇交模板定制;语义层完成了模式和语义互操作;应用层完成了基于语义的一站式数据检索。系统在ODP-ICP-AES、PetDB、GEOROC 3个数据库模型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确保数据源独立性、安全性、时效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海量大洋调查数据和模型的复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汪源野[3](2019)在《面向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库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了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持和重要基石。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推广信息物理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发布了信息物理系统共性关键技术验证平台检索研究与应用推广课题研究。本论文就是基于该课题开展的研究,旨在完成该项目中机器人协同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库建设。建立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库,实现测试用例、测试经验等知识的共享、重用和推广。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知识库系统基本理论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梳理了机器人协同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机器人协同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库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结构框架、技术框架、功能结构以及UI原型。2.为了提高测试用例、测试经验等知识的检索速度,对目前主流搜索引擎框架Elasticsearch和Key-Value数据库Redis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机器人协同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Redis缓存和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框架的知识快速检索方法。通过对其进行对比实验验证,实现了对热点知识的快速检索。3.最后,开发了机器人协同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库系统,对测试用例、测试经验等知识进行持久化存储,实现测试知识的共享与重用。通过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并对系统进行以知识检索响应时间、最大并发数为指标的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展示了知识库系统验证实例。本文所研究的知识库及其所应用的关键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促进机器人协同数据互操作测试的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1)

于士杰[4](2019)在《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机器人协同工作过程中数据互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对提升机器人之间数据互联互通至关重要,因而需要对数据互操作进行测试。本课题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信息物理系统共性关键技术测试验证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项目,本文设计了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促进了机器人之间的数据互通、数据共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相关技术与内容:1.研究机器人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对机器人设备的通信接口和关键技术指标等进行阐述。对OPC UA协议规范和应用架构进行详细研究。对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数据转化技术以及Java EE开发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为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开发实现提供理论支撑。2.针对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对系统软件的功能性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设计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的总体框架。对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软件主要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设计。3.研究基于OPC UA规范的机器人数据采集方法,利用OPC UA协议提供的开发包设计并实现OPC UA客户端程序,对机器人设备数据进行提取,并将其存入结构化的数据库中。研究数据互操作过程中关键的机器人MTConnect设备模型文件的解析方法。对设备模型文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和转化,将MTConnect模型文件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4.搭建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平台。对系统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实现,包括运动数据上传、模型数据上传、XML数据解析、数据测试、测试结果等。对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的测试和验证作详细的说明。介绍系统的测试环境及OPC UA客户端功能测试,然后对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测试验证。(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1)

冯昌扬[5](2019)在《资源发现系统元数据互操作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数据的知识产权管理是资源发现系统数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资源发现系统元数据互操作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进行调研,选取典型国际资源发现系统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国际资源发现系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包括:法律和政策文件、签署单独合同、执行许可证或信息声明、开发权利元数据以及制定元数据政策。我国目前存在尚未走进元数据行业自律监管、产权归属不明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分类厘清产权、立法界定权责、采用已有执行许可证、技术手段确权等版权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建设》期刊2019年03期)

[6](2018)在《无损检测委员会新标准支持数据互操作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每年两次的行业联谊活动以及无损检测的一项新标准的发布,旨在帮助制造和使用无损检测设备的企业评估这些系统是否拥有可共享和分析的数据互操作性。做出这一努力的结果最终会帮助支持多个行业的产品和零部件的安全和可靠性,这些行业包括:航空航天、汽车、能源、铁路和其他制造领域。技术论坛接力活动无损检测委员会(E07)举办两年一次的技术论坛接力活动,参加活动的专家来自数字成像和通信无所检测评价领域(DICONDE)。这一开放性的论坛同委员(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8年23期)

乐李菊[7](2018)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数据互操作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军事指挥依靠的就是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强大信息系统,利用大量军用数据和技术的互操作技术方法,实现不同兵种和不同军事部门的联动协调,以促使联合联动指挥能力的提升,从而发挥高效的信息数据传递和分析处理,对战场形势和兵员调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和研究,大幅度提升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速度。(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23期)

贾欢[8](2017)在《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数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支撑科学研究的关键性资料,同学术论文一样,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科学数据可以对以论文形式发表的成果进行补充说明,能够帮助用户更加清楚科研的整个过程,可用于研究再现及证伪,可以以搜集到的科学数据为研究起点,继续深入研究。科学数据的共享可以减少重复研究,节省数据搜集及保存、维护成本,避免资源建设的浪费,也使得政府财政投入科研活动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科学数据进行组织是科学数据共享、检索和利用的前提。元数据在信息描述、组织,信息的检索、发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元数据可以用于描述科学数据的内容及形式等特征,是组织科学数据资源的重要工具。由于科学数据资源机构、资源所属学科、资源类型、资源使用目的等方面的不同,用于描述科学数据资源的元数据也多种多样。元数据的多样性妨碍了用户一站式获取科学数据资源,给用户搜索、获取及利用资源带来不便,因此需要通过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来解决问题。面对多样的描述科学数据资源的元数据,通过哪些合适的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笔者选取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研究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方法,为国内其他领域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实现提供借鉴。本文共包括8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0章绪论。介绍相关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评述,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以及本文存在的研究难点及本文的创新点。第1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了科学数据、元数据与科学数据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元数据互操作、以及地球科学这些相关概念;探讨了知识组织理论、用户信息行为理论、系统理论、信息资源增值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对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理论支撑。第2章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通过对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必要性包括元数据标准的多样性使得元数据之间互换困难、元数据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元数据互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元数据互操作是数字资源整合的基础;可行性在于元数据功能的不断完善是选用元数据实现互操作的原因,以及元数据互操作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成果提供的支撑。第3章元数据互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框架及层次,将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层次划分为语义、语法与结构、协议叁个层面,并对每个层面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元数据互操作在科学数据中的应用。第4章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选取及实现。对地球科学科学数据相关领域的元数据标准进行选取,并选择合适的互操作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本章先探讨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的选取,并明确ISO 19115-1:2014、澳大利亚新西兰土地信息局元数据、地理信息元数据、NREDIS信息共享元数据内容标准草案四种地球科学领域核心元数据元素及其语义,分析核心元数据元素的特点,以及明确全集元数据DIF、CSDGM、地理信息元数据的元素及其语义;接下来探讨互操作方法的选取,选择两两映射、中间格式映射、基于RDF的方法实现元数据之间的映射,基于概念框架的方法,在语义层面实现元数据之间的互操作,并提出基于本体实现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设想。第5章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应用: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的选取与比较。笔者搜集并选取包含国家环境信息中心海洋地质数据、康奈尔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机构库、全球变化主目录、地热数据存储库、跨学科地球数据联盟、世界大气遥感数据中心、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生物和化学海洋学数据管理办公室、国家环境信息中心海洋和大气管理在内的9个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数据平台使用的元数据标准,并从元数据元素的数量、元数据的层级、元数据的内容以及元数据元素语义详细程度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第6章元数据互操作方法的应用:实现地球科学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的本体构建。选取第五章中搜集到的9种科学数据元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元数据元素建立本体。阐述本体的内涵、本体建构过程、以及本体的应用。第7章结语。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元数据互操作方法适用于科学数据领域;使用本体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数据元数据之间的语义互操作;基于本体实现地球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为其他领域提供借鉴。并说明了本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以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孙玉琦[9](2017)在《基于OAI-PMH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互操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作为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传承物,是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同样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实体文物很容易被损坏,甚至消失,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历史的见证,对其数字化的保护也开始变得至关重要,同样对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则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文物资源数字化的不断发展,面对具有异构性和多样性的文物信息资源,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各种珍贵的文物数字资源的宝贵资料,互操作开始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亟待解决。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间的互操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物信息之间的传播、共享和交互,提高文物相关数据的使用效率。虽然OAI-PMH应用于文物信息资源领域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但是其为设计并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的互操作框架与模型提供了可能,也为有效地管理和共享文物领域复杂多样的文物信息资源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文在系统深入地对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互操作和OAI-PMH技术框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使用OAI-PMH来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互操作的可行性。基于OAI-PMH所具有的灵活开放等特点,本文将OAI-PMH引入文物资源领域,把OAI-PMH的技术框架应用于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的互操作中,设计了基于OAI-PMH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的互操作模型,以此来解决元数据互操作性问题。本文详细描述了模型中的主要模块与其所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文物数据提供者、文物服务提供者以及注册服务器模块,并说明了各模块间交互的整个过程。其中文物数据提供者和文物服务提供者是模型实现互操作的核心部分,即文物数据提供者通过搜寻接口生成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并对其进行发布,然后文物服务提供者通过收集器从文物数据提供者处收集和存储已发布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检索和查询等增值服务,而注册服务器模块则是为了对文物数据提供者和文物服务提供者进行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最后,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基于OAI-PMH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互操作模型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将OAI-PMH应用于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的互操作是一种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互操作和共享机制的很有效的方法和解决途径,同样也是非常可行和有价值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魏杨烨[10](2017)在《基于OAI-PMH的古籍元数据互操作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对古籍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一个紧迫的课题。自1979年力一先生提出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资料的保存开始,我国对人文资料的数字化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古籍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组织和保存工作也有了长足进展。保护措施逐渐由对纸质文献的保护发展为数字资源的开发,从单个、简单的全文录入到数据库的构建和开放交互操作。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都研发了自己的古籍数据库,例如北京大学和中国文物局等机构都纷纷对自身古籍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构建古籍资料库和检索平台。在进行古籍资源特征的描述时,许多单位和组织目前采用元数据的方案。但是数据资源的重复利用、互操作协议和组织标准不一等问题也阻碍了古籍数字化的进程。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基于OAI-PMH的古籍元数据互操作模型,以期构建一个易用的互操作模型,更便于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利用和共享。本文主要开展了基于OAI-PMH的古籍元数据互操作模型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研究了 OAI-PMH协议的相关理论和互操作原理,同时对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标准及元数据互操作进行了论述,这是构建和实现古籍元数据互操作模型的重要理论基础。第叁部分,对OAI-PMH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其对于古籍元数据的适用性。分析了适合古籍元数据的相关标准,详细论述了 DC和MARC作为古籍元数据标准的优缺点,而后结合古籍资源特征,构建了古籍元数据核心元素。第四部分,提出基于OAI-PMH的古籍元数据互操作模型,并对其中的关键模块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OAI-PMH协议进行扩展,然后构建适用于古籍元数据的存储模块、收割模块及交互模块进一步论述古籍元数据的互操作模型。第五部分,通过实验分析本文提出的互操作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使用MOAI软件和构建的古籍元数据实例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元数据互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深海资源的勘查和开发,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大洋样品和分析测试数据。为完成多源异构海洋地质化学数据的自动集成和智能检索,设计了基于大洋样品本体模型的大洋样品地质化学数据互操作系统。系统为叁层架构,分别是数据层、语义层和应用层。数据层完成了数据汇交模板定制;语义层完成了模式和语义互操作;应用层完成了基于语义的一站式数据检索。系统在ODP-ICP-AES、PetDB、GEOROC 3个数据库模型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确保数据源独立性、安全性、时效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海量大洋调查数据和模型的复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元数据互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斌,王露露,张臻.美国政府NIST大数据互操作性框架的特点研究及启示[J].现代情报.2019

[2].王小红,徐建良,洪腾龙,卜文瑞,候成飞.基于本体的海洋地球化学数据互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汪源野.面向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知识库设计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4].于士杰.机器人协同的数据互操作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5].冯昌扬.资源发现系统元数据互操作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

[6]..无损检测委员会新标准支持数据互操作性[J].中国标准化.2018

[7].乐李菊.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数据互操作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

[8].贾欢.科学数据元数据互操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7

[9].孙玉琦.基于OAI-PMH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互操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魏杨烨.基于OAI-PMH的古籍元数据互操作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元数据互操作论文-张斌,王露露,张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